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讀易的散文詩歌
七律:
天依地氣霧生煙,裊裊飄流逐地穿。泉涌綠波流碧野,水藏靈意得名川。
川名得意靈藏水,野碧流波綠涌泉。穿地逐流飄裊裊,煙生霧氣地依天。
譯詩:
天是氣構成,氣來自塵煙,煙氣飛舞天地之間
泉水涌綠波暢流碧野,水藏靈秀于山中,始有名川。
名川成名全憑水秀,碧野綠波總象奔騰綠泉
天地流氣循環不已,煙成霧氣地又成天
詩話:
這首詩仍然是回文詩,不過不像前首,一首詩倒轉讀來就成了另一首詩。這首詩順讀倒讀都是一樣的,但不同于一般詩,倒讀也與原來一樣,這是另一類的回文詩。這首詩只在說理,并不抒情。當然,這說理用的是畫面,而不是枯燥說理。因此,此詩就有很大的禪意,就有耐人回味的地方。其詞句十分優美,畫面也很美,說理卻十分深刻。
這詩標題讀易,說明了此詩的主題。周易是我國古老的哲學書,其十分博大精深。千古以來,都有人研究它。它以乾坤坎離震巽艮兌八種卦象[圖象]代表世間萬物,說明世上萬物是由兩種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相互依存又相互轉化的事物組成的。這就是陰和陽。這兩種事物,道家合稱為道。這一書其很深奧,是因為它很抽象,加上以卦象比附事物,都十分牽強,千百年來,自然有人對其按自我需要發揮,就可以盡其各種解釋。不過,易主要是講事物關系和事物不停運動變化的書。它雖然說兩種相反事物可相互轉化,但在某種情況下,一種是主體,其另一方總是由其生出的。即有時陰為主體,有時陽為主體。一般總是將乾比作天,坤比作地,乾坤合稱為天地,始有統一。因此易主要講乾坤變化之書,于是,五行產生五種最方基本的事物,金木水火土,生萬了成物。不過,千古對這統一的道有不同解釋,漢代董仲舒和宋代張載,都認定天地[即乾坤]是氣構成的。我這首詩就依此說。
現代科學證明,宇宙是由充滿空間的、不停運動的基本微粒構成,這就是古人所說之氣,這是十分唯物的。這里天是氣,地也是氣,所以,天依地氣地依天,是統一的氣化成了天地。氣在宇宙空間,不停運動變化,這就是第二句的意思。第二聯以水和碧野都有共同的綠說明它們的共同性,但在不同情況下,就有了野和泉之分。第三聯說明相互存依的事物,總是相得益彰,也說明事的是相互轉化的,還說明事物本質相同,但不同情況就有不同形式。最后一聯說明一切運動變化的根本是氣。說明世界既是統一的,又是相互區別相互依存的。
【讀易的散文詩歌】相關文章:
詩歌散文,席慕容情感散文詩歌08-12
散文詩歌欣賞10-31
高一的詩歌散文08-04
高一詩歌散文08-04
谷雨節氣的散文詩歌10-23
歌頌祖國的散文詩歌09-08
清晨散文詩歌匯總10-12
人間鬧劇散文詩歌06-25
愛情甜蜜散文詩歌04-20
韶光易逝唯留回憶不老散文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