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清明節的唯美散文

時間:2021-04-02 14:50:30 散文雜文 我要投稿

有關清明節的唯美散文(精選25篇)

  散文是一種抒發作者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敘類文學體裁。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清明節的唯美散文(精選25篇)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有關清明節的唯美散文(精選25篇)

  清明節的唯美散文1

  來不及為三月劃一個句號,便一頭扎進了四月。萬古人間四月天,或許此四月非彼四月,卻真真都是一樣的美好。柳樹吐了新芽,鮮綠的葉子串在柳條兒上,隨風一晃一晃的,洋洋著喜氣。樟樹也換了新碧的葉子,如傘一般一樹一樹地撐開,就那么恣意闖入眼簾。滿眼滿眼的新綠,滿眼滿眼的清明,世界忽然變得美好而可愛,甚至有幾分淘氣,就像那一蕩一蕩的柳條兒,格外叫人歡喜。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再過一陣子柳絮紛飛,若能去西湖看柳便好了。唯一一次西湖之行是十月,那會兒柳葉已舊,綠荷已殘,好山好水都給人填滿了,失了七分詩意。這會兒倒是想起了那首《渡情》中唱道:西湖美景三月天,春雨如酒柳如煙。叵耐一人不成行,那西湖三月飛絮只能憧憬了。

  附近的公園有條小河,似乎叫東湖。此水非彼水,完全不能同日而語。且說這河邊本就種了柳樹,一到夏天,綠柳成蔭,深得江南的風韻。不知什么時候這些柳樹都被砍掉了,換種了其它樹,真是可惜。本是柳與水相映成趣,這會兒是黯然無趣了。倒是花壇里的杜鵑開的艷艷的,只這粉色俗氣了點,便不愛看。

  說起花倒是令我想起山道旁的茶花,鮮紅鮮紅的,特別搶眼。每日早晨看上一眼,心情竟也亮堂了幾分。山上的桃花前幾日開得很好,這幾日忽然都謝了,地上一片緋紅,大抵是零落成泥碾作塵了。滿樹緋色忽然換了一身綠裳,郁郁蔥蔥著春的氣息。清風過耳,鳥鳴入心。那晨光,那山色,驚艷了一個季節。

  世間一片碧色,清凌凌的可愛,叫人動心,叫人沉醉。再有一兩天便是二十節氣中的清明了,這兩個字真是深得萬物神韻。陌上花開,山間鶯飛,蕩漾著春情。脫去厚重的冬衣,換上輕便的春裳,去尋花問柳把春鬧,多好!然而,一絲若有似無的憂傷彷徨在心底不肯離去。為什么?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亦是一個緬懷故人的時節。

  清明上墳掃墓,乃是傳統習俗。那些因為各種原因先我們而去的親朋,碧落黃泉永不相逢,留紅塵陌上斯人獨憔悴。那樣的傷懷,我還不曾經歷過,也就不能深切的體會。我知道,每年清明母親會去外公墳上拜祭。一年又一年,不知怎么就成了些不大不小的數字,比如三十,比如四十。自然,這后面得加個年字。一抔黃土盛了母親多少眼淚?又有多少心事悠悠跌落塵埃?或許,只有那山林那泥土懂得。

  那些凄涼,那些斷腸,或許都被歲月風干了。這世間的憂傷,誰又解得了?生死之局,或許只有時間能夠打開。

  這兩日天氣倒是好,晴空萬里,春風和煦。想來,晚上是有好月亮的。奈何清明時節,這月色平添了幾分黯然神傷。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小松崗,月如霜,人如飄絮花亦傷;十數載,三千年,但愿相別不相忘。

  清明節的唯美散文2

  我已經很久沒有過清明節了。今早在朋友圈看到一段關于清明節的分享,覺得很有意思,而且這段分享引發了自己對清明節的思考。清明節無法回家,以這樣的方式來度過這個特別的節日,或許是個不錯的嘗試。

  朋友圈的這段分享說:相傳,清明節是晉文公為感謝重臣介子推當年的活命之恩,并告誡自己要完成“治國清明”的承諾而設立!扒迕鞴澋膩須v正是感恩,我們清明節上墳祭祀先祖,就是沿襲這種感恩的精神,清明節就是中國的感恩節!狈窒碜詈髵伋隽诉@個觀點。不失為一個通情達理又明白曉暢的詮釋,但又認為清明節的意義不止于此,我覺得。

  清明節的寓意凝聚在祭祖掃墓的儀式中,我對于清明節的思考也聚焦在祭掃儀式上。

  “儀式”往往包含了許多意義,“儀式”之所以能歷久彌新,原因在于它鐫刻著生命發展的烙印,這些烙印是無論滄海桑田、人世更迭也留在人們心底的。“儀式”隨著血脈傳承穿越時光,讓后輩與祖先建立起聯系。人有生死,但生命從未停息,未停息于一個一個的“儀式”傳承之中。行走于茫茫宇宙是孤獨的,如果“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人會感到莫大的恐慌。生活中的“儀式”,就是為了確立我們并非獨自一人。

  清明掃墓祭祖的儀式中鐫刻了什么內容呢?紀念先祖,緬懷已逝的親人,感恩先輩賜予我們的血脈,祈禱先人庇佑后人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在莊重的掃墓儀式中所寄托的。問題是,如果祭祖掃墓只有以上幾層內容,怕是無法歷經歲月的煙火仍有強大的感召力的。在那些我們能夠訴說出來的愿望背后,應該還有一個更本質的渴望。這層渴望朋友圈的分享把它歸納為“感恩”,而我更認為是:人對生命的看重。

  人從來不是作為單獨的個體存在于這個世間,我們從先祖那里得到了家族的骨血,我們的血液里流淌著家族奮斗的印記。不僅如此,我們還肩負著繼續發展的使命,把血脈、志向傳承給下一代。一次一次的祭祖、掃墓,其實是確認我們的身份和使命,促使羸弱的個體走向史詩般的壯闊;是告訴自己:我們正沿著先祖追尋的腳步,繼續往前,去創造更偉大的生命。祭祖掃墓是給生命加持能量,讓自己站在先祖的身旁看見生命無限的可能,去締造新的傳奇。

  站在巍巍青山頭,追思遠去的親人之后,吹著四月里的風,你的心里是否漲滿了對生活的希望?我想我是這樣的

  清明節的唯美散文3

  天氣陰沉沉的,好像會擠出水來。獨自走在柏油馬路上,唱著輕松的小調。風兒陣陣,楊樹葉嘩啦啦的響。濕潤的空氣中傳來油菜花的清香,這香味真讓人心曠神怡,果然,剛走了不久,眼前就出現了一叢又一叢的油菜花,鮮黃鮮黃,讓人忍不住多看幾眼,那一團團簇擁著的花兒,在風中搖啊搖。哦!今天是清明節呀!清明節是一個祭奠親人、踏青春游的日子,想著想著,我大步朝向林州的烈士陵園走去。這時,天空中飄來了絲絲細雨……

  步入烈士陵園的大門,郁郁蔥蔥的樹木挺拔的矗立著,絲毫沒有因為這小雨而退縮。園中一片寂靜,只聽見清脆的鳥鳴聲。

  進入眼簾的是一座莊嚴神圣的紀念碑,它比周圍的建筑高處幾倍來,高高矗立著的它顯得格外鮮明。紀念碑的正面,刻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閃閃發光的大字,顯得格外醒目。走上青石鋪成的臺階,就會有一股泥土的清香,之后就上了平臺,平臺上有石柱砌成的欄桿,之后是碑身,它的正面是題字,四周是雕刻的碑文,碑文上寫了林州烈士英勇奮戰的事跡。這周圍有一圈浮雕,生動的再現了革命烈士戰場上英勇奮戰的情景。紀念碑的碑頂刻滿了紅星,它象征著革命烈士的可貴精神。雖然這座紀念碑的材質并不華麗,但是它整體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氣質。

  紀念碑的周圍放滿了鮮花,我也把手中的鮮花,虔誠地放在紀念碑的大碑座上。此情此景,讓我想起我們剛剛學過的一篇課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它寫的是天安門城樓前的那一座花崗石和漢白玉砌成的紀念碑。那是毛**親自題寫的八個大字;那是毛**親自起草、周**書寫的150字碑文。不管我們身在哪里,只要想起那天安門城樓前的紀念碑,就會心生對祖國人民英雄的崇敬和對祖國的熱愛。我又一次瞻仰了“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大字,懷著激動的心情向一個烈士紀念館走去。雨也慢慢停下來,空氣剛剛接受了雨水的洗禮,一下子清新了許多。

  來到紀念館內,微微昏暗的燈光下陳列著當年的英雄事跡。這里還有一些革命烈士的遺物,有日記本、隊的制服、立功的證書和喜報,那日記本里還保存著他們清晰的字跡。喜報如惡報,每一個犧牲的戰士都值得我們去尊敬。來到一個板塊前,上面是一些戰士的光輝事跡———一行行觸目驚心的數字無不牽動著人們的心弦:栗振林烈士,生于1930年,逝世于1952年;孫占元烈士,生于1925年,逝世于1952年……他們把年輕的生命都獻給了祖國,這是一種多么慷慨的奉獻啊!

