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親近泥土的幸福散文欣賞
親近泥土的幸福
朋友在鄉(xiāng)下有塊地,確切地說,是他大哥的地,因為他大哥前幾年舉家赴南方打工,地沒人種了,他覺得荒廢了可惜,于是就攬過來自己種了。近來,每逢周末,他都會驅(qū)車趕回鄉(xiāng)下,忙地里的農(nóng)活。因為驚蟄過后,田地需要翻耕。我沒事時,也跟著他去,呼吸一下鄉(xiāng)野的新鮮空氣,與自然來個親密接觸。
他的地,在一個水庫邊上。而這個水庫,也是他哥承包的。庫邊還有片樹林。樹林邊上,是間小瓦屋,前些年,他哥曾在這里住過,在水庫里養(yǎng)魚,在庫邊地里種些瓜菜。有房子、有田地、有水、有樹,這就是一個小小的莊園。我頗為羨慕地對朋友說,你了不得了啊,成了莊園主。他聽了直樂。
耕地是個體力活。他雇來了村里的手扶拖拉機,突突突耕了一上午。有些邊角是耕不到的,需要用頭刨。我和朋友脫掉外套,一人一把頭,甩開膀子,一點一點地刨。雖然累,出了汗,但心里是舒暢的。
春風(fēng)是個調(diào)皮的孩子,撫弄著我們的臉頰,癢癢的。天上飛著的,不知是什么鳥,免費為我們演唱,歌聲婉轉(zhuǎn)悠揚。樹林里的喜鵲們,不時從我們身邊飛過,有時落在離我們僅幾尺之遙的地方,好奇地看我們干活。
新翻過的土,有著淡淡的土香。我貪婪地嗅著。干脆脫掉鞋子,站在松軟的泥土上,用腳親吻大地。在城市里住久了,是應(yīng)該接地氣的。將所有的邊角都刨完后,我和朋友累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呼呼喘粗氣,累,并快樂著。
干完了活,該到玩的時候了。我在水庫邊的大青石上坐下,拿出釣魚竿開始釣魚。庫里的魚是小野魚,大都在手掌般大小,但味道純美。釣上來的魚,朋友拾掇干凈后,裝上些蔥、姜絲等調(diào)料,放在小酒精鍋里,慢慢地?zé)酢2灰粫䞍海拖銡馑囊缌恕?/p>
美美地吃完這頓野餐,打著飽嗝,朋友心滿意得地指點著腳下的土地,盤算著該種些什么,這里種花生,那里種紅薯,那邊種些蔬菜。我們這樣談?wù)撝路疬@片土地已經(jīng)綠意盈盈,快要收獲了。
種下希望的種子,然后等候快樂的收獲,這是種地的幸福。這種地的過程,也是與自然親密接觸的過程。忘了是誰說的了:現(xiàn)代人的幸福指數(shù),要看他與家人在一起的時間,要看他與自然接觸的時間。
海子說:“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喂馬,劈柴,周游世界;從明天起,關(guān)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也許我們還不能周游世界,也許我們還沒有房子能面朝大海,但我們可以親近泥土,關(guān)心糧食和蔬菜,一樣能做個幸福的人。
隱藏的財富
我曾看過一本書,叫做《隱藏的財富》,里面講了一個美國人的故事:
有兩個從德國移民美國的兄弟,1845年,來到紐約謀生。這弟兄倆覺得生活很艱難,就商量怎么樣能夠活下去。作為外來的移民,哥哥原來還有一技之長,在德國的時候,他做泡菜做得很好。弟弟太年輕,什么都不會。哥哥說,我們外鄉(xiāng)人在紐約這么一個都市,太難生存了。我去加利福尼亞吧,我可以種菜,繼續(xù)做我的泡菜。弟弟想,反正我也沒有手藝,索性一橫心一跺腳,留在紐約,白天打工,晚上求學(xué)。他學(xué)習(xí)的是地質(zhì)學(xué)和冶金學(xué)。
哥哥來到了加利福尼亞的一個鄉(xiāng)間,這里有很廉價的土地,就買下來種卷心菜,成熟后用來腌泡菜。哥哥很勤勞,每天種菜腌泡菜,養(yǎng)活了一家人。4年以后,弟弟大學(xué)畢業(yè)了,到加利福尼亞來看望哥哥。哥哥問弟弟:“你現(xiàn)在手里都擁有什么呀?”弟弟說:“我除了拿個文憑,別的什么都沒有。”哥哥說:“你還是應(yīng)該跟我扎扎實實地干活啊。我?guī)憧匆豢次业牟说匕伞!?/p>
弟弟在菜地里,蹲下來看了看菜,然后扒拉一下菜底下的土,在那兒看了很久,進屋去拿了一個臉盆,盛滿了水,把土一捧一捧地放在里面漂洗。
他發(fā)現(xiàn)臉盆底下,有一些金燦燦的、亮閃閃的金屬屑。然后,他非常驚訝地抬頭,看著他哥哥,長嘆一聲,說:“哥哥,你知道嗎?你是在一座金礦上種卷心菜!”
