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波隨筆散文欣賞
一直沒有接觸過三毛,記得兒時有過三毛流浪記的電視,便在腦海里面深深的埋藏下三毛硬生生的形象,一直呆呆的認為三毛流浪記中的三毛就是一直以來唯一存在的三毛,有些時候人的想法過于的執拗,不喜歡區分對錯,早早的就先入為主想入非非,非要把沒有的東西憑借一己之力想象的擺在眼前,給自己制造一個又一個的麻煩。
在昆指的時光,也會偶爾的讀一些東西,那些東西無非關乎“盜墓”“官場”“懸疑”一類的東西,其目的也是相當的明確,上課時間聽的昏天暗地,有一本小說消磨一下上課困乏的時間。總體來說,我不是那么一個喜歡看書的人,寧愿打開電腦無所事事的看著電腦屏幕一天,亦或是來回的點擊著同一個電腦圖標,書,這東西對于我來說是一種折磨,習讀多年但又一直甩不掉,并不是不喜歡讀一些自己喜歡的文字,只不過對于我這個人來說,是那種容易觸動的感性之人,書中的東西看的太多,觸動之余容易帶入到自己的生活。
不過初次接觸三毛,便是那么真實的“膽小鬼”其中場景竟是那么真實,或許那是每一個人都會經歷的過程,而現在只能算是回味的存在,逝去的東西總不見得都可以尋的回。
三毛有句話算是觸動了某些人思緒“人是可以改變的,只是每一個人都需要時間”所以說千萬不要提及什么“狗改不了吃屎”的惡習,雖然這句話說的難聽但卻很實在的存在,先入為主或是心生討厭便早早的給一個人打上了終身的標簽,即使做的再好,也會被視為混沌的存在,反倒是做的越多越好越遭人唾棄。
在某些人的觀點里面總會殘存“不成熟”觀點的思想,我到現在還是一直的不明白到底什么可以視作成熟,你們口中的成熟到底作如何的解釋,可能有些問題真實的存在,有些問題僅僅是當作借口一般的使用,就如同沒有任何理由的同時會給你搬出一大隊的命運輪、風水學甚至于八字論一樣,總之能找到各種的理由去推辭。想著用一些實話或是行動去辯解一些東西,只不過當作借口的理由總會身穿堅硬的盔甲任憑你的百口莫辯,試圖去改變一些,總是能在一次次的失落中重拾一點點的自尊,甚至于被當作別人口中的笑柄,而自己確實渾然不知,像個小丑一樣為他們免費的表演著節目。
有些時候,我承認自己有些的感傷,不太愿意去表露一些想法,唯有寫一些朦朦朧朧的語言去訴說一二,在雙重的世界里面所能做到的就是埋藏自己真實的一面,稍有不慎,甚至于一句話便會將自己送于葬身之地。
我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有了一種習慣于先入為主,自己抓住一點點的東西就習慣于天馬行空的人,保持著一顆樂觀的心,但總是被磕碰的遍體鱗傷,在出行的旅途中,想著有個休憩的驛站,只不過有著太多的事與愿違,或許當有一天,我們停下忙碌的腳步,回頭遠望,會發現有一方遺失的美好,只能是我們年老后珍藏的記憶,也不知道我們的“記憶卡”是不是那么的永久存在。
我習慣于慢慢的將記憶卡中的東西抹掉,卻又不是那么徹頭徹底,習慣于在自我的記憶中選擇性的丟掉一些東西,然后給自己找一個阿Q方式的自解,一直不太喜歡那么模模糊糊的語言,看不慣大街上染著各色各樣頭發的小青年,可能是部隊呆的太久,也可能是早已經步入了大齡青年的階段,有時候,想要的卻是很簡單,普普通通與一份彼此之間,不論家人、朋友、戀人之間的信任與美好。抓住一些東西,邊想著如何的僅僅抓住,像極了救命的稻草,給予的太多便會失去的太多。
孩童的思想在小的時候被大人們早早的做出了各種的規劃與磨滅,殊不知,他們的思想簡簡單單,而我們習慣于以一種自己的方式去想象,去認為。早早的以一種大人的細想灌輸于他們幼小的內心,壓抑卻又不敢不知去如何的反抗。
初讀三毛,有著許許多多的思緒,不知道將下來完完全全的接觸到她的世界,我會不會瘋掉,或是不可自拔的喜歡上那一種自我的風格,像我說的“對也罷,錯也罷,堅持一份自我,始終如一便可……”
【小波隨筆散文欣賞】相關文章:
童小話的故事散文欣賞07-04
秋思隨筆散文欣賞(通用11篇)09-08
關于在夏天隨筆散文欣賞(通用30篇)07-29
殺雞散文欣賞10-14
小懶貓波奇08-15
汪國真散文《生活》欣賞08-18
永遠的故鄉散文欣賞10-02
散文詩歌欣賞10-31
散文欣賞:微風往事07-07
《慕文》散文欣賞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