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新婚與葬禮
別讓這個題目嚇著了,我是說發生在同一時刻不同人身上的事情。
今天,是三姨家的兒子我的小弟兄結婚的好日子。一周前姨姨親自來電話,請我參加,我答應著好好,卻無法成行。這幾天正好單位秋季勞動,割雜草,掃樹葉,修樹林。一年里,單位組織的體力勞動就兩三回。勞動的時候請假,非不得已,連自個兒都覺得不好意思。昨天給妹妹打電話,讓把“禮”帶上。人不去可以,“禮”不去萬萬不行。
今天,是老單位已故陳師傅老伴逝世安葬的日子。昨天聽說消息,心里五味雜陳。本來想著今天到太平間去看看的,可是早上等我把昨天勞動中扭了的腳噴了云南白藥,再走到單位的時候,參與送葬的人都往回走了。于是挨到勞動的人群中,活動著腳,慢慢到不覺得疼了。
我遙祝小“虎虎”新婚大吉,也祝愿姨姨生活幸福。小“虎虎”是姨姨再婚后40多歲與新姨夫要的寶貝疙瘩,才比我兒子大一歲。他長得虎頭虎腦,一出生就給苦難半生的姨姨帶來了幸福。現在,他有了工作,有了自己幸福的家庭,也有了生活的新起點。“洞房花燭”,人生得意之事。想著他的美好,也讓我感覺到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
我悼念那位譚阿姨。她1970年代跟陳師傅從天府之國來到戈壁大漠,終于耗光了自己的一切。陳師傅是1958年來到航天城的第一代創業者,矮敦敦的身材,滿臉胡茬,一說話眼睛一瞪,大嘴一咧,陌生時著實有些脾氣。但是一混熟悉,那眼睛那嘴里便都是笑容,跟誰都那么熱乎:你個“龜兒子”!老陳最后的工作崗位在看洗澡堂。試想,曾經的一個警衛戰士看洗澡堂是什么樣子?其實,一脫下軍裝,他就是位地道的工人,一位和善的人。當時全小城就一個洗澡的地方,于是,提起“老陳”,那可是從最高領導到小戰士都知道的響當當人物。在單位,人們也傳頌著他的許多故事。比如,那個單位豬死了,他就去弄來煮了吃;某年弱水發大水,說他家小孩掉水里,有人去他家里敲門找,說他們兩口子正在“哪個”。說這些人的人言之鑿鑿,好像是親眼所見。老陳最后因為長期關節炎,走路都有些趔趄,后來摔了一跤骨折,躺了一段時間,還沒好利落就因為腦溢血去世,才54歲。他去世后丟下老譚阿姨和4個子女。子女因為家庭出身的原因,大都自卑。兩個女兒當兵復員成家后再也不愿回來;獨生兒子考到地方中專,經歷下崗失業離異,后來回到母親身邊,干些零工維持生存;大女兒至今單身,本來是單位職工,改革中待崗,沒了職業后呆家里變得抑郁,據說已經不出家門了;前幾年還跟她病著的母親一起上市場買菜,兩個人倚靠著你左歪我右斜地走“像”,成為令人悲愴的“風景”。前兩個月我看譚阿姨一個人蹣跚在路上還跟她說幾句話,問問生活身體。從譚阿姨看,一個人,幾乎沒有多少好日子,也是一輩子。從她這一家看,從老陳到兒女,到現在,社會底層人們的生活狀態,根本不是一般人無法想象到的。譚阿姨的死,對她來說也未免不是解脫。
青年令人羨慕的婚姻新生活與老人令人悲痛的死亡在一起,恰好繪畫出世界的兩面來。美好不能說是建立在痛苦之上,但卻是與痛苦相互依存對比才存在。因為美,所以丑;因為快樂,所以悲傷;因為幸福,所以痛苦;因為春光無限,所以歲暮將零;因為花開艷麗,所以葉落凄涼……現在我多少能理解為什么老陳家那個年月里死豬肉也敢吃的原因:因為他一個人幾十元的工資,要養活嗷嗷待哺一家子人的生活,根本買不起憑票供應的那幾斤肉啊!這與同時期生活在小城里的那些吃喝本來花不了錢的高干人家相比、與當時我們這些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單身漢相比,他平時笑嘻嘻的表情下,隱藏著多少生存的壓力與艱辛啊!
老陳兩口子走了,一段老一輩創業艱難生活困苦的'歷史終將隨著時光流逝而消失。單位的人們都說,媽媽死了,她那接近50歲還單身、精神已處于恍惚狀態下的大女兒也快了。一個悲傷家庭的命運,在同一時刻另一個幸福家庭生活邁開新步伐的節點上鮮明呈現,更顯得悲傷。什么是命運?現實形成的跟別人不同的生命結果就是。
人之外,其他生命難道不也有命運?那生于北國年年凋零的樹木與生于南疆四季長青的林木,那渺小的草禾與高大的喬木,那成為人人收藏的黃花梨紫檀羅漢松與長在深山無人識、生于荒漠固沙擋風的更多樹木們,不也是命運各不同嗎?但是也要看到事情的另一方面,幸福與快樂的命題從來沒有統一答案,幸福快樂的試卷也從來不能由別人替代回答。小草有小草的自在,花朵有花朵的辛酸。比如老陳,艱難里也一定有過他自己的幸福;譚阿姨,失望中也曾有過理想的期待。也比如姨家的“虎虎”,新生活的幸福里也會嘗到別人無法知道的苦澀與坎坷。
今天,晚秋陽光燦爛,身上感受的陽光更加溫暖可愛。人們說,樹葉紛落的時候,也是天收人的時候。于是,我想譚阿姨在這樣一個時候離開,也算是生命有了一個完滿的終結。有人說,秋天是收獲的時節。我想,在這個時候姨為兒子娶回媳婦,也是收獲了她這一生最大的一只碩果。生活里的一些幸福總是一樣的:不愁吃穿花錢,老人兒女都好;親朋歡聚一堂歡聲笑語,并且是為著自己的美好祝福來的。央視重陽節目訪談中那位老人怎么說來著:“我的幸福愿望就是慢慢老,快快死。”多經典啊!
結婚與送葬,恰恰為我們標示處生命生活里應當懂得的事情:生死相依,悲喜交集。
【散文:新婚與葬禮】相關文章:
葬禮散文01-04
葬禮的傷感散文12-28
父親的葬禮散文01-09
隆重的葬禮散文01-02
散文欣賞:葬禮03-22
葬禮短文散文03-22
雪花的葬禮散文03-22
散文:老牛的葬禮03-22
葬禮隨想-散文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