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理想的哲理散文
理想失去了,青春之花也便凋零了。因為理想是青春的光和熱。下面是小編推薦給大家的關于理想的哲理散文,希望大家有所收獲。
關于理想的哲理散文【1】
小時候,總是幻想著自己有一把絕世寶劍,騎上一匹白色的俊馬,去周游世界。像電視劇里面的游俠,四處漂泊,懲惡揚善。小孩就是小孩,看見什么就想要,看到什么好玩就想玩,那一個個的不切實際的想法充溢在小腦袋里。從沒有過什么考慮,只是讓自己玩的開心。后來啊,也漸漸地長大,開始明白什么才能帶來永久的快樂…,什么才會讓你變得更加具有吸引力…。而那一部《堂吉珂德》又給我童年的理想更增加了一份頹廢色彩,也不在去想那些無用的理想。
少年的野心隨著年齡的增加也在不斷地膨脹,小時候的自由為我們磨出了棱角。思維也就隨著在不斷的變化,我們變得不再滿足,不滿足現在的條件,不滿足現在的生活。加之于我們的信息面的擴大,一個個的偉人在不斷地影響著我們,一個個的富翁在不斷地吸引這我們。于是我們想著要自己去創造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事業。卻不知這又是何等的難,創業需要的不僅僅是我們少年的志氣與熱心,更多的是那機遇與那嚴密的頭腦。我們不可能每個人都變成億萬富翁或是那萬人景仰的偉人。這種少年時代的理想就這樣,隨著時間的流逝,也隨著們和世界的不斷接近,淹沒在那記憶的浪潮中。
就這樣我們不斷長大,漸漸地融入了這個復雜紛繁的社會。不再為那紛紛擾擾而亂自己的心志,不再為那種種誘惑而改變自己的意向,也不再為那一點點小小的潛規則而感到莫名其妙。什么都是假的,都是那么的微妙,無孔不入,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它們進入不了的,你無意間就落入了它的圈套。當你發現時,也許你會氣憤,不要感到奇怪,那是因為你是第一次經歷,以后還有很多這樣奇怪的事。經歷了很多,我們便變得平靜、平凡、默默無聞。我們開始尋找自己的世界,一個只屬于我們自己的世界,理想也隨之變遷。我們不再去追求那種偉大、事業,這一切都是虛無,永遠不會帶給我們快樂。我們開始尋找平靜,尋找只屬于我們自己的愛好,然后找到其中的快樂,發現生活的真諦。
理想與現實之間總是有一定的距離,這距離不僅僅是那實現于否,還有那時間上的距離,像是在入世就做著出世的夢。總是在某個時刻做著下一時刻的夢,當下一時刻來臨,我們又把這夢忘記,開始做另一個夢,永遠沒有盡頭。
關于理想的哲理散文【2】
彩蝶飛舞是為追逐花的蜜香,鳥兒高翔是對藍天的向往,小溪歌唱是因為走進了春的故鄉。人們的一切努力和拼搏都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
人生從記憶開始,就衍生出了理想的翅膀。理想不是做夢。理想,是對美好現實的向往和追求,是理想的孿生姐妹。理想是石,可以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可以點燃熄滅的燈;理想是燈,可以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可以引你走出大山和沼澤。何其芳詩曰;對于生活我又充滿了理想,充滿了理想。理想可以使平庸變得高尚,可以化虛無為存在。不要讓追求理想之舟停泊在幻想的港灣,而應揚起奮斗的風帆,駛向現實生活的大海。每個理想都是一滴水珠,滴滴水珠可以匯成一片海洋,這就是人生的理想。真正偉大的人生,是以崇高理想的確立為始發點,真正生命的春天是隨著理想種子的播下而來臨的。
