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篾記-敘事散文欣賞

時間:2022-09-10 06:26:19 散文雜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篾記-敘事散文欣賞

  篾記

篾記-敘事散文欣賞

  篾是有用的東西。山問毛竹砍伐之后,劈成篾片篾條,經過匠人的巧手編織,成為農具和生活用具。篾在不覺中把自然與山村相連,砍掉一根毛竹,劈出條條希望,穿插幾番辛勞,織出山里人的喜悅。篾具又不動聲色地偕同鄉人,篳路藍縷,代代不息,將面朝黃土背朝天進行到底。篾實在值得一記。

  居住山村,筑屋講究“地氣”,地氣佳則家和事興。首先要求打柴用水方便,通常選擇依山傍水的屋基。倘若房前屋后還有空地,辟一方菜園,植幾株毛竹,十數年后,毛竹蔓延為一片竹園,就能享用到手臂粗的老竹了。買房按平方米計算的城市人頭次下鄉,看到青山環抱綠水長流的村舍,羨慕得不得了.要是瞧見了有竹園的人家,聽到風拂竹葉,俊鳥啁啾,便以為是詩意的生活了。而這“修竹”和“茂林”,對于山里人來說,只是用來制作工具的,山里人不過是在田間地頭討生計。不同的生存環境,連心態也不一樣。就在山村這種阡陌縱橫的田間地頭,農業機械基本施展不開手腳,除了拖拉機脫粒機,耕地播種,收割挑運,用的還是木制的農具,但在糧食的轉運、淘洗、晾曬環節,木材無能為力。大概山里先人們試過柳條,發現不結實,找過白藤,制成類似愚公移山中將土壤石塊“運于渤海之尾”的箕畚,終究原料生于野外,割取費工夫。后來看上了毛竹,竹韌且輕,經年不腐,可編織多樣物什。竹園的產生,最早應該和農業生產息息相關。至于如何用竹制物,先人的智慧,從篾上體現出來了。

  篾克服了整根竹子不易彎折的問題,并且可以自由決定竹片的寬窄厚薄,加上先人們經過無數次的實驗積累了靈巧的編制方法,這樣,種種實用的物什應運而生了。

  篾一般取自老竹。老竹質地堅實,更加耐磨受用。將老竹靠根部鋸斷,削枝去梢,用篾刀抹平關節處的突起,沿鋸面等分了,再把竹節砍掉,就成了最簡單的篾。這種篾粗里粗氣,做連枷再合適不過。連枷是爺字輩的農具。豆類作物收割后攤開晾干,揚起連枷一拍,豆粒紛紛進出,效率是手工剝豆不可企及的。也可編籠嘴,七八根篾條沿黃瓜片大小的圓作切線排列,經過翻轉纏繞,變為碗樣的東西,拿繩子穿了“碗”邊,套上牛嘴系緊繩索,可防止牛吃莊稼。別小覷了這幾根篾條,俗話說牛有4個胃,如果不是用它給牛戴了“口罩”,路邊的莊稼可要被“橫掃一大片”了。況且牛嚙苗尖兒,被啃過的莊稼很難生長,收成極低,種糧為生的人誰也難以容忍,爭吵在所難免。所以我一直認為籠嘴是項樸素而偉大的發明。

  連枷和籠嘴,山村人人會做,精細的物什,只有交給篾匠。篾匠或子承父業,或拜師學來手藝。農閑時節,篾匠挑了工具走家串戶,享受客人的待遇。一籮一筐,凝聚了嫻熟技藝,是要按工收費的。

  我姑父就是一位篾匠。有時鄉人約了篾具,他便在家中做。我小時候寄住姑家,特別愛看姑父干活。姑父到屋后尋了毛竹,開剖去節,干凈利索,竹子在篾刀下頓挫有聲。半支煙工夫,一摞粗篾落在腳邊。姑父喝口茶,挪來一條長凳,掏出一雙牛耳小刀,刃對刃八字狀釘牢了,把粗篾放進去一拉,同樣粗細的篾便出來了。這種篾窄如毛針,長約七尺,往往拿它做挑糧打草的淺筐,淘麥漂殼的大籃,以及摘菜裝瓜的籮頭籃。如果鄉人要笊籬、飯筐或蒸籠,姑父得對這種篾進行深加工。先要刮皮削瓤,再用砂布磨掉棱角毛邊,使之圓潤光滑。畢竟是炊具,美觀不可或缺,更要不礙手。

