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時間散文隨筆

時間:2022-09-11 08:08:01 散文雜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關于時間散文隨筆

關于時間散文隨筆1

  時間,沒有人能操控它,但它卻操控著我們。因為,是它一手創造了歷史,也能造就未來。

關于時間散文隨筆

  像那些歷史上著名的人物企圖征服時間,卻渾然不知時間正玩弄著他。看秦始皇,為了和時間一起走,便下令命他人為他研制長生不老藥,花了數些年都不見成果,卻無意間推動了化學的發展。這數些年對于時間來說,就像沒發生一樣的渺小。還有,歷史上那些征服了多個國家,占了大片疆土的英雄人物最后不都敗給了時間?生前的一切全都被時間奪取。

  時間,它的強大還不知這些。歷史上還有很多,時間玩弄人類的事件。

  1994年初,一架意大利客機在非洲海岸上空飛行,突然,它從控制室的雷達屏幕上消失了。正當地面上的機場工作人員焦急萬分之際,客機又在原來的天空出現,雷達上的訊號又恢復了。 最后,這架客機安全降落在意大利境內的機場。然而,客機上的機組人員和315名乘客,并不知道他們曾經“失蹤”過。

  機長巴達里疑惑不解地說:“我們的班機由馬尼拉起飛后,一直都很平穩,沒有任何意外發生。”

  不過,事實卻不容爭辨:到達機場時,每個乘客的手表都慢了20分鐘。

  對此現象,專家們認為惟一的解釋是:客機在“失蹤”的一剎那,進入了一種“靜止”的時間。

  這只是我們人類的解釋,真正的原因,只要時間知道吧?

  地球,我們的共同的母親。她,見證了時間的.強大。我們的母親,已經有46億歲了。時間也伴隨了她,走了46億年。不,應該說,是地球伴隨時間走了46億年。46億年的滄桑。對于現在茍延殘喘的地球來說,已經相當厲害了。46億年里,地球經過漫長的時間,養育出了生命,生命的進化,大陸的漂移,物種的滅絕與新生...最后,現在的科技發達。一切是多么的漫長!而時間對此卻不屑一顧,腳步從未停止。那只不過是時間的一個旅途罷了。

  宇宙,更為復雜,抽象的東西。因為,時間,只是他的一部分。

關于時間散文隨筆2

  話說時間都去哪里了?最近抽空上網,看好多人的文字都寫品茶觀云,悠哉閑哉!我感到老忙,沒那么逍遙自在——題記

  身為女人,一生都得為家付出,不求回報,平平順順就是萬福!哪有愛的死去活來的時間?那是年輕人的天方夜譚。

  小時候除了讀書上學,放學給豬拔草,拾柴,掃填炕,活兒按排的滿滿當當。在家幫媽媽燒火做飯,照看弟妹,玩耍的時間少的可憐!偶爾貪玩回家遲了還要挨打挨罵,怯怯不敢進家門;那時候盼著快點長大,飛向遠方,沒有饑餓,那就是天堂。

  成家立業后,本想是過幸福日子的時候了,可一眨眼功夫兒子呱呱落地,忙的不亦樂乎!睡覺都要操心,尿濕了,拉屎了,感冒了,肚肚疼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兒子養育的不哭鬧了;該上學了,每天回家輔導孩子作業;忙家務,烙饃做飯,時間都被工作和家務擠兌了。

  這哪一天才能屬于我自己的呢?

  熬呀熬!盼呀盼!兒子終于長大了,工作了!但是又要成家了,又得奮斗,買這買那,買個房子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呀!工薪階層的.我們,并且老家都是來之農村,再給兒子創造一個溫馨的新家的確不是件容易的事!個中酸甜只有自己品嘗!