  在往下走,我懷著振奮的心情來到了孫占元烈士的紀念館。門前是一座孫占元烈士的塑像,它手拿一支桿槍,用充滿希望的目光眺向遠方。塑像的腳下有幾只雛菊和白色的花卉。進入館內,我了解到,孫占元有一個饑寒的童年:他的家鄉在臨淇鎮三弓水村,這是一個貧苦的家庭,他的父母很早就去世了,只剩下他和妹妹相依為命,他13歲頂門立戶,直到他參加解放隊伍,他才感受到了溫暖,他屢次立下戰功,是人民心中的精神支柱。我依依不舍的離開了孫占元紀念館,但是他的偉大精神在我的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記,我將永遠懷念他。

  我懷著純潔的心靈離開了烈士陵園,離開了這座寂靜的圣地;丶业穆飞,我心中激動無比、感慨萬分,我想:他們用自己的熱血犧牲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他們是多么偉大!我們應該好好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向往和平,銘記革命烈士的光榮事跡。我在心中默念,“革命英雄永垂不朽!”路上又下起了小雨,淅淅瀝瀝,一直下到了我的心里,我的身影漸漸離開,越來越模糊……

  清明節的唯美散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又是一個清明節,每到這時候,人們懷念親人的心情不禁更加強烈。

  在這個三天小假里,我也隨著家人去為已故去的親人掃墓;蛟S是因為要寫作文的原因,我今年認真觀察了許多人,卻有一個人令我印象深刻。

  那是一個年近半百的大叔,高高瘦瘦的?梢郧宄乜闯鲆呀浻行┌櫦y過早的浮上了臉頰,頭上的銀發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歲月的痕跡在他的臉上清晰可見,一看就是在生活中很不順心。他還背著一個大包,左右手中各拿著一盆花。因為有了這些特點,所以他在人群中格外顯眼。

  看著他,我的心中冒出了許多問號。他怎么背了那么大一個包?他為什么拿了兩盆花?他為什么顯的那么滄桑?……這一堆的問題使我對這位大叔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

  我的目光一直追隨著他,只見他在和我隔著三排的墓碑前停了下來。他緩緩地彎下腰,把兩盆花輕輕地放在了地上,又站直身子,把肩上的大背包摘了下來,從里面拿出了很多貢品擺在了他面前的墓上,又把地上的花擺在了上面,然后他緩緩地抬起頭,用他那悲痛的目光注視了一會兒墓碑上的照片。

  他的下一個舉動,讓我的心中又產生了許多問題。

  他向右邁了一步,同剛才一樣,把貢品和鮮花擺在了上面,用一樣悲痛的目光注視著照片。這兩個都是他的父母嗎?為什么不合葬呢?為什么只是他一個人來的呢?……

  許久,他站了起來,嘆了一口氣,走了。我看著他走了很遠,我的腳便不自覺地走向了他剛剛看的那兩個墓碑。走近一看,我不禁心頭一震,左邊的墓碑上刻著“先父xxx慈母xxx”,右邊的墓碑上刻著“愛妻xxx”。

  我也不知道為什么,那一天的心情都不是很好,想起墓碑上的字和大叔滄桑的面容,我的心里便酸酸的。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件事,這個人和這句話都讓我感受頗多。我們現在要珍惜親情,關愛家人,不要在將來面對他們的死亡、離去時,再感到悲切和懊悔。

  清明節的唯美散文5

  先烈們,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是你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長城,與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進行著拼搏。你們倒下了,但成千上萬“不愿做奴隸的人們”站起來了,他們高唱著“義勇軍進行曲”,去繼承你們未完成的事業;

  先烈們,是你們把對國家、對勞苦大眾的愛化作戰斗中同敵人拼殺的精神力量,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

  先烈們,在社會主義建設最需要的時刻,又是你們拋去了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寶貴的生命無私地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把滿腔的熱血灑遍祖國大地。面對你們,我們怎么能不肅然起敬?你們的輝煌業績,將深深地刻在史記上!你們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與江河共存!我們敬慕你們,無私奉獻的英雄!正是因為有了你們這些無數的革命先烈,有了你們的崇高,有了你們的無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環境,才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

  戰爭的年代照就了烈士們的勇敢與堅強,和平美好的環境為我們提供了學知識、長才能、為祖國奉獻的機會。我們有信心,因為我們有榜樣!同學們,我們是時代的幸運兒,我們應該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更應該懂得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和歷史使命。我們要愛自己,更要愛祖國,我們要發奮學習,為她增光,為她添彩!

  清明節的唯美散文6

  好多童年的事情,過去了那么多年,卻依然恍若眼前,連一些細枝末節,都記得特別清楚。記得父親為我買的第一支笛子,是1角2分錢;買的第一本《少年文藝》,是1角7分錢;買的第一把京胡,是2元2角錢……那時候,家里生活不富裕,一家五口全靠父親微薄的薪水維持,為了給我買這些東西,父親掏出這些錢來,是咬著牙的。因為那時買一斤棒子面才幾分錢,花這么多錢買這些東西,特別是花兩塊多錢買一把京胡,顯得有些奢侈。

  讀初二的那一年,我愛上了讀書,特別是從同學那里借了一本《千家詩》之后,我對古詩更是著迷。那時候,我家住在前門,離大柵欄不遠,大柵欄路北有一家挺大的新華書店,我常常在放學之后到那里看書。多次翻看后,從那書架上琳瑯滿目的唐詩宋詞里,我看中其中四本,最為心儀,總是愛不釋手,拿起來,又放下,戀戀不舍。一本是復旦大學中文系編選的《李白詩選》,一本是馮至編選的《杜甫詩選》,一本是游國恩編選的《陸游詩選》,一本是胡云翼編選的《宋詞選》。

  每一次,翻完這四本書后,總要忍不住看看書后面的定價,《李白詩選》定價是1元5分,《杜甫詩選》定價是7角5分,《陸游詩選》定價是8角,《宋詞選》定價是1元3角。四本書加起來,總共要小5元錢呢。那時候的5元錢,正好是我上學在學校里一個月午飯的飯費。每一次看完書后面的定價,心里都隱隱地嘆口氣,這么多錢,和父親要,父親不會答應的。所以,每次翻完書,心里都對自己說,算了,不買了,到學校借吧?墒牵看蔚叫氯A書店里來,總忍不住還要踮著腳尖,把這四本書從架上拿下來,總忍不住翻完書后還要看看后面的定價,似乎希望這一次看到的定價,會比上一次看到的要便宜了似的。

  那時候,姐姐為了幫助父親分擔家庭的負擔,不到18歲就去了包頭,到正在新建的京包鐵路線上工作,從她的工資里拿出大部分,開始每月給家里寄20元錢。那一天放學之后,母親剛剛從郵局里取回姐姐寄來的20元錢,我清清楚楚地看見母親把那4張5元錢的票子放進了我家放“金銀細軟”的小箱子里。母親出去之后,我立刻打開小箱子,從那4張票子里抽出一張,揣進衣兜,飛也似的跑出家門,跑到大柵欄,跑進新華書店,不由分說地,幾乎是比售貨員還要業務熟練地從書架上抽出那四本書,交到柜臺上,然后從衣兜里掏出那張5元錢的票子,驕傲地買下了那四本書。終于,李白、杜甫和陸游,還有宋代那么多有名的詞人,都屬于我了,可以天天陪伴我一起吟風弄月、說山論河了。

  回到家,我放下那四本書,非常高興,就跑出去到胡同里和小伙伴們玩了。黃昏的時候,看見剛下班的父親一臉鐵青地向我走來,然后把我領回家,回到家,把我摁在床板上,用鞋底子打了我屁股一頓。我沒有反抗,沒有哭,什么話也沒有說,因為我一眼看到床頭上放著那四本書,知道父親一定知道了小箱子里少了一張5元錢的票子是干什么去了。我知道,是我錯了,我不該心血來潮私自拿錢去買書,

  5元錢對于一個貧寒的家的日子來說是筆不小的數目。

  挨完打后,我沒有吃飯,拿著那四本書,跑回大柵欄的新華書店,好說歹說,求人家退了書。我把拿回來的錢放在父親的面前,父親抬頭看了我一眼,什么話也沒有說。

  第二天晚上,父親回來晚了,天完全黑了下來。母親已經把飯菜盛好,放在桌子上,我們一家正等他吃飯。父親坐在飯桌前,沒有先端飯碗,而是從他的破提包里拿出了幾本書,我一眼看見,就是那四本書,《李白詩選》、《杜甫詩選》、《陸游詩選》和《宋詞選》。父親對我說:“愛看書是好事,我不是不讓你買書,是不讓你私自拿家里的錢!

  將近50年的光陰過去了,我還記得父親講過的這句話和講這句話的樣子。那四本書,跟隨我從北京到北大荒,又從北大荒到北京,幾經顛簸,幾經搬家,一直都還在我的身旁。大柵欄里的那家新華書店,奇跡般的也還在那里。一切都好像還和童年時一樣,只是父親已經去世38年了。

  清明節的唯美散文7

  ——憶邵子南同志

  邵子南同志死去有好幾年了。在這幾年里,我時常想起他,有時還想寫點什么紀念他,這或者是因為我長期為病所困苦的緣故。

  實際上,我和邵子南同志之間,既談不上什么深久的交誼,也談不上什么多方面的了解。去年馮牧同志來,回憶那年魯藝文學系,從敵后新來了兩位同志,他的描述是:“邵子南整天呱啦呱啦,你是整天一句話也不說……”

  我和邵子南同志的性格、愛好,當然不能說是完全相反,但確實有很大的距離,說得更具體一些,就是他有些地方,實在為我所不喜歡。

  我們差不多是同時到達延安的。最初,我們住在魯藝東山緊緊相鄰的兩間小窯洞里。每逢夜晚,我站在窯洞門外眺望遠處的景色,有時一轉身,望見他那小小的窗戶,被油燈照得通明。我知道他是一個人在寫文章,如果有客人,他那四川口音,就會聲聞戶外的。

  后來,系里的領導人要合并宿舍,建議我們倆合住到山下面一間窯洞里,那窯洞很大,用作幾十人的會場都是可以的,但是我提出了不愿意搬的意見。

  這當然是因為我不愿意和邵子南同志去同住,我害怕受不了他那整天的聒噪。領導人沒有勉強我,我仍然一個人住在小窯洞里。我記不清邵子南同志搬下去了沒有,但我知道,如果領導人先去征求他的意見,他一定表示愿意,至多請領導人問問我……我知道,他是沒有這種擇人而處的毛病的。并且,他也絕不會因為這些小事,而有絲毫的芥蒂,他也是深知道我的脾氣的。

  所以,他有些地方,雖然不為我所喜歡,但是我很尊敬他,就是說,他有些地方,很為我所佩服。

  印象最深的是他那股子硬勁,那股子熱情,那說干就干、干脆爽朗的性格。

  我們最初認識是在晉察冀邊區。邊區雖大,但同志們真是一見如故,來往也是很頻繁的。那時我在晉察冀通訊社工作,住在一個叫三將臺的小村莊,他在西北戰地服務團工作,住在離我們三四里地的一個村莊,村名我忘記了,只記住如果到他們那里去,是沿著河灘沙路,逆著淙淙的溪流往上走。

  有一天,是一九四○年的夏季吧,我正在高山坡上一間小屋里,幫著油印我們的刊物《文藝通訊》。他同田間同志來了,我帶著兩手油墨和他們握了手,田間同志照例只是笑笑,他卻高聲地說:“久仰——真正的久仰!”

