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寫雨季的散文
雨心碎,風流淚,夢纏綿,情悠遠。 關于寫雨季的散文有哪些?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關于寫雨季的散文【一】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是宋代詩人趙師秀筆下的春雨;“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這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筆下的春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這是唐代詩人杜甫筆下的春雨。
瞧!那朦朦的細雨像煙霧,像薄紗一樣籠罩著大地,使大地呈現出一副如詩如畫的景象。
細雨中的柳樹醒了,樹上冒出一株株小巧玲瓏的嫩芽,如同一個個活潑可愛的小精靈,站在柳樹上,吸收著春雨的滋潤,又仿佛是一個個翠綠色的珠玉,鑲嵌在柳樹上,碧綠無窮。只見風情萬種的柳樹上還有許多翠綠色的柳枝,在風中,在雨中翩翩起舞,宛如一個婀娜多姿的少女。搖曳的柳枝是那么的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綠色濃密,輕輕流入云際。
“滴答,滴答。″春雨的聲音似乎吵醒熟睡的小草,只見小草在微風中搖擺,他仿佛是一個舞蹈演員,扭動他纖柔的腰肢。青草如絲,只見他碧錄碧綠的,仔細端詳,只見小草上還有一滴滴的露水,陽光在撫摸他,微風在吹拂他,雨露在不斷的哺育它。
五顏六色的花兒似乎被小草和雨的“交響曲”給吸引了。姹紫嫣紅的花兒有的含苞欲放,才露出一個小花苞,在雨中顯得格外引人注目使人心曠神怡;有的才開了一點,還是花骨朵兒;還有的正競相開放,靠近聞一聞,說時遲,那時快,剎那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陣清香撲鼻而來,花團錦簇,既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來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
春雨仍然密密匝匝,不緊不慢的下著。這如針尖,似牛毛般的雨絲,從空中飄落下來,仿佛給天地間罩上一層透明的薄紗,讓一切的顯得朦朦朧朧。路上的行人也索性收了傘,盡情享受著這美麗的世界。
雨漸漸停了,這位春天的使者也悄然無聲的離開了,留下了一個澄凈的世界。
關于寫雨季的散文【二】
綿綿的雨絲,落了下來,落在我的眼睫,我的臉龐,落在了濕漉漉的心上。踮起腳,閉上眼睛,輕輕嗅著,那是雨的味道,林木草間的味道,泥土的味道,還有憂傷的味道。淺淺漫漫的游在心里,蕩開一圈圈的漣漪,泛起一層層幽古情懷。
是誰在雨絲里寂寞吟哦,是誰在黃昏日暮里獨自淚落。
抬頭望著天空,雨絲你是那樣的透明晶瑩,輕輕的飄下,落在綠溶溶的山野間,落在花草叢中,落在小溪里,落在這座小城,宛若一幅山水畫,霧朦朦,水籠籠,洇著你,洇著我。
人在雨中,總是多情纏綿,幽思一地。
我的眼眸輕輕顫動著, 抬手,柔動著皓腕,裙裳翩翩,我想去觸摸這涼涼的雨絲,它是那樣的溫柔綿綿,濕潤我的心;我想去擁抱一縷輕風,穿過我的腕間,纏繞著我的發絲,吹去我眉間的愁思;我想拾一片落葉,合在掌心,向雨絲祈禱你的平安;我想摘一朵花兒別在發上,赤著腳漫步在山野間,和蝴蝶翩翩起舞。
