種一樹枇杷于記憶里散文隨筆
因為弟兄姊妹多,家里窮,我斷斷續續讀完了一個極為普通的高中,便成了我們村子里的“知識分子”,被安排到村里一個極偏僻的山溝,當了一名民辦教師。
這山溝有一個叫泉水的地方,有一個閑置的倉庫,我把它改成了教室和宿舍廚房,曬谷場便成了學校的天然操場,操場邊有一顆枇杷樹也算是點綴了一下我們校園。今天才明白什么叫“初生的牛犢不怕虎”,我那時學歷、資歷什么也沒有,什么兒童心理學、教育學、教材教法一概不知,竟也堂而皇之地登上講臺,開始了我人生的事業——教書育人。十幾個學生、一個教職工的學校,一切按上級指示開課設節,按時作息,盡量的做得像那么回事。
一九八二年上學期,操場外那樹枇杷結的.格外豐厚,眼見得枇杷漸近成熟了,那些伸展的枝條被壓得垂了下來,站在地上觸手可及。
一天中午,同學們在操場上圍著我天南地北的閑談,不知是誰把話題引到那可枇杷樹上,我趁機對同學們說:“你們猜,這可枇杷是什么時候最美?”有的說開花時最美,綠葉捧著一簇簇一團團白花,花上還有蜂鳴蝶舞;有的說現在就很美,一串串黃綠相間的枇杷藏在綠葉間,“欲抱琵琶半遮面”;有的說等到枇杷成熟的時候更美,綠葉間掛滿黃澄澄的枇杷,透著亮溢著香。我說:“你們都說的很對。之前,你們發現了它開花時的美;現在,你們又看到了它掛果是的美。那么它果實成熟時會是什么樣子呢?有我們想象的那么美嗎?讓我們共同等待這個答案好不好?”大家都說好。
季節催動著一樹枇杷的成熟,每一天的改變對同學們來說都是一個懸念,大家天天期待著答案揭曉的日子,面對這樣一樹澄黃透明的枇杷,誰也沒有去動它。有一天,枇杷樹的主人把熟透了的枇杷摘了下來,還特意挑了一竹籃,送給我們師生品嘗,說是今年這樹枇杷是看護得最好的一年。于是,我又把同學們帶到操場上,一邊品嘗枇杷,一邊談論關于這枇杷樹的感受。記得有一位女同學是這樣說的:這棵枇杷樹果實成熟的時候的確最美。今天樹上的枇杷被摘下來了,它已不算很美了,可它給我留下的記憶永遠都是美的。她的一番話,贏得了大家一片掌聲。
時隔三十四年,我再次路過那里,那所學校早已拆并,那送枇杷的老主人早已作古,那棵枇杷樹也算是歷盡滄桑了,還那么舒枝展葉,仿佛在向過路行人講述著什么。當年那些學生早已步入中年,他們的孩子也大都快長大成人了,我偶爾遇見幾個,他們就會提起那一樹枇杷。我清楚,那棵枇杷樹不是我種下的,但我更清楚,學生記憶里的那一樹枇杷絕對是我給種下的,且我記憶里的那一樹枇杷也絕對是他們給種下的。
今天,教育的春天又來到了,我還是一絲不茍地做著我一直沒能精通的教育,我們又該種點什么于記憶里呢?
【種一樹枇杷于記憶里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摘盡枇杷一樹金散文隨筆05-03
摘盡枇杷一樹金11-16
一樹風景散文隨筆04-25
摘盡枇杷一樹金說明文04-04
枇杷樹的等候散文隨筆04-25
枇杷樹之戀散文隨筆01-19
留守的枇杷熟了散文隨筆01-19
那一樹的花開散文隨筆04-24
一樹紅色的天空散文隨筆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