  我到邊區不久,也并沒有什么可仰之處,但在此以前,我已經讀過他寫的不少詩文。所以當時的感覺,只是:他這樣說,是有些居高臨下的情緒的。從此我們就熟了,并且相互關心起來。那時都是這樣的,特別是做一樣工作的同志們,雖然不在一個機關,雖然有時為高山惡水所阻隔。

  我有時也到他們那里去,他們在團里是一個文學組。四五個人住在一間房子里,屋里只有一張桌子,放著鋼板蠟紙,墻上整齊地掛著各人的書包、手榴彈?簧铣ゴ虻谜R齊準備隨時行動的被包,還放著油印機,堆著剛剛印好還待折疊裝訂的詩刊。每逢我去了,同志們總是很熱情地說:“孫犁來了,打飯去!”還要弄一些好吃的菜。他們都是這樣熱情,非常真摯,這不只對我,對誰也是這樣。他們那個文學組,給我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主要是,我看見他們生活和工作得非常緊張,有秩序,活潑團結。他們對團的領導人周巍峙同志很尊重,相互之間很親切,簡直使我看不出一點“詩人”、“小說家”的自由散漫的跡象。并且,使我感到,在他們那里,有些部隊上的組織紀律性——在抗日戰爭期間,我很喜歡這種味道。

  我那時確實很喜歡這種軍事情調。我記得:一九三七年冬季,冀中區剛剛成立游擊隊。有一天,我在安國縣,同當時在政治部工作的閻、陳兩位同志走在大街上。對面過來一位領導人,小閻整整軍裝,說:“主任!我們給他敬個禮。”臨近的時候,素日以吊兒浪當著稱的小閻,果然鄭重地向主任敬了禮。這一下,在我看來,真是給那個縣城增加了不少抗日的氣氛,事隔多年,還活潑地留在我的印象里。

  因此,在以后人們說到邵子南同志脾氣很怪的時候,簡直引不起我什么聯想,說他固執,我倒是有些信服。

  那時,他們的文學組編印《詩建設》,每期都有邵子南同志的詩,那用紅綠色油光紙印刷的詩傳單上,也每期有他寫的很多街頭詩。此外,他寫了大量的歌詞,寫了大型歌劇《不死的人》。戰斗,生產他都積極參加,有時還登臺演戲,充當配角,幫助布景卸幕等等。

  我可以說,邵子南同志在當時所寫的詩,是富于感覺,很有才華的。雖然,他寫的那個大型歌劇,我并不很喜歡。但它好像也為后來的一些歌劇留下了不小的影響,例如過高的調門和過多的哭腔。我所以不喜歡它,是覺得這種形式,這些詠嘆調,恐怕難為群眾所接受,也許我把群眾接受的可能性估低和估窄了。

  當時,邵子南同志好像是以主張“化大眾”,受到了批評,詳細情形我不很了解。他當時寫的一些詩,確是很歐化的。據我想,他在當時主張“化大眾”,恐怕是片面地從文藝還要教育群眾這個性能上著想,忽視了群眾的斗爭和生活,他們的才能和創造,才是文藝的真正源泉這一個主要方面。不久,他下鄉去了,在阜平很小的一個村莊,擔任小學教師。在和群眾一同戰斗一同生產的幾年,并經過學習黨的文藝政策之后,邵子南同志改變了他的看法。我們到了延安以后,他忽然愛好起中國的舊小說,并發表了那些新“三言”似的作品。

  據我看來,他有時好像又走上了一個極端,還是那樣固執,以致在作品表現上有些摹擬之處。而且,雖然在形式上大眾化了,但因為在情節上過分喜好離奇,在題材上多采用傳說,從而減弱了作品內容的現實意義。這與以前忽視現實生活的“歐化”,勢將異途而同歸。如果再過一個時期,我相信他會再突破這一點,在創作上攀登上一個新的境界。

  他的為人,表現得很單純,有時甚至叫人看著有些淺薄而自以為是,這正是他的可愛、可以親近之處。他的`反映性很銳敏很強烈,有時愛好夸夸其談,不叫他發表意見是很困難的。他對待他認為錯誤和惡劣的思想和行動,不避免使用難聽刺耳的語言,但在我們相處的日子,他從來也沒有對同志或對同志寫的文章,運用過虛構情節或繞彎暗示的“文藝”手法。

  在延安我們相處的那一段日子里,他很好說這樣兩句話:

  “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有時談著談著,甚至有時是什么也沒談,就忽然出現這么兩句。邵子南同志是很少坐下來談話的,即使是閑談,他也總是在屋子里來回走動著。這兩句話他說得總是那么斬釘截鐵,說時的神氣也總是那么趾高氣揚。說完以后,兩片薄薄的缺乏血色的嘴唇緊緊一閉,簡直是自信到極點了。

  我不知道他為什么好說這樣兩句話,有時甚至猜不出他又想到什么或指的是什么。作為警辟的文學語言,我也很喜歡這兩句話。在一個問題上,獨抒己見是好的,在一種事業上,勇于嘗試也是好的。但如果要處處標新立異,事事與眾不同,那也會成為一種虛無吧。邵子南同志特別喜愛這兩句話,大概是因為它十分符合他那一種倔強的性格。

  他的身體很不好,就是在我們都很年輕的那些年月,也可以看出他的臉色憔悴,先天的營養不良和長時期神經的過度耗損,但他的精神很煥發。在那年夏天,我們初次見面的時候,他留給我的印象是:挺直的身子,黑黑的頭發,明朗的面孔,緊緊閉起的嘴唇;臆娧b,綠綁腿,赤腳草鞋,走起路來,矯健而敏捷。這種印象,直到今天,在我眼前,還是栩栩如生。他已經不存在了。

  關于邵子南同志,我不了解他的全部歷史,我總覺得,他的死是黨的文藝隊伍的一個損失,他的才華燈盞里的油脂并沒枯竭,他死得早了一些。因為我們年歲相當,走過的路大體一致,都是少年貧困流浪,苦惱迷惑,后來喜愛文藝,并由此參加了革命的隊伍,共同度過了不算短的那一段艱苦的歲月。在晉察冀的山前山后,村邊道沿,不只留有他的足跡,也留有他那些熱情的詩篇。村女牧童也許還在傳唱著他寫的歌詞。在這里,我不能準確估量邵子南同志寫出的相當豐富的作品對于現實的意義,但我想,就是再過些年,也不見得就人琴兩無音響。而他那從事文藝工作和參加革命工作的初心,我自認也是理解一些的。他在從事創作時,那種勤勉認真的勁頭,我始終更是認為可貴,值得我學習的。在這篇短文里,我回憶了他的一些特點,不過是表示希望由此能“以逝者之所長,補存者之不足”的微意而已。

  今年春寒,寫到這里,夜靜更深,窗外的風雪,正在交織吼叫。記得那年,我們到了延安,延安豐衣足食,經?梢猿缘饺,按照那里的習慣,一些頭蹄雜碎,是拋棄不吃的。

  有一天,邵子南同志在山溝里拾回一個龐大的牛頭,在我們的窯洞門口,架起大塊劈柴,安上一口大鍋,把牛頭原封不動地煮在里面,他說要煮上三天,就可以吃了。

  我不記得我和他分享過這頓異想天開的盛餐沒有。在那黃昏時分,在那寒風凜洌的山頭,在那熊熊的火焰旁邊,他那興高采烈的神情,他那高談闊論,他那爽朗的笑聲,我好像又看到聽到了。

  清明節的唯美散文8

  一年時光如白馬過隙,清明節如期而至。

  我們買祭品,拿著鐮刀去上墳。放眼望去,大片大片油菜花引起人們遐思,也許是對先人一種懷念吧。也許是清明風,或是清明雨,徒留人們去細細感傷。

  念清明風,風拂梨花。

  “梨花風起正清明”,如詩句所說一般,清明風總夾雜著淡淡梨花香。瞧那遮掩半邊山野白紗裙,是梨花又開吧?纖細交錯枝丫,雪白花瓣,淡黃蕊,交織成一幅淡雅畫,仿佛連春風都化為一位多愁善感姑娘。梨花似毫無哀傷之意,只顧著爭這春光,淋漓盡致地舞開裙擺,你推我擠地嬉鬧著。只是人們望見這片耀眼白,又在這令人傷心節日里,心情也許會有些沉重,更加想念這些墳里人們生前在心頭留下溫暖吧。又或是這清明梨花吧,喚醒那些陳舊溫暖與回憶。只是我出生前,這些長輩們便已去世,所以我也沒有太大悲傷,一路上只顧欣賞這潔白梨花。

  思清明雨,雨滴垂柳。

  “清明時節雨紛紛”這也倒是事實。說起清明雨,人們腦海里會鋪展開這樣一幅畫卷來:紛紛綿綿細雨打落在青色屋檐上,濺起水花。男子們穿著白衣,寬大袖子遮在祭品上,縮著脖子腳步匆匆;女子們一手撐著油布傘,一手提起長裙,眉宇間充滿清明哀愁。那只是幅古代水墨畫罷,而現在,人們在雨之后,蹲在垂淚柳樹下,眼角、眉梢也滿是憂愁。以往清明總是雨水繁多,今年這天卻是雨后晴好,也讓我們少些憂傷?傊是有很多事都要擔心,擔心剛換上新鞋再粘上臟兮兮泥巴,擔心弄花臉上漂亮妝容,擔心……唯獨忘那淚水綿綿清明雨。是什么時候忘它呢?就在人們駕著時光列車飛逝時候,在那時或許丟掉很多珍貴東西吧。這也告誡我,好好珍惜眼前美好,不要讓這清明雨沖刷走那些心底里珍貴人和事。