  這兒子成家立業了!心想:現在總該我休閑了吧?這好!又添丁了!喜事緊隨。這公事還沒干完,私事又一重壓在肩上了;先是伺候兒媳坐月子,再抱個嗷嗷要奶吃的小孫子!忙的天昏地轉;可這是享受天倫之樂啊!熟人都來祝賀!賀罷時間還得煮雨!屁顛屁顛跑個不停,這一家子老小吃喝拉撒夠我操勞的;手腳也不利索了!自己也顧不上打扮了,就邋里邋遢的過吧!反正沒人欣賞了!稍有空閑去梳妝臺前洗把臉,抬頭鏡前看看:滿臉的梯田臺臺,眼角上溝壑樣的皺紋這啥時候偷偷布滿我臉了?哦!老了!黃臉婆了!我還沒享受清福呢!這時間都去哪里了?哪天屬于我自己支配呢?想來想去,最好的辦法就是旅游!對!從家里跳出去啥也不去想,就親近大自然,放下煩惱!放下干不完的活!享受生活;一年就抽它個十天半月,放飛心情,享受屬于自己的快樂!這是我的人生觀,放下重擔緩一口氣哦!累死了怕閻王爺還不收呢!

關于時間散文隨筆3

  風從來就不停留,時間從不懈怠,我們錯過的永遠都是流年。而我錯過了你。

  有時候你需要給自己一巴掌,問問自己到底怎么了,有人說時間會沖淡一些你對往昔的惋惜,再美的時光也抵不住遺忘,在悲傷經不住時間,回憶中的那些總是美好,就想天亮的時候的天空,即使是下雨天,也是美麗。但這些我們總也是在錯過。風隨著人們的來來回回,但卻不跟著回憶來來去去,一路上的晚霞,一路的風景,有時候上弦月的悲傷也只有凄凄艾艾的人才會注意,并由此而感同身受,那時候的他會輕輕的來過,然后又默默的走開。不曾回頭看看,路的盡頭,是否有一個他(她)在等待著。也許這就是青春的桀驁不馴。所以我們也總是在錯過,只因我們不曾在意。

  少了借口的我們,只剩下躁動的青春關于愛情的記憶,傷心的人總是記憶深刻,離別沒有說再見,你是否有點在意即使是轉身也是寥寥的微笑,不甘的情愿,沒有童話里的聲嘶底里,只能在夢里想起那曾經擁抱的力氣,但是不能一起白首的我們,也不要被殤雪絢爛,也不要隨著風搖拽,記憶就像門前落葉,雖然有點凄涼,但是我們還是的記得清理,畢竟我們不是活在過去,錯過的終將逝去,留下的終將長存。

  年少的我們因為不懂痛,所以放肆的愛著別人.有些時候你們相互問著彼此怎么了,再也不像棋逢對手的那般,嚴正以待,也許有時候真的是太愛了,但最后還是被愛情的假象所迷惑,有時候愛情就想全世界都是漆黑,但你要相信你們很美,現實和想象總也有距離,不能奢望有諾曼底的愛情,但要是有呢?那要珍惜,沒有花言巧語的愛情難能可貴卻也不怎么沒好,就好想沒有玫瑰的花園或者說花店,我們能說那不是花店嗎?

  .

  “分開后我們還是朋友。你會遇見比我更好的。”這句話是多少曾經相愛的人們分開后才說的話,隔墻有耳朵的話這真的是個多么不好笑的笑話,既然知道他或者她,比你更適合,那就不要在說朋友了。平靜的'生活總是經不起挫折的,失去后就沒資格再挽留什么。

  涼水絲暖意,不知何是情。我們總也分不清什么是愛,什么是情總是相信旁觀者清當局者迷,但其實只有自己才知道什么是愛,也許當你在說這句話的時候自己就已經知道,愛的是那個。

