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細小的付出里傳遞你的溫暖散文故事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四川美術學院講師何劍的一位朋友,有一天遇到了一位名叫鐘淑芳的、以擦皮鞋和拾荒為生的婆婆。婆婆問他手中的iPad可不可以上網,她想給女兒發張照片去,因為在福建打工的女兒很想看看媽媽,說網上可以發照片。但老人根本不懂上網,也不知道女兒的電話號碼。當晚,何劍老師就把老人的愿望發布了微博。三天之內,這條微博就被轉發10萬多次。最后,71歲的鐘淑芳老人和女兒真的通上了電話……
這個故事讓我想到那首名為《小世界》的英文歌里所唱的:“我們只有一個月亮和一個金色的太陽。一個微笑對每個人都意味著友好。這畢竟是一個小世界。”
因為何老師和他的.朋友,還有轉發過那條微博的好心人的舉手之勞,鐘淑芳老人的一
個看似很難實現的心愿,竟然很快就實現了。這件小事,也讓我對我們的社會增添了新的信念:只要我們一起來努力,只要每個人愿意付出哪怕是舉手之勞的一點點,我們這個世界,還是能夠變得美好一些的!因為,從每個人最細微的付出里,會傳遞出無限的溫暖和正能量。
這件小事,也讓我想到了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特蕾莎修女的那段名言:“我們一定要為美好的生活而生活。不為大而愛,只為瑣細而愛。從細微的小事中體現博大的愛。”
特蕾莎修女說過,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甘愿拿出自己的家產,甚至傾其所有去幫助他人,實際上,也沒有誰會要求大家這樣做。但是,一個真誠的微笑,一次友好的握手,一聲關心的問候,一口干凈的水,一件溫暖的衣服,卻是每個人都可以拿得出來的。為此,她和她的“仁愛修會”的每一位志愿者,都有一個默契:“不為大而愛,只為瑣細而愛”。他們不斷地給那些孤獨無助的、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人,送去他們最細微的幫助。給他們干凈的水、食物和衣服,給他們微笑、溫暖和安慰,為他們重新點亮生命的燈,幫助他們尋找和恢復起作為一個人的尊嚴。
“為最微小的那一個而做”,哪怕自己只是一支小小的不顯眼的鉛筆,只是一件小小的工具,那也是愛與價值的體現。特蕾莎修女說,“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除了貧窮和饑餓,最大的欠缺,是人心的冷漠。
【從細小的付出里傳遞你的溫暖散文故事】相關文章:
青春的故事里有你散文04-30
回憶里有你 溫暖的笑容散文05-11
情感散文:把你寫進我的故事里04-02
你的溫暖散文04-16
故事里的故事散文04-29
故事里的故事的散文04-29
你愿意為你的真愛付出多少散文04-16
童言里的溫暖的散文03-17
陽光里的溫暖散文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