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蟬聲殘隨筆散文
江南的秋雖來得遲來得淡,但秋畢竟來了,你看,山野和行道樹上的枝葉已有了不一樣的顏色,尤其是,響徹一夏的蟬聲也漸漸的變了音高,從迎風高唱,到如訴似泣,“嗚嗚嗚——哇”那悠長的鳴聲中似乎藏有一絲悲切與不安。
想起小時候捕蟬的往事來。那時物資匱乏,我們只能就地取材,制作簡易的捕蟬器。先拿一根竹竿,尋一段稍硬點的竹片,把竹片彎成一個橢圓形,插在竹竿的一頭,再網上蜘蛛網,就成了。竹竿不能太短,太短就夠不著蟬;也不能太長,太長了采集蛛網時不方便。蜘蛛網多在低矮的茅屋或豬舍的陰暗角落里。見到蛛網,就把竹竿伸過去,輕輕一轉,那蛛網就粘在上面了。蛛網粘性越大越厚效果越好,好在那時每家每戶都有豬舍,不用擔心蛛網不夠。在村前村后一陣穿梭而后,我們就拿著捕蟬器往蟬聲密集的樹林里鉆。看到蟬,屏住呼吸,慢慢地把捕蟬器向蟬靠近,只一按,蟬就被蛛網牢牢粘住。然后收竿捉蟬。蟬的警覺性很高,常常沒等捕蟬器靠近,就“哇”的一聲起飛逃走了,同時還拋灑下幾滴液體,如果運氣不好,那液體會灑落到額頭或手臂上。我們把捕來的蟬放在一個塑料袋里,它們撲棱著翅膀,發出粗厲的叫聲。等蛛網殘損殆盡,蟬也抓了不少,我們就高高興興地回家分享戰利品。
盛夏時節抓到的.多是黑蟬,身強體壯,全身漆黑,腹部有一個發音器,發出的聲音高亢有力。而那些沒有發音器的啞巴蟬——那時我們并不知道這是雌蟬,以為是得了殘疾癥——是不會要的,抓到后,隨手就扔了。也有一種深褐色的蟬,在夏天的傍晚或秋天時出現,發出的聲音低沉得多,“嘰——嗚——”我們都稱之為嘰嗚桑鴉。還有在初夏時的一種蟬,個頭很小,全身青色,喜歡停在青草葉和蕃蒔藤葉上,發出清脆的叫聲。發現有人走近,立馬停了叫聲,由于身體的顏色和植物枝葉的顏色太接近,須仔細地分辨才能看到。小時候在上學途中會抓一個來,放在手中把玩,卻是不敢帶進教室去,怕在上課時,它“嘰”的一聲長鳴,會驚艷了整個教室。
知道蟬也能當美食,是剛工作后不久在麗水函授學習時。走在麗水的街巷,常看到有人在捕蟬。后來終于在用餐時發現了秘密,有一種叫油炸蟬的菜。我們出于好奇,就點了一盤,我也斗膽嘗了一嘗。因為平時對吃蟲的做法很有些抵觸情緒,自然那次吃蟬,象征意義多于實際的品嘗,所以也就記不得其味如何了。知道盛夏時節,麗水幾乎每家每戶以及所有的酒店、排檔都少不了蟬,并有“無蟬不成宴”之說。今夏在浙大培訓時,晚上在華家池邊蹓跶,見有人正拿手電筒往柳樹上照,問在做什么,說是抓蟬。我納悶為什么要夜晚來抓。后看了資料才知道,蟬蛹是在夜間從土里爬出來的,它們往往順著樹桿往上爬,然后蛻皮展翅而成為蟬,他們抓的可能就是蟬蛹。蟬蛹營養豐富,是很好的食材。蟬蛻出的皮,可以當藥材,小時候我也抓過。
隨著季節的變換,蟬們將逐漸退出這多彩的舞臺。一年一年的時光里,蟬聲會一次一次地響起,那一聲聲悠長的歌唱,飄蕩在歲月的記憶中,那是大自然給我們的饋贈。
【秋來蟬聲殘隨筆散文】相關文章:
又是蟬聲入夏來散文05-19
秋去冬來-隨筆散文03-24
秋來散文隨筆05-03
蟬聲依舊散文04-01
蟬聲現代散文05-14
秋來,秋涼優美隨筆散文05-08
只待秋來的散文隨筆03-21
關于秋天蟬聲的散文03-07
一餌蟬聲散文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