  當她走后我才知道這些,丹青難畫伊人貌,硯石難調青絲顏,錯過的是你,后悔的是自己,笑著仰看天空,哭著回憶過去,錯過的總是美麗,回憶的總是甜蜜,痛苦的總是曾經……

  曾記經年——那年,我們十八歲

  曾記經年

  --------那年,我們十八歲

  昨天一個朋友問我:“當初你為什么那么執著,不,是那么傻,傻的可憐,傻的......”“砰”的一聲敲桌子的聲音把我的思緒從回憶中拉了回來,看著他那冒火的眼睛我趕緊陪笑著告訴他:“那時年少輕狂,對,是年少嘛!”其實那一瞬間出現在我心中的答案應該是:其實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應該為那么一個人瘋狂過一次,不求有結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經擁有,甚至不求你愛我,只求在最好的年華邂逅最美的你,留下那么一段回憶,然后用因淚水沖刷了一遍又一遍而更加清澈的眼睛注視著你遠去的背影!最后的最后,將一生再也不敢這么勇敢。

  那一年,我們懷著對愛情的憧憬開始了一段全新的旅程,劇情就像電視劇里一樣:我們漫步在校園中,花瓣飄落在你的發梢,我輕輕的摘去,看著你微微揚起的唇角,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我笑了,笑得很純真......

  那一年,我們計劃者美好的未來,譜寫著屬于我們的故事,任夕陽的余暉灑在你的臉上,我們一起坐在時光的盡頭,說著天長,話著地久......

  那一年,我們都十八歲,純潔的就像白紙一般的愛情很唯美。你問我會不會一直在,你問我會不會忘記你,那時候我都會輕輕的把你擁入懷中,給你的答案肯定會是那暖到彼此心窩的“當然會”“肯定不會”......

  天空開始放晴,清風劃過,如此輕柔,像每次你偷偷親我的臉頰一樣,我笑了,僅僅是因為想起了你。

  四月,我跪在清明里

  母親,今天是清明節了,每到這個日子,我的心中就充滿了對您的思念,思緒悠長,眼中的淚水始終在回旋……

  二十年了,我時時刻刻都在思念您呀!可只有在每年的今天我才能跪在您的墳前,盡情的哭啊,讓思念隨淚水流淌!

  母親啊,您還能和我們說說話嗎?我們兄妹幾個多想再聽聽你那溫柔的話語呀!你還能睜開你期盼的眼睛看看我們嗎?我們已經長大了,你不用在牽掛我們了;你還記得嗎,送你走的那天你的孫子還不懂事兒,但也跟在我們后面,給你磕頭、作揖儼然大人的摸樣。

  現在,孫子孫女已經大學畢業,也都在各自的崗位上,實現了您生前的愿望!您走后,老父親孤苦一人守住了和您的那段情,直到現在,老父親蒼老了許多,他時常獨酌孤飲,把那份思念藏在醉意里;您在天堂放心吧,我們會照顧好他的,就像小時候你照顧我們一樣。

  母親啊,清明了,你看,你這里成了花的海洋,你看那飛舞的蝴蝶,在給你跳舞呢;那美麗的花是不是你掛滿慈祥的臉龐;這里起了和煦的風,吹在您的墳上,也吹在我們臉上,是你在和我們說話嗎?如果有啥話你就說吧,我們像從前那樣拉拉家常,我們在聽呢,母親,我們就在你的身旁。

  母親呀,春天到了,和你離開我們的日子差不幾天了,你還記得嗎,你離開我們的那天我們哭斷肝腸,我們送你來這里的那天,家里搭了很大的靈堂,幾乎全村的老少爺們都來給你送行,都表情哀傷的送來了花圈,那天你周圍也是花的海洋。他們說,你走了,咱村里又少了一個勤勞的人還有那份難忘的善良。

  母親啊,你看,這里依然是您喜歡的樣子,小麥返青了,油菜花遍野開放。我跪在您的面前向您懺悔,二十年前的那個夜晚,我無力挽回你的生命,你牽著我和老父親的手,離開了那個你曾經操勞的破舊的土房,可你臨走時沒有留下一句話只有長長的留戀和滿懷的牽掛。

  這里百花已經次第開放,為您搭建了美麗的花園,還有迎春的鳥兒,帶著我們的思念盤旋在你墳上,冬去春來,您說,好聽嗎?這花的芬芳、鳥的吟唱。母親,寒來暑往,你別忘了加衣裳!

