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離城市很近-散文欣賞
作為以前也是留守兒童的我如今看到有關這樣的新聞頗有感觸。每每看到那些個孩子期盼的雙眼總覺得有些心酸。或許我們對著這個社會了解得還不夠,或許我們也就更本沒有去用心去了解這個社會,如果當我們靜下心來去細細體會的時候我們會發現這個社會中還存在著許多的感動。
早晨回到家中,一如既往的打開了電視。因為在家中呆的時間也并沒有多長,所以一般也不會去看其它的節目,一來是覺得看到一半又要去忙自己的事情,心中覺得總好像打哈欠打到一半又停止了似的,總是很不爽。二來呢也不大喜歡看其他的節目。所以也只能和往日一般看看新聞報到。卻看到了這樣一則報到:“我離城市很近,城市離我很遠。。。”誰又承想卻無意中給人又添加了一縷的心酸。
剛剛喝著奶茶的時候忽然又記起了那個孩子的幾句話:“他們的書包后面都掛著飲料,還有他們想要什么家里就會給買什么,像什么鉛筆,各種水筆,彩筆。而我就只有一支(水筆)。”這孩子就是這樣簡單的幾句話,就已經將自己與家庭的辛酸表現的淋漓盡致。不容我們多想,他的童年是一直充滿著渴望的,他渴望得到的不僅僅是一瓶飲料,一支筆,我覺得是一種家庭與社會的責任。而在看看我,我想在電腦面前看這敗筆的文章的你,難道還真的能安然的愜意的喝下放在眼前飲品嗎?我想不能了吧!
是啊,我們的周圍這樣的孩子多不甚數。但是又有哪個家長去真正的了解過一個孩子內心所想要的東西所需求的東西呢?即使有,我也相信是物質方面的,比物質更高一層的東西又有誰會去關注呢?
還有就是那個小女孩,開始的第一個鏡頭是一片堆積如山的垃圾場。是啊!她是生活在北京,多么令人向往的一個地方啊!可是誰又從她的眼中看出了她對于這個城市的喜歡呢?在她的眼中我們看的見的是孤獨寂寞。一個十歲的孩子,寂寞對于她來說又是什么呢?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想一想。
還有一個孩子的話更加令我覺得深思了:“我現在幫忙,等我長大了就可以將父母的攤子接過來我干了。”當然,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理想,我也并沒有說這個孩子的理想是多么的不可取。但是如果每一個孩子都因為身處異地為了生活而奔波,從而產生這樣的想法,那么我們的這個社會還怎么會進步呢?你或許會說,問題還不至于會這樣的嚴重。是啊!不會這樣的嚴重,但是我們再換一個角度想一下,假如這樣的孩子通過家庭的教導,讓他換一個更加優越的生存方式,那么我們的社會是不是會進步的更快了呢?
對于童年,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看法。而我,在小的時候和前面的那些個孩子一樣,總希望的事情就是過年,并不是因為能夠穿新衣吃好吃的,僅僅是因為能夠見父母一面。這份痛心相信也只有真正經歷過的人才會明白。
相信關注新聞的朋友也肯定看過有關留守兒童的心酸的事跡,也不知大家作何感想。而我認為,要想讓留守兒童這樣的問題完全沒有那徹底是扯淡。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我們國家各地區各城市發展的程度都有所不同,這就引起了收入與生活各不相同的問題。
比如說一個貧困山區的家庭,一年靠著種地之類的收入根本是不足以維持家庭的開銷。就以食鹽來說,城市買兩元錢,農村就不可能賣一元錢,他還是兩元。但是城市的居民能夠買的起,山區的居民就很有可能買不起。怎么辦呢?就只能外出打工了。
而這樣的外出就很可能已經形成了一個有留守兒童的家庭形式。所以,這樣的情況在我們生活的各個地方都不可能改變。但是我們卻能夠改變一件事情,那就是我們的責任,對于社會的責任。
假如我們一方面想辦法提高貧困山區經濟建設,可能你會問貧困山區,怎么提高經濟建設?我覺得事在人為,只要你想辦法了就一定會有辦法。簡單的來說,當初如果奧運會不是在北京召開,而是挪到西北某個城市,那么我想也必定會帶動那個地方的經濟發展吧!另一方面盡可能的提高貧困地區的教育與文化底蘊,那么相信以后留守兒童的天空并不就像現在這個樣子了。
深夜發出這樣的言語,竊為大家恥笑。
20xx年2月2日凌晨
【我離城市很近-散文欣賞】相關文章:
愛讓我發瘋散文欣賞10-04
初二散文:離殤09-16
離歌高一散文05-22
散文欣賞我想家了(精選7篇)09-27
殺雞散文欣賞10-14
我的夢想散文欣賞(通用56篇)11-07
我心飛揚散文欣賞(精選11篇)10-18
清明離傷高中優秀散文05-23
我的四月散文欣賞(精選12篇)07-19
我不喜歡有風的日子散文欣賞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