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龍應臺散文鑒賞

時間:2021-03-30 17:17:24 散文雜文 我要投稿

龍應臺散文鑒賞

  《目送》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是一篇感悟性的人生之書,下面為大家分享了《目送》的散文鑒賞,歡迎借鑒!

龍應臺散文鑒賞

  目送

  華安上小學第一天,我和他手牽著手,穿過好幾條街,到維多利亞小學。九月初,家家戶戶院子里的蘋果和梨樹都綴滿了拳頭大小的果子,枝丫因為負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樹籬,鉤到過路行人的頭發。

  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場上等候上課的第一聲鈴響。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媽媽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著周遭。他們是幼兒園的畢業生,但是他們還不知道一個定律:一件事情的畢業,永遠是另一件事情的開啟。

  鈴聲一響,頓時人影錯雜,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紛亂的人群里,我無比清楚地看著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個嬰兒同時哭聲大作時,你仍舊能夠準確聽出自己那一個的位置。華安背著一個五顏六色的書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斷地回頭;好像穿越一條無邊無際的時空長河,他的視線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會。

  我看著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門里。

  十六歲,他到美國做交換生一年。我送他到機場。告別時,照例擁抱,我的頭只能貼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長頸鹿的腳。他很明顯地在勉強忍受母親的深情。

  他在長長的行列里,等候護照檢驗;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著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終于輪到他,在海關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護照,閃入一扇門,倏忽不見。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

  現在他二十一歲,上的大學,正好是我教課的大學。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車。即使同車,他戴上耳機──只有一個人能聽的音樂,是一扇緊閉的門。有時他在對街等候公交車,我從高樓的窗口往下看:一個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內在世界和我的一樣波濤深邃,但是,我進不去。一會兒公交車來了,擋住了他的身影。車子開走,一條空蕩蕩的街,只立著一只郵筒。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識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個背影有關。

  博士學位讀完之后,我回臺灣教書。到大學報到第一天,父親用他那輛運送飼料的廉價小貨車長途送我。到了我才發覺,他沒開到大學正門口,而是停在側門的窄巷邊。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車內,準備回去,明明啟動了引擎,卻又搖下車窗,頭伸出來說:“女兒,爸爸覺得很對不起你,這種車子實在不是送大學教授的車子。”

  我看著他的小貨車小心地倒車,然后“噗噗”駛出巷口,留下一團黑煙。直到車子轉彎看不見了,我還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每個禮拜到醫院去看他,是十幾年后的時光了。推著他的輪椅散步,他的頭低垂到胸口。有一次,發現排泄物淋滿了他的褲腿,我蹲下來用自己的手帕幫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糞便,但是我必須就這樣趕回臺北上班。護士接過他的輪椅,我拎起皮包,看著輪椅的背影,在自動玻璃門前稍停,然后沒入門后。

  我總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機場。

  火葬場的爐門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屜,緩緩往前滑行。沒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離爐門也不過五米。雨絲被風吹斜,飄進長廊內。我掠開雨濕了前額的頭發,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記得這最后一次的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鑒賞:

  《目送》是一篇散文,作者龍應臺以兩個生活角色:母親與女兒來書寫這篇文章。文章以作者細膩的情感,來感受生活中的困難與落寞,給人以深刻的思考。

  一、語言美,美于情細膩

  細膩的語言,是位有女性作家特有的富有表現力的文筆,字字珠璣,落人心弦,以真摯的情感來打動讀者的心。開頭,華安上小學,作者看見了一個個小孩子將“小小的手圈在爸爸媽媽的手心里”。“圈”字,則就是作者細致觀察而寫下的,透過作者的文字就看出了父母們對孩子的疼愛與呵護。然后就是“我看著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門里”。瘦小,是一個母親對孩子的心疼與不舍。當看見孩子就這么從眼前消失了的時候,母親心中都會有一絲落寞吧,因為自己的孩子已走上另一個人生階段了,一句短短的話,作者包含于此的情感卻很長。兒子上中學了,他是這樣“拿回護照,閃入一扇門,倏忽不見”。兒子的快速離開母親,是對母親的疏離,他有些無法接受母親的深情,孩子長大了,母親應該高興,但分明的,我們卻看出了那份傷感與落寞。兒子乘車,去上大學,當“車子開走,一條空蕩蕩的街,只立著一只郵筒”。誰能理解母親心中的空虛與孤獨。就是這一次次的目送,讓作者想起了她的父親。在大學報到的第一天,“我看著他的小貨車小心的倒車,然后‘噗噗’駛出巷口,留下一團黑煙”。只留下作者站在路旁。那一團黑煙,父親的那一句話,會讓作者感到吃驚,作為一個女兒而感到吃驚以及深深的思考。

  在一次次的目送時,作者哪一次不是懷著復雜的心情?不管是在大學報到的第一天,不管是在醫院的自動玻璃門前,還是在火葬場的爐門前……這都滿含著作者的感悟,以她那柔和的語言展現出來。

  二、情感美,美于真感悟

  文中的一段話: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重復出現了兩次,作者心中強烈的感情,哀而不傷,完整的包含在其中,那深沉的情感,對父親的,與對兒子的,面對他們的背影,內心必定會有酸澀與“痛楚”。就像龍應臺說的:父母必須學會面對孩子的背影,如果你硬要孩子轉過來面對你,他就必須背對著未來。作者心中的落寞是不可避免的,但面對生活,我們必然去面對生活的苦難與落寞,我們唯一能做的,就只有珍惜。

【龍應臺散文鑒賞】相關文章:

龍應臺的散文01-29

龍應臺散文的語錄04-01

龍應臺優秀散文01-26

有關龍應臺的散文01-27

龍應臺的散文《時間》01-27

龍應臺散文賞析01-27

龍應臺散文如果01-25

龍應臺《時間》散文01-25

龍應臺簡短散文04-01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在线播放 | 一区二区国产欧美日韩 |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日韩2020 |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 视频二区视频一区欧美国产 | 免费欧美大片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