靜悠悠走在青石小路上,樹影搖曳,人影寂寂,淡紫色的木槿花輕裊裊落了一地,雀鳥在偶偶私語,一只,兩只,三三兩兩依偎在一起,那是山野間的精靈嗎,尖尖的紅嘴兒,一身嫩黃絨軟的羽毛,如鈴鐺般清脆悅耳的聲音。我輕輕放慢了腳步,彷佛時間定格在這一瞬間,只有靜美如夏雀鳥如靈。
突然“咻”地一聲,只見雀鳥滴溜溜轉著黑色的眼睛,撲扇著翅膀相相飛去。我望著它們落在枝椏上,一轉身,躲進了綠影花紅中,消失不見,只聞幾聲鳥鳴啾啾,我抬著手,風兒調皮的鉆進我的手心,遺留下一絲悵惘輕輕而過。
好想,我是一只蝶兒,扇著輕盈的翅膀,獨自飛去,與花草為伴,山水為依;好想去一處青山古剎,獨影獨落,醉讀詩書,閑畫花鳥。
執著傘漫過半月橋,輕撫著石橋上雕刻的浮云圖,一圈一圈一遍一遍的描畫著,深刻而眷戀。月橋兩畔的煙柳垂水而立,一湯湯潔白的蘆葦花在水中央輕輕搖曳,雨絲落在水中,化作一圈圈無數個,大的,小的漣漪,消逝又浮現,消逝又變幻,影蹤影迷。 何時里,風起,蒲公英輕輕的旋舞著飄啊飄,飛向了遠方,再回首,天外夕陽西下,斜輝覆水…
游著小舟,折一枝柳條兒,劃著湖水,輕輕蕩漾。我懶懶地半倚在船頭,看雨霧朦朧的天,青煙籠罩的遠山,碧波光影間,模糊了誰的影子;足鐲聲環佩叮咚,羅裙蓮步間,掉落了誰的芳心;那年那月,遺落在月橋旁的那把絹傘,不知被誰拾起被誰藏。
雨絲,簌簌的下,風兒酥迷涼涼地讓人沉醉。好想,我是一只魚兒,自由自在的游在水中,枕著月光,棲息在荷花里;好想,我是水邊的蒲公英啊蘆葦花,輕輕旋舞著,無聲落下;好想,好想,我還是我,你還是你……
在雨中,總是會憶起一些讓人追悔的事,總是不經意間念起心底最深處的那個人,它是哀愁的,是幽柔的,是多情的,也是歡喜的。
聽著雨聲,紛紛揚揚的落在屋檐上,落在半月橋,落在石階上,落在柳葉上,一滴一滴,淅淅瀝瀝地敲打在心上,密密斜斜的織成一首悲傷的雨夜曲,拉長了我的影子。 我的心,下起了一場綿綿的雨。
難忘回憶中的容顏,難忘雨絲里的纏綿,難忘我心有你,悲風又起。
在寂寂的雨夜里,我的指尖是那樣的冰涼,輕輕地撫上臉龐,那里是濕漉漉的一片。 我迷離的眼睛里是那樣的哀傷,憂愁繾綣了一地又一地。天上的白月光,是那樣的朦朧飄渺,就像我遙望的你,是那么的遙遠。
此刻,夜色濃濃的游了過來,滿天的星光仿佛落入了湖中,流光粼粼,浮動在水面。 我佇立在橋頭靜靜凝望著這夜,這雨,這月,這星光,這一夕永遠。
關于寫雨季的散文【三】
雨是一種最普遍的自然現象。久雨不晴,人們管它叫“霪雨”;久旱而雨,人們管它叫“甘霖”。它或為絲絲小雨,溫柔連綿;或為滂沱大雨,快疾迅猛。春雨細,柳絲長,夏日暴雨曬高陽,秋雨纏綿冬雨涼。可以說,雨帶給人的不僅是清涼,它滋潤著萬物,給自然萬物帶來生機,同時,雨也給人類帶來災難和煩惱。
然而,詩人的筆下,雨總是那么富有詩情畫意。“兩三點雨山前”,勾勒了雨的零落稀疏;“天街小雨潤如酥”,描繪了雨的溫柔潤澤;“清明時節雨紛紛”,描寫了雨的細密繁多;“白雨跳珠亂入船”,表現了雨的歡快活潑;“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贊美了雨的風情萬種;“夜闌臥聽風吹雨”,傳達了雨的猛烈急切;“身世浮沉雨打萍”,慨嘆了雨的肆虐無情……翻開詩文卷著,處處看得雨景,聽得雨聲,品得雨味,賞得雨情。雨,其實不就是一首首純情的詩嗎?