  時光可以讓一切不停進化,可它不能阻止我們保留最初人,最初事,最初那些美好。

  清明節的唯美散文9

  在媽媽這里吃了飯,我又急匆匆買了祭掃物品和兩斤肉去外婆家,因為要祭掃外公的墳。

  叫了摩的去外婆家,二十多分鐘就到了。老遠,外婆就站在門口迎我,看到我來了,她很是高興。

  外婆也老了很多,去她小屋子里,烏漆墨黑的一間屋子,放滿了雜七雜八的東西,還有一股嗆人的煙味,外婆的灶和客廳還有睡覺都在一個屋里。

  我突然感到特別的心酸,外婆七十多了,不僅要干農活還住這么差的房子,真是辛苦她了。

  我嘟囔道,你以后年紀大了眼睛不好怎么住。

  外婆只是笑著沒有說話,臉上的皺紋揉作一團。

  她帶我去了后山外公的墳,非常的簡陋,都沒有一朵花,我給他插了幾朵花,墳頭好看多了。

  外婆幫著我點香燒冥錢,一邊對外公說話,老頭子,你的外孫女來看你了,你別光睡覺,要知道保佑她發財,還有外孫子健康平安,這樣你就有錢用了。

  我在旁邊站著笑了起來,想到外公是因為得了風濕邊癱喝農藥走的,心里特別的難過。

  如果他不喝藥,是可以活個好幾年的?墒撬麚臎]有人照顧他生不如死,所以一個人偷偷地喝了藥結束了自己的性命。

  一條鮮活的命,就這么沒了。

  世事無常。

  外婆又帶我祭掃了兩位姥爺的墳,說來也巧,我剛好帶了九刀冥錢,九根香。買的時候也是隨便買的。

  當時不知道兩位姥爺的墳也在這里,媽媽并未告訴我。

  這下剛剛好,三座墳,各三刀冥錢,三根香,因為祭掃只能單數不能雙數。

  祭掃完畢以后,我跟著外婆下了山,路過外公以前住的地方,雖然早已經拆了,但是心里仍然空落落的。

  就是心里的某個地方,永遠的缺了一角。

  想起他們的時候,有遺憾和不舍,有難過和辛酸,也有溫暖和美好。

  雖然他們都已經不在了,可我知道,他們會永遠活在我心中。

  和外婆告別的時候,外婆一直說要我留下做點好吃的再走,我執意不肯麻煩她老人家,因為她還沒吃午飯。

  當時已經下午一點鐘了,我把袋子里的兩斤肉給她,又拿了兩盒餅干給她,她說我沒錢還買什么東西。

  我說我現在有工作可以賺錢阿,這點錢還是有的,她又問我還有多少債務沒有還?我知道她操心。

  我笑著讓她別擔心,我說這是我的事情,你不要操心了,你多活幾年就行了。我過年的時候再給錢你用。

  外婆笑著送我到門口,說我這么困難就不用給錢她了,我說那肯定得給。

  因為我心里明白,老人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突然沒了,就像我的爺爺奶奶還有外公,他們都是突然走的,我根本來不及孝順他們,而當時的自己也沒什么能力可以照顧他們。

  這件事一直是我心里的遺憾和痛。

  我愛的親人,愛我的親人,活著的時候有時候覺得他們特別啰嗦特別煩,可當他們真的離開了不在的時候,卻特別的懷念他們的嘮叨。

  End

  清明節的唯美散文10

  昨夜突然夢到了你,我們一起在堤邊,是插稻子的時節。

  清早醒來的時候,夢里的場景又清晰地上演了一遍,然后關于你的一切,就這樣突兀的在腦海浮現。

  我尚年幼你剛成婚時,你是我們的孩子王。帶著我們姐弟三個,夏天到水溝旁釣龍蝦、荷塘里偷摘蓮子;秋天在菜園子里烤梅豆子,冬天在雪地里捉野雞。

  幼年時的我們,喜歡在春節成群結隊到各本家去拜年,你和我們家相鄰,先去的自然是你家,最開心的當然還是去你家。你像個貪吃的大孩子,每每春節總是會有令我們意想不到的糖果小吃。就這樣,在那個物資貧乏的年代,你讓我們過足了新鮮癮。

  偶然的一次叫你時,突然發現用方言叫的“叔叔”與“豬豬”竟然如此的相像。于是像發現了寶藏似的,三個毛孩子圍著你叫“豬豬”。就這樣,我們在前面邊奔跑邊笑著叫你,你在后面追著笑著揚言要如何如何的收拾我們,周圍的鄰居們笑你這么大人了還和我們這幾個孩子玩兒樂,你也只是笑了笑,腳步卻不曾停下。不過到最后,你追上我們也只是象征性的打兩下。

  等到我逐漸長大步入初中時,你是我的文學啟蒙老師。周末和你一起在田間拾花生,初中未讀完的你,滔滔不絕地給我講起了《紅樓夢》里賈、史、薛、王,四大家族,還有寶黛二人的愛情,以及里面的丫鬟晴雯,司棋……《水滸傳》里的梁山好漢……那一次,我覺得你真了不起,知道的可真多。而不曾想的是,后來我一直對這些東西癡迷。

  你喜歡稀奇古怪的東西,每每總是吸引著我們的眼球。你特別勤勞,村子里你是第一個種太空椒的,園子里還種了大片大片不知明的蔬菜瓜果。自然那園子里少不了的是我們三個孩子的身影,因為那里面總會有奇跡。香瓜、甜瓜、西瓜……粉紅色的蘿卜、嫰綠的萵苣……這些東西,直到現在依舊深深地印在我腦海里,像一瓶酒,時間越久,味道越醇。

  你是個愛花的男人,房前屋后載滿了花。春來剪下枝條讓我們拿回去扦插,后來我們家也多了些稀奇的花。我最喜歡站在你家那棵比我高大的月季花面前,拉低了枝條,不為摘花,只為嗅一下那血液般顏色的花,那沁人心脾的清香,淡淡的、微微的香甜,那味道銘刻在我心底,永遠地揮之不去。還記得有一次偷嗅花香的時候,一只小蟲趁機鉆進了鼻孔,那滋味……

  你是個顧家的好男人,用自己不是很高大的身軀,保護著有些神經質的妻子和自幼體弱多病的兒子。那個可憐的女人遇上了你,那是她一生的幸運。只是誰都不曾想,那也是她一生的悲劇。

  接到你出事的電話時,我和媽媽在家看電視。而所有的一切就這樣突如其來,讓我們惶恐不已。本以為最多不過是受了重傷,落下了殘疾,可是隨著電話的不斷打來,要求更多的人過去,我們開始更加地不安。我騎著腳踏車趕著去通知嬸嬸的娘家人,我回到家時,家里空無一人。我一直在家苦苦地哀求,上帝啊,一定不要是那個結果,挨到天黑時,回來的只有媽媽一人,她說出了我最擔心的竟成了事實,你已離開人世。

  那一夜我輾轉到凌晨依舊不眠,眼淚無數次濕了臉。媽媽本來要我和她一起睡,我不肯?墒堑搅璩恳稽c時,我穿了鞋子進了媽媽的房間,一聲不響地躺在她身邊。她也沒睡著。

  那一天我和他們一起去了你出事的現場,本是臨近新年的?吹降膮s是用棉被包裹著,躺在冰冷路邊的你的尸體。我沒有落淚,更沒有看你最后一眼。我在想象著,那個龐然大物砸中你時,你應該不是很痛苦,幾分鐘的事兒,昨日還鮮活的生命就這樣逝去。我害怕看你最后一眼,怕看到你殘缺的頭部,還有那滿地的鮮血,我想永遠記著你微笑時的模樣……

  你不會知道我是有多么地遺憾,我剛從學;氐郊也贿^三四天。還未曾踏進你家門,更未曾叫你一聲叔叔,唯一一次不過是你下班回到家,我在自家門口,我們就這樣看著,彼此笑了笑,連話都沒來得及說,不曾想,這竟是最后一次看到你微笑。

  葬你的那天,村里來的看客很多很多。跪在棺材前的更多的是我們這些侄兒侄女,你英年早逝,拋下神經質的妻子,還有未滿十二歲的兒子……他們說是怕沒人哭你,所以請來了哭靈的女人,那女人在棺材前戴孝,邊哭邊唱,那幽怨又哀傷的聲音,的確讓我離開想起了你的好,想起了嬸嬸堂弟的可憐,想起了今后你這個家就這樣散……我生來厭惡鄉村里的喪葬場面,吹吹打打,還有那么多的看客?墒沁@一次,生平不在人前落淚的我,竟旁若無人地哭得稀里糊涂,淚水模糊了視線。

  二十年來,我第二次送別我最親的人。六七歲那年,我尚年幼,不諳世事,不知死為何意,拿著花圈卻不肯下跪,最后被爸爸打了,然后跪著哭得稀里嘩啦。而今……

  轉眼間你已離開我們兩年,而今我再審視。倒也不覺不安,因為我覺得你離開之時當是無太多怨言太多悔恨。你短暫的生命里的每一天,都是那么的充實有意義。你走過的路都是那么地堅實有力,周著的鄰里再說起你時也都是關于你的善意。你將生活過得如此的詩意,書香、花香、美味香,最后又將自己的善意散播在了每個人的心底。

  算著日子,清明快到了。很是奇怪,我在清明來到之前夢到了與你一起插稻子的開心畫面,夢里你的模樣,還有那微笑,一切仿佛都還是發生在昨天,只可惜,夢醒時你卻不在。

  有這么一個愿望,清明歸去,到你的墳前燒一堆紙錢,告訴你,不要擔心,我們都很好,也會盡力讓她們過得好。但愿一切如愿,你亦心安。謹以此文寫在清明前,表達對你的深深思戀,好人一生平安!

