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的女人隨筆記敘散文
真的是歲月催人老啊,不知不覺中,已經是年過三十了。
記得好像是賈平凹說的吧,人到了五十歲就沒有好看與不好看的區別,人到了六十歲就沒有了男人與女人的區別了。我當然離五十歲、六十歲尚早,但卻也沒有了關心自己長相的興趣了。記得年輕的時侯,總愛拿著鏡子左照右照,常常抱怨自己眼睛長的不夠水靈,鼻子長的不夠高挺,皮膚不夠白皙,身材不夠苗條,抱怨的結果就是把責任一股腦推到父母身上,也不知基因是怎么遺傳的,生出我這么一個不中看的丑丫頭。還記得我第一次相親的事。剛畢業那陣,在家歇了一段時間,隔壁嬸子張羅著給我介紹對象,說是我們鄰村的,有車(客貨兩用),有房(五間平房),這在當時已經很不錯了。
我媽對嬸子說:“她嬸,你別看我家二丫頭長的丑,但心高著呢。”其實我哪里是心高,就是想心高也沒有那個資本啊!只是當時還不懂得什么是婚姻,什么是愛情,不想隨隨便便就把自己給嫁了。說歸說,媽媽還是一個勁的讓我去見面,說是不好拂嬸子的好意。我雖一百個不情愿,但還是去了。我特意穿上媽媽的黑布棉襖,穿上媽媽的黑布棉鞋,又很精心的在臉上用黑墨水點了足足有二十個綠豆大的黑痣,見面的時候直把那小伙子嚇的一愣一愣的,讓人捎話說他心臟不太好,他這話多少有點帶侮辱性質,難不成嚇的他心臟病發作了。結果當然是泡湯了,但我的`相親事件成了村里的趣談,嚇的沒有人再敢給我介紹對象了。
看著滿大街的美女,再照照自己,我自嘆不如,既然沒有玫瑰的艷麗,就先擁有白菜的重量吧。于是,我就迷上了看書,以此來修煉自己,不是有人說:“看書使我智慧,智慧生氣質”嗎?既然沒有外在美,就努力修煉內在美吧!
于是,夜深人靜的時候,我愛看書,清晨從夢中醒來,我也看書,吃飯的時候,手不離書,甚至就連上廁所,也要帶上一本書。抱著一本本沉甸甸的書,我度過了我的“女大十大變”階段。也許真的是看書使人智慧,智慧生氣質,氣質生自信吧。工作不久,不就被一個帥小伙百里挑一的選中了,可能是蘿卜白菜,各有所愛,也可能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吧。有一天,一位朋友竟然說我的臉型有些像李玟,我大吃一驚,受寵若驚,我竟然修煉成有些像李玟了嗎?我興奮的無以言表。晚上,就迫不及待的把朋友的原話告訴了老公,老公聽了,哈哈狂笑,笑過之后說:“那是別人諷刺你,看看你那張苦瓜臉,還像李玟呢?說過之后又是一陣狂笑,直笑的我起一身雞皮疙瘩,我一直以為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原來在這家伙眼里,我最多也是一張苦瓜臉。從此以后,我最害怕別人說我長的像某個人。
對著鏡子細看,我再修煉,也知道自己變不了美的,丑小鴨終究不會變成白天鵝。只是多了一份自信與從容,這是氣質的問題,與長相無關。
也許是年齡的關系,漸漸的,我濾去了憤怒,漸漸的,心境趨于平和,少了怨言,坦然接受自己的長相,如此,我便有了閑品女人的心情。有了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的閑情雅致。
女人過了三十以后,按季節分,已經進入了人生之秋了。這個秋,可以是“秋風蕭瑟”的“秋”,也可以是“秋高氣爽,丹桂飄香”的“秋”。進入秋后,是抱怨生活如玫瑰長刺扎手,還是欣喜刺上長花賞心悅目;是凄凄于青春不在,斤斤計較臉上的細枝末葉,還是從容自信,豁達穩健。
三十歲以后,我們該為自己的這張臉負責,美與不美,都是最真實的自己,美與丑,其實都是境界高低的體現。境界是虛的,也是實的。高山飛瀑是一種,小橋流水是另一種;群山間的山嵐是一種,村里的炊煙裊裊是另一種;“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一種,“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是另一種。我不知道我屬于哪一種,但是,我不會再抱怨什么,年齡過了三十,已不再對長相有太多的興趣。
如今,閑遐之余,我最愛的,是拉把椅子,坐在庭院里的苦瓜架下安詳看看書,一杯清茶,一本好書,足矣。看累了,就仰頭看苦瓜,苦瓜笑,我也笑,我笑苦瓜一身的疙瘩,苦瓜笑我一臉的皺紋。
【30歲的女人隨筆記敘散文】相關文章:
女人的發型記敘散文04-09
女人的選擇的隨筆散文04-09
女人淚的隨筆散文04-30
女人的天性隨筆散文04-30
女人如花隨筆散文04-30
隨筆散文:女人味04-30
溫柔的女人隨筆散文04-30
高貴的女人隨筆散文05-08
女人與女孩隨筆散文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