其實,有太多的時候,我們安然地享受著生活帶給我們的秩序。
我們從來沒有跳出自己現(xiàn)有的經(jīng)驗系統(tǒng),重新質(zhì)詢一下:我還可以換一個方式生活嗎?我目前所擁有的這些技能,還有沒有可能讓它發(fā)揮更大的用處?
今天我們經(jīng)常提到一個很時髦的詞,叫做核心競爭力。其實我們每一個人,應(yīng)該問問自己:我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
所謂核心競爭力,是不可仿效的,是唯一的。在今天這個時代,沒有什么是最好的,只有什么是唯一的。
一個葫蘆如果長得小,可以當(dāng)瓢,它是有用的。一棵樹長得小,它可以去做桌子、椅子,它是有用的。一個葫蘆長到最大,不必把它破開,可以把它當(dāng)游泳圈一樣浮于江海,它還是有用的。一棵樹長到最大,可以為人遮風(fēng)避雨,它也是有用的。一個人,永遠(yuǎn)不要去羨慕他人。你質(zhì)詢自己的心,問一問:我的核心競爭力究竟是什么?我究竟有哪一點是不可替代的呢?
徘徊與徜徉
從字面上看,徘徊和徜徉都是腳上的事情,一個不知腳朝哪邊,一個閑庭信步,實際上它們都跟內(nèi)心有關(guān)。
徘徊是因為處于選擇上的兩難或根本茫然無措,也可能是緣于所期待結(jié)果的未知;徜徉則是在做了正確選擇后的從容自若。
在棋局上,徘徊者總是舉棋不定,徜徉者總是棋高一首。
徘徊者的心中是云遮霧罩;徜徉者的心中是云淡風(fēng)輕。
徘徊者的眼中常含憂凄,徜徉者的臉上總有微笑。
春暖花開,徘徊者還沒有走出冬天;風(fēng)雪吹面,徜徉者卻已步入柳暗花明。
徘徊者眼前展現(xiàn)的是困境和挫折;徜徉者看到的是風(fēng)景無限。
徘徊者舉步維艱,前路涉茫;徜徉者步步隨心,一路花開。
徘徊時,是你在接受人生的考驗;徜徉時,是你正在體驗心靈的狂歡。
沒有徘徊的人一是蒼白、輕飄的;沒有徜徉的人生是無耐、痛苦的。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傳達(dá)的是月下獨酌者難以排解的寂寞:“閑身少羈束,隨處得徜徉”,表現(xiàn)的是擺脫俗務(wù)者在園中賞景的淡然。
“我等的船還不來,我等的人還不明白”,我看到一個癡情失兒在水畔為愛守候;“因為愛情,一切都是幸福的模樣”,帶著愛出發(fā),一顆心便不再漂泊。
如果有夢,徘徊只是暫時的事情,當(dāng)夢成為現(xiàn)實,便自然會漸漸進入徜徉的境界。徘徊只會讓人更加茫然,甚至走向虛無。
徘徊是因為看不清、放不下;徜徉是因為看得清、放得下。
懼怕人生的風(fēng)雨和道路的坎坷,只會眼里有丘壑;經(jīng)歷過人生的歷練步入成熟,自然胸中有丘壑。
失敗者羨慕徜徉的成功者;成功者理解徘徊的失敗者。
徘徊應(yīng)該是積累和反思,是動用智慧的過程,是徜徉的必然前奏;徜徉是升華、飛越,是享受智慧的過程,是徘徊的最好結(jié)果。
拾饅頭的父親
