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松溪的水寫景散文隨筆
鴨松溪是一個地名,在恩施城區前往著名風景區" 恩施大峽谷" 的公路邊上,緊鄰清江河。也指一條叫做土魚河的小溪連接清江河的一段。清江河從上游大峽谷經屯堡鎮流到鴨松溪是一段由西向東比較直的河道,在鴨松溪拐一個大彎后轉而向北流去,在這里形成了很寬的河面。
對鴨松溪的關注,是因為這里水的清濁變化。土魚河從南邊的大山里流過來,在清江河的拐彎處匯入清江河。平常,土魚河的水和清江河的水都是一樣的清澈透明。夏天,一陣暴雨過后不久,你會看見土魚河一溪渾水流入清江,與清江河水的清澈形成鮮明的`對比。從土魚河流出的渾水,就像一條黃色的帶子靠著清江河的東岸小心翼翼地擁著清江河水,然后慢慢地消失在清澈的河水之中。如果是一連幾天的大雨之后,這樣的景象就會是另外的樣子。清江河中是咆哮的渾水,一路風急火燎地向前奔去,像一群外出趕車的人怕誤了車一樣匆忙。這時,土魚河的水卻變得清澈了,溪水怯怯地沿著東岸悄悄地溜進清江,那一點清澈很快就被渾濁的清江河水吞沒了。
2006年,鴨松溪下游的大龍潭電站下閘蓄水之后,鴨松溪一帶成了人工湖,一年四季大多數時間都是一片泱泱碧水,像天上的一彎明月落在了這里。青山碧水讓人滿眼青翠,心底便會涌起一泓綠意。當太陽掛在西邊大山的山頂上的時候,太陽的余暉正好照在湖面上,給湖面鍍上了一層金,風兒吹過,湖水蕩漾,閃著耀眼的金光。如果哪天起了晚霞,你就會看見燦爛的晚霞映照在這一彎碧水之上,紅霞、青山、碧水,那便是一副美妙絕倫的山水畫。
大龍潭電站下閘蓄水,讓清江河的水毫無顧忌地沿著鴨松溪涌進土魚河,土魚河的一多半成為了庫區的一部分,只剩下很短的一段了,原來河水與溪水的清濁變化就是另外一種樣子了。大雨過后,你站在半山腰的"318國道" 上往下看鴨松溪,你會看見水庫靠近土魚河那一段被土魚河流下來的渾水染成了渾黃,渾水一團一團的向前蠕動,庫區里的水慢慢地變成淺黃,再變成淡黃、微黃,最后變成了綠水。這樣的顏色變化,讓你感到它在緩慢地流動。清江河還是那樣的碧綠,顯得很平靜。如果是一連幾天的大雨之后,清江河上游的渾水流進水庫,把整過庫水都變成渾黃。這時,土魚河的水已經變清了,水庫靠近溪流的那一段就格外的清澈,漸而變得微黃,再變為淡黃,最后變得跟清江水一樣渾黃。這一綠、一黃,一靜、一動的變化,讓人想起" 涇渭分明" 的成語。
沒有蓄水之前的清江河與土魚河的清濁變化是明快的、簡潔的、一目了然的;清與濁的互換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完成了。蓄水之后的清濁變化是緩慢的、漸變的、拖沓的;清與濁的轉換是時間換空間。不論那種變化,都是力量的消長,強弱的轉換,多寡的改變。當其中一種處于強勢的時候,處于弱勢的便很快地或漸漸地消失了,失去了自我。
所謂清者自清,濁者自濁,那需要一種什么樣的力量才能做到呢?需要怎樣堅定的堅守和把持呢?土魚河在還是一條獨立的小溪的時候,它做到了。當它帶著希望和對未來的夢想融進清江之后,也就只能與清江共清共濁了。
【鴨松溪的水寫景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牧鴨的散文隨筆05-01
佛老鴨聲散文隨筆05-04
鴨鄉物語散文隨筆05-02
散文隨筆水之聲04-08
水的記憶散文隨筆05-02
最輕的水散文隨筆04-29
守水散文隨筆05-01
散文隨筆《淠水過橋》05-06
《隨水而活》散文隨筆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