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要給你一個驚喜散文
在和一所小學老師進行的座談中,聽到一件令我非常傷心和感慨的事情。
在小學五年級的勞動課上,為了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老師教學生縫制椅子墊。后來正趕上婦女節,老師為了教育孩子們關心父母,就號召同學們回家給媽媽縫一個椅子墊。孩子們聽了,積極性很高。有個孩子,回家顧不上做作業,翻箱倒柜地找出布啊,針線啊,忙了半天,辛辛苦苦地給媽媽縫了個椅子墊。他想給媽媽一個驚喜,就把椅子墊先藏起來,不讓媽媽看見。媽媽下班回家,張口就問:“寫完作業沒有?”孩子回答說:“還沒有呢。”媽媽一下來了氣:“放學這么半天,你干什么了?”孩子說:“媽媽,今天是三八婦女節,我給你做了個禮物。”說著拿出了藏在門后邊的椅子墊。他滿以為媽媽會高興呢,沒想到,媽媽不但沒有什么驚喜,反而一手抓過椅子墊兒,說:“你弄這玩意兒干嘛,不寫作業!”邊說邊把孩子忙了半天做的椅子墊撕了。
小男孩氣得直哭,他的心境可想而知,他對媽媽的一片愛心被媽媽粗暴地傷害了。老師號召同學們給媽媽做禮物的時候說:“媽媽平時關心你們,付出了很多心血,你們也應該關心自己的媽媽,送給媽媽一個自己親手做的禮物,就是關心媽媽的實際行動。”孩子聽懂了老師的話,他用一個下午的`時間給媽媽縫椅子墊兒,也許長這么大,他還從來沒有為媽媽付出過這么多的勞動,他多希望媽媽會因為他變得懂事了而高興和喜出望外啊!他在一針一線縫椅子墊的時候,一定想象著媽媽回家看到這份特殊的禮物時的高興勁。他萬萬沒想到媽媽會這樣。他大失所望,對媽媽的愛,一下子轉為怨恨,恨媽媽不懂自己的心。
一件本來非常難得的好事就這樣頃刻變成了壞事。媽媽的想法我知道,她是恨鐵不成鋼,她是望子成龍,她恨不得孩子把所有時間都用在學習上,門門課考100分,將來上重點中學、重點大學。她心里真的并不想傷害孩子,她對孩子是一片愛心。
我卻對這位媽媽“恨鐵不成鋼”。她太不會做媽媽了,她太不懂孩子的心,她把孩子的“好心當作驢肝肺”,她的幾句本出于好心的話,沉重地打擊了孩子,傷害了孩子,孩子送給她深深的愛,她回報給孩子的,是表面上令孩子感到的一種冷漠和無情,孩子為這種冷漠和無情感到傷心、沮喪和怨恨,他會在很長時間里不開心,就是待會兒做作業也沒有心思,沒有積極性。
教育家經常說,教育要“抓住時機”。孩子給自己親手縫椅墊,這是一個多好的時機!它的意義遠不止于孩子會勞動,會干活了,其意義主要體現在人的情感上,在孩子的一針一線中浸透著孩子對媽媽的愛和關心,浸透著孩子對媽媽的感情回報。這是一個多么好的母子雙向情感交流的機會呀!善于表達情感的媽媽,如果遇到這種事情,肯定會驚喜地擁抱住孩子,好好地親吻親吻他。
心理學家說,我們成年人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理解孩子的需要,就是人們常說的,要懂得孩子的心。當從小被嬌慣得只會接受父母關愛的孩子,通過給媽媽做禮物而滋生出一棵關心、愛護爸爸媽媽的幼苗的時候,他們多希望自己的行為,自己的心思被理解,被肯定啊!雖然我們東方人一向不善于表達感情,但總要有一句“謝謝”的話,或者起碼得有一點高興的表示吧?
處于兒童中期的孩子,就像這個五年級小學生的年齡,他的社會關系網絡,也就是他與父母、親戚的關系和同伴關系,對他的心理正常發展關系巨大,當他們經常能感覺到爸爸、媽媽非常關心他,理解他,支持他,同伴也理解和支持他的時候,他就感到安心,就沒有什么憂愁和疑慮,面對困難他就有勇氣去克服,面對壓力他就不害怕和焦慮。
我們做父母的,特別是年輕父母,應該懂得孩子的需要,應該重視孩子的情感、情緒發展。
【當孩子要給你一個驚喜散文】相關文章:
交給你們一個孩子散文05-15
孩子,要勇敢散文05-14
一個女孩子為什么要努力散文02-19
說一個故事給你聽散文04-02
給你一個媽媽那樣的擁抱散文04-14
孩子們要幸福散文03-31
拿什么奉獻給你,我的孩子散文05-14
寫給你的散文03-25
給你的信散文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