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難忘的剃頭挑子散文欣賞
爺爺是豐樂鎮上有名的剃頭匠,我和弟弟小時候最佩服的人就是爺爺。
剃頭挑子是用扁擔挑著,一頭是紅漆長方凳,凳腿間夾置三個抽屜。第一個是放錢的,錢可以從凳面上開的小長方孔塞進去,可以節省時間;下面兩個抽屜分別放置圍布、刀、剪之類的工具剪聲在耳邊響起,頭發被攔腰截斷,一縷縷飄散落地。一會兒工夫,剃完頭、修完面、剪過鼻毛、掏過耳朵的顧客顯得格外精神。顧客對著鏡子照一照,滿意地點點頭,從荷包掏出8毛錢,遞給爺爺,轉身而去,爺爺習慣性地對著顧客的背影來一句“您走好,有需要再來啊。”
爺爺不光給別人理發、刮胡須,還附帶按摩,他說這是祖師爺傳下來的,祖師爺要求剃頭師傅要必備十般技藝,即梳(發)、編(辮)、剃(頭)、刮(臉)、掏(耳)、剪(鼻毛)、染(發)、(梳)補、接(骨)、舒(筋)。爺爺經常將我抱在腿上,講祖師爺的故事:話說清朝雍正皇帝頭上生瘡,每天一梳辮子便疼痛難忍,一連殺了好幾名梳頭的太監。后來,又不斷從民間召集剃頭匠進宮伺候,但也都一樣被處死或發配。為此,京城的剃頭匠都感到萬分恐懼,紛紛出逃或改行。但是頭發不理不行啊,有一個在京城以剃頭為生名叫羅祖的湖南人,聽說此事后,發明了一套剃頭工具和按摩手法,然后主動報名進宮給雍正皇帝梳頭。雍正感覺不疼不癢還很舒服,頭瘡逐漸痊愈,重重獎賞了羅祖。這樣,羅公就拯救了京城的剃頭業,成為民間眾多剃頭匠遵從的祖師爺。
小時候,我經常央求爺爺收他為徒弟,爺爺總是搖搖頭說:“不行,你是我的孫子,該學點有出息的技術,理發是最沒出息的。”
我毫不氣餒。我知道爺爺最敬重祖師爺,卻不知祖師爺長什么樣子。便買來筆和大張白紙,按照自己的想象,花了半天時間畫了一張祖師爺的畫像,和爺爺一樣的臉龐、年齡、笑容,一樣的剃頭挑子,唯一不同的,是服飾不同。祖師爺穿著古裝衣服。畫完后,在左上角端端正正寫上“祖師爺羅公”幾個字。我墊著凳子將畫像掛在堂屋中間,然后跪在地上。
爺爺回來后,發現我跪在地上,便奇怪地問我在干什么。我說在拜祖師爺呢。爺爺這才注意到畫像,果然是祖師爺。爺爺也急忙跪下,恭恭敬敬地行禮。我捂著嘴只想發笑。
“我已經拜過祖師爺了。”我一本正經地說。
“祖師爺怎么說?”爺爺問。
“祖師爺說,他本來想親自收我為徒,但是由于路途遙遠來不了,看你的手藝還將就,就暫時讓您收我為徒了。祖師爺發話了,您就收下我吧。”
爺爺一下子樂了。可他還是不愿意收我為徒,他說除非祖師爺親自托夢給他。我失望極了。
求不成,就偷師。我打定主意。從此,我變得很勤快,一有時間便跟著爺爺,倒水,拿毛巾,沖洗頭發,忙得不亦樂乎。爺爺知道我心里的小九九,裝糊涂,任我鞍前馬后地忙碌,自己樂得輕松。
我一邊忙碌,一邊觀察,慢慢就揣摩出一點門道來。但是理發就是這樣,不親自拿刀拿剪子,就只是紙上談兵。為了提高手藝,我決定找個人實驗,別人我不敢請,我的目標落在弟弟身上。
那個時候,15歲的我就是弟弟的大山,弟弟每天跟屁蟲似的跟著我玩,什么都聽我的。我一塊坨坨糖,就讓他歡天喜地地答應了。一天趁爺爺出門吃酒去了,我將爺爺的一套工具拿出來,讓弟弟坐好。裝模作樣地將圍布一抖,替弟弟披上,然后拿出爺爺的剃頭刀,在油布上磨得油光放亮。剛要動手,弟弟“哇”地一聲哭起來。他怕啊,怕真刀真槍地干,怕萬一有個閃失。我一邊安慰著,一邊去找盆子,趁這個功夫,弟弟爬起來就跑了,連圍布也沒取下來。我拔腿就追,跑了好遠才追上弟弟,將他逼回來按在椅子上,一再保證不會傷著他。弟弟勉強答應。就這樣,一個戰戰兢兢,一個小心翼翼,勉強剃完了。對著鏡子一看,我樂了,弟弟的頭發短是短了,不過整個看起來像狗啃的一般,要多難看有多難看。我噗嗤一聲笑了,弟弟卻不依了,他說我這個樣子不被同學們笑死才怪,你賠我的頭,賠我的頭!
