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梁實秋散文詩

時間:2021-03-31 16:59:58 散文雜文 我要投稿

梁實秋散文詩

  散文是一種抒發作者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敘類文學體裁。“散文”一詞大概出現在北宋太平興國(976年12月-984年11月)時期。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了梁實秋散文詩,希望對你有所借鑒作用喲。

梁實秋散文詩

  鐘表上的時針是在慢慢的移動著的,移動的如此之慢,使你幾乎不感覺到它的移動 ,人的年紀也是這樣的,一年又一年,總有一天會驀然一驚,已經到了中年,到這時候 大概有兩件事使你不能不注意。訃聞不斷的來,有些性急的朋友已經先走一步,很煞風 景,同時又會忽然覺得一大批一大批的青年小伙子在眼前出現,從前也不知是在什么地 方藏著的,如今一齊在你眼前搖晃,磕頭碰腦的盡是些昂然闊步滿面春風的角色,都像 是要去吃喜酒的樣子。自己的伙伴一個個的都入蟄了,把世界交給了青年人。

  所謂“耳 畔頻聞故人死,眼前但見少年多,”正是一般人中年的寫照。 從前雜志背面常有“韋廉士紅色補丸”的廣告,畫著一個憔悴的人,弓著身子,手 拊在腰上,旁邊注著“圖中寓意”四字。那寓意對于青年人是相當深奧的?墒沁@幅圖 畫卻常在一般中年人的腦里涌現,雖然他不一定想吃“紅色補丸”,那點寓意他是明白 的了。一根黃松的柱子,都有彎曲傾斜的時候,何況是二十六塊碎骨頭拼湊成的一條脊 椎?年青人沒有不好照鏡子的,在店鋪的大玻璃窗前照一下都是好的,總覺得大致上還 有幾分姿色。 這顧影自憐的習慣逐漸消失,以至于有一天偶然攬鏡,突然發現額上刻了橫紋,那 線條是顯明而有力,像是吳道子的`“菁菜描”,心想那是抬頭紋,可是低頭也還是那樣 。再一細看頭頂上的頭發有搬家到腮旁頷下的趨勢,而最令人怵目驚心的是,鬢角上發 現幾根白發,這一驚非同小可,平夙一毛不拔的人到這時候也不免要狠心的把它拔去, 拔毛連茹,頭發根上還許帶著一顆鮮亮的肉珠。但是沒有用,歲月不饒人! 一般的女人到了中年,更著急。哪個年青女子不是飽滿豐潤得像一顆牛奶葡萄,一彈就 破的樣子?哪個年青女子不是玲瓏矯健得像一只燕子,跳動得那么輕靈?到了中年,全 變了。

  曲線都還存在,但滿不是那么回事,該凹入的部分變成了凸出,該凸出的部分變 成了凹入,牛奶葡萄要變成為金絲蜜棗,燕子要變鵪鶉。最暴露在外面的是一張臉,從 “魚尾”起皺紋撒出一面網,縱橫輻輳,疏而不漏,把臉逐漸織成一幅鐵路線最發達的 地圖,臉上的皺紋已經不是熨斗所能燙得平的,同時也不知怎么在皺紋之外還常常加上 那么多的蒼蠅屎。所以脂粉不可少。除非糞土之墻,沒有不可圬的道理。在原有的一張 臉上再罩上一張臉,本是最簡便的事。

  不過在上妝之前下妝之后容易令人聯想起聊齋志 異的那一篇《畫皮》而已。女人的肉好像最禁不起地心的吸力,一到中年便一齊松懈下 來往下堆攤,成堆的肉掛在臉上,掛在腰邊,掛在踝際。聽說有許多西洋女子用趕面杖 似的一根棒子早晚混身亂搓,希望把浮腫的肉壓得結實一點,又有些人干脆忌食脂肪忌 食淀粉,扎緊褲帶,活生生的把自己“餓”回青春去。 有多少效果,我不知道。 別以為人到中年,就算完事。不。譬如登臨,人到中年像是攀躋到了最高峰。

  回頭 看看,一串串的小伙子正在“頭也不回呀汗也不揩”的往上爬。再仔細看看,路上有好 多塊絆腳石,曾把自己磕碰得鼻青臉腫,有好多處陷井,使自己做了若干年的井底蛙。 回想從前,自己做過撲爐蛾,惹火焚身,自己做過撞窗戶紙的蒼蠅,一心想奔光明,結 果落在粘蒼蠅的膠紙上!這種種景象的觀察,只有站在最高峰上才有可能。向前看,前 面是下坡路,好走得多。 施耐庵水滸序云:“人生三十未娶,不應再娶;四十未仕,不應再仕!逼鋵崱叭 ”“仕”都是小事,不娶不仕也罷,只是這種說法有點中途棄權的意味,西諺云:“人 的生活在四十才開始!焙孟袼氖郧,不過是幾出配戲,好戲都在后面。我想這與健 康有關。吃窩頭米糕長大的人,拖到中年就算不易,生命力已經蒸發殆盡。這樣的人焉 能再娶?何必再仕?服“維他賜保命”都嫌來不及了。我看見過一些得天獨厚的男男女 女,年青的時候楞頭楞腦的,濃眉大眼,生僵挺硬,像是一些又青又澀的毛桃子,上面 還帶著挺長的一層毛。

  他們是未經琢磨過的璞石?墒堑搅酥心,他們變得潤澤了,容 光煥發,腳底下像是有了彈簧,一看就知道是內容充實的。他們的生活像是在飲窖藏多 年的陳釀,濃而芳冽!對于他們,中年沒有悲哀。 四十開始生活,不算晚,問題在“生活”二字如何詮釋。如果年屆不惑,再學習溜冰踢 踺子放風箏,“偷閑學少年”,那自然有如秋行春令,有點勉強。

  半老徐娘,留著“劉 海”,躲在茅房里穿高跟鞋當做踩高蹺般的練習走路,那也是慘事。中年的妙趣,在于 相當的認識人生,認識自己,從而作自己所能作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瓢 的童伶宜于唱全本的大武戲,中年的演員才能擔得起大出的軸子戲,只因他到中年才能 真懂得戲的內容。 -- “執干戈、典兵馬之臣,當以戰多勇功受賞于朝,而但累歲月、計資考,以此取高 位,壯士之恥也。然今天乂安,士無所試其能,故偏俾將帥例以恩進”,最容易獲得拔 擢的,是出身“外戚勛舊”的閤門官員,武選官出身的“管軍”大半來自這個群體,而 他們在閤門的歷練主要是禮賓通進,與統兵無關。

【梁實秋散文詩】相關文章:

梁實秋語錄01-08

梁實秋描寫的散文01-30

梁實秋生平簡介01-10

有關梁實秋的散文01-30

梁實秋散文《寂寞》01-30

梁實秋的散文特點01-30

梁實秋散文片段01-30

梁實秋散文介紹01-30

梁實秋散文雪01-30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亚洲欧洲免费无线码 | 亚洲福利精品视频 |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 日本午夜精品久久 | 亚洲a在线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