“春雨貴如油。”春雨潤澤萬物,能帶給春天生機盎然、繁華似錦的大好景象。因此,春雨自古以來就倍受人們的喜愛與贊美。“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顯示了春雨的謙遜與博大;“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一場春雨讓大地萬象更新,真的富有神奇的魔力;“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寫出了春雨催生萬物,帶給大地一片繁花似錦;而朱自清的'《春》中描寫春雨的一段文字: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是寫春雨的典范,把春雨的美描繪到了極至。
雨,留給人們的不僅僅是美好的印象與回憶,也有苦澀與無奈,甚至是揮之不去的愁怨。“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是對時光易逝的無限感慨;“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殘荷聽雨聲”,抒發了孤苦寂寞的悲涼情懷;“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是對歷史煙雨的深沉感嘆;“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透露了遷客騷人那種去國懷鄉、感極而悲的心境;“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詩人博大的胸襟和高尚的情懷,在苦難悲涼沉郁頓挫之中顯得尤其可貴……
雨,不僅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它還蘊含著深刻的社會生活和人生哲理呢!“屋漏偏逢連陰雨”,是雨在人們心中投下的生活陰影。然而“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付出才有回報,努力自有結果!這不正是雨之于我們的人生智慧與啟迪嗎?
關于寫雨季的散文【四】
對于雨的感覺一直是平平淡淡,大概平平淡淡才是真吧,反而讓我對雨有了比其他更深切的感受。
我的大學是河南省最南邊的城市,信陽,這個北國江南,江南北國,它有著北國氣候的粗獷和豪邁,也有些江南的溫婉和柔軟。今年不知怎的,竟斷斷續續下了一個月的雨,信陽的天空已經一個月沒有出現過陽光的色彩,每天都是深灰色的天空,低沉的籠罩著這片土地,也深深地壓在每個人的心上,像會傳染似的,染的我的心也是深灰色的。
小的時候,其實我是喜歡雨的,我的家鄉是開封,這個七朝古都,真真切切的是個北方城市。北方城市的雨是不多的,四季分明,春天是溫暖的,夏天是炎熱的,秋天是涼爽的,冬天是寒冷的,夏天會下暴雨,陣雨,有時天空還是湛藍的,豆大的雨滴就突然到訪,我站在窗邊,聽著雨滴的滴落就像天空譜的一首激昂的樂曲,風兒為雨兒伴奏,院子里的樹木就隨風擺動它的腰身,像風中的舞者,我靜靜的欣賞這場音樂會,就這樣,靜靜的,時間仿佛都靜止了,仿佛這就是世間最美時刻。