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那條山路散文
我的老家在一個殘塬上,每當回老家時,路過幾十里川路,爬二里山路,再走五六里塬上的土路,才能到家。我要說的正是這二里山路。
上初中的時候,每周兩趟,周五爬上去,周日跑下來,不覺得累,反而很起勁。周五回家,老媽總有好吃的等著我,周日下來,學校有一周的新生活迎接著我。
每當回家上山時,看到一些鄉親們總要在半山腰席地而坐,休息一陣子,我總是在想,這么一點山路,有這么累人嗎,至于要在這里歇上一歇嗎?那些坐著歇息的人們也都說著,這年輕娃娃就是利索,上山都不覺累。
可就這么三年,初中畢業了,這條山路走得次數也少了許多,高中時,一個月走一趟,大學時,一學期走一趟,有時候還會有摩托車送一下。工作了,自己買了摩托車,出門就騎,省了很多步行的機會。可在2010年的春節,一場大雪戛然而來,不要說是摩托車,就連四驅動的越野小汽車,也不敢在這條山路上走了。
09年臘月,堂岳母去世,按照當地的習俗,過年得“請”回來過個年,正月初二親戚鄰居前來,燒點紙錢送走,作為最親的'侄女和女婿,我和老婆不得不去。可這大雪“封路”,怎么能去?在妻子的提議下,我們武裝起來,背著行囊,拉著一支木棍,開始了雪地里坐娘家的行程。這一天天氣放晴,太陽照在雪地里,很是刺眼,我背著行囊,拄著木棍在前面探路,妻子緊隨我后。半個小時過去了,該下山了,在太陽的照射下,路更滑了,妻子也更加小心了,她便拿起了木棍,當起了第三條腿,防止打滑,在這二里山路上,妻子一路嘟囔著,又是嫌這鬼天氣,春節都不給個好天,又是嫌這山路,早該硬化了。20分鐘后,我們下山了,面對面看著對方額頭的汗珠,“早該硬化了!
現在的交通工具發達了,農村摩托車都普及了,有些經濟條件較好的群眾已經買了小轎車,可這條山路仍然是山路,而且是土路,僅僅是每年夏季水毀了,村上叫個挖掘機,再叫幾十個群眾,來修一次。
是啊,這條路該硬化了。就在這條山路,我的外公就在這里與世長辭,之后,還有一些鄉親也在這條山路上喪生。這是交通工具的發展與交通的發展不匹配了,不知是交通工具發展的太快了,還是交通發展的太慢了。
關于這條山路的硬化問題,三年前就有領導在提,有群眾在吵,可是至今還是沒有著落。今年,看到終于動工了,可聽說僅是鋪一層砂礫。
呃,也好吧,這也算作是一大進步吧。下次回老家的時候,應該就能感受一下這么偉大的進步了,可是,我的心還是沒有底,總是渴望在這山路上感受一下柏油馬路的滋味,這也肯定是每個鄉親都想感受的。
【老家的那條山路散文】相關文章:
老家的那條狗散文04-14
懷念那條山路12-15
山路散文04-15
山路彎彎山路長的散文01-15
山路彎折散文03-27
山路情緣散文03-23
彎彎的山路散文11-14
老家門前的那條大路日志04-17
那條小路散文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