  清明節的唯美散文1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杜牧寫一首詩。雖然今年清明節沒有下雨,但是,路上行人心情依然十分沉重,特別是那些痛失親人人們,更是沉浸在緬懷親人、追思以往難過之中。

  今天,我們全家人一早就坐車趕到老家商丘,一起為老爺、老奶奶掃墓。他們是爺爺爸爸、媽媽,我出生時候他們已經過世,只在家里照片上見過他們慈祥樣子。來到墓地,旁邊樹已經長出嫩綠芽,家人們一起擺放供品,爺爺面含悲傷口中聲地念叨著什么,我和姐姐手牽著手,因為害怕我手心里都是汗,我聲問姐姐怕不怕,姐姐說:“沒什么好怕,墳墓里都是我們至親人,他們曾經也和我們一樣活著,因為年紀大,或者生病才離開人間,他們只會希望我們生活更好。再說,每個人都是要經歷生死,活著人一定要好好珍惜,珍惜生命,珍惜健康,珍惜我們身邊友誼,珍惜那些愛著我們給我們幸福人們。”我接著說:“姐姐,是不是還要珍惜、愛護環境呢?珍惜現在幸福生活呢?”姐姐笑,滿意地點點頭。

  我們全家人按照輩分順序排隊站好,爺爺奶奶口中念念有詞:“爹媽,我們帶著全家人來看您老,現在生活好,吃呀,穿呀,住呀都挺好,孩子們也都很孝順,你們可以安心……”我們一起給祖爺爺、祖奶奶磕頭。離開路上,我發現爺爺奶奶依然眼含熱淚,我和姐姐拉著他們手給他們說一些我們近來學習上取得進步,還有學校一些趣事,通過這些事情來減少爺爺奶奶思念親人悲傷,后來,爺爺奶奶。

  祖先已離我們遠去,我們活著人一定要好好珍惜我們現在所擁有健康、快樂和幸福。

  清明節的唯美散文12

  老天似乎也懂得今人的心事,將杜牧的"清明時節雨紛紛"拋至腦后,清明的日子不再是陰雨綿綿,天色昏暗,風中夾著寒意,而是草色青青,和風拂煦,艷陽照大地。路上的行人少了凄涼,也很難看到"路上行人欲斷魂"的情形了。

  信息時代,發達的交通,縮短了時間,拉近了距離,子孫們千里還鄉上墳祭祖的內涵也在悄悄的發生著變化,有的人上墳是為了對已故親人的追思;有的人上墳是為了曾經的過錯在親人墳前懺悔;也有一些人,是為了借助上墳祭祖炫耀自己的權力、財富,他們心里想的是看看老祖墳是不是仍在冒青煙,是不是在保佑他們的權力和財富仍舊如日升天。

  清明回家,路上交通顯得有些擁堵。在外的人匆匆往家趕,我也不例外。我下車第一眼就看見母親坐在門前摘菜,和往常一樣,只要我們兄弟三人回家,母親總是到鎮上買很多菜。聽到我和母親說話聲,父親和二弟三弟都從家里走了出來。自從我舉家搬到工作所在的城市,父母親就住在我的老房子。雖然二弟和三弟的房子比我家的房子大,也比我家房子漂亮,可他們每次回家,還是習慣到我家,也許是因為父母居住在我家老屋的緣故吧。

  去上墳的路雖然只是一條不寬的土路,還是有多輛轎車在狹窄的路上與行人爭搶那可憐的寸土,盡管車到墳前的時間要比步行花的時間還要長,轎車還是執意蝸行著,盡管塵土飛揚,坐在車內的人還是執意搖下車窗的玻璃,讓路上的行人盡可能看清他的笑容,看清他脖子上套著的那黃燦燦的金鏈,又一成功人士衣錦還鄉給老祖宗臉上爭光了。

  我們兄弟三人一路肩挨著肩來到了爺爺奶奶和外婆的墳前,雖然我們沒有豪華轎車,也沒有一官半職可炫耀,不是成功人士,沒有財富,只是個普普通通的打工者,但我們心里踏實,因為我們繼承了良好的家風,我們做到了與人為善,誠實待人,寧愿別人負我,絕不我負別人。且我們各自娶妻成家,并孝敬父母,兄弟、妯娌和睦相處,家和萬事興在我們這個大家庭得到了充分的驗證。

  在我們祭拜結束就要離開的時候,在我爺爺奶奶墳旁邊的一座墳也來了后人上墳,來者是兩人,其中一人是鄰村的,我們認識,他主動過來與我們打招呼,笑著指著身旁另一陌生人說:"好多年沒回來了"。只見那人俯身下跪,用手抽打自己的耳瓜,自語道:"媽,不孝兒來看你了"。我端詳著那人,看上去有五六十歲,頭發稀疏,上身穿著一件發白的黃軍裝,下身穿著一條半新的海軍藍褲子,左手杵著一根小竹竿,從他的動作、他的言語、他的臉上只能找到愧疚、無奈和沮喪。我猜想此人應該鄰村的,我不想去打探此人的來歷和過去,包括現在他的成功與否,但他那俯身下跪、抽打自己耳瓜的動作以及發自內心的"媽,不孝兒來看你了"那句話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里。也許因說不出的原因,使得他多年不能回家,也許他覺得做人的失敗,無臉回家,最終還是坦然回來了,盡管回來的有些遲,但是發自內心的,是真實的,毫無虛假的成分。

  既然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清明節,我們在祭奠老祖宗的同時,不應忘記自己的責任,不僅要對逝去親人的追思,繼承先人的遺囑,更要用自己的處人處事方法,用自己的言行,為自己將來的后人留下點寶貴的東西。

  人生在世,窮富和權力并不是個定數,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什么時候時來運轉,誰也拿不準。為人處世,不能太短見,太勢力。平等待人,自己不能太作踐自己,堂堂正正,大大方方,和和氣氣,實實在在,以平常心立身臨事,得失不計,貧富不移,寵辱不驚,冷暖不避,讓小人并非是無能,敬君子并非是溜須,這樣才算是成功的人。

  清明節的唯美散文13

  清明節,是個祭奠先祖、烈士、親人節日。清明來歷是夏歷二十四節氣之一,中國廣大地區有在清明之日進行祭祖、掃墓、踏青習俗,逐漸演變為華人以掃墓、祭拜等形式紀念祖先一個中國傳統節日。另外還有很多以“清明”為題詩歌,其中最著名是唐代詩人杜牧七絕《清明》。清明意思是清淡明智。

  今天,是4月4日,也就是清明節,我們一起去祭奠我去世爺爺。來到火葬場,門口楊柳綠油油,草是多么生輝。我們順著路往里走,楊柳變得暗綠,草變得稀少。終于,來到放骨灰盒禮堂前。今天,來祭奠人很多,我們只好排隊等待。

  正中間有一個大圈,里面都是被火燒得發黑紙房子、紙馬、紙家具,像經過一場戰爭似,讓人動容。一棵課筆直楊柳站立著,好像是從天上派下來保護這些死去親人衛士。我順手折下一根柳條,靈巧編成一個花環,打算送給正在天堂爺爺。

  這時,人群中傳來一陣陣撕心裂肺哭聲,充滿淚水與悲痛。所有目光望著那個角落,我加快腳步來到人群中,原來是有兩個婦女在為自己逝去親人而哭泣。突然,我腦海里閃現一個場景,我們曾經也為逝去爺爺哭泣,那天是爺爺變成神飛上天日子,望著這兩個婦女,真為她們感到傷心。

  這時,天空也灰蒙蒙,柳樹和草一點也不帶綠色,太陽也躲到白云后面。終于,排到我們,我們為爺爺燒紙錢,又把花環套在爺爺靈牌上。

  今天,我們在清明節讓爺爺在天堂更加快樂,讓親人更安心。

  清明節的唯美散文14

  6號睡醒我直接打了的士去武漢火車站買了高鐵回黃岡,然后又從黃岡趕回老家,但當時已經四五點了,祭掃也不合適。只能回先生家休息一晚上。

  然后第二天上午吃了早飯,我叫了摩的回娘家。

  在媽媽店里買了祭掃需要的物品一個人去了奶奶墳地,因為16年她走的時候我回家了,她的墳地離家很近,就在房子后面的小河旁邊。

  但是去的時候我傻了眼,三座墳,我有點蒙圈,不知道第二個第三個哪個是奶奶的,因為都是一樣的……沒有立碑。

  我在那里轉了幾圈,努力的回憶著,可是依然記不清楚。

  我把東西放在中間那座墳又飛快跑回家問媽媽,然后真的是中間那座墳。

  去小河邊的路上,我想起養我長大的奶奶就這樣死了,心里很是難受,幾度哽咽差點落淚。心里真的非常想念她老人家。

  先給奶奶插了幾束花,點上香,燒冥錢,點炮竹的時候點了好幾次沒有點著,因為我特別害怕炮竹。于是索性將炮竹丟在冥錢上面,一跺腳退到最后面捂著耳朵。

  炮竹放完后,我才跪下去磕了三個頭,一邊對奶奶說道,奶奶,我來看你了,我現在工作賺錢了,孩子也大了上學了,先生也找到了不錯的工作,你不用再擔心孫女了,你在那邊好好的安息吧。愿來世你不用再這么含辛茹苦的過完一生!

  愿來世,你還是我奶奶!這句話我沒有說出口,而是在心底里說的。我想奶奶會聽見的。

  祭掃完奶奶,我又去了爺爺和兩位姥爺的墳祭掃,接著又去了第二個爺爺的兩位姥爺的墳祭掃。

  祭掃完以后,已經十一點過了,炎炎烈日當空照,我熱的滿身是汗,可是心里卻特別的安心。

  因為感覺自己真的長大了,祭掃這樣的事情也能一個人順利完成了,心里沒有一點恐懼,帶著一顆虔誠的心一個人默默跪拜完成祭掃儀式。

  清明節的唯美散文15

  清明節時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上墳祭祖,也是吃清明餅的時候。家鄉的清明餅十分別具一格,到現在我還記得那融入了家鄉味的清明餅。

  清明餅,顧名思義,是我們江南人用來祭祀祖先的一種食品。奶奶是做清明餅的好手,因此每年我都能吃到一次清明餅。奶奶做清明餅的手法十分地道,所以總引得我垂涎三尺。在我的記憶力,做法應該是這樣子的:將現磨的糯米粉加水,攪拌成團。然而將成團的面粉撕成塊狀,再將它們用手壓扁,餡以豬肉、筍絲之類,或者嵌以甜糖。

  如此做出的清明餅太過于平淡,如果在每一個清明餅下放一片艾葉,那就會香的不得了。果然沒錯,放了艾葉的清明餅吃起了就有一股茶葉的清香。每每開鍋時,我們幾個小孩便將灶臺團團圍住,饞得我們要垂涎三尺,巴不住立馬一手一個,那眼睛也直勾勾地盯著,生怕下手慢了一些,便知有眼饞的份了。一旁的奶奶一邊忙活著蒸食的柴火,一邊看著我們饞貓裝狀的樣子,笑得舍不攏嘴連連說:“都有,都有,馬上就好嘍!”