  母親呀,思念如渴,牽掛流長,想您的時候,我的心疼得厲害,可我無法躲避,你知道嗎,你走后沒幾天,我和弟弟坐在咱那個老屋里,不約而同、異口同聲的哭了,并且聲音很響,還引來了好多鄰居和街坊;你那慈祥的笑容和和藹可親的臉龐,時常在我的腦海里像電影一樣播放,我常常帶著對你的思念進入夢鄉。

  母親呀,咱們家已經變了摸樣,你瞧,咱家那冬不擋寒,夏不庇蔭的老屋,已變成漂亮的瓦房,可惜,再也看不見白發如銀的您,看燦爛的太陽和皎潔的月亮,更沒有我朝朝暮暮的陪在你身旁。你還記得嗎,你做的酸辣湯至今還帶著你的那份慈祥在飄香。

  母親,清明了,你還記得嗎,這里是咱的責任田,曾經是你春耕秋收的地方,我們又仿佛看到了你辛勤勞作的身影和你的柔韌和堅強,我們兄妹幾個來看您了,還帶來了你生前沒用過的東西;這里鮮花如海洋,那些您耕耘過的田野,已經在春風春雨的滋潤下充滿了豐收的希望。

  我們家的泥濘小路也比你來時平整寬敞,但依然還是那樣安詳的躺在村旁,你再也不用背著我們蹣跚在上學的路上。

  母親呀,我們都很好,一如小時候的模樣,只是無情的年輪刻畫出了歲月的滄桑,還掛著成熟、思考、善良,就像你生前的摸樣;我們都在城里安了家,買了房,我把老父親也接來了,可惜,我們沒有做到把你老有所養你卻去了遙遠的天堂。

  母親呀,我們跪在這里,你不會感到孤單凄涼,小麥返青了,鮮花依然燦爛金黃;這里和從前一樣車來人往,還有你的婆婆也來給你做伴了,你要好好的孝敬奶奶,就像你生前那樣。我們跪在這里依然感受到您的愛像花兒一樣芬芳。我們深切的想念您。即使念你一生也不嫌思念悠長。

  母親呀,我們兄妹幾個用發絲蘸著血和淚給你寫了一封信,你看那素箋上還留有發黃的淚痕和血染的詩行;放在你的墳上,可這封信我們永遠也寫不完,因為你的恩情太濃,我們思念太長……

關于時間散文隨筆4

  作家的故鄉有兩個,一個在紙上,一個在心上。

  30歲那年,我將心上的故鄉搬到了紙上,用而立之年的清澀與憤慨,真實地紀錄了我出生的那個村子——栗門張的家長里短,喜怒哀樂,愛恨情仇,悲歡離合。用一種遠離故鄉的姿態抒寫著俯視的矯情,以童真的眼光審視著每一個從我眼前走過的人生,從紙上得來的標準來判定是非,處子激情般地拋灑著三十年的沉淀,歷史的,傳說的,演繹的,真實的,戲劇的,荒誕的,歌著,哭著,敬著,罵著,走著,夢著……披精瀝膽地寫了四五年,洋洋灑灑地數萬言,并渴望用一種史詩般的歌調來詮釋群體的生存狀態與個體命運,讓生命變成歷史,讓悲劇變成警示,讓生活變成文字,讓善良變成希望,讓行動變成思考,讓厚道變成崇高……刀耕火種般地書寫著自己的愛與憎,悲與喜,思與憂,折射當下農村在城鎮化變局中的歌與哭,夢與醒,苦與樂。

