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贊“阿Q精神”的散文
阿Q是位家喻戶曉的知名人物了。稍稍讀過點書,喝過點墨水的人都知道他是文學大師魯迅在《阿Q正傳》中塑造的一個典型的文學形象。阿Q歷來都是作為反面教材的,都是被取笑的小人物。能夠使他生存下去的唯一支柱就是“精神勝利法”。他的社會地位低下,沒有人能瞧得起;他沒有固定的住所,更沒有穩定的職業,偶爾在未莊做做零工。好象也沒有什么親戚,整天像個幽靈一樣東游西蕩,且長了一頭的癩子,時常被人拿來取笑。可就是這幅模樣,他還偏偏自高自大、恃強凌弱,仿佛活得有滋有味,一幅世人皆醉我獨醒的傲然無物的神情。這可是他自己認為的,在趙太爺的'眼里,阿Q算得上個“球”呢?!他僅是人們茶余飯后的笑料罷了——這點多像那個終生連半個秀才也沒撈到的迂腐無能的孔乙己啊!
魯迅創作阿Q這一藝術形象的本意大家都明白,那就是深刻地揭露國民麻木和愚昧的劣根性——明明受盡了壓迫和剝削,可就是習以為常,不知反抗,最終導致辛亥革命的失敗。
時光飛度近百年的光陰,帝制早已被推翻,封建余孽也似乎絕跡。可阿Q的“精神勝利法”早已漂洋過海,成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阿Q已經像葛朗臺、普柳什金、哈姆萊特、堂吉訶德一樣為世界人民所知曉了。
這里,我所要盛贊的就是阿Q精神——這種頗具智慧的為生存不得已而為之的精神。大體說來,阿Q也沒有做過什么太大的壞事。僅僅是摸過一次小尼姑的頭,打過吳媽的注意而已。阿Q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為了生存受盡了別人的欺凌和嘲笑,也僅僅罵幾句話出出怨憤,他沒有去投毒,沒有去殺人放火,沒有怨天尤人。頭上長癩子,那是先天生的,他好象并沒有過多的在意。他不僅活著,而且還唱著“手執剛鞭將你打”。這種處境還能活得如此光鮮,如此有滋味,難道他大腦出問題了嗎?非也。如今這個世道,不公平的事情可謂很多很多——考出同樣的成績,別人提拔你無聞;做出同樣的貢獻,別人被宣傳得大紅大紫,你無人問津;你的能力比人強,可就是像蝸牛一樣始終落在后面。年輕時,論胡子;年長時,論考試。反正,陰錯陽差,你總是與好事無緣。同樣的崗位,你一干就是十年、二十年。你不甘心,發句牢騷,又被好事者傳到領導的耳朵里。怎么辦呢?跳樓?放火?爆炸?哈哈,我才不傻呢!跳樓對不起爹娘;放火會爛殺無辜;爆炸,那等著把牢底做穿吧!唉聲嘆氣,把自己封閉起來?哼,那“神經病”源就會光顧你。怎么辦呢?還是學學阿Q吧!照樣唱著過!一樣的陽光空氣,一樣的藍天白云,一樣的大漠孤煙,一樣的小橋流水,一樣的星移斗轉。說不定誰活得大呢?有了這種想法,你就會拋卻以往憂悒的心情,你就會慢慢找回遺失的快樂,你就會“福如大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這樣想想,你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我想,廣義來說,這種精神勝利法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了。你說要不要贊那么一贊?
最后,我想以一首詩歌《熱愛生命》作為本篇的結尾: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
既然選擇了遠方
便只顧風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贏得愛情
既然鐘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誠
我不去想身后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
既然目標是地平線
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來是平坦還是泥濘
只要熱愛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中
【盛贊“阿Q精神”的散文】相關文章:
阿Q精神漫筆散文02-27
學阿Q精神日志04-14
阿Q后轉散文04-25
我的阿Q父親散文05-25
《阿Q正傳》的精神勝利法01-17
假期里的阿Q師徒散文隨筆12-09
假期里的阿Q師徒的散文隨筆01-13
阿q學英語03-17
“風流”人物阿Q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