一
十六歲那年,我考上了全縣最好的高中。聽人說,考上這所學(xué)校就等于一只腳邁進了大學(xué)。父親欣喜不已,千叮嚀萬囑咐,希望我能考上大學(xué),將來坐辦公室就不用下地種田了。
恰巧這時,我家在縣城的一個親戚要搬到省城去住,他們想讓我父親去幫忙照看一下房子,還給父親建議說在縣城養(yǎng)豬是條致富路子,因為縣城人多,消費水平也高,肯定比農(nóng)村賣的價錢好。父親欣然答應(yīng),一來這確實是個好法子,二來在縣城還可順便照顧一下我。
等我在高中讀了一個學(xué)期后,父親在縣城也壘好了豬圈,買來了豬崽。我平時在學(xué)校住宿,星期六的時候就去父親那兒過夜,幫父親照料一下小豬,好讓父親騰出時間回家去推飼料。
豬漸漸長得大起來,家里的飼料早已被吃了個精光,親戚送給我們家的飼料也日趨減少。買飼料吧,又拿不出錢來,父親整日憂心忡忡。
我愁在眉上急在心里,但也一籌莫展。有一天我去食堂打飯時,發(fā)現(xiàn)許多同學(xué)扔饅頭、倒飯菜,我突然想到,把這些東西拾起來喂豬不是挺好嗎。
我回去跟父親一說,父親高興得直拍大腿,說真是個好主意,第二天他就去拾饅頭、剩飯。
二
我為自己給父親解決了一個難題而竊喜不已,卻未意識到這將給我?guī)頍o盡的煩惱。父親那黑乎乎的頭巾、臟兮兮的衣服、粗糙的手立時成為許多同學(xué)取笑的對象。他們把諸如“丐幫幫主”“黑橡膠”等侮辱性的綽號都加在了父親頭上。
我是一個山村里走出來的孩子,我不怕條件艱苦,不怕跌倒疼痛,卻害怕別人的歧視。好在同學(xué)們都還不知道那是我的父親,我也盡量躲避著父親,每到他來時,我就離得遠(yuǎn)遠(yuǎn)的。
但我內(nèi)心被別人識破和歧視的恐懼卻日復(fù)一日地劇增。終于有一天我對父親說:“爹,你就別去了,甭叫人家都知道了,會嘲笑我……”
父親臉上的喜悅一下子消失了。在漆黑的夜里,只有父親的煙鍋一閃一閃的,良久父親才說:“我還是去吧!不和你打招呼就是了。這些日子,正是豬長膘的時候,不能斷了糧的。”
我的淚禁不住落下來。對不起,父親,我是真心愛你的,可你偏偏是在學(xué)校里拾饅頭,我怕被別人看不起呀!
接下來的日子,父親繼續(xù)拾他的饅頭,我默默地讀書,相安無事。我常常看見父親對著張貼成績的布告欄發(fā)呆,好在我的成績名列前茅,可以寬慰父親的,我想。
三
1996年的冬天,我期末考試的成績排在了年級前三名,而且還發(fā)表了許多文章,一下子聲名鵲起。班里要開家長會,老師說:“讓你父親來一趟。”
我的心一下子就涼了,我不敢想象別人知道那拾饅頭的人就是我父親后會怎樣嘲笑我。伴著漫天風(fēng)雪回到家,我對父親說:“爹,你就別去了,我對老師說你有病……”
父親的臉色很難看,但終究沒說什么。
第二天,我冒著風(fēng)雪沖到了學(xué)校,坐在了教室里。家長會開始了,鼓掌聲和歡笑聲不斷,我卻一直蔫蔫呆呆,心里冰涼得厲害。父親啊,你為何偏偏是一個農(nóng)民,偏偏在我們學(xué)校拾饅頭呢!
