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散文閱讀中題目含義及作用解析
散文閱讀
(1)分析散文段落(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學習目標:掌握并運用分析散文句子、段落在文中作 用的常用術語和一般方法
【高考真題展示】
●2007年《麥天》第16題:“頭頂一團火球, 身上汗珠子擦丁又出。早晨起個太早,白天累一 天,晚上一碰枕頭跌進夢鄉,搖不醒叫不應。麥 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這些敘寫從全文結構 看有什么作用? (6分)
●2009年《上善若水》第11題:開頭一節的 三個問句,對文章內容的表達有什么作用?(5分)
常用術語內容上:
●突出了……,表現了……,營造了……
●與… …相對比,強調突出……
●以……作襯托,突出了……
結構上:
●引出下文……
●為……作鋪墊,
●設下了懸念
●與……相呼應(照應)
●承上啟下開頭一段話或一句話的作用
內容:
點題 :渲染了…氛圍 奠定了感情基調(景物) 與后文…形成對比,強調突出了… 為后文…作襯托,表現了…… 交代寫作目的
結構:
總起全文 引出下文… 為…作鋪墊 設下了懸念,埋下伏筆(小說) 首尾呼應文中一段話或一句話的'作用
內容:點題 與…形成對比,強調突出了… 為…作襯托,表現了 使情節曲折生動,增加文章的可讀性
結構:承上啟下 總領下文 總結上文 引出下文… 設下了懸念;埋下伏筆 與…相照應或呼應文末一段話或一句話的作用
內容:點題 點明中心(畫龍點睛、卒章顯志) 揭示或深化主題,升華感情。 與…形成對比,表達了… 言有盡而意無窮,引發讀者的思考
結構:首尾呼應,結構嚴謹 與…相照應(回答前文某個問題) 總結全文
例:《麥天》:“頭頂一團火球,身上汗珠子擦了又出。 早晨起個太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頭跌進夢鄉,搖 不醒叫不應。麥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
這些敘寫從全文結構看有什么作用?
學生答案一
(1)寫出了天氣的火熱,以及男人們收麥 的辛苦,引發了下文妻子心疼丈夫而做可口的飯食
( 2) 寫男人們收麥的情景,與題目:麥天形成了呼應。
學生答案二:為后文作鋪墊。照應前文,呼應題目。
【參考答案】
①強調(突出/表現)麥天男人的勞累 (內容上),為寫妻子心疼丈夫作鋪墊; (結構上)
②與上文男人“吃苦的日子到了”相照應; (結構上)
③與下文“忙了一季的男人,長刺剌躺在 炕上…”一節的描寫相呼應。(結構上)
重點強調:內容與結構不可以割裂開來分析,二者有機結合,不可分離。
解題方法:
1、從內容方面分析:(1)概括本段文字直接表達的內容。 (2)考慮表現手法,看本段內容是否 與前后文中的某一內容形成對比或反襯。
2、從結構角度分析: 與前后文形成照應、鋪墊、懸念……
重點強調:內容與結構不可以割裂開來分 析,二者有機結合,不可分離。課堂練習簡要分析其作用。(4分)
【答案】
①這段文字表明我是在有風的環境中長 大的;②點明題意;③引出下文對小城生活場 景的描述;④首尾呼應。(每點1分)
2.文章第⑥節寫《戰臺風》這出戲,有何作用? (6分)
【答案】
①內容上寫出了一個時代對于風的強硬 態度,表現了人們對于自然的不自量力(2分); 和下文人對風、對自然態度的轉變形成鮮明對比, 揭示了“在風中長大”的主題(2分)
②結構上 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承接上文寫到的臺風肆虐, 開啟下文對于人在大自然面前低頭的評述(2分)。
3.結尾一段獨句成段,聯系全文,簡要分析其作用。(4分)
【答案】
①點明題意,首尾呼應;②卒章顯 志,揭示文章的主旨:文中的“長大”不僅 是“肉身的生長”(身體的成長),更是擺 脫了愚昧思維(認識上獲得了覺醒和進步)。 (第一點1分,第二點3分;寫出“卒章顯 志”“揭示文章的主旨”得1分,準確解說 “長大”含義得2分)
【高考散文閱讀中題目含義及作用解析】相關文章:
噪音閱讀題目及解析04-29
閱讀理解題目解析04-29
閱讀理解題目與解析04-29
《春卷》散文閱讀及解析04-14
散文閱讀指導解析04-12
槐樹散文的閱讀題目04-01
如何理解閱讀中句子的含義?09-02
散文《古藤》閱讀解析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