  《故鄉在紙上》出版后,我自以為在我們村子做了一件天大的事,就像故鄉的孩子們說的那樣,我們村的作家讓栗門張躺在紙上,讓過去變成現在,讓現實值得懷念,讓普通人走進了全國人的視野……事實上,作品的出版并沒有我想像中的那樣火熱,更沒有家鄉的孩子想像的那么神圣。先是這本書在每年數萬個圖書品種中并沒有脫穎而出,沒有引起什么文壇轟動,而后是父親胃癌晚期,我第一次經歷親痛生死,感受生命的脆弱無奈。連續一年來,我又一次次地奔赴在省城與故鄉之間,重溫自己心中的故鄉與紙上的故鄉在創作中的差異,重讀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群體的行為方式與做事邏輯,重新思考自己寫作的意義及與故鄉的關系。

  遠離十年,再一次走近,驀然發現我寫在紙上的故鄉與現實的故鄉,還是有著不一樣的氣質。我也發現在遠方根本無法真正地了解故鄉——栗門張作為中國千千萬萬個農村的縮影,在農村城鎮化的變局中,潛移默化的互聯網與電視媒體強力干擾下,已經產生了“潤物細無聲”的變化,并以一種蠶食的方式讓主導農村幾千年的倫理觀念在極端事件中呈現出雪崩式的瓦解,讓堅守了數百年的道德輿論顯得前所未有的蒼白無力。尤其是隨著生活空間的擴展,人們在農村土地與城市建筑群來回奔波之后,生存空間轉換導致身份轉化,給每一個人造成不同程度的思想異化,曾經的樸實厚道在商業社會與現實利益的討價還價中,真實的摸得著的金錢關系的你來我往中,讓感性的農民越來越急功近利,讓濃濃的鄉情在相互攀比中越來越無足輕重,讓利他法則下積累出的倫理觀念分崩離析……曾經唾棄的自私與張揚漸漸地被人們容忍,群體維護的生存法則在機器勞作中越來越老死不相往來,工業復制與強力崇拜的浮躁風氣迅速傳染……人們除了明顯物質條件改善,消費能力的.提高與所謂的信息時代下視野的擴展,并沒有表現出精神層面的提升與人文素質的明顯改善,更沒有表現出與經濟發展相匹配的和諧與文化積累。

  栗門張這幾年的變化,超過二三百年變化的總和。變化得,連我兒時一起玩大的伙伴,因為生活環境的變化與距離的疏離,再次對話已是心照不宣的客套與隔膜。從遠由近,從他人到自身,尤其是我父親在病魔的折磨下,他那種對自己以前個人英雄主義的巔覆和自然法則的否定,對生命的無限留戀與對命運的無限憤慨,讓我在審視父親的同時,再一次地審視自己的靈魂,審視身邊的一個個過去的,現在的,親密的,陌生的生命……閱讀別人的生命時,再一次閱讀自己的作品,思考生活本身時,再一次的思考生活的意義,頓然發現,歌德老先生的高明之處:“凡是值得思考的事情,沒有不被人思考過的。我們必須做的只是試圖重新加以思考罷了。”恍惚感覺,生活中沒有對錯,只有對錯中的不同立場。現實中沒有真正的英雄,只有對英雄的傳誦。世界永遠沒有真實,只有對真實的無限接近……