雨停之后,家家戶戶的人都出來了,雨后的空氣非常清新,閉上眼睛你可以嗅到青草和泥土的味道,涼涼的,淡淡的,仿佛吸一口進去可以凈化心靈似的,院子里的樹木都像被洗了澡,綠綠的葉子上都掛著晶瑩的雨滴,仔細看去,葉子的脈絡清晰可見,那純粹的綠啊,綠的讓人心醉!用手輕輕一碰,小雨滴就像一顆顆珍珠咕嚕咕嚕的滑落下來,小的時候,我們都很淘氣,經常把大人騙到樹下,然后冷不丁的抖動一個枝條,許多雨滴前仆后繼的落下,大人每次都被淋一頭雨,指著我們一通數落,我們倒也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在乎,大人走了,我們都沖著他做鬼臉。然后開開心心的再騙一個大人。
秋天的時候,經常綿綿小雨不斷,有的時候會下一整天,不過天空依然是藍色的,不是讓人抑郁的深灰色,這天如果爸爸媽媽不去賣菜,我就會拉著他們陪我看電視劇,印象中,看的最多的是《還珠格格》,其次是《刁蠻公主》,《寶蓮燈》,《白蛇傳》,《西游記》等等,這些電視劇縱然我看了一個童年,也不會厭煩,反而現在長大了不看了,還經常會回憶。我們一家人坐在床上,有時候還有瓜子磕著,窗外的雨淅淅瀝瀝的,像羽毛一樣輕飄,這時候的風兒也是溫柔的,輕輕的飄過,掠過臉龐,掠過人們的心頭,它就像江南細柳扶風的女子,款款的走來。秋雨帶給我的是坐在被窩里看電視的閑適,爸爸媽媽陪伴我的溫馨,它承載著童年的甜美的回憶。家鄉的雨總是帶著家鄉的味道,這份珍藏在心底的味道,越是久遠,就越是醇香。
信陽的雨下了一個月,漸漸的,我習慣它的到來,熟悉它的味道。幸好,信陽的雨大多是牛毛細雨,輕飄飄的,像一片片羽毛,風兒吹過,它也飄起來了,掠過臉龐,涼爽的秋意就浸入了內心。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信陽的人既有北方人的瀟灑不羈,也有南方人的溫柔逸致,我想這和它的雨是有關系的,點點滴滴的細雨纏纏綿綿,就像一個溫柔的南方姑娘。
這里的山,這里的水,這里的雨,養育了這里的人,孕育了這里的文化。山的雄偉,水的靈異,雨的輕柔經過千百年的發酵,匯聚成了一股既瀟灑,自信,真摯,豪邁,又柔美,溫婉,靈動,可愛的文化氣息沉淀在每個人的心底。
江南的雨就更透著江南女子的儀靜體閑,雙瞳剪水,雨滴滴落在青石板上,像觸到了玻璃一樣發出清脆的聲音,從兩旁的古樸雅致的房檐上像一粒粒珍珠一樣一股腦的滾落下來,家家門前像掛了兩串珍珠,風兒拂過,門前的風鈴就叮叮當當的響著,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小巷深處,走來一位丁香般的姑娘,手執油紙傘,身著古風古韻的旗袍,修長曼妙的身姿,穿著高跟鞋輕緩閑逸的走在青石板上,噠噠的聲音和那綿柔的雨滴是最和諧的存在,仿佛江南的女子天生就屬于江南的細雨,江南的雨透著江南女子的柔美,而江南的女子又透著江南的雨的蒙蒙。江南的小山細水是經不住北方的狂風暴雨的。
每個地方都有只屬于它們的雨,它不僅僅是雨,它也是各個地方的文化符號,雨下了千年,見證了各個地方的歷史榮辱,它透著文化氣息,從遠方走來,走進每個人的心里,它是每個地方不可缺少的文化元素,也是異鄉游子心底永遠的牽掛。在異鄉的校園里每每下起雨,我的內心每每被千里之外的的某種感覺牽引,我把左手伸出傘外,觸碰那輕柔的雨滴,那感覺,是如此的真切,雨的感覺,是千里之外故鄉的感覺。
關于寫雨季的散文【五】
靜坐床頭看書,忽而一陣風,吹開了窗子,兩扇窗門便在風中搖晃了起來;而風也順勢闖了進來,帶來了一絲絲涼意,還有夾雜著的幾點雨腥味!
