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還有星夜散文欣賞
我還記得那些獨自在邊陲小鎮度過的夜晚,房屋破舊,食物難以下咽,屋外樹影婆娑,山風用尖利的刀刃把屋檐下的引水槽割出一道道噪音,然后到某個點,一切突然像關了閘門那樣沉寂下來,一開始遠處還能聽到風的回嘯,后來則徹底無聲了。沒有蟲鳴、沒有犬吠,農人早已沉睡,世界仿佛只有我一人獨醒。新鮮的霉味在房間里四溢,孤獨感攫取了我所有的知覺,讓我既膽戰又平靜——一切似乎都不可控制,但我深知所有煩惱和秘密都不可能追到這里。在這種近乎詭異的黑暗與平靜中,我摸索著拔掉插銷,輕推開門,沿著同樣因為雨季略帶浮軟的木樓梯一步步挪下去,來到寄住的農家小院里。夜空意外地深邃,無云無月,唯一的光線來自橫亙在兩面山頭之間的銀河,這些來自數億年前的星光用古老樸素的方式安撫了一代代疲于奔命的人類,提醒著他們關于生命的渺小和短暫。消失的風似乎一并卷走了傍晚時刻的滿天云彩,我覺得自己和點點繁星之間沒有任何阻隔,依稀能嗅到那暗白、凜冽的冷光帶來的一絲鐵銹味道。
在城市長大的我不明白農村朋友們對于星空的熟視無睹,也同樣不能理解對著流星許愿的傻氣,這是我最為珍稀也最無法企及的寶物,不能用任何欲望、企盼來玷污,只是在片刻的靜謐中守著,看著,就滿足了。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這是我幼年曾熟知,卻在成長的盲目和沖動中丟失的常識。很久以后,我才知道為什么我不喜歡人文景觀,即使是千年的歷史遺產,也只能讓我在贊嘆古人智慧以外再無其他。這和我們畢生索求的豐衣足食其實并無兩樣:我們改造、創造,并用種種物化形式來留存和紀念這種發明之美,幾千年來我們沉浸于這種美感之中,卻很少去體悟發現之美。
在許多科學家的研究中,自然是懂得自愈的有機整體,即使受到傷害,也能漸漸復蘇。我想的卻是,被生活重壓傷害的人,其實在自然的懷抱中也能得到慰藉。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只是自然叛逆的孩子。
無論怎樣進化,人與自然似乎有著天然的血緣關系。這些年來,但凡我問起認真的游歷者,對方的回答總是驚人的一致:尋找更好的自己。雖然聽上去有些惡俗,但他們告訴我的是一條類似于精神朝圣的路途——一個人出走,不是為了不受約束地看風景,而是排除所有外在障礙,只和自然面對面。不要誤以為這是某種文青性質的發泄,你和自然的聯結遠比其他形式來得神秘而有效,它幫助你發現、清洗、更好地面對和接受真實的自我。
與人文之美相比,自然的美是開懷大度的——倘若有心,隨處可見;但又是私密收斂的——那種美只指向你心中的某一處,一旦點亮,就是一條專屬于你和自然之間通透、狹長的道路,沒有任何人能與你分享,即使是站在你身邊發著同樣感慨的旅伴。
這也是我喜歡獨自出行,撇開愛人和友人的理由。無論身邊是誰,尋求旅伴的出游無非是想拋下寂寞,心里渴望的是與新人、新事物、新感受的相逢,但有時總覺得,我們是否應該多留一些時間給自然,給自己,給孤獨?
【還有星夜散文欣賞】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美術欣賞教案《星夜》06-04
星夜07-09
星夜05-03
殺雞散文欣賞10-14
星夜之夢07-03
星夜的神秘07-15
汪國真散文《生活》欣賞08-18
永遠的故鄉散文欣賞10-02
散文詩歌欣賞10-31
散文欣賞:微風往事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