  家鄉獨有的清明餅是,因此外鄉人對清明餅的做法不為人知,每當外鄉人想嘗上一口熱噴噴的清明餅時,總要等到清明節那一天來次啊性。每個人都認為只有在這一天吃上一口清明餅才是最好的。我奶奶也這么認為,她總是在這一天到來時,早早地就起床忙活,將做好的清明餅分給子女們,而我家是分的最多的,也許我是最喜歡吃清明餅。現在,我還是懷念那清明餅的味道,可奶奶已經不再做那清明餅,也許是奶奶老了,沒有精力去做了。

  今年的清明節,我沒有遲到清明餅,我十分失落。不過,我相信,明年一定會吃到奶奶親手做的清明餅。

  回想以后,各條街都飄著清明餅的方向,各家各戶的鍋里都乘著一塊一塊的清明餅,我是多么向往。而現在,到街上走走,看見的確實滿街的小吃。偶爾,看到得清明餅也是外鄉人做的,當我買來品嘗時,卻忽然想起了“究竟不是地道家鄉味”啊?墒墙形业侥膬喝フ艺嬲募铱崮?

  清香的清明餅味時常在我的腦海中浮現,卻在漸漸遠去。我在想,我對那味道的熟悉,還能把握多久。

  清明節的唯美散文16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太好了!清明到了,我爸爸媽媽又有空陪我去玩,去踏青了。這次我想去的是東莞植物公園,那里可以說是我見過最大,最好的一個公園哦。我準備在那里放風箏了,

  在吃午飯前,我迫不及待地問:“爸爸,下午我們去哪玩呢?水濂山?森林公園?還是……”“你最想去哪?”爸爸笑瞇瞇地問。“嗯,我想去植物公園,”我開心地說,“那地方很大,對吧?在那放風箏,可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好!我們就去放風箏,你去問問愛米麗去不去吧!卑职趾敛华q豫地說。愛米麗是我們鄰居家的小姑娘。

  我一蹦一跳地過去,問:“愛米麗,你下午去不去放風箏呀?那可好玩了,有滑滑梯玩,蕩秋千玩,沙子堡玩……好多好多,我最喜歡那蕩秋千了!一上一下地搖擺著,好玩極了!彼犃宋业脑,連忙回答:“好!我也去!蔽乙卜浅8吲d,對她說:“好,有伴了。走,愛米麗,我們去買個風箏!

  過了一會兒,我們坐著我自己家的雷克薩斯就出發了。我數了數:“一,二,三,四,哇!我們車上有四個人呀,好開心呀!這么多人,一起去那一定好熱鬧的!痹谲嚿,我放下窗戶,望著窗外的花和草,興奮地笑著。時不時唱起了一首首好聽的歌。

  在開往植物公園的路上,啊!這可真堵,每一個路道上都長長的,車隊是前不見頭后頭不見尾啊!好似車水馬龍,一眼看去,可真像巨龍呀,這么長!到植物公園要等到什么時候啊?還好在有愛米麗一起,說說笑話,時間倒也過得挺快的。

  我們終于來到了公園門口。下了車,我不禁大聲地叫道:“好開心呀!馬上就要放風箏了!睈勖愐矊W我叫道:“好開心呀!馬上就要放風箏了!蔽乙娝@樣,呵呵地笑了笑。

  我們走過了一段不短的小路,就到了一個開闊的地方。這是一片長滿小草的草坪,綠色的柔嫩的小草一直向遠處延伸,估計有五六個足球場那么大。草坪上滿是人。看,一群群飛在藍天的小鳥,一個個多彩的風箏,構成了一幅美麗而漂亮的畫面。我心想:又一次來到這的,感覺可真不同呀!真是爽啊!

  我和爸爸來到草坪上,選了一個好位置,準備放風箏了。開始,我看著別人的一個個不同的風箏,那是多么美啊!放在藍藍的天空上,快樂地飛翔。有的像三角形,有的像快樂的小鳥,還有的就是我們的風箏:“QQ風箏”了,我一定要讓它飛上天。

  爸爸開始放了,他先把線拉地很長很長,讓我拿著風箏,風一起就放,看來爸爸還是很有經驗的嘛。

  引面撲來的微風,我不禁說道:“風箏飛起來了,風箏飛起來了,好棒呀!”可就在這時,風箏好似聽懂了我的話,又飛高了。我開心地笑了笑,跑過去,把爸爸手中的風箏拿了過來,放了放,可是,突然風停了下來,QQ風箏掉下來了,它可摔疼了吧!我走過去,拿起風箏,又放了一次,QQ風箏還沒飛起來,就掉下來了。為什么呢?爸爸告訴我:因為風箏的伙伴還沒來呢!我迷惑不解:風箏的伙伴不是我嗎?是誰?我還是不放棄,爸爸一叫:“放!”我就又放了一次,這次,我終于成功了:爸爸說:“因為風箏的伙伴來了!薄芭叮≡瓉盹L就是風箏的伙伴呀!”我恍然大悟地說,“QQ飛上了去了,飛到天上去了!边@時我心里可是美滋滋的,看著QQ風箏飛上天,我像吃了蜜一樣甜,它可真像一只大雁!自由自在的在天空中飛翔,無憂無慮的在天空中翱翔,那是個多美的景色啊!雖然我把QQ風箏放上去的時間短,但是,我好開心呀!因為,我學會了放風箏。

  后來,爸爸和我一起在放QQ風箏,你看爸爸正在一邊跑一邊放呢!“哇!風箏飛的好高啊,QQ風箏又再一次飛上天了!”我興高采烈地說道,爸爸看著風箏也笑了。

  這一次在植物公園玩,我可真開心!

  清明節的唯美散文17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長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綿軟軟的。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ɡ飵е鹞,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ㄏ鲁汕С砂俚拿鄯湮宋说佤[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花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鳥兒將窠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與輕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在嘹亮地響。

  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蓜e惱?,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樹葉子卻綠得發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這安靜而和平的夜。鄉下去,小路上,石橋邊,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還有地里工作的農夫,披著蓑,戴著笠的。他們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靜默著。

  天上風箏漸漸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他們也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計在于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他領著我們上前去。

  下卷路上行人

  畫外音:

  清明的雨,把永遠的唐詩宋詞化成了清新的生命水墨,

  清明的風,把生命的春暖秋寒燃成了歲月澎湃的激情!

  杏花春雨江南,讓我們想到那些投筆從戎、征戰邊塞的熱血兒男;讓我們緬懷那些上下求索的忠烈勇士;

  胡馬秋風塞北,讓我們記住那些精忠報國的英豪才俊,讓我們崇敬那些舍生取義的民族精魂。

  清明節的唯美散文18

  年年清明雨又風,

  惜春情懷千古同。

  夜來寒氣損千紅,

  早看桃杏青嵐中。

  今年清明居塞北,

  相伴只有大漠風。

  不見遍野芳草綠,

  漫天飛雪枝頭空。

  清明節是一個特別的節日,很久以前晚唐詩人杜牧的一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似乎就成了它最好的注解。這一天如果不下一點雨,連老天都會覺得對不起這個日子。不知從什么時候起,這個原本風清月明,踏春賞景的日子變成了憑吊先人寄托哀思的日子。不過我更喜歡的還是它的本來意義,但是在這個處處墳塋燒紙錢,座座青山起香煙的日子我還是難免流俗,莫名其妙的生出許多的惆悵。

  今年的清明我在離家幾千里之外的赤峰,這里可沒有老家的山清水秀。有的只是瘦水寒山,喔連瘦水都沒有。這是一個超級干旱的地方,空氣中都沒有多少水汽。這里的春風是沒有溫柔可言的,它只能像一把鋒利的小刀不停地切割著我的肌膚,在我的身上留下深深淺淺的痕跡。我已經被這里的環境同化了,成了一個不倫不類的人。說著南北夾雜的話,吃著生蔥,嚼著大蒜,反而不適應自小就吃慣的麻辣味了。長年的漂泊,我已經適應這所到的環境,淡漠了故鄉的風物。

  清明的前幾天一股冷空氣來襲,紛紛揚揚的雪花不期而至。原本收拾進箱底的冬裝又重新翻出來,又重新把自己武裝成一頭笨重的大熊。走在潔白無垠的大地上,思緒也變得非常的茫遠。遙想千里之外的故園,正是草長鶯飛繁花似錦。故鄉有一句俗語“清明斷雪,谷雨斷霜!笨墒沁@句話在北方就不那么靈驗了。

  遙想著長眠于地下的的親人,回憶著與之相處的點點滴滴,那時的歡笑和淚水。我們之于時間長河,短短的一生只不過是浪花一朵。我們今天在清明時節懷想遠去的親人,多年以后的清明又有誰在懷念我們?這一生有多少值得珍惜的人,這一生有多少放不下的情?這一生時間有限應該對自己好一些,身邊的人下輩子不可能再見,應該對他們好一些。感謝我們的清明節,讓我們在浮躁的生活中停下匆匆的腳步,反省一下自己走好今后的路。

  潔白的雪花就像一些純潔的思念飄滿大地。清明時節我在北方,手捧一片潔白,不知何時還能碰見清明的雪?

  清明節的唯美散文19

  清明節,一屢淡淡的憂傷

  清明時節雨紛紛。

  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時節,細雨紛飛,擾人心。

  時時期盼著在清明節里,能回去為母親掃墳,但是這天,一股強大的力量,一下子打消的回家的念頭?赡苁呛旱牟恍,但還沒想起發生過的事,淚水就會和著心雨,伴著這些年來的酸楚一齊飄滿了我的天空!