我無心聽老師和家長的談話,隨意將目光投向窗外。天哪!父親,我那拾饅頭的父親正站在教室外面一絲不茍地聆聽老師和家長們的談話,他的黑棉襖上落滿了厚厚的積雪。
我的眼淚頓時嘩嘩地流了下來。我沖出教室,將父親拉進來,對老師說:“這是我爹。”一下子掌聲雷動……
回去的路上,父親仍挑著他撿來的兩桶饅頭和飯菜。父親說:“你其實沒必要自卑,別人的歧視都是暫時的,男子漢,只要努力,別人有的,咱們自己也會有。”
以后,同學(xué)們再也沒有取笑過父親,而且都自覺地將剩下的飯菜倒進父親的大鐵桶里。
1997年的金秋,父親送我來省城讀大學(xué)。我們鄉(xiāng)下人的打扮在絢麗繽紛的校園里顯得那么扎眼,但我卻心靜如水,沒有一絲被人嘲笑的憂慮。我明白,在這個世界上,歧視總是難免的,關(guān)鍵是自己要看得起自己。正如父親說的那樣:“別人的歧視都是暫時的,男子漢,只要努力,別人有的,咱們自己也會有。”
陳設(shè)一個家
一
小梁到現(xiàn)場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整個事情制片組根本還沒搞定,因為才一進門,屋內(nèi)就傳來一個老太太氣急敗壞的聲音:“你給我出去哦!不然我要潑尿哦!”而他才開口說:“歐巴桑,我是電視臺……”里頭就已經(jīng)飛出來一個玻璃罐子,并且在他腳前碎裂,一陣惡臭也隨之飄了過來。
他倉皇地逃到屋外打手機,沒想到電話接通之后制片也是一陣破口大罵:“你活該!我不是跟美術(shù)指導(dǎo)說過,去之前先找里長嗎?蠢!”
還好這個位于山區(qū)的村落不大,走著路看到遠(yuǎn)處有人在菜園除草,彼此隔空吼叫兩三句之后,小梁就已經(jīng)找到里長了。
里長帶著他再度走向那個地方時,小梁才仔細(xì)地觀察四周的風(fēng)景。他發(fā)現(xiàn)舉目所及大部分都是雜草叢生的田地,零落的房舍不是被棄置、失修,就是大門深鎖,完全符合劇本里頭所描述的:一個人口外移嚴(yán)重、只剩少數(shù)老人獨居或相依為命的蕭條小村落。
里長跟小梁說,他跟制片建議用老太太的家當(dāng)場景的主要理由是:“你們付一點租金,讓老太太口袋里有點錢,必要時可以用……也是功德!”
他說老太太的命運很坎坷:先生早年是礦工,五十多歲的時候肺開始不好,六十歲不到就過世了;兒子是貨車司機,很孝順,沒想到幾年前卻出車禍死了。
媳婦領(lǐng)了保險金帶著孫子要離開時,村里的人都罵,老太太反而替媳婦說話,說這樣對孫子才好——“去都市把書讀高一點,才不會像祖父和爸爸一樣,用命換飯吃!”
過去的幾年,老太太輾轉(zhuǎn)于各個建筑工地,靠幫人家煮三餐過日子;幾年前身體不好之后才回來,靠領(lǐng)政府的低保過日子。
二
因為有里長陪同,小梁總算進到那間異味撲鼻的屋子里,見到那個幾乎活在雜物堆里的老太太。
她七十多歲,蒼白、瘦弱,一頭灰白夾雜的亂發(fā),雙腿好像都已經(jīng)沒力氣了,只能靠著助步的鐵架在有限的范圍里活動。或許正因為這樣,她才把所有生活必要的用品和她認(rèn)為有價值的東西全部集中堆在她房間內(nèi)外,包括瓦斯?fàn)t、碗筷鍋盆,以及一個幼兒使用的、天鵝造型的便器。
不過,看到小梁時,她倒是和善地笑著跟他道歉,說村子里很少聽見年輕人的聲音,之前有幾個年輕人來到她家里,結(jié)果——“好像都是吃藥的,不是來偷就是來搶,連鐵門都整個給我拔去了!”