美國總統克林頓1994年1月14日下午,在莫斯科奧斯坦金諾電視臺接見俄羅斯新聞工作者和各界代表的一段話詮釋了理想;“我16歲時,就下決心為國家服務。我以林肯總統為榜樣,不斷地學習,準備,抓緊各種機會不懈的追求奮斗,終于有一天,我問鼎白宮,實現了自己的理想”。
人之所以堪稱偉大,皆來自神奇的理想,更來源于要實踐這個理想。達爾文找到了進化論的根源,寫出了驚世之作《物競天擇論》;奧本哈默找到了原子裂變的規律,后來成為原子彈之父;海明威找到了做人的尊嚴,獲得了諾貝爾獎;居里夫人找到生活的快樂,不但發明了鐳,而且還把孩子教養成了科學家。實現理想,是偉大與平庸的天壤之別;是聰明與愚蠢的重要分水嶺;是勤奮和懶惰的最佳見證。
找到理想,就是找到人們要追求的目標。目標是人生前進的驅動力。有了目標,人生便有了前進的方向。理想之所以能變成現實,是在于常人無法承受實現目標的過程。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倘若理想實現,便是自己改寫了自己的歷史,理想未能實現,是空想寫就了自己的歷史。拿破侖說: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個好士兵。魯迅先生告誡說,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馬克思寫出的《資本論》,都是從設定目標的時刻開始的。對于有美好理想和遠大目標的人來說,人生過于匆匆而暫短。對于沒有理想和缺乏目標的人來說,人生則緩慢而長久,空虛而近于煎熬。
找到理想,才能有所作為。理想是美麗而鼓舞人心的。人生一場,不能沒有理想;沒有理想,就像航船沒有方向;失去理想,猶如飛機沒有導航,必定迷失方向而造成機毀人亡。找到理想,你就找到了作為的舞臺,你就擁有了生命中的輝煌。理想不會像鮮花一樣為你自然綻放,輝煌也不是別人給予和垂手可得的,燦爛的生活需要自己付出艱辛的努力去創造。達芬奇畫蛋,是千錘百煉的結晶,諾貝爾發明炸藥,那是不懈奮斗的結果。告訴你吧!朋友,無論你生在繁華絢麗的都市,還是窮鄉僻壤,無論你是家境富裕,生活殷實,還是貧寒,缺衣少食,也無論你是身體健康,還是身體殘障,你要理想成真就必須堅定不移的付諸實踐,才能春華秋實。
找到理想,就是找到了希望。希望是沙漠中的甘泉,是黎明的曙光,是高山上的雪蓮,是雨后的彩虹。人生的希望,是孕育生命的搖籃,它是劃向彼岸的一只槳。當我們面對挫折感到絕望時,請你不要忘記魯迅的“希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當你突遇山崩海嘯時,你一定會想到,人生的逆境,可以摧殘你的命運,但折不斷你的意志,剝奪不了你的信念。事物皆蘊涵著諸多的希望,即使不能做棟梁,那也是爐膛中的一段薪,發光發熱,在生活中苦苦奮斗的人,即使你不能成為大海,也能化作一滴水,滋潤一棵降株仙草。人性的光輝總是在不經意間顯現出來的,假如命運折斷了你理想的風帆,請不要沮喪,因為岸還在;假如命運凋零了璀璨的花瓣,請不要沉淪,春還在;假如你在路上被絆倒,請不要無奈,因為我們還活著,生命還在,理想還在,陽光還在。
找到理想,就能燃起生命之火……人人心中都有一團火,它不能熄滅,只能燃燒。燃燒,使生命方顯莊嚴和可愛。馬列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圓了中共產黨人的理想,兩萬五千里長征,使民族革命的火種越燒越旺。生命之火,是照亮前進征途的火炬,是溫暖著理想的爐膛,升騰著冉冉的朝暉,托起理想的希望。東方的旭日,之所以光芒四射,皆源于太陽的內心熊熊燃燒著形狀各異的火舌。人生的火焰噴薄而出,使理想更加光彩奪目。
理想,不是幻想,而是托起了明天的希望,理想,不是假想,而是為人生插上飛向遠方的翅膀。理想,能改寫你的歷史,能創造奇跡,能使人沉迷,更能使人奮起。
關于理想的哲理散文【3】
