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為自己定規則-哲理散文
由于人類并沒有強大到可以承受各種事情的發生,所以人類需要不斷制定一些規則來約束自己,使我們可以朝可把握的方向發展,這些規則慢慢就成為法律、道德和各種規章制度。
如果我們明白這里面的因為所以,我們是很愿意去遵守的,畢竟這是一個家庭,一個國家健康發展的需要。遺憾的是小時候大人并不是這樣教導我們的,而僅僅是用對錯好壞來教導我們,并剝奪我們參與選擇的權力。使我們從小就生活在好壞對錯的二元世界里。我們的生命就象參加一個路線被嚴格制定好的旅游團一樣,唯一的路線就成為我們對世界最全面的認識。
二元思維不但限制我們對世界的探索,同時也限制了我們對自己生命的探索。在對錯面前,我們內在的聲音顯得那么的弱小,每當我們的內心發出一個與現實的規則不一致的聲音時,對錯的觀念就毫不留情得把其壓抑下去。以至于我們并沒有太多機會可以了解內心的需求。慢慢的,我們與內在失去聯系。我們漸漸成為客觀世界的被動反應。被動反應取代主動選擇。就相當于我是由應不應該,而非渴不渴來決定要不要喝水。這樣的生命是令人擔心的。
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小到一個家庭,一個人,為了向更好方向發展。制定并遵守一些規則是有必要的,有必要到我們愿意為遵守這些約定而犧牲某些自由為代價。這樣的一種得到與付出的權衡過程決定每個規則是充滿彈性的,就是說今天這是規則,明天可能不再是規則,存在與否完全決定于制定并遵守規則的人。一個國家的法律這樣,一個人需要遵守的規則也是這樣。一個人拒絕外遇就是一個規則,這樣的規則是因為她更重視現在所擁有的,不想讓外遇沖走現有的幸福,或者不想去面對外遇后帶來的各種社會壓力和處理很多麻煩事,最后以放棄可能的新的幸福為代價。這樣的一種主動選擇而形成屬于自己的規則,使自己堅定又坦然遵守規則,而一旦現有的東西不值得其堅持這個規則,她也能很有力量得打破這個規則。總能讓規則跟著內在的.聲音走。
遺憾的是很多人所遵守的規則并不是自己制定的,而是過去的教導或者社會的既定規則。同樣面對外遇這樣的事情,更多表現出來的是想外遇卻認為自己不應該外遇、外遇是不對的,通過這樣一種外在的規則來壓抑自己。同樣沒有選擇外遇,可內心的感覺較自主選擇有之千差萬別。一個個不屬于自己但又“應該”遵守的規則象枷鎖般鎖住我們生命中的很多可能性。而我們也就成為規則的奴隸,而不是建立規則為我所用。
更可怕的是我們除了用外在的規則限制自己,也用來限制別人,我們總會用既定的規則來衡量周圍的一切,對于與規則不一致的,我們深信其是錯誤,并以改變對方回到規則為已任。我們成為規則的衛道士而并沒有意識到對錯是相對的,我們如果有自己的規則,對方也會有自己的規則,因為規則不同,我的對到對方那里可能是錯的,反著也然。或者假如我們一直被外在的規則所限制,卻并不意味著對方也一樣被共同的規則所約束。對錯是跟著規則走的,既然規則不一樣,對錯也就不是必然。
規則的存在緣于我們還不足夠強大,而強大是相對的,雖然我們無法強大到應對一切的可能,但力量越強的人,能應對越多的可能,規則也就越少。力量越弱的人規則就需要越多。畢竟規則是以喪失自由為代價的。越多的規則,自由就越小。更少的規則可以讓我們的生命擁有更多的自由和彈性。
規則是必要的,而對規則的遵守完全是因為結果是我們想要的,為遵守而付出的代價是值得的,而非應該的!我們的生命中有多少規則是值得而非應該的呢?
【生活為自己定規則-哲理散文】相關文章:
生活為你讓路哲理散文05-07
與自己為友,與生活相愛散文12-15
淡定之美哲理散文03-10
緣分是天定的,幸福是自己找到的散文04-14
哲理散文:做好自己07-27
哲理散文:經營自己04-10
認清自己哲理散文04-10
哲理散文:認識自己04-10
珍惜自己-哲理散文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