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散文欣賞:年華似無效信
夜深,街燈昏黃,對街樹影婆娑,燈下搖曳著,倒影映在黃墻上。似剪影,以墻為布,舞出一段《霓裳羽衣舞》,微風吹拂中分外妖嬈。
埋葬了一段落花往事,卻留下記憶的墓碑。從此生活浩瀚的詞典里,FS這座城市,除了黃飛鴻,還多了一個你。回憶早已做舊,入土為安的心事不忍挖掘曝曬,怕打擾了清風明月,那份天地間的清明自在。
走過萬水千山,你在明信片上蓋上郵戳,為往事留下回憶,心事隨著郵差奔赴天涯海角。回憶里的印記如紋身,不似胎記般與生俱來,偶一瞥見,卻也觸目驚心。那段刻骨銘心的年少荒唐早已隨風而逝,唯有你最愛的玫瑰仍繡在臂上,抹不去的,不僅是回憶。也許你偶爾會慶幸,繡的不是對方的名字,否則,怎好向相伴余生的她交代。而當時刺青時,一點一點鉆心的疼,不是想把幸福繡進天荒地老的永恒里嗎?你苦笑幾聲,遂把袖子放下,一切盡在不言中。
浪跡天涯的人,喜歡將心事留下,化作磐石。回憶和往事,在某地某處某人身上,蓋了郵戳。記于某年某日,再回首,尚有零星片段可拾取。故地重游的悼念,不過是和過去的自己久別重逢,冰釋前嫌。故登岳陽樓,追溯的不僅是范仲淹憂國憂民之情懷,還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自勉的處世態度。夜游赤壁,在觥籌交錯中與蘇東坡把酒言歡,漁舟唱和“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人生的短暫與永恒的時光相比,不過一瞬。而在白駒過隙的光陰里努力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亦可不負此生。在紅塵滾滾的十里洋場,尋覓上海常德路195號。敲門拜訪,幫傭阿媽說,我家小姐是不見客的。窗外,清冷而寂寥的月泛著幽幽的光,電車“叮叮鐺鐺”入站,一輛銜著一輛,像排了隊的小孩。滿眼的繁華,一個人的寂寞。許多人借ailin的文字安放躁動不安的心。
在茅盾的故居前駐足,聆聽,四月天,梅雨厭厭,滴答落在青石板上,廝守千年的密語被墻角青苔勘破。烏篷船搖過一灣歲月,漣漪暈成思念的輪廓一圈圈蕩漾開去。而我路過小橋流水人家,借飲一杯青梅酒,微醺,似青梅竹馬的少年往事令人悸動。在游人如織的街道里閑逛,心想,你若在,多好。與素不相識的人擦肩而過,在昭明書院牌坊前停留,觸摸著斑駁殘舊的六朝遺跡。我應邀而來,千年前的你,又是否會赴約前來同品一壺西湖龍井?月老廟中,眾人皆求姻緣、掛同心鎖,系紅條繩,而我只愿家人平安。姻緣最是強求不得,該來的總會來,又何須“求”。
盛夏光年里的蟬叫聲是夏之絕句,平平仄仄平。似性情剛烈的女子,帶著三分飛揚跋扈,奉行非黑即白的人生信條,說一不二,凜冽而決然。深夜的蟲鳴蛙聲則是隆重盛大的交響樂,跌宕起伏,氣勢恢宏。嘈雜的世界靜下來,才能欣賞到天籟之音。而突如其來的陣雨在敲打著屋檐、水泥汀,滴答作響。有千軍萬馬之勢浩蕩而來,塵土飛揚,逐鹿中原,指點江山,試問誰家天下!雨下得乏了,卸下鎧甲,換上淅瀝的青衣,唱一曲幽咽婉轉《寒窯記》,娓娓道來十八年辛酸曲折,期盼征人歸來,初心不改。而那滴不完的相思淚都隨著潺潺流水而逝,落花心事空托映水云霞。天高海闊,相伴一程的宿命不過是托運,終點各自交付心事,即可分道揚鑣,各安天涯。
回憶如漫天黃葉,覆蓋了整座山頭。回憶輕得如黃葉般沒有重量,卻又層次,在心中壘了千千層,寫著密密麻麻的心事。若一頁頁串起,怕人手均有一本《紅樓夢》。明信片上,蓋上記憶的郵戳,郵票也已失效,而查無此人的郵寄退回,回憶也已作廢,被封存于郵局某個清冷角落,無人認領。
感情并不遵循張愛玲的小說:“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好碰上了,只輕輕說了句,你也在這里。”更多的是系錯扣子的一錯到底,拆掉重來也是負累。時間不對,人物不對,很多東西都隨鳳梨罐頭過期了。所以,李后主只能獨立寒風,對月輕嘆,往事不堪回首。三緘其口之后的不相見,免得看到遍地雞毛。那美麗的錯誤封存于琥珀中,凝住剎那芳華。
【散文欣賞:年華似無效信】相關文章:
年華是無效信的經典語錄01-15
似煙年華06-16
似雪冰涼初三經典散文05-16
年華似水,坦然錯過散文04-02
女人如花花似夢情感散文11-15
殺雞散文欣賞10-14
莫傷年華吟良人散文04-20
錦瑟年華經典散文(通用20篇)08-15
汪國真散文《生活》欣賞08-18
永遠的故鄉散文欣賞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