正在爭吵之時,爺爺回來了,看見弟弟的頭發,老人笑得差點把喝進去的酒噴了出來。爺爺趕緊把弟弟抱到椅子上,重新披上圍布,認真修了一遍,這才像個人樣。這以后,弟弟見到我就跑,死活不給我當“練兵靶子”了。
我很苦悶,沒有“練兵的靶子”,我的手藝就得不到提高。一天,我到菜園去割菜,看到白晃晃的冬瓜,眼前一亮,對呀,這冬瓜圓不溜秋的,和人腦袋差不多,我就用冬瓜練習刮胡子吧。我當即把冬瓜摘回家。晚上,趁大家都睡了的時候,我偷偷爬起來,先將冬瓜固定在椅子上,然后拿起剃頭刀認真刮起來。開始兩次還經常失手,將冬瓜刮破,后來逐漸熟練了,手不抖了,腿不晃了,冬瓜霜被我輕輕地刮了下來,露出青綠色的皮。望著自己的杰作,我得意地笑了。我忽然感到尿急,順手把剃頭刀往冬瓜上一插,跑到廁所去小解。
爺爺被屋里的響動驚醒了,以為家里鬧賊,拿起棍子,躡手躡腳進屋,發現了我的杰作,咧嘴笑了。他圍著我的冬瓜看了兩圈,摸了幾下,露出滿意的笑容,當看到那個插在冬瓜上的剃頭刀,他打了個寒戰,皺了皺眉。
我躲在黑暗處看著爺爺,見他表情不對,剛要縮回去,爺爺已經發現了我,大喊一聲:“過來!”
我乖乖地走過去。
“這是你干的?”
我點點頭:“還可以吧?”
爺爺沒好氣地說:“技術還過得去,不過人已經死了。”
我嚇了一大跳,不知爺爺為什么這樣說。
爺爺指著插在冬瓜上的刀說:“你雖然是用冬瓜在練習,但是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這是人的腦袋,你這么一插,人不就死了嗎?”
我恍然大悟,冷汗潸潸而下。
對著冬瓜練了半個月,我覺得自己的刀功已經嫻熟了,接下來還有剪刀的功夫要練,這個冬瓜就不能代替了。我十分犯愁,一個人來到老柏樹下,悶悶不樂。這時,住在古柏樹旁邊的孤寡老人陳二狗走來,見我一個人坐著,似乎滿肚子的心思,便上前聊天。對著這個慈祥的老人,我將滿肚子的不快一吐為盡。
“陳爺爺,你知道嗎?我想學理發,那樣就可以掙好多好多的錢,就可以讓弟弟妹妹好好讀書,讓爸爸媽媽再不為我們讀書交學費發愁。可是我想找個人做實驗,提高手藝,怎么就這么難呢?”我十分痛苦。
陳二狗慈愛地摸著我的頭:“這有什么難的,沒人給你當試驗品,爺爺給你當。爺爺的皮老,不怕你的刀子。”
我喜出望外,連忙表示,自己的技術已經很好了,不會讓您受傷的。第二天,我趁著爺爺不在家,挑起爺爺的剃頭挑子,來到陳二狗家門前。為了讓老人享受充足的陽光,我將椅子擺在太陽下,扶著老人端端正正地坐下,開始了第一步——洗發。老人的頭發很臟,似乎好久都沒洗了。頭發一縷縷的,還粘著很多草屑。我心里一酸,老人太可憐了!
我調好水溫,將老人的頭發打濕,抹上香皂,認認真真地洗起來,一盆一盆的黑水被倒掉,直到水中變得清亮才罷休。然后開始第二步,剪發。我認認真真,輕拿輕放,生怕揪疼了老人……
我從來沒有這么認真過,等理完發,已經是兩個小時過去了。爺爺不知什么時候來到身邊,默默觀察著,邊看邊頷首微笑。他真的沒想到,靠著偷偷學藝,我的進步這么快,動作那么嫻熟,那么流暢,儼然師傅摸樣。更可貴的是,我的態度是那么認真,動作是那么輕柔,每一步是那么細致、到位。匠人重德,我顯然已經領悟了這一點。 [1] [2] 下一頁
【難忘的剃頭挑子散文欣賞】相關文章:
殺雞散文欣賞10-14
汪國真散文《生活》欣賞08-18
永遠的故鄉散文欣賞10-02
散文詩歌欣賞10-31
散文欣賞:微風往事07-07
《慕文》散文欣賞07-07
奶茶劉若英散文欣賞07-10
閩南游經典散文欣賞07-10
散文欣賞《西湖的綠》08-22
古代的屏風散文欣賞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