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雪花散文欣賞
窗外飄著瓣瓣雪花,潔白無瑕,不由讓我想起我家的愛狗---雪花。它渾身雪白雪白的沒有一根雜毛,臥在雪地你從它身旁走過很難認出它。雪花來我家是在大黃死后,我哭著不依娘連夜從三姐家抱回來的。那時,它還毛絨絨的像個毛線團。生長在農村,貓呀狗的是小伙伴的玩伴,放學后便會呼朋引伴帶著或黃或黑的小狗兒,來到村外的田地邊、小樹林、小河邊玩耍。
雪花來了,我的生活也有了亮色,找回了形影不離的玩伴兒。初來時,由于陌生雪花待在那里像是在做客,不管我怎樣喊怎樣叫,它就是不理我,連眼皮也不抬。也許是好事多磨,沒事時我總和它“套近乎”,沒多久我倆就混熟了。雪花和我同榻,一到晚上這小家伙早早地鉆進了被窩。它毛絨絨的觸到我裸露的身體,癢癢的,挺舒服的。娘見了總說這東西太臟,有虱子什么的,可我倒不在乎,挺樂意和雪花“同床共枕”。時間長了,娘也順其自然聽之任之不再過問了。在人們看來,不會說話的動物就知道吃了睡睡了吃,沒有靈性。俗話說,鳥有鳥言,獸有獸語。它們“汪汪”、“哞哞”、“喵喵”的叫聲,自然就是它們情感的流露和傳遞。
一次,我夜里發高燒渾身發燙難受急了。雪花“汪汪”的叫著,見沒有人過來,便跳下床朝娘的屋跑去,不一會兒雪花拽著娘的褲腳來了。為此,娘特意賞給雪花幾塊骨頭,她還不住地夸道,“這小東西還怪有靈性的。”隨著時間的流逝,毛絨絨的雪花也長大了,壯壯實實的,像個威武的衛士。不得已我們“分居了”,它也有自己的安樂窩。
來我家的人看到院里的雪花都很害怕,生怕被它咬一口。雪花,它整天不離我家左右日夜守護著家院,連鄰居家也安全多了。這樣也驗證了“好狗護三家”的俗語來。老屋壞了,我們建新房,買來不少的木料、磚塊、石子堆在大街上,雪花自然責無旁貸的擔負起保衛工作。它日夜巡邏著絲毫不敢怠慢,像個忠誠的哨兵。大膽的人還是有的,一個風高月黑的夜晚,恰又停電。當人們酣睡入夢時,隱隱約約有個黑影在晃動。“汪汪”,雪花一個箭步撲向那個黑影,只聽見一聲尖叫,那個黑影連蹦帶跳的沒命的朝西跑去。等我們追趕時,那人已跑遠。借著手電燈光,看見離木料堆不遠處有一根木料。雪花的口中銜著一大塊布頭沾著斑斑血跡。翌日,西街禿頭根走路一瘸一拐的,小腿處特粗大。
從那以后,敢小看雪花的人再也沒有了。新房很快蓋好了,雪花也累得夠嗆。娘被它黑夜退賊的英勇壯舉所感動,對它多了一層的親近感。娘慷慨的賞給它些肥肉,也算是論功行賞以資鼓勵吧。現在在娘的心目中雪花與我有了同等的地位。以前我把好吃的偷偷地給雪花,有時娘見了煞是可惜的說,“別給它,一只狗有啥主貴的?”可現在娘說,“咱家有六口半人。”聽后,我挺納悶的,明明是六口人咋會多出半口?忽而我恍然大悟,哦,對對,是六口半人。俗話說得好“豬貓狗,頂半口”嘛!一天,雪花靜靜地躺在那里口吐白沫,此時,它身體僵硬早已失去知覺。明白了,一切都明白了。那天,禿根在我家門口轉悠半天的身影閃現在我的眼前。我哭了,就像大黃去時的一樣,娘也雙眼紅腫十分傷心。按家鄉的風俗,狗死了要剝去皮,肉放進鍋里蒸煮,然后被吃掉。可我們不忍心這樣做,最后把它埋在村外的一片空地上,隆起了一個小小土堆。
雪花去了,它就安息在黃土地下。它伴我度過了一段難忘的時光,雖然它是一只普通的狗,而在我的心目中把它視為“半口”。
雪,紛紛揚揚,鋪天蓋地。
雪花,你會回來嗎?
【雪花散文欣賞】相關文章:
雪花柔柔飄的散文11-16
殺雞散文欣賞10-14
汪國真散文《生活》欣賞08-18
永遠的故鄉散文欣賞10-02
散文詩歌欣賞10-31
散文欣賞:微風往事07-07
《慕文》散文欣賞07-07
奶茶劉若英散文欣賞07-10
閩南游經典散文欣賞07-10
散文欣賞《西湖的綠》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