  觀景而思,嘆流年如水。

  駐足在人生大學階段,凝視著這樣一種快樂而完美的風景,憂嘆著失去與殘缺,靜思著擁有與夢想,驀然回首,慨嘆之余,竟又欣逢著自己的童年時光。而一旦轉移視線,卻今非昔比。

  當沐浴著那些飄來的淡淡雨滴,心好痛好痛,那清冷的雨啊,能沖刷掉我心中的苦澀的淚水嗎?

  二零零年里,那年,那月,母親悄悄地走了,就這樣走了,時光匆匆,離別如夢。我告別的鄉土,背起了人生的行囊,于異鄉求學,當汽車開動的瞬間,我潸然淚下,那時我十四歲。

  漸漸地,夢想中的童年,嘮叨、可親、可敬的記憶,已是漸去漸遠了。

  八年了,媽,你明白我多想你嗎?你明白我這一路上受了多少傷,流了多少血嗎?你明白,我一路走來,沒有人能真正明白我的感受嗎?

  繁瑣的心事,無人問起,無人關心,也無人訴說;我一路上,迎著風、冒著雨,遍體磷傷,卻只能自己悄悄地收藏,靜靜地療傷!

  如果您在我的身旁,我就不會如此的孤單、無助,不是嗎?您就會細細地品讀著我的心事,就會靜靜地傾聽我的故事,和我一同分憂解悶,不是嗎?如果您在的話……

  我想了好多好多的如果,卻永遠也無法實現,仔細想想,我還是多么的天真、幼稚啊……

  以前,也天真地想過,小時候,母親為我擋風遮雨,長大了,我也要為母親撐起一片藍天,只可惜,眼前的一切早已物是人非了。

  媽,我心中默默地祝福你,雖然這個清明節沒能回去看你,但我相信,你能明白孩兒的感受,我不想流淚,是因為我長大了,男兒有淚不輕彈,可我不能不想你,不能不悲哀。

  這個清明節里,雨好凄涼,風好冰寒……

  清明節的唯美散文20

  家中的清明節

  清明,在稚年思想還沒萌芽時就經常給祖先掃墓,從由我爸背我到我能跟大伙一齊翻山越嶺,我從不缺席。此刻大了,出來工作了?側撕枚嗬碛刹换丶疫^清明。說句對不起先祖的話。我這叫不孝。每逢清明前都想好好回家過清明,但都被自己擱淺了。

  暮春時節了,過幾天又是清明了。今年我想又是不能回去了,因為工作實在太忙。事業不穩定,但總想給清明時節寫點什么的,以網絡情緒遙祭我的祖先,不要見怪!孫兒對不起你們。要是你們泉下有知也會怪我對嗎?我會懷念你們。真的!雖然我從來沒有見過你們。但在我心目中,你們是偉大的。因為想當初,是我爸他們到山上祈福才出下了我,我是你們的庇佑下成長的,也就是你們的保佑我的讀書成績才那么好,因為我爸曾為了你的墓地和人打過官司。為了你的墓地和人爭得臉紅耳赤。我的先祖,在我心目中你們都是我家的神,我敬你們,一如你們給我們后輩的庇蔭一樣。

  多少個日夜,我站在回家的山上。對著回家的方向,心潮久久不能平靜。因為哪里有我同伴們一齊玩耍的足跡,有我兒時的夢,我們曾在清明時手拉拉趟過家鄉長最深的河流,翻越過順路梯的高山,走進無人居住的荒山野林順著春草從高嶺上滑下來。也欣賞過家人曾多次推崇的觀音坐蓮的的風水寶地,在哪些地方我真真正正見識了大自然的美麗風光,在那個年代我靜靜地編織兒時的夢,多想有一天我能用自己的一雙腳暢游天下,走遍祖國的山河湖泊,過一種快樂逍遙的日子,如今在春暖花開的季節,我的心卻平添了好多憂傷,當我望著同事們收拾細軟要回家時,我最后忍不住思潮的涌動,雙目已經模糊了。在這時我才明白家鄉對我來說是多么的重要,它是我成長的搖籃,是我今生永遠的歸宿。

  夜里,我轉輾不能入睡。從窗外透進來的月光中,似一弘青泉從我心底流過,我又記起了少年時的情景,人都個性懷舊,對小時候的事更是如此。因為我的寂寞,因為我的無奈,遠在他鄉的人呀,請你們替我給先輩們多燒點紙錢,訴說一下我這個外在他鄉的游子對他們奠念。以及對他們的慚愧之情。

  清明節的唯美散文21

  清明節這幾天街頭巷尾都已經擺放起一堆堆莊嚴肅穆的花籃,與平日不同的是,花籃上多一個“奠”字,這不由地讓我想起清明節快到。

  不知是先人們預測靈驗還是上天有意找個潮濕的季節來搭配這潮濕的心情,今天早晨天空一直被陰霾籠罩,我不禁順口吟出“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可熱鬧,滿山遍野都是上山掃墓的人,有的為親人掃墓,有的為朋友掃墓,鞭炮聲,說話聲,交成一片。但是總比以往缺失什么。大家的臉上蕩漾著的笑容,那么的不自然。萬般思緒涌上心頭?大人們準備許多紙錢、紙被子、紙衣服、紙鞋子、紅燭等物品。小孩們有的拿鋤頭、有的拿鏟子隨后跟著,一家人一起上山掃墓。掃墓可有意思,找到祖墳,我們就分頭忙開,首先要先掃墓,就是將墓園打掃干凈:或在墳上增加新土,除去雜草或不適合在墳上生長的樹。為墳墓培上新土、修整墳墓,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不一會兒日久未修的祖墳頓時面目一新。掃墓時,人們攜帶紙錢等重要物品,將花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紙被子、紙衣服、紙鞋子等焚燒,這些供品是給祖先吃的,紙錢是給祖先用的,表示我們后輩的孝心。然后是祭祀,這不僅僅是為寄托思念,還是為表達我們對親人的愛。

  清明,又是一年清明。無盡的悲傷都化在這蒙蒙的細雨之中,承載著思念的心情,落向大地,撒給那些逝去的親人,這樣悲痛的心情,纏繞于心中,久久的,不散……

  清明節的唯美散文22

  清明時節雨紛紛,昨晚一夜的風雨,讓燥熱的空氣消失得無蹤影。清晨,走在上班的途中,零星的雨點飄落在頭發和衣服上,讓人感覺一份久違的清新。到了黃葛樹落葉的季節,黃澄澄的葉子鋪滿一地,又一次生命的輪回。

  春節前,年邁的公婆就在張羅回老家給父母上墳的事。婆婆還在電話里問我清明節回不回去,我說要值班,就不回去了。

  前天,母親在電話里告訴我,弟媳已經到墓地給父親和弟弟燒了紙。也真是難為弟媳,弟弟已經走了10年,她年年如此盡心。我隨口問了一下母親去看望父親不,她說不去,年紀大不想走這么遠的路。

  昨晚,我在電話里問妹妹去看父親不,她說不去。妹妹說:父親活著的時候,她用心地照顧了父親,現在也用不著講那些形式。我們只要好好地生活,然后把母親照顧好盡我們的孝心,父親的在天之靈會高興的。樸素的語言,我也有些贊同。我知道妹妹為了生計,早出晚歸地在外面打工,很辛苦的,F在回想起來,妹妹的話好像是在安慰我。

  2013年大年初三,當得知父親得重病時,我的心是那樣的痛,日夜的痛讓心慢慢地冷凍,感到空前的無助與悲哀。如同窗外的銀白的世界,那是蘇里格氣溫最低的季節。一場生與死的離別就拉開序幕,兄弟姊妹和母親商量:讓父母愉快地過好不多的日子,不做過度的治療。父親是一名退休工人,可以享受公費報銷的。

  父親在最后的日子里,母親細心地照顧他,沒有半點怨言。妹妹也是全力地盡她的孝道,父親十分的滿意。我離得遠點,回家的數次不多,盡孝道的機會就更少。每當想起這些心里總是有些不安和自責。

  又一位親人離去,我時常想我們從哪里來的,一個個降臨到這個溫暖的世界上,在一個熱鬧的大家庭里。而幾十年后又一個個的相繼離開,又到哪里去了。世上有沒有一個叫著天堂的地方。

  在最后的一年多里,每天給父親打一個電話,我似乎想通過聲音來留下點什么,在電話里真切地感覺到父親一天天的衰弱下去。電話里的父親總是叮嚀我:“好好工作,好好學習。”這句話就像一縷陽光穿透心房,讓我充滿激情地去工作和生活。

  在沒有了父親的日子里,每當看到那些白發蒼蒼的老人,我總是想從他們佝僂弱小的身影尋找父親的信息。我會情不自禁地想父親,想起父親和我在一起的每一個片刻。我懂了所謂天堂就是心里的寄托思念的地方,父親珍藏在我的心里,我在哪里父親就在哪里……

  清明節的唯美散文23

  動蕩歲月中的戰爭連綿成一曲激蕩人心的軍歌,這令人激昂的旋律中,跳躍著一個個赤色的音符,他們——便是我們的英雄。在那艱苦不堪的歲月,人民整日受著壓迫與剝削,不僅有來自統治階級的壓迫,還有那些用槍炮和野蠻行徑壓制中國的帝國主義的壓迫,我們的英雄就在這時奮起,他們可以忍受自身所受的一切苦難,卻無法接受他們所愛的人民受到身心折磨。為了解放中國,解放人民讓人民都生活在和平自由的環境中,他們選擇了莊嚴而偉大的事業革命,經過他們堅持不懈的努力,我們才有了今天。

  看吧,英雄們的光芒輝映著云彩,暮鴉的回歸演奏著懷念的哀歌,風牽著晚霞撒向角角落落,告訴每一個人:他們不是傳說!