我是生活在精神高端的人,所以總有些不現實。我羨慕那些才子佳人的風流,向往那些雅士才女的浪漫,而我所處的現實與理想中的這種境界又是多么地格格不入。所以,我常感受到痛苦,向往優秀而不得,回歸現實又不能。現實的鄙俗與高雅的追求是一對多么深刻的矛盾,像帶著尖利的剌,時常剌得我鮮血淋漓,痛苦不堪。
有時,竟覺似瘋狂般的煩燥,有時又要強壓住心中這股亂竄的郁悶之氣。才子佳人式的浪漫愛情,古典式的美好情懷,總有一種如詩如畫地美好,在深深吸引著我。我不知這種根源是從哪里襲來,也不知這種理想,何以在我心中如此執著。而在我閱世的歷程中,在眾多的佳人之中,總有一些這樣的的女性叫我喜歡:
她們或詩意而溫婉,或優雅而淵博、睿智,或從容、豁達與平和……
席慕蓉是我較早喜歡的一位詩人。喜歡她是從她的《抉擇》詩“假如我來世上一遭,只為與你相遇一次”開始的,后來再接觸她的詩集,為她詩中語言的清新、秀麗而感到欣喜和迷戀。她的詩總能讓人置身其中,尋到與其共鳴的情感。她的詩歌語言清新明快,又帶著淡淡的憂傷。如其《距離》詩 “我們置身在極高的兩座山脊上 遙遙地彼此不能相望……小心啊 你說 我們一步都不可以走錯”,清新明麗的語言,雖讓人能感受到彼此心底深深關心對方的溫情,卻又讓人能感受到彼此相距遙遠、無法跨越的無奈。
畢淑敏也是我很喜歡的一位女作家。早些時,接觸過她的散文,但那時談不上喜歡,只是有些印像。后來,一位朋友說起喜歡她的作品,說她的作品讓人平靜。于是開始接觸她的作品,她對社會、人生深刻的洞察力,那種平靜、淡定的從容,讓我為之深深折服。而且她本身性格中的堅韌、認真、勤奮,也是令人深深敬佩的,比如在她的博客中讀到一些寫她環球游行的見聞,從她淡定從容的文字中就能窺見她那種勇于實踐、不怕困難的精神。她不僅是一位作家,作為一名心理醫生,她在心理學方面的造詣也頗令人稱道。印像中,她的小說《女工》很令我喜歡,她的散文集《世上可有真的一見鐘情嗎》也很有味道。平實淳樸的文字、淡定從容的精神,令人無法不喜歡。
我還很喜歡雪小禪,喜歡雪小禪文字的味道,喜歡雪小禪筆端沁透的那種薄涼,喜歡她筆下那些蕩氣回腸,百轉千回的浪漫愛情。以前寫過兩篇關于她的文字,一篇《邂逅雪小禪》、一篇《喜歡雪小禪》,雖然淺薄,卻是喜歡她的明證。
這些女性,總是以她們本身所閃耀出來的獨特光芒,深深地吸引著我。而在這眾多的女性之中,我最喜歡的還是一個叫做林徽因的女子。
林徽因與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之間的故事,就足以讓人為之唏噓感嘆,能令幾位杰出才子為之傾心不已的女性,該是一位怎樣的奇女子?徐志摩因她而成為詩人。金岳霖對她一身追隨,終身未娶。梁思成作為她的丈夫,對她又如此包容與厚愛。而其高潔的品質、出眾的才學更是令人欽佩萬分。她集建筑師、教授、詩人、作家于一身。在她家舉辦的文學沙龍中,其智慧的頭腦、敏捷的思想、博學的知識、伶俐的言辭,使她往往成為聚會的焦點,中心人物。而其在中國古代建筑方面取得的巨大學術成就,閃爍的耀眼光芒也足以我輩驚羨不已。從三十年代初至抗日戰爭爆發,她和梁思成的足跡遍及全中國15個省、200多個縣,實地勘察了2000余處中國古代建筑遺構。漫漫征程,她們為中國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寫下有關建筑方面的論文、序跋等就有二十幾篇,多么難能可貴! “1949年以后,林徽因在美術方面曾做過三件大事:第一是參與國徽設計。第二是改造傳統景泰藍。第三是參加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為民族及國家作出莫大的貢獻。”她不獨品貌出眾,而且為國為民還做出了如此杰出的貢獻,一個不可多見的女性!一個奇女子,真是令人不由得不深深地喜歡!