里長問她:“你是用什么‘武器’丟這個少年的?”
“一罐沒吃完的醬菜啦,早上要吃的時候才知道都長霉了。”她有點自責(zé)地說,“我哦,會被雷公打!”
那天傍晚小梁回到制作組時,制片走過來,還沒問他場景的狀況,倒先說:“你掉到廁所里啦?怎么一身尿騷味?”可也沒等小梁回話,制片就又被叫走了,因為要演獨居殘障老人的女演員好像在發(fā)飆。小梁聽見她在辦公室的那頭大聲說:“這種造型不是在糟蹋人嗎?拜托哦,你們這樣亂搞,我的形象到底還要不要了?”
也許被“形象”這兩個字提醒了,小梁忽然覺得那演員從里到外一點也不像她所要扮演的角色。別的不說,光那張臉就一點也不寫實——老太太的臉有生命真實的痕跡,像古跡;而女演員的那張臉任誰都看得出是當(dāng)年曾經(jīng)花錢拉過皮的,而今卻“加速折舊”,逐漸崩垮,像被棄置的人工造景。
三
幾天后,小梁帶著布景師傅到現(xiàn)場估價的時候,老太太已經(jīng)被轉(zhuǎn)移到隔壁村子的一家民宿暫住,而鑰匙還在她身上。
民宿的人似乎體貼地幫她梳洗過,加上人在清爽、明亮的房間里,所以比起幾天前,老太太簡直判若兩人,此刻的她就如同我們在現(xiàn)實或記憶里所慣見的那個形象鮮明的阿嬤。
她把鑰匙交給小梁后,忽然拉起他的手說:“你都沒在吃啊?手上都沒肉!”然后便是一長串的嘮叨,說以前工地的年輕人也一樣,“顧玩不顧吃”。接著她說屋子里哪邊有一甕她做的咸菜,“可以拿出來跟三層肉一起煮,要吃的時候熱一下就好”。她還說:“櫥柜第二層有一罐豆腐乳,很好吃哦,早餐可以配稀飯,如果不嫌麻煩的話,可以攪碎,買一些雞翅一起鹵,知不知道?”
離開民宿之后,小梁忽然把車子停在路旁大哭起來,布景師傅問了好久,小梁才說他只是想到了他彰化永靖的阿嬤。
小梁說每次回永靖,阿嬤同樣也是搬出一堆瓶瓶甕甕,非得把車的后備箱塞滿了才罷休,她同樣也會仔細(xì)地交代爸媽,哪一瓶哪一罐是她精心特制的,什么東西煮什么東西好吃……
“可是,”阿梁突然提高聲調(diào)說,“你知道嗎?我爸媽根本不吃那些東西!嫌那些東西不健康,趁年終大掃除,全部扔進垃圾車!這還不要緊,阿嬤打電話來問好不好吃的時候,他們竟然還會騙她說:‘好好吃哦!連朋友跟我們要都舍不得給呢!’我覺得……我們好賤!你不覺得嗎?”