  陳列館中的一幅幅威嚴的肖像會讓你感到和藹可親。他們眼神里蘊藏著含蓄的威嚴和一種堅不可摧的革命斗志。他們是中國革命奪取勝利的精英,他們是中國人民的父輩,他們是現代中國人無與倫比的楷模。因為在整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幾十年的革命戰爭中,戰勝艱難險阻,為中國革命能奪取勝利,為救廣大人民于水深火熱之中,他們不顧自己和家人的安危,他們不是為了當將軍而戰斗,他們不是為了報酬而升官。他們是真正的中國共產黨人的杰出代表。

  站在這些偉大的,放棄了生而堅定的選擇了死的烈士們面前,你們是否在與他們的鮮明對比下覺得自己微不足道甚至羞愧難當?或者因為他們那偉大的選擇而激昂振奮;又或者為失去如此多優秀的戰士而伏案慟哭?無論你怎樣感受,都應當意識到:我們需要反省,需要學習。看看現在的自己吧,我們在跟父母頂了嘴之后,除了感到片刻的快意,是否想到了父母此刻的感受?我們在成績下滑之后,接受了老師的批評,為何顯得漠不關心?醒醒吧,朋友,我們需要多想想咱們的英雄,想想他們如何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中艱難的攻下一個又一個陣地,想想他們如何在敵人威逼利誘時顯得那樣鎮定堅決。他們頑強不屈、堅持不懈、視死如歸、盡忠報國。他們將英烈千秋,這都是我們該學的,擁有了這些大無畏的愛國精神。我們何愁找不回方向和意志?有了這些艱苦奮斗的英雄品質,我們何愁國家不能富強,民族不能興旺?

  烈士們走了,帶著他們來時帶的一切,在歷史車輪的碾動下似乎淡隱了。不!我們分明看見,在烈士的墓碑上,在鮮艷的五星紅旗下,英雄們的靈魂連同精神正熠熠生輝,先烈們堅定的信念,執著的追求,為真理而流血,為祖國解放事業而獻身的民族精神,激勵著子孫后代去開拓更加美好的未來。你們用自己的鮮血染紅了國旗的顏色,你們用自己的身軀筑起了萬里長城,請你,請你們相信你們的后代一定會繼承你們的遺志,把新中國建設的更加強大而努力!

  清明節里祭忠魂,先烈豪氣耀昆侖。但使前輩英靈在,化作細雨潤鐘雨。熱血拋灑,終換得江山如畫;我輩矢志,再鑄光輝中華

  無數革命先烈,他們為了保衛我們的祖國,捍衛祖國的尊嚴,獻出了自己的寶貴的生命!沒有烈士們的英勇犧牲,怎么會有我們今天的幸福時光?蒼天在上,英魂永存。我們不會忘記先烈,忘記歷史!我們要做什么!我們要做的就是:好好讀書!振興祖國!

  清明節的唯美散文24

  有這么一個段子,說一個城里人到農村去采風,問一位足不出村的農民老大爺:您老人家沒大見過城里人吧?老大爺回答說:咋沒見過?一到清明節都來啦!——這個笑話說明,很多的“城里人”,其父祖輩都是或者曾經是“鄉下人”!俺抢锶恕迸c“鄉下人”無法剪斷的那種聯系,就是清明節的意義之一。

  是呀,與清明節的那個深厚的聯系,基于我們對老家祖輩的血緣與情感的聯系,無論你身在哪里,落籍何處。當然,即便那些“老根”在城里的人,也是要在清明節祭祖的,但受條件限制,或受舊的風俗習慣影響已經很少了,比起鄉下人對待清明節的重視就要淡然得多。

  這些年,由官方舉辦的祭奠儀式方興未艾,有祭奠黃帝,祭奠伏羲,祭奠神農,祭奠女媧,祭奠大禹,祭奠孔子的,等等吧,絕大多數活動也是選在清明節這一天舉行的。清明祭祖,原本就是官方發起推動、民間響應傳承、歷史已很悠久的一個非常大眾化的風俗習慣。無論是國祭,還是民吊,都與我們民族的根和我們個人的根有著直接的關系。

  關于清明節的來歷,大家都知道,與一個叫介子推的人有干系;關于清明節的許多詩歌,大家也知道,諸如清明時節雨紛紛之類。無論是官方祭奠始祖的宏大場面和煌煌祭文,還是民間祭祀父祖的傳統行為和尋常表示,清明,這個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節令,已經被我們賦予了深刻的文化內涵,涂上了濃重的感情色彩,是我們對于生命的一種覺悟、一種禮贊和一種敬畏,是人文高度發展而又保持著先賢哲思與國人特殊情感的宗教般的儀式,是中華文化的一種特殊現象,同時也是每一個生命階段,也包括我們,發自于靈魂深處的對已故先祖和親人的追思與緬懷的個極其重要的節日。

  無論作為生命群體,還是這個群體里單個的成員,那根生生不息的鏈條,把我們從亙古一直連到了現在,并且還將連向今后以至永遠。這根鏈條你看不見,摸不著!牵谇迕鳎谶@個具有特定意義的日子里,你就會真實地感覺到它的存在。它是那么的無形,教你無處找尋,不得一見;它又是那么具體,總會使你內心覺得隱隱作痛,于不知不覺間就已經酸澀了鼻腔,潮濕了眼眶。

  對于單個的人來說,人類的先祖,人文的始祖,他人的父祖,不是在清明節這一天都可以籠統一起來祭拜的。由于個體生命存在的時限,你記住的只是你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或者你家族里的因為某種緣由必須被你牢記的某個血緣親人。你記住的只是那根長而又長的鏈條里的一環,或者兩環三環。那根鏈條環環相扣,沒有間斷。你記住了其中的一環,或者兩環三環,便也是記住了那根鏈條,以至于直到有一天,你也成了那根鏈條里的一環,被你的兒孫所記住!迕鳎褪且粋提醒你記住已故親人的節令。

  在清明時節,我們都要給已經亡故的親人燒紙、放炮仗,敬獻酒肉果蔬。我們深信,那些遠去的親人會在這一天,感知到我們的哀思,接收到我們的祭品,與我們一道共享他們已經不再享用的人間飲食福受!迕鳎闶俏覀儗σ压视H人的一次探望,和已故親人的一次小聚,與已故親人的一次闔家團圓。

  也許,隨著時光的推移,我們關于已故親人的許多記憶,會逐漸變得依稀模糊,零零星星。但那個親人曾經說過的某句話,曾經有過的某個舉動,或者某次的一顰一笑,總會被你忽然想起,總會在不經意間泛起你心中的漣漪,總會斷斷續續的出現在你的夢中!迕,便是對你平時沒有在意的這些情感思緒的一個小結,一次匯總,一瞬定格。

  清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可以理解為我們與已故親人情感相依的紐帶,與已故親人心靈溝通的橋梁,與已故親人拉話家常的宴會,與已故親人久別相望的等候,與已故親人淚眼相迎的預約。

  清明對于我們,還意味著,它是一部生命的史詩,一曲親情的頌歌,一個凄婉的故事,一段美好的回憶,一次圣潔的朝拜,一聲遙遠的呼喚,一次心靈的洗禮,一個神圣的節日,一縷永恒的思念,一個無盡的話題,一句真摯的祝福,一個未了的心愿……

  故人長已矣,親情是永遠。即便歲月多么冷酷,時間從不間斷,但那無邊的親情,總是在我們的心里,在我們心靈的最深處,如同花兒一般鮮艷,如同松柏一般長青,如同日月一般光明。對于我們每一個人,清明的定義,說千道萬,歸結到底,還是讓我們刻骨銘心、終身感受、永遠不能忘懷的兩個字:親情!

  記住清明。記住親人。記住親情!涀×诉@些,便是記住了我們的生命的由來,記住了我們的生命的歷史,記住了我們的先輩曾經記住的也將被我們的后輩記住的一切。

  更重要的是,記住依然健在的你的爺爺奶奶,你的爸爸媽媽,你的丈夫妻子,以及那些也把你記在心里的人。記住并珍視你現實今天所擁有的,正是清明這個特殊節令無數次給予我們的啟迪,給予我們的一個代代相傳香火不息的真諦。

  清明節的唯美散文25

  但凡有人想起清明,總會記起一句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闭撬,帶著人們的哀思,在一人又一人的心中吟唱!清明是我們紀念祖輩,哀悼沉思的日子。

  清明節似乎總是與雨分不開的。這個清明節便是一個不下雨的雨天。

  那是周二的上午,陽光明媚的清晨絲絲柔和的光照在我迷茫的臉上美妙極。但我的心中卻充滿哀思。我們邁著沉重又有些悲傷的步伐向祖輩的墓前走去。

  終于到祖輩的墓前,我們所有的人都是肅然起敬,直立在他們的合墓前面。爸爸遞給我一根已經燃燒起來的香,香在不時的向外冒著煙,那香味是那么的濃重,讓我一聞到這樣子的香味,馬上顯示出一副沮喪,而又難過的樣子。我們所有的人的手里都拿著香,一起為在“九泉之下”的祖輩鞠一個九十度的躬,以表示我們對他們所有人的崇高的敬意。

  我轉身拿起早已準備好的花籃,恭恭敬敬地放在他們的墓前。花籃里的花都是白色的,在花籃上還有幾根白色的帶子死死的捆在花和花籃上。在幾片綠葉的襯托下,更加顯得莊重,而又肅穆。

  我們拜完之后,就開始給在”九泉之下”的長輩燒陰間的錢,爺爺知道他們很會玩麻將,就多燒一些給他們,有一億的,有兩億的,有一百萬的大鈔票,還跟他們說:"人人都有不要搶!蔽译m不迷信這些,但不知怎么在這時也相信鬼神的存在。

  在這熊熊的火焰之中,我陷入沉思。啊清明,有誰不會被這濃濃的思念之雨所感化,有誰不會思念自己已死去的祖祖輩輩。在這天,植物都是這么鮮艷。只有你能寄托我的思念。

【有關清明節的唯美散文(精選25篇)】相關文章:

有關清明節的散文8篇12-04

唯美的散文12-05

關于清明節的唯美古詩句02-23

有關陪伴的散文分享12-03

有關清明節的寄語(精選110句)04-02

2022年最新清明節的唯美作文(精選39篇)03-22

有關學生散文600字(精選109篇)03-28

跟清明節有關的日記(精選11篇)03-31

跟清明節有關的征文(精選17篇)04-01

有關清明節烈士的寄語(精選50句)03-25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aⅴ | 亚洲成aⅴ人在线电影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码 | 日本乱码伦视频中文字 |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欧美 | 婷婷六月国产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