我唯愿能做一只飛向太陽的雪鳥,最大程度地接近輝煌。
關于理想的哲理散文【4】
我生為理想,死亦為理想。盡管窮盡一生,也無任何怨言。困為,理想——是永不止息的瘋狂!
——題記
一聲嚶啼在清晨的第一縷破曉中響起,打破了早晨的寧靜。朝陽沒有阻礙地照進房內,使萬物泛著圣潔的金茫——包括那個剛剛出生的嬰孩。至此,這個孩子的命運就被賦予了一種最瘋狂的道路。是的',瘋狂。
夕陽西下,櫻紅的晚霞籠罩著黃沙彌漫的高原,山里的一切好象凝固了,只有樹葉婆娑的聲音偶爾響起。一個小女孩坐在窯洞高高的門檻上,手里拿著木棍,眼神望向那條進山的蜿蜒道路。她在畫媽媽,也在等媽媽。其實她不知道媽媽的模樣,但是她知道,媽媽一定很美……正畫著,院子中那棵枯朽的梧桐樹的樹枝突然“嘎嘣”一聲斷了,她也從自己的世界中回過神來。她看了看地上不如意的“媽媽”,又看了看如畫的家鄉,心中暗暗下了一個決定:她一定畫出最美的媽媽和世界。一定。
正是風雨大作之時。本來此刻才是清晨,現在因為風雨顯得更加壓抑。一個身高不足1。55米的小女孩背著比她的背要大許多的畫夾趕去上課。盡管手中執傘,身上還是幾乎濕完了。她一個人。雨下得更大,她的步伐也越來越快,她想早點去給老師看看昨晚的習作。她知道:只有比別人付出的多一點,再多一點,才會離成功近一點,再近一點。
有一次,她的媽媽問她:“你真的喜歡畫畫嗎?你成績可以,上美術學院不會不甘心嗎?以后的路,確定要這樣去走,盡管風餐露宿?”她停下正在排線的碳筆,轉過頭看向媽媽,淡淡一笑,說:“我可以很堅定地說,我熱愛它。我知道我是個不細心的孩子,可是面對畫畫,我卻一絲不茍,細心至極。我沒有刻意,這好像是出于本能的上天賦予我的。我知道,我是個懶惰的孩子,可是一旦畫畫,卻能一天不動,廢寢忘食,只是畫畫。我也知道,畫畫注定是一個賭局,這條路走起來太艱辛,要么輝煌,要么死一般的沉寂。可是我還是賭一把,為了理想瘋狂一次!我生下來就是為了理想。此生永不止息地為理想而狂!人的一生如此短暫,倘若能為理想瘋狂一生,此生無憾!”說罷,看向窗外的朝陽。她知道,有一種力量正在催促著她,并將一直摧促著她。
有生之年,她會實現理想,她會實現理想,因為執著,因為癡狂。
有生之年,她不會放下畫筆,困為迷離,因為癡狂。
有生之年,她只為理想而生!
關于理想的哲理散文【5】
威廉華萊士曾說過“每個人都會死,但不是每個人都真正活過”在走到生命盡頭時,人們往往害怕的不是死亡,因為那已經是注定的事,而是在回味生命的旅程時才發現自己從未活過。
國外一家醫院做過一項研究統計,他們訪問了100多位臨終老人,讓他們回想在一生中最大的遺憾是什么?幾乎全部的人回答的都不是他們做過的事,而是那些他們未曾做過的事,沒有冒過的險,沒有做過的夢以及沒有實現的理想……
人生最大的幸福莫過于有理想并且實現了,人生最大的挫折莫過于錯過理想。很多人好不容易有了一個理想,有了想要追求的事物,卻由于太過漫不經心,總想著一切還來得及,于是便不知不覺的走到了失去的地步。
人生在世,最悲哀的莫過于沒有理想,一個沒有沒有理想的人,和一條咸魚沒有什么區別。沒有理想的人,就像一輩子只在路上行走,從未想要奔跑起來,去追逐什么。生活不僅只有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理想有多遠,就能走多遠。
不想在自己老去的那天,突然有人問起,年輕時候的理想完成了嗎?不知道該怎么回答。如果理想沒有實現,如果有一個機會可以從來,可以讓人再年輕一次,那么是否還有勇氣想象自己曾經的理想?還是任歲月流逝,被一點點的侵蝕?