  這些篾具技術含量不容置疑,但篾匠的口碑要由鋪席換來。一床好鋪席,使用妥當的話用20年不在話下。如同布的質量取決于線,既薄且韌的篾子對于鋪席至關重要。

  姑父劈了粗篾,刮去青皮削掉厚瓤,留下1毫米厚的篾片,這才放進耳刀,拉出5毫米寬的篾條,然后在靠膝蓋的大腿處墊塊熟牛皮,將篾條放在上面用篾刀分層。一般割出兩層,厚薄要均勻。篾匠得手穩心沉,可謂慢工出細活。分好的篾條比指甲還薄,迎著太陽幾乎能透過亮光,姑且稱之為細篾吧。分篾停當,姑父織席時盡管悠著點兒。織席先中間后四角,要斜著織,還要留出花紋匝好席邊。具體方法文字不能詳盡,暫且不表。三至四天,鋪席完工后放到鍋中一煮,就可以睡人了。余下的邊角廢料,姑父隨便一疊,便是一把竹扇。當然根據需要,細篾有不同規格,小拇指寬的用來編織晾曬谷物的曬席,碗邊兒窄的可做斗笠和篩子,更細的沿水杯匝成小簍,既添雅趣能保溫,又避免熱茶燙手,一點兒也不比商店賣的“老板杯”遜色。

  在城市,篾具要么被替代,要么沒有用武之地。常見的也許只是花籃和鳥籠,即便城里的普通涼席,也只是若干麻將大的竹塊串成的,還稱不上篾。我上學住宿用蘆葦席子,總覺得沒有姑父家的鋪席舒服,想必篾保留了竹的清涼秉性,而蘆葦質柔性燥吧。家中淘米做飯,用鋁制電飯煲,初覺方便快捷,但后來報載攝鋁過量容易引發智力障礙,使人反應遲鈍,專家甚至建議煳底的米飯不要食用:看著廚房一應的鋁制和塑料炊具,真有風聲鶴唳的感覺。于是有點懷念飯筐,用它做米飯,綠色健康。給大伙兒講一下吧。在盆子上面放好飯筐,將開鍋的米湯倒入,米留汁漏,潷干的米下鍋稍蒸即熟。而電飯煲是把米湯煮干為止,破壞了大米外層的角質,沒有飯筐米飯清香可口,當然更不會留下滋養止渴的湯汁了。還有籮頭籃,臂和胯合力能拎幾十斤重的東西。暑假在家,我每次去菜市場,總要大袋小袋的裝菜,東西一重,袋口就割手,如果買散米,怕袋子破了,賣家會毫不吝惜地套上兒層,我拎著回家,手指承受不住還得兜著。這些塑料袋用過就扔,光我家一年就要扔掉一千多只袋子。假使用籮頭籃,不僅輕便而且不污染環境。但是我要真的拎它上街,恐怕菜農也要指著我說:你看那個小伙子,好土!

  比我認可篾具的,是參加工作在鎮上安家落戶的表哥。 他快要結婚了,竟然要求姑父給他編鋪席和菜筐。要知道姑父寶刀未老人卻“轉業”了,于3年前到我爸爸上班的學校做了門衛,他的屋后當然沒有竹園,得輾轉購買,而房前人來人往,城市人覺得稀奇,不停地問長問短。但他們不會請姑父去家中打制幾件篾具,城市干凈的地板,實在無法容忍篾屑到處橫飛,城市一向只提供商品,而不展示生產。況且城市人有物質與心理上的優越感,即便姑父,如果不是為了自家的孩子,他大概也不愿意被人圍觀著擺弄篾子了。

【篾記-敘事散文欣賞】相關文章:

殺雞散文欣賞10-14

汪國真散文《生活》欣賞08-18

永遠的故鄉散文欣賞10-02

散文詩歌欣賞10-31

散文欣賞:微風往事07-07

《慕文》散文欣賞07-07

奶茶劉若英散文欣賞07-10

閩南游經典散文欣賞07-10

散文欣賞《西湖的綠》08-22

古代的屏風散文欣賞10-09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网蜜芽 | 亚洲国产AV日韩AV二区 | 精品福利视频网 | 亚洲女同中文字幕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亚洲 | 日韩欧美综合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