  父親溘然離世的那一天,我猛然覺得不僅父親不在了,還帶走了我生命中的一道屏障。我體現到了什么是切膚之痛,感知到了什么是生死離別,覺察到無處不在的命運之手,在一個又一個失眠的深夜,我離死亡也是那么的近,好像近在咫尺,伸手就能觸摸到悲愴離去的父親。這時,我發現生命的過眼煙云與生命個體的不可替代性,每一個人都是那么竭力要差異化地活在茫茫人海中,每一個人又都是這么孤苦伶仃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所以,人都是那么渴望得到理解,卻永遠在為知音孤獨,但又永遠無法真正地徹底理解與相互溝通。在漫無邊際的思考與無數生命的不同解讀后,我以宗教般的虔誠與赤子般的熱忱繼續書寫著故鄉,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重新解構村莊,我才清晰的意識到——聽著傳說,我們正走進傳說。書寫歷史,我們將要變成歷史。紀錄真實,心靈卻被現實擊碎。理性上,我知道故鄉,具有三百多年的栗門張就是這樣生死輪回著一代又一代地繁衍過來的,可感性上的恐懼,并非用文字就能全部表達,因為,對于我們來說,增加的不僅是年紀,還有時光的年輪,消失的不僅是歲月,還有漸走漸遠的青春。等待的不僅是輝煌,還有不可避免的人生謝幕。正如,我在努力而又思辨般地寫這個村子,總有那么一天我也會躺在紙上一樣。

  《抵達生命的彼岸》、《失落的精神家園》、《在記憶中奔跑》,當我憂傷地寫出一篇篇回憶我父親的文章時,我卻在憂傷中越陷越深,直到難以自拔地抑郁成病。于是,我又一次次悄然潛回到我們的村子,尋找生死離別中的希望,尋找悲歡離合中的人文精神,以及正在延續的起起落落的人生故事,便寫出了《傳說中的寨墻》、《滄桑的緬懷》這些以前未曾發現的人文價值與道德傳統。用一種發掘的心態,我再次梳理般地探究栗門張時,我感覺事實就像一頭大象,每一個人摸到的都不是全部,而是大象的一部分。因此,我不但要繼續寫作,更應該有修正自己作品的勇氣。于是,我又續寫了《紙上的痛苦》,用一種秋風掠過天空的心態真實地寫下《民間智慧》、《偷雞蝕把米》這樣典型的作品,并根據自己的困惑,寫下了《瓦解》、《蓋棺定論》、《馬失前蹄》這般無限惋惜的倫理之殤。這期間,作為一個而立之后的男人,在對生命意義浴火重生的思考,經歷榮譽與淚光的洗禮,我知道,我對村子的寫作雖然永遠沒有真正的真實,卻是對真實的無限接近,對嘗試創作經典的心境磨勵和一絲不茍的藝術抱負。

  “書面文字遠不只是一種簡單的提醒物:它在現實中重新創造了過去,并且給了我們震撼人心的濃縮的想象,而不是什么尋常的記憶。”很早,我就讀過偉大的文學批評家諾思洛普·弗萊的這種觀點,并竭力維護他的觀點警示自己的創作。每一次回到村子,看著物是人非的改變,看著越來越城鎮化的樓房及一個個曾經熟悉的父老鄉親的消失,看著新陳代謝的一張張陌生的新面孔,想著故鄉在時間面前一天天地老去,我已經沒有了作家的感覺,也沒有三十歲前是非評判的能力,更沒有所謂的責任感的矯情。我有的,只有對村子的紀錄,對生命的敬畏,對生命意義的原點回顧,以及我發現自己的靈魂在世俗漂蕩的悲苦與獨立秋風中的愴然無助。

  時間的線性,決定了每一分一秒的獨一無二性,也決定了每一個差異化人生的獨一無二性,更決定了我對故鄉每一次紀錄的獨一無二性,并因我尋找精神歸屬感的固執與執迷,有了《故鄉在紙上》每隔幾年的新版本和栗門張的獨一無二性。

【時間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裹腳散文隨筆04-02

小年散文隨筆01-26

棉布散文隨筆04-22

客車散文隨筆01-10

父親的散文隨筆10-22

二妮散文隨筆03-04

村落韻事散文隨筆11-15

老唐散文隨筆09-04

孤獨的價值散文隨筆03-31

古樹散文隨筆01-22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五月花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国产 | 亚洲午夜精品一级在线播放 | 亚洲综合婷婷六月日韩 | 亚洲v欧美v日韩v在线观看 | 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