很多時候,不是人們選擇理想,而是理想選擇人們。在理想面前,老去的自己會不會去想‘如果當初做的決定是不一樣的,那么現在的自己會不會更好呢?’只是世上沒有后悔藥,人生沒有如果也不會重來,能做的只有把握好現在,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至少要對得起自己的年輕。
“我們改不了上天發給我們的牌,只能決定怎么打這手牌。”不要去想只過完這一生就好,而是要用理想引領生活。所以理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哪天實現了呢。
只是理想不是靠想出來的,更不是癡人說夢。理想是一條不知終點的路,這條路上充滿了荊棘和坎坷,也許會失敗受傷或者迷茫。對于理想不能只是有點想要追逐,一個人的理想,想要達到,就必須要用生命去追求。其過程會很艱辛,沒有捷徑。世上沒有平坦的山,想要登上山頂,就必須先爬過陡峭的山脊。沒有人會在意你跌倒多少次,也沒人會在意你有多勞累。所以追逐理想的路也是一條孤獨的路,路上少不了質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樣,哪怕遍體鱗傷,也至少要活得漂亮。畢竟理想是自己的無關他人。況且煎熬與批評都是成就非凡的先決條件。有痛苦的人生才是完美的,不可以拒絕痛苦,卻有選擇痛苦不同種類的權利。痛苦的種類有很多,比如說邁向成功的痛苦,比如遺憾終生的痛苦……
我們所有的理想都有實現的可能,只要我們有勇氣去追求,有用生命追求的堅持。也許今天依舊是碌碌無為,但沒關系,未來的每一刻,都是全新的自己。時間不會停止,所以要努力把握好現在,無法回到過去,所以只能重新開始,改寫命運的結局,也不枉在這個世界曾經活過。
關于理想的哲理散文【6】
今天的天氣很涼,大有深秋的意味。這種濃陰的天氣與睡覺最為相宜,不用再受溽熱之苦,也不必再受叮咬之罪,蒼蠅的“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的青睞也盡可拋卻。
曾有人調侃人生的美事無過于:睡覺睡到自然醒,數錢數到手發酸。言語雖有些粗鄙、俗氣,但也確實道出了很多人的心聲,或者也可以說是很讓人想往的。
愛因斯坦說:我從來不把安逸和享樂看作是生活的本身——這種倫理基礎,我叫它豬欄的理想。在這句名言的燭照下,我們很多人怕都逃不掉豬的身份了。做豬就做豬吧,能吃、能睡、自足、安樂,大都市里的許多人士想追求這個境界還追求不到呢。有詩人還以豬為傲,說是什么:腰間別著詩篇的豪豬。此語實為反叛之極,不過,正好從另一方面說明豬并不是一無是處。況且,退一步說,我們不做豬,不樂天知命,生存問題、發展問題就能解決的更好嗎?
現在是消費的年代,對財富和奢侈生活的追求,早已無可非議,并潛移默化的深入人心了,安貧樂道在如今的社會好像沒有多少市場。“學不在高,有錢就行”。所已,不是“有錢能使鬼推磨”而是“有錢能使魔推鬼”,所以,有人會和錢過不去嗎。
只是“人無外財不富,馬不吃夜草不肥”,靠著微薄的收入,能維持著溫飽就很不錯了,想數錢數到手發酸,只有到夢里了。
“此身無能賺大錢”,只好“猶抱枕頭睡大覺”。雖然不想被偉大的愛因斯坦所唾棄,看來也在所難免啊!
