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散文:詩歌語言
感情是血肉之軀的靈性。把這種靈性潛注到分行的文字之中,這便是詩了。更確切地說,一首詩就是文字組成的一個具有感情的藝術生命。所以說,詩是以文字為血肉組成的生命。
在意識形態中,感情是最浪漫、最活躍的分子。它可以上天入地,縱橫古今,所有時空沒有它不能到達的境地;它無影無蹤,恣意飄忽,沒有阻隔的障礙,沒有邏輯的束縛;在詩歌中,一切修辭手法都是它馳騁的工具,一切語法規范都不能限制它行止的自由。
“老樹枯藤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是純粹的詞語羅列;“春風又綠江南岸”讓詞語改變了性質;“二月春風似剪刀”讓春風變成了剪刀;“一江春水向東流”讓江流變成了愁緒;“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讓飛雪變成了梨花;“春蠶到死絲方盡”讓蠶絲變成了誓言。
現代詩歌的語言更是如此:
“我有三種想法/就像一棵樹/上面蹦跳著三個烏鶇”(斯蒂文斯的《觀察烏鶇的是三種方式》),這里心里的想法成了樹上的烏鶇;“我是你的廢墟”(米肖的《在災難中歇息》),這里人也成了廢墟。
在詩歌中,不能組合的可以組合了,不能搭配的可以搭配了,不可想象的成為可能了。像這樣突破語言規范的句子,實在是舉不勝舉,在小說、散文以及其它體裁中實在是難以尋覓的。
詩歌語言象一個任性的公主,在語言的殿堂里可以肆意橫行。
這樣說詩歌的語言豈不是行為乖張,恣意妄為了嗎?非也。詩歌語言在語言的家族中永遠是一個德行高尚的君子,對語言有著它崇高的追求。
詩歌語言是追求精粹的。它永遠不會有多余繁雜的字眼,它總是以一當十,濃縮而精密,不可多一字,不可少一詞。
詩歌語言是追求新奇的。它最厭嫌人云亦云、鸚鵡學舌、拾人牙慧。它像一個追求美妙絕倫的女子,永遠不想和俗人一樣有相同的裝束,哪怕是一吊相同的耳環;詩歌語言像一個青春的摩登女郎,其服飾和發型永遠是超前的、時尚的、潮流的、充滿了創造的朝氣。
關于詩歌語言的新奇,讓我想起了一件往事。曾有一位朋友讓我看一首詩,我說結句不好,他問我原因,我于是想了下面一段話:
有一天,你追慕已久的姑娘突然對你說:“我愛你!”這時你一定非常激動,甚至欣喜若狂。而對一個旁觀者來說,他可能認為“我愛你”是虛假的感情。也許這三個字你等了很久,但對旁觀者來說,他感到這三個字太平常了。詩是寫給旁觀者的,不是寫給當事人的。
這就是詩歌的語言:它對自己如此放縱,又對自己如此嚴格,幾乎近于苛刻;它對自己如此大膽,又對自己如此謹慎;它如此地追求潮流和時尚,但又絕不想墮入俗流。
詩歌語言是浪漫的,但它絕不是肆意泛濫的洪水。它恪守的是感情的語法,遵循的是感情的邏輯,奉行的是生命的法則。因為詩歌是文字組成的生命。
【散文:詩歌語言】相關文章:
詩歌散文,席慕容情感散文詩歌08-12
散文詩歌欣賞10-31
高一的詩歌散文08-04
高一詩歌散文08-04
谷雨節氣的散文詩歌10-23
清晨散文詩歌匯總10-12
人間鬧劇散文詩歌06-25
歌頌祖國的散文詩歌09-08
愛情甜蜜散文詩歌04-20
高一散文詩歌:白色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