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教版選修教材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教學策略
《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作為一門選修課,老師們對待它有兩種偏激的態(tài)度,一是既為選修課,就干脆舍棄不修,提前進入高考復習;二是把它當做必修課一樣進行教學。這兩種做法都偏離了選修課設置的根本意圖。新課標明確地指出設置這一門選修課的宗旨一是培養(yǎng)鑒賞詩歌和散文作品的濃厚興趣,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養(yǎng)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提高文學修養(yǎng);二是閱讀古今中外優(yōu)秀的詩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內涵,探索作品的豐富意蘊,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用歷史的眼光和現(xiàn)代觀念審視古代詩文的思想內容,并給予恰當?shù)脑u價。如果要有效地落實這樣的能力,我認為應該抓住兩個關鍵詞,一是欣賞,二是積淀。
筆者認為欣賞、積淀是《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選修教學在有效層面上的著力點。為了實現(xiàn)這種有效,筆者這樣進行操作。
一、回望必修教材,加強選修必修的聯(lián)系。
例如教學散文之部,我們可以回望蘇教版必修三第四專題的尋覓文言津梁,加強選修與必修的聯(lián)系。蘇教版必修三第四專題尋覓文言津梁有三個板塊組成,即因聲求氣仔細理會融會貫通。因聲求氣重在聲情并茂地誦讀,仔細理會重在字詞理解基礎上的品味,融會貫通就是閱讀的綜合運用。選修教材的散文之部就為我們品味欣賞文言散文提供了三種渠道。創(chuàng)造形象,詩文有別要我們從理解散文的形象性的角度去仔細理會,散而不亂,氣脈中貫要我們從把握散文的邏輯性和抒情性的角度去仔細理會,文無定格,貴在鮮活要我們從體會散文的靈活性和趣味性的角度去仔細理會。
再來看創(chuàng)造形象,詩文有別這一單元選了三類散文,獨具韻味的山水風物的山水游記類,生動傳神的人物形象的人物傳記類,直觀形象的事實呈現(xiàn)的寄寓言志類。第一類散文的特點是情景交融的意境、靈活多變的筆法、多角度多側面的細致的真實描寫;第二類散文的特點是正面描寫、側面烘托、精湛的場面描寫、個性化語言、動作神態(tài)細節(jié)描寫;第三類散文的特點是寓言說理、鋪敘夸飾、渲染描摹、繁簡搭配、多種修辭的運用。如果我們在欣賞《項羽之死》之后,將《史記》刻畫人物的手法即選取典型事件刻畫人物、在激烈的矛盾沖突中展示人物性格、運用多種手法來描摹人物、人物語言的個性化進行總結,再來反觀必修教材《廉頗藺相如列傳》和《鴻門宴》兩篇文章,并將刻畫人物形象的手法比較一下,學習就會更有文化意味。
二、欣賞詩文不求面面俱到,力求重點突破。
作為選修課,授人以漁是必要的,知識短文在于梳理欣賞的知識,賞析示例在于明示學生欣賞的方法,自主賞析在于老師引領學生欣賞,在這些基礎上我們提出兩點,一是欣賞不求面面俱到,求突破重點。二是規(guī)劃每一篇的欣賞重點,在課外實踐中加強,積淀學生素養(yǎng)。
例如教學詩歌之部,筆者首先研究確定單元欣賞方法的重點,那就是因聲求氣,吟詠詩韻重點在誦讀,以意逆志的重點在體驗,知人論世的重點在探究,置身詩境,緣景明情重點在想象。教學時,我們在某一方面突破,欣賞效果會最好,也利于學生遷移課外詩歌甚至高考詩歌鑒賞。例如教學《長恨歌》和《夜歸鹿門歌》:
《長恨歌》的教學筆者確立的欣賞重點是運用知人論世的方法探究詩歌的主題。
一是讓學生明白愛情說、諷喻說、愛情諷喻說這三說由來的根源。二是讓學生明白從哪些方面來探究主題。一要看作品怎么寫和寫了什么。二要看相對歷史,文學作品作了哪些處理。三要將同類作品進行比較,看看它們的同中之異。四要看創(chuàng)作時代背景。
《夜歸鹿門歌》的教學筆者確立的教學重點是在想象畫面中辨清襯托和烘托。江邊的喧鬧、山中的寂寥怎么組成一個有機統(tǒng)一和諧的意境,那就是襯托和烘托手法的運用。在這一首詩的教學中,筆者重點講清襯托和烘托的手法,讓學生遷移閱讀其它運用同類手法的詩歌。
三、豐富學生學習的課外活動,重視他們文化素養(yǎng)的積淀。
1.一句成名活動讓學生評點欣賞某一首詩歌中的某一名句,品一品成名的價值。例如學生品味杜甫《旅夜書懷》中的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這一名句,寫成一段文字。
2.詩人素描就是抓住詩人創(chuàng)作的風格、詩歌的內涵、生活經(jīng)歷、思想修養(yǎng)等來描述詩人在自己心中留下的美妙的情懷,讓詩人永遠活在我的心中。
3.詩意寫畫詩意寫畫就是借助詩意,展開想象,運用多種手法,對詩歌的意象、情感等加以描繪、闡發(fā)。之所以名之為寫畫,一是強調描寫的畫面感,二是強調語言的美感。
4.編輯意象小詞典就是積累意象為自己閱讀欣賞古詩服務。例如學習《春江花月夜》,筆者讓學生編輯以下意象的小詞典:月亮、流水、浮云、南浦、扁舟、玉簾、搗衣、鴻雁、雙鯉、落花等等。
《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的選修,如果學生在學習中拓展了自己想像和聯(lián)想的空間,對作品的形象和意境產(chǎn)生感情的共鳴,善于發(fā)現(xiàn)作品的豐富內蘊和深層意義,對作品有獨到的感受和創(chuàng)造性理解等,這才是最有效。
【選修教材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教學策略】相關文章:
古代詩歌散文選修教案08-26
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阿房宮賦》教學設計05-25
詩歌散文欣賞:淺秋(精選7篇)08-03
高一的詩歌散文08-04
高一詩歌散文08-04
精選詩歌散文(通用21篇)09-14
夢想勵志詩歌散文朗誦稿06-27
舊教材與新教材07-04
關于春天的詩歌散文(通用28首)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