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是被獵殺的梵高散文
“我心中有沸騰又靜止的火焰,卻也是一片死水;我就此墜入萬劫不復的深淵,卻也是一種輪回;我的生命填滿熾熱又冰冷的沙漠,卻也有一棵向日葵。……”——蒲伋詩歌《梵高·向日葵》
對于“后印象派”油畫家梵高死時的心理狀態,我們深入探索過,但是沒有最終結果,畢竟我們不是他本人,而且我們仍舊活著。這或許是值得慶幸的,而且我們一直沒有那么悲觀。即使是梵高“悲慘”的一生讓人唏噓不已,但他留給了世界另一個自己,而“另一個自己”則是豐滿的。詩人蒲伋對梵高和“后印象派”有著特殊的偏愛,從他的詩集里可以看到,不僅如此,他創作了許多歌詞也是以梵高和“后印象派”為題。他說:“詩人是被獵殺的梵高”。
從藝術和文化的角度上來說,繪畫與詩歌本就是相通的。或許畫家的`靈魂深處都有“詩人氣質”,而詩人則是用文字在描繪場景和色彩。從某種意義上講,梵高的死亡與詩人“被獵殺”不是因為他們對世界喪失了信心,而是因為瘋狂地熱愛這個世界。因為熱愛不惜奉獻生命,因為熱愛而堅持真正的自己。
詩人在世界中從來都是孤獨的,如梵高代表的“后印象派”畫家一樣,因為孤獨是一座巨大的寶藏,細心挖掘,得到的將是購買整個世界的財富。然而這時漫長的,就像一只麻雀在冬天等待春天的到來一樣漫長。這是值得的,因為詩人的眼中裝著整個世界,在有限的生命中,在無限的思想里,感受到得,比遇到的還要多。在有限的視野里,在無限延伸的路上,時間被分割,“詩”卻將這些斷裂的記憶縫合。
或許在“文明的廢墟”上,總會有不知名的生物徘徊尋找,詩在任何一個時期都不是“殘羹冷炙”,它更像是“預言”。梵高的價值不是他的“死亡”,而是在“后印象派”繪畫的探索中為繪畫的發展提供了無窮的給養。這比他的畫作被收藏進那座博物館,以及刷新拍賣紀錄要重要的多。而詩人的作用也在于此,雖然詩人仍舊是“被獵殺的梵高”。
“我瘋狂地愛著這個世界,對于它的無情冷漠渾然不覺,你看到它們盤旋如黑色的白雪,我正親手對自己執行槍決。”——蒲伋詩歌《麥田群鴉》
或許詩人對世界的愛也是深邃的,就像深邃的夜空一樣。這也是為什么詩人喜歡夜空,如果將夜空中的某顆星比擬成自己,那一定是不知名的星。或許這樣他能夠在天空之上靜靜地看著整個世界,世界不經意窺查到他,而他會隨之“眨眨眼睛”,躲避“獵殺的槍口”。
【詩人是被獵殺的梵高散文】相關文章:
梵高和梵高的那些畫散文03-25
獵殺恐龍05-26
詩人還是詩人散文11-30
梵高引領我成長散文02-08
詩人的眼淚散文11-30
詩人的家鄉散文11-30
傷感詩人散文11-30
忘我的詩人散文11-30
詩人的小屋散文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