打開內(nèi)心,才能活得有價值
我們的社會會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女孩子很多信息,比如女孩子不能太張揚,不能太強勢,女孩應(yīng)該善良懂事,應(yīng)該以家庭為重。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造就了現(xiàn)在社會的主流價值觀,無論多么叛逆的女孩子,都不可能不考慮這些,不能不在乎父母和旁人的感受。
我很幸運,因為我的父母就是當(dāng)年叛逆的一代,給了我一個自由、個性張揚的成長環(huán)境,以至于后來我發(fā)現(xiàn),我跟身邊很多傳統(tǒng)的女孩子沒有什么共同語言,要好的朋友總是一些淘氣的男孩子。記得當(dāng)年每天和朋友“廝混”的日子,我不像其他女孩子那樣喜歡逛街,做頭發(fā)、熱衷于緋聞八卦。我更陶醉于跟朋友沒完沒了地聊天,天南地北,聽別人的故事,聊自己的夢想,整天琢磨著“以后咱們要干點什么”。也許就是這樣的性格,讓我有了今天的家庭和事業(yè)。我不太在意我在別人眼中是否成功,但現(xiàn)在擁有的一切給了我巨大的成就感和滿足。這不得不歸功于讓我擁有這種獨立人格的父母。
在我眼中,男女有別,而且這種區(qū)別還很大,尤其是在性格特質(zhì)和思維方式上。但對于一個獨立的人格來說,男女并沒有區(qū)別,每個女孩子,首先都應(yīng)該是一個獨立的“人”。不倚靠,不傾斜。擁有屬于自己的快樂,不把幸福和痛苦都拴在另一個人身上。
我身邊也有些女孩失戀,家庭變故,或是失業(yè)了,就悲痛欲絕,好像整個世界都不轉(zhuǎn)了。容易陷入這種情緒而一蹶不振的女孩子,絕不是因為你遇到了世界上最慘的事,而是沒有一個獨立的人格,自我空虛。
我也曾經(jīng)因為工作變故情緒低沉了好久,當(dāng)時連身體都出現(xiàn)了生理癥狀。后來慢慢學(xué)習(xí),看書,出去旅游。一次站在好望角的海邊,面向一望無際的大海,我頓時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和無力。有時,不是打擊太大,而是自己不夠強大,當(dāng)自己的內(nèi)心開始豐富多彩,你的勇敢會慢慢戰(zhàn)勝不安,失去任何東西也不會將你打倒。
如果可以的話,我想給現(xiàn)在的女孩子兩個建議。一、一生都要有夢想。夢想不是只屬于無知無畏的童年,也不是只屬于要成就一番驚天偉業(yè)的男子漢。夢想屬于每個完整的人,尤其對女孩而言,追求夢想是愛自己的一個重要的表現(xiàn)。如果有非常想做的事,那就勇敢去試一把,為自己活出個價值。愛自己,不光是要愛惜自己的身體,絕不要讓自己變成一具整天只會做頭發(fā)、修指甲的軀殼,更要照顧自己的內(nèi)心。找到這份獨立的力量后,你會成為一個事業(yè)愛情無往不利的贏家。二、有一種精神叫:管他的,豁出去了!不可否認(rèn)的是,在我們生活的地方,套在女人身上的枷鎖比男人身上的可能要多很多。在遇到一件事想做而不敢做的時候,把你腦子里七大姑八大姨的話請出去,把張三和李四的慘痛經(jīng)歷都?xì)w零。別一直用大腦的計算機去分析成功失敗的概率,問問自己的心,是不是足夠想要。如果足夠想要,你自己會想出一萬種方法做到的。下定決心兇狠地干一把!決定“拼了”之后的力量,是你猶猶豫豫的時候完全看不到的。最后,永遠(yuǎn)不要擔(dān)心活得瀟灑就沒有女人味。老天把你造成一個女人,你骨子里就一定擁有溫柔、善良、性感和智慧。你也可以用豁出去的精神,勇敢地把它們掏出來。相信自己,你本來就是個完美的女人!勇敢打開內(nèi)心,才能活得有價值。
【親近泥土的幸福散文欣賞】相關(guān)文章:
殺雞散文欣賞10-14
汪國真散文《生活》欣賞08-18
散文詩歌欣賞10-31
散文欣賞:微風(fēng)往事07-07
《慕文》散文欣賞07-07
奶茶劉若英散文欣賞07-10
閩南游經(jīng)典散文欣賞07-10
散文欣賞《西湖的綠》08-22
古代的屏風(fēng)散文欣賞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