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語文課堂激情飛揚散文
每位語文老師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課堂上,任你老師講得唾沫亂飛,可偏偏就有一些學生要么偷看小說,要么東張西望,有的看似正襟危坐,卻也是“身在曹營心在漢”,有的耷拉著腦袋,精神不振,甚至進入了夢鄉……面對這些情況,我大聲怒喝過、批評責罵過,有時干脆把學生罰站在教室后面聽課。久而久之才發覺,這樣做,不但對課堂教學不會有一點兒好處,反而容易使師生間產生情緒上的對立,最后教學效果更差。仔細想想,學生上課睡覺,很大程度上與老師的課堂教學、課堂組織有關。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你的課堂還不夠精彩、不具吸引力,學生根本不感興趣。因此,只好把老師的講解當作催眠曲罷了。教育家斯特金認為:“教學效果基本上取決于學生的學習態度。”人的興趣調節著情感,學生如果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就會表現出巨大的熱情。愛因斯坦也曾這樣說過:“只有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也是推動學生探獲知識的一種強烈欲望。作為課堂組織者的老師,只有從自身出發,調動一切可行因素,激發每位學生學習興趣,點燃他們心中激情,才能改變這種不良現象,從而提高教學實效。那么,如何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得語文課堂“激情飛揚”,通過長期的實踐、探索、總結,我認為可以采用以下幾種途徑:
一、注重自身形象,營造良好氣氛。
有人把課堂比作舞臺,一堂課,就是一場精彩的演出。作為“主要演員”的老師,其形象、氣質、精神狀態,將會影響和感染教室里的每一位學生。其言語、神態、舉手投足都要有吸引力,有感染力。“演員”要用自己對劇本的透徹理解,用滲透情感的語言,用富于激情的動作,將學生帶入到預想的境界,再挖掘出劇本的內涵,表現出劇本的特色,從而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我們是農村中學,平日上課,有的老師不大注重自身形象。上課時隨隨便便穿身衣服,有時甚至衣衫不整,精神萎靡。有時滿臉通紅,醉眼朦朧地步上講臺。面對這種形象的老師,學生怎會有心思聽其講課呢?還不如大睡一覺痛快。這就要求老師走進課堂之前整理好自己的儀容,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必須是精神飽滿、情緒振作地走進教室,使學生望之而精神一振,端坐靜盼,這樣自然就營造了一種良好的課堂氣氛,從而奠定了一堂課的成功基礎。為了課堂需要,有時還可以通過服裝的變換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我在上《皇帝的新裝》這篇課文時,有意識地換了套較明亮的新服裝,一進教室就吸引住了學生的眼光。于是我就圍繞著“新裝”,很自然地引入了新課。每位學生都情緒高漲,課堂氣氛十分活躍。教師為人師表,就應作好表率,用我們自身形象去感染學生。在課堂中精神飽滿,用激情去點燃孩子們的心靈。正如葉瀾教授所說:“讓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
二、精心設計導語,激發學習興趣。
俄國大作家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往往是學習的先導,有了興趣就有了學習的動力。精彩的課堂好比優美的文章,文章開頭寫好了,就能吸引讀者,讓人趣興味起,有經驗的老師都比較注重新課的導入。精美的課堂導語,能使學生對你這堂課一見鐘情,有先聲奪人之效。像一塊磁鐵牢牢抓住學生的心魄,喚起他們求知的欲望,使每一個人都積極思維,全身心投入到課堂中來。因此,我們應該精心為每堂課都設計精美的導語。我在上《在烈日和暴風雨下》這篇課文時,借鑒了有位老師的做法,為這篇課文設計了這樣的導語,“祥子怎么這么傻,這么笨呢?烈日,他不知躲;暴雨,他不知避,老舍為什么寫這么一個大傻瓜呢?”全班學生聽到這一句,大為震驚:是呀,這是怎么回事呢?于是,大家就嘰嘰喳喳投入到議論中。注意力便情不自禁地集中了起來。為了一開始便抓住學生的心,順利進行教學,還可借助其他手段。在上《魯提轄拳打鎮關西》這篇課文前,我就利用多媒體播放《好漢歌》音樂畫面,從一開始,學生就被精彩的畫面和氣勢磅礴的歌聲所吸引和感染,自然趣味盎然,興致百倍。這堂課自始至終,沒有一個人偷懶睡覺,每位學生都積極思考和回答問題,課堂上激情飛揚。收到了不錯的教學效果。當然,教學內容不同,教師的素質和個性不同,導語的設計方法也就各異。我們不管采用哪一種導語設計方式,達到激發學生興趣、調動情緒的目的,都要為全課的`教學目的和教學重點服務,與講課的內容緊密相聯,自然銜接。常言道,響鼓還需要重槌擂,老師要用導語這一“重槌”敲響課堂“響鼓”第一槌。這一槌一定要渾厚激越,聲聲擊到學生的心扉上,讓學生的思維在碰撞中產生智慧的火花,用語言彈奏起美妙動人的樂曲。
三、巧妙組織課堂,調動學生情緒。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上課睡覺,也反映出他們對課堂不感興趣,不“好之”,更談不上“樂之”了。我們的語文教學,尤其是農村學校,很大程度上仍沒有跳出“應試怪圈”,仍沿襲著傳統課堂教學模式 ---- “教師一講到底,學生昏昏欲
睡”。課堂是師生互動、學生學習的主陣地,老師的“一言堂”已不再適應現代教育理念。語文課文姹紫嫣紅,風光無限,學生只要全身心地投入,自主地閱讀,親自和作者交流,用心去感受欣賞,就能領會到“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美妙意境!教師可利用一切可行的手段,巧妙地組織課堂教學,充分調動學生情緒,使學生始終保持一種間斷的波浪式的興奮狀態,每個人都具有求知的沖動,把學習語文的激情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從而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氣氛。“手里拿著小提琴,就不會干壞事”,也就更不會“睡覺”了!在上《花的話》這篇童話時,為了調動學生的參與性、積極性,我把那些平日不大愛發言的女生扮成各種花兒,在課堂上表演,模仿群花的神態、語言、動作,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個個都躍躍欲試,每位同學都主動參加到課堂中來了,積極思考,認真回答問題。教學效果自是不言而喻。總之,如何巧妙地組織課堂教學,每位老師都有自己獨特的方法。教師在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需要、學習特征、可能出現的問題等,尋求最佳課堂組織模式。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巧妙組織,就能把每一個學生都吸引到所進行的教學內容上,讓其為你的精彩而傾倒,并自始至終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我們的課堂也就會變得更加生機勃勃,充滿智慧歡樂與創造的快意,哪會還有“呼呼大睡”者?
寧鴻彬老師說過,“課堂教學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在努力加強自身修養、塑造良好教師形象作好學生表率的同時,應經常考慮如何靈活巧妙、富有創造性地向學生傳授知識,培養學生能力。從教案的設計,課堂的引入,到精妙地組織課堂教學,以及如何啟發、引導學生,使語文課堂教學呈現出生動活潑的局面,一改課堂死氣沉沉、學生昏昏欲睡的狀態。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我們去作精心準備,努力追求。在教學過程中,充分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變“苦學”為“樂學”,用真情撥動學生“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激情飛揚”!
【讓語文課堂激情飛揚散文】相關文章:
飛揚的激情的散文隨筆04-27
激情飛揚的歲月散文隨筆05-03
關于激情飛揚作文04-29
彩繩飛揚激情運動04-06
雪飛揚的散文05-10
青春飛揚散文11-11
點燃激情散文05-22
相約激情的散文05-08
讓青春激情飛揚的演講稿五篇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