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景散文-醉倒在秋雨里
今年一直雨多,也沒被酷熱灼疼,所以對于秋的到來,還真沒有做好心里準備。一直想,葉黃了,秋也就來了,于是就總是望著樹上的葉子看季節,碰秋。
突然間,街市上熱鬧得不比尋常。翻翻農歷,中秋了大家要忙著備些飲食,準備聚會賞月。當一堆堆的鮮果蔬菜被一掃而空的時候,夜來了,所有的聚會如期舉行,很多的期待都如愿以償,唯獨那個月亮,卻深藏不露。一圈圈的煙霧籠過,濕意加重,雨點來了,撲面的倒是濃濃的秋味。抬頭望向遠天的瞬間,我眼前便站著一個盈盈飄逸的秋,裊裊,輕柔,卻叫人愛憐。于是,我放下酒杯,把整個身心醉倒在一份綿綿的秋情里。
秋雨最柔。細細的雨絲,紗一般柔,煙一樣輕。臨窗而立的時候,正如一位亭亭玉立的浣紗女,不施粉黛,自然清新。款款走過,似彩練當空,如春柳扶風。繾綣而嫵媚,婆娑而芬芳。到她小心翼翼開始拍打窗欞,又如一位情竇初開的女子,撫琴弄弦,低吟淺唱,既在訴說秋水長天,又似在傳唱春華秋實。千絲萬縷,婉轉迷蒙,綿亙在悠悠天地間,婉約天成的一頁頁詩行。這時候,滴滴答答的響聲,就又成了平平仄仄的韻腳,跌宕起伏,別有洞天。要說春日的雨帶著少女的羞澀,夏日的雨有著中年女性的大膽潑辣,那么秋日的雨正好就是含蓄典雅的少婦,清秀雍容,風姿卓卓。既可以看個透明,又可以聞到五色香味,美到五官,美到極致。秋雨的柔,柔在氣息里,柔在感知里,柔在一種知情懂性的想念里。
秋色最亮。入秋以后,綠色也成了墨綠黑綠,亮也亮得有層次有深度。遠山開始被赤橙黃綠青藍紫涂畫,層林盡染。就那一張張樹葉,因為吸盡了夏日的陽光,顯得格外澤亮。我知道,這原野原本都是土色的,飽經了滄桑,只留下一臉的呆滯。加上夏日的枯燥侵染,早就單調不堪。可現在不是這樣,有了秋的滋潤,那一層疲憊和灰塵早已銷聲斂跡,那份邋遢與懶散也被悉數抖落。花草間,山林里,包括小鳥們的翅膀上,到處都發著熠熠的光,看著溫暖,想著也舒心。秋色的亮麗,不光是逍遙在人們的視覺里,更多的時候是跳躍在文化人的思維和文字里,記錄著今天,激勵著明天。讓很多幾近麻木的神經,也一根根重新敏感了起來。
秋聲最輕。秋的到來往往很突然。當人們還在醉心于曠野的五彩繽紛的時候,秋的腳步總是悄然而至。好在她很輕盈,不叫囂不張揚。她知道人們很戀她,會給她很多的好詞好句,會給她很多的憂思和心動,甚至會讓很多的人為之澎湃。所以,她就有意亦步亦趨,一點點滲過來,讓大家按照正常的秩序接納她。翻開一摞摞的畫冊和詩文,啟開中青老幾代人的情思,都有著對秋的詠嘆與感念。而這每一頁每一行,在當時都是對秋聲秋景的一次狂叫。雖然情事已過多載,風韻猶如當日。品出了秋的響聲,我們就不難領悟到她的成熟與美妙。高分貝可以震撼人的耳鼓,而那種氣息的洶涌,吹拂的是人的心靈。秋聲輕柔,輕得就像早間的.花香,就像午間的飯味,就像夜里的安逸,來來去去都是一種極其自然的神態,不醉不由人。
秋情最好。多才之人多情。“風擁著雨嫵媚,雨借著風嬌滴滴撒歡。”這就是文人墨客眼里的秋景。一花一草一木,一小橋一流水一樓臺,一亭閣一青磚一黛瓦,一油紙傘一粉黛一古巷,重彩在輕籠薄紗里,唯美了濃淡相宜的情調。其實我更是在意“草寂鳴蛩,黃花滿地,殘荷聽雨,凄婉蕭條”的悼情詞句,特別是那“梧桐更兼細雨,到晚來,點點滴滴,怎一個愁字了得!”的情緒,總讓“一場秋雨一場寒”的物象描述,不僅是在記錄季節。當然情思也有很歡快的,想起家鄉田野村頭的秋,總是泛著稻麥香味,浸潤著孩子們的童趣,溫暖著大人們的家長里短,親切又快樂,多彩而難忘,有著難以描述的靈性。只是漂泊中的秋,可是最怕雨的。有些悲涼,還真不是風逐落葉那么簡單,往往會透徹心骨,早晚都不得安生。這時候的秋呀,就被情裹著,情是怎樣,秋就是什么顏色。
中秋都過了好幾天,可秋雨還在斷斷續續淅淅瀝瀝。衣褲加厚的早晚間,秋味一日濃似一日。似乎此時的雨,已經和你我無關,也不為我們的喜厭停留,而只為了暢快自己的情緒,宣泄自己的心念……物我相通相容的瞬間,我真想就此醉倒,柔而亮,亮而輕,輕而好……
【寫景散文-醉倒在秋雨里】相關文章:
秋雨寫景散文03-14
秋雨的寫景散文04-18
秋雨里的牽掛散文03-15
無情的秋雨寫景散文04-14
寫景散文-聆聽秋雨03-14
秋雨寫景散文欣賞04-18
秋雨七里湖-散文03-14
飄逸在秋雨里的思緒散文03-31
寫景散文:穿行于秋雨之中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