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奔跑的故鄉-散文欣賞
在我的記憶中,從來沒有一個故鄉是能陪我到永久的,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它總是在我對它產生感情時,便從我生命中匆匆跑過,給我留下無盡的遺憾與回味。
父母常年因為工作發展而到處奔波,而我也隨之各處漂流,便與我的故鄉邂逅在這了這最美 的國度。
我的第一個故鄉是新疆。它是我出生的地方,從我有記憶起,那漫天的黃沙便陪伴我度過每一天。它在我的心中很美,那種美是粗獷、狂野的美。記得年幼的我最喜歡將腳掌印在沙地上,然后看著它一點點被風撫平。新疆的天氣反復無常,極其惡劣。白天幾十度的氣溫到了晚上會變成零下三十幾度。我到現在也無法相信年幼的我能適應那種天氣。現在想來,那應該就是故鄉對我的包容與呵護。
那時的我常在戈壁上奔跑,夕陽的余暉拉長了身后的影子,那時的歡聲笑語早已被呼嘯的風所淹沒,偶爾累了,便蜷縮在偉岸高大的白楊樹樹影里,靜靜地休憩。偶爾被風卷起的小沙粒拍打到了身上,癢癢的、麻麻的,像母親的手溫柔的輕撫在身上。這是戈壁粗獷的外表下藏有的柔情。但是,天下無不散的宴席,在與之相處了七年以后,終于到了分別的時候,當火車的汽笛響起后,窗外的白楊快速移動起來,漸漸連成一條線,白楊樹葉因風吹而發出的悅耳的“嘩嘩”聲也被嘈雜的鐵軌碰撞的聲音所代替,初次坐火車十分興奮的我忽略了父母眼角閃爍的淚水,也忽略了隱藏在風中的那一聲聲“再見”。
多年以后,當我再次想起當時的情形,心里泛起一陣小小的酸澀。但是我并不難過,因為我明白,故鄉已將它最美好的一面留在我的心里,我知道,無論我是否回去,都無法再擁有兒時的那種感覺,故鄉已從我的生命中奔跑而過,僅留我一人在原地凝視著故鄉遠去的方向,回味著屬于我和故鄉共同的記憶。
我的第二個故鄉是河南,說它是我的故鄉是有點兒可笑的,確切來說,它應該是我父母的故鄉。我與它相遇的次數卻是少之又少,但它卻是我名義上真正的故鄉。我對它沒有太多的印象,唯一有印象的便是舅舅屋后的那一片密林,那是一種深幽、靜謐的美,我時常戴著耳機,沿著一條小徑向密林深處走去,沿路低垂的藤蔓上掛滿了不知名的野果。在走一段路后,映入眼簾的是一間破舊的小木屋,周圍布滿雜草,顯得破舊不堪,偶爾一陣風吹來,搖搖欲墜的木門便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再往前走一段路,便可以看到一方盛滿荷花與荷葉的泥塘。一陣風拂過,鼻尖縈繞著一抹荷香與淡淡的泥土香,令人心曠神怡。在泥塘的四周是一望無際的麥田,走了大約一刻鐘時間,輕輕撥開面前的麥稈,向前望去,只一眼,便喜歡上了眼前這棵歪脖子老槐樹,它躺在這里已有幾百年了吧,繁茂的枝葉遮蓋了大片麥田,并且還在不斷向外延伸。正值盛夏,倚在彎曲的枝干上,躲在樹影下,竟也不覺得炎熱,反而有一絲涼爽,使人感覺十分愜意、舒適。
在與故鄉相處了短暫的時間后,分別的時刻到了,原本以為可以將它當作一個景點,游覽一番便可離去,可是不知什么一直牽引著我,是那密林中的小木屋,盛滿荷香的泥塘,還是那百年的歪脖子樹?待我細細思索了幾天,突然想到這就是故鄉母親與它的孩子之間無法割斷的情絲。我想我是后悔的吧!來不及與故鄉過多的相處,它就又一次從我生命中奔跑而過,像流沙從我手中滑落,只有僅存的一些回憶碎片被我小心的封存在心底,任由時光的塵埃將它掩埋。
我的第三個故鄉是臨安,它是位于杭州的一個小城鎮,自從我離開新疆以后,便來到這里,這里也是迄今為止,我生活的最久的地方。知道杭州的人,都會不由自主想到一個詞——溫婉,我與這溫婉多情的女子相遇在了謙和的春天,剛離開了黃沙漫天的戈壁,眼前的它令我驚奇。不同于戈壁的粗獷、狂野,也不同于密林的深幽、靜謐。它的美是溫潤、祥和,我從沒見過這樣柔軟的樹,長長的枝條隨風飄揚,仿佛風一吹便可以將它折斷。在新疆隨處可見的是堅挺的白楊。
記得小時候,父母對我說過“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在多數人眼中,杭州算得上是一個極好的地方了。我從沒有感受過不帶沙礫的微風,一個孩子會對這樣的地方產生依戀之情,冥冥之中的緣分將我們緊緊聯系在了一起,我最為喜歡的是那樹林旁的小湖,引用朱自清先生的話“一陣微風吹過,水面微微泛起波瀾,像一位少女皺起了眉頭,過一會兒便好了。”那樣澄澈的湖水,看不見一絲雜質,仿佛一眼望得到底,有時坐在湖旁,就那樣靜靜地,仿佛也可以忘記一切煩惱。
如此美好的地方,讓我深深地找到了歸屬感,也許有一天我也會離開它,但我仍然希望不要讓分別來得太快,至少讓我細細的去感受它,將它刻進心里。這次不想留下遺憾,這次絕對會牢牢抓住我的記憶,絕對不會讓它那么快從我生命中奔跑而過。
啊!故鄉,我最親愛的故鄉!
【奔跑的故鄉-散文欣賞】相關文章:
永遠的故鄉散文欣賞10-02
散文欣賞:故鄉的那口老井(精選32篇)08-03
殺雞散文欣賞10-14
故鄉的野菜經典散文11-15
我奔跑在我孤傲的路上散文11-20
古代的屏風散文欣賞10-09
散文欣賞(精選25篇)02-06
開心就好散文欣賞10-10
散文欣賞:微風往事07-07
《慕文》散文欣賞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