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少時記憶散文欣賞
翻開塵封已久的記憶,不免痛恨自己的不拿事,少時的記憶已散亂,就連背我長大的姥姥的音容笑貌也已模糊,姥姥是在我5歲時去世的,只有母親留下的一張發黃的照片上姥姥慈祥的微笑永遠印在了我的腦海。
由于家庭成分不好,父母對我們管的很嚴,基本不準我們隨便出去,現在想想可能是怕我們受到傷害吧,出去玩都是我們哥三個在一起,哥哥大我兩歲,弟弟小我三歲,組成了一個勇敢的團隊,去拾荒、打柴、摸魚、挖菜、放鵝,打球-----,從未受過欺負。這一切要歸功于哥哥,雖然哥只比我大兩歲,可是家里的做飯等活計都是他做,記得他8歲那年父母外出看病,把我們哥三留在家中有一周,哥哥完全像個家長一樣照顧我和弟弟,我現在還清晰的記著哥哥帶我們蒸花卷的場面。一直持續到父親落實政策,家搬到了開原縣城,我們這個團隊才解散。這也是我從小養成大大忽忽的男孩性格的原因吧。
小燕,是我小時很少的女玩伴之中印象最深的一個。小艷的家在我們家的胡同口,我出出進進都要路過她家。她自小燙傷,腿有些毛病,基本上也不到外邊跑,所以我單獨出去上小燕家玩是被允許的。我們在一起可以玩一些跳方格、摸噶了哈(豬的骨的關節)等游戲,記憶中的小燕永遠是柔弱文靜的,總是笑容滿面。回城后再也沒有見面,直到2004年她來單位找我,她個子長高了,略顯瘦弱,那張笑容可掬的臉蒙上了歲月的塵,我本想請她吃頓飯,恰巧中午有應酬,她看到我迎來送往的忙,說是有事還要趕回去就走了。之后我聽說,她男人對她很不好,非打即罵,她和別人說:“我的姐妹在我身邊就好了,可以給我出氣”。待到我要看她時,給她出氣的機會已經沒有了。為此我的心上總有那么一個傷口不能愈合。
回到縣城時,我已是初中二年級的學生,家中的條件一下得到了改善,我有了自己單獨的房間,家中也有了水果、零食,每天上學我都要偷偷的抓把瓜子、揣個梨的,老師發現地上有瓜子皮,問誰弄的,我就會大大咧咧的站起來,拿來笤帚掃走,同學們笑,我也不在乎。語文老師要求背古文,我總被罰站,也不覺的羞,真是有點傻。隨著年級的升高,我的個頭也在長,從前排到中間,又從中間到最后幾排,可是心智卻未見成熟,天天晚上自己躲在屋里看小說,白天上課睡覺,稀里糊涂的竟然考上了重點高中。上高中之后依舊惡習不改,最后名落孫山。
我的中學生活就是這么過去的,一個知心朋友也沒有,也沒有什么可留戀紀念的事件或人,倒也沒覺得孤獨寂寞。現在分析,可能是在農村時間長了,覺得城里的一切都很陌生,從小養成的孤傲性格,不愿和別人主動交往,很自然就我行我素,獨來獨往了。后來求證老師,他說我是一個文靜的又比較貪玩的單純的女孩,給同學們的印象是學習不算好也不算太差,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孤僻美女。
【少時記憶散文欣賞】相關文章:
散文欣賞:記憶中你的容顏(精選8篇)10-19
散文欣賞:關于雨的記憶(通用10篇)09-30
殺雞散文欣賞10-14
汪國真散文《生活》欣賞08-18
永遠的故鄉散文欣賞10-02
散文詩歌欣賞10-31
散文欣賞:微風往事07-07
《慕文》散文欣賞07-07
奶茶劉若英散文欣賞07-10
閩南游經典散文欣賞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