關于理想的哲理散文【7】
所有人都有理想。
有的人希望改變世界,有的人希望改變自己,有的人希望考得高分,有人的希望結婚生子,有的人希望吃飽喝足,有的人希望找到對象,有的人希望漲工資,有的人希望睡好覺,有的人希望長胖,有的人希望變瘦。
這些無關乎大小的渴望,都是人們對待這個世界,對待自己的生活的一種近距離或者遠距離的追逐。內心充滿期待,那種感覺或沉穩,或焦急,或明顯,或隱晦。
當然,我也有理想。
我首先渴望自己能夠很順利地考完駕照,接著順利地通過公司復試,然后再順其自然地交接現在的工作,而后找老友幫忙,去另外一個城市安定下來。
我渴望在那個城市白天充實地工作,夜晚出去跑步,回來洗個熱水澡,然后看書,抑或是寫作。
然后我渴望把這些美好的事物,告訴等待著我好消息的父親母親,渴望他們能夠聽到這些消息后精神抖擻,然后頭發會因此白的緩慢一些。
我渴望將這個消息告訴我的弟弟,告訴他努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用顧慮太多,哥哥全力支持。
然后我渴望在工作上得到領導的認可,與同事們相處和諧,我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我渴望能遇到一個知書達理的女孩,我們一起攜手走向未來。
我渴望能夠在那個我熟悉的地方定居,直到一切生活都順理成章。
看,這就是我的理想,我的渴望。是不是看起來很簡單。
我的理想,其實是太多人的理想。很難想象,也很難相信,我們都那么沒有志氣,沒有喊出改變世界的口號,那些令自己振奮甚至感動的話語。
其實,我目前最大的理想卻是,我能夠靜下心來看書學習,然后找一份好工作。
沒錯,我辭職了。
我想用一個簡單的儀式來結束自己所有的過往一樣。所以我注冊了一個新的賬號。在這個平臺上,分享我內心的感受,然而我不清楚這是什么感覺。但是真的像重新開始一樣,無論過去多么沉重。
我有時挺驕傲的。“看,你們不敢做的,我做了!”。對,沒錯。也許在我自己看來多么偉大的行為舉動,其實在別人看來都是難以理解和傻不拉幾。
我有時也挺迷茫。這樣做真的好么?我真的可以克服所有困難嗎?以后變得更壞該如何?
江東父老又要取笑我了吧。
所以,我此刻有那么美好的理想想要實現。我感覺實現他們只要能堅持,夠努力,也許就夠了。
我其實也是這么相信自己的。所以,內心勤奮的小人,告訴怯懦的小人:你害怕什么呢?餓不死你,已經是上帝對你最大的仁慈了,你還在擔心什么呢?
誠然,我會笑著和那些認定我也不會餓死的朋友說:我又餓不死,怕啥。
他們笑著回道:就怕你不死。
是啊,就怕我不死 ,因為不死,所以才這么折騰。無論什么思考,有沒有經過腦子,做出的決定是否成熟,是不是還差不差火候,這些生疏的人生湯藥,掰開自己的嘴也要灌下去。
其實當你閉著眼,咕嚕咕嚕喝下時,興許你根本嘗不到其中的苦呢。這也許是最幸運的自我安慰了。
沒錯。一個有理想的人,經常性習慣性地安慰自己,那也是自大部分世界拋棄他之后,能夠存活下來的唯一動力。那種動力,叫做自我相信,自我堅持,自我催眠,自我奮斗。
很多人的成功,都隱藏著無數個細節,用來描述困難的細節。但是當他們走過去之后,驀然回首,卻發現,很多事情也不過如此。就像麻藥,你咬牙頂過注射時的疼痛,手術的痛幾乎感覺不到了。
而他們注定看到了不一樣的風景,站在終點,比那些風景還要永恒的,是他們的內心。
更何況,我從來沒有給我自己的成功,做一個完整的定義。也不知道成功對于我來說,對于我的生活來說,會有多大改變。
所以,我并非一個追求成功的人。我只是一個有著普通理想的人。
但是,難以否認的是:
我必須為我的理想,去做些什么。
又想起那首詩: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理想的哲理散文】相關文章:
我理想的家庭境界_哲理散文04-05
在哲理散文03-10
有關理想的散文02-08
我的理想散文01-31
理想的起義散文04-02
理想的風箏_散文04-09
關于理想的經典散文03-17
再見理想散文12-31
生活的理想就是理想的生活的散文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