下雨了——用力的嗅了幾下后猛然醒悟。于是急忙翻身下床,奔上了陽臺。外面已經很暗了,秋日的黃昏總是那么急急地向往著人間,在不知不覺中就將太陽藏在了身后,使得朦朧籠罩了下來。
小雨不大,屬于比毛毛雨稍大一點的那種,柔柔的,一絲絲雨線連成一片,像掛在天上的簾子,在風的陪伴下,投向大地。偶爾有幾滴好象認錯了方向,又或是他伙伴的惡作劇,轉而闖到了懷里,落在衣服上,“倏”的便鉆了進去。仿佛一個害羞的小姑娘,在躲避著什么,又或是受驚的小鳥,在尋找避難的地方,而只在衣服上留下點點微痕,很快就消失了。
看著外面在昏暗的路燈下搖曳的雨絲,聽著“沙沙”的雨的腳步聲,忽而心里癢癢的,生出了一種學學那些多情的小女生,出去陪雨散步的想法。
回身披了件衣服,便走了出去,投入這淅瀝的小雨之中。沒有帶傘,因為不想和雨之間有什么東西隔著。走在小路上,腳同雨一起踏過被打濕的落葉,伸開雙臂,敞開胸懷,任由這萬點雨絲糾纏著;而風便又如同初生的小鹿,在黃昏的朦朧中亂撞,為雨增加了不少的情趣。感覺自己就象是融入了雨中一樣,心情也變的舒暢了一些;猛的,深吸一口氣,清清的,涼涼的,整個人如同是吃了什么仙丹蜜露一般,瞬間便覺得腦清目秀,心曠神怡了!
有人說秋是凄涼的,因為秋是冬的前奏,是萬物蕭條的開始;而秋雨,便是這凄涼秋日中的另一種纏綿。纏綿的秋雨在試圖羈絆秋的腳步時,被秋給劫持了,于是便有了“一層秋雨一層寒”的說法。也許恰是這秋雨的纏綿更顯出了秋日的凄涼。當綠色開始消退,蒼黃染上枝頭時,這纏綿就成了綠與黃的交接,而秋也便有了一種傷感的味道。
冬日無雨,有也是與雪一起下,因而冬雨是刻薄的,如同惡毒的地主婆;夏雨每每與驚雷相伴,就象是罵街的潑婦,頃刻間便潑滿大街小巷;春雨以她優美的身姿博得了眾人的喜愛,只是春雨的高貴總是顯得有種不食人間煙火的味道;惟有秋雨,如同樸實而善良的村姑,美麗中帶有點清純,活潑中點綴著靈氣,偶爾用發發小脾氣,來表現出另一種個性,即便是傷感也是纏綿的表態,是一種對時光流逝的傾訴……
喜愛秋雨,喜愛這種可以在秋日傍晚不期而至的,讓人在其間散步的秋雨。
關于寫雨季的散文【六】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每年的秋雨,都是分外寂寥的。尤其在今年,下得早,下得寒涼,更下得凄清惆悵。
或說少年人為賦新詞強說愁,卻也不全是這樣。記得,有評論家說過,80、90后孩子的最獨特處在于孤獨,也許是不錯的。因為家庭中無兄弟姐妹,因為對于社會上各種龐雜信息量的吸納,因為不同與其它以進取為美的時代。我們大多以自己的叛逆眼光去看待世界,去挑剔世界,并以頹廢為美,以痞子形象為帥,以混混樣子為酷。這并不是錯的,只是時代所賦予我們的獨特感官。我們無需接受批判,也無需努力得到別人的認同,只是不應以此作為頹廢的理由。
似乎扯得太遠,我究竟要說的是,這種獨特的孤獨感所造就的對秋的情有獨鐘,絕不是所謂的“為賦新詞強說愁”。
凡為秋,總會讓人想起“一葉落而天下知秋”的詩句,然而我以為,知秋并不代表感秋、懂秋。秋葉落代表了一年繁盛季節的凋零與散落,如一場盛宴的散場,卻并不一定賓主盡歡。秋風起,代表了哀思、哀愁四散,如一生中必不可少的傷感,說美卻讓人痛心,說不美,卻又輕而易舉地讓人難以忘懷。直至到秋雨,才真正入了秋的髓味,綿密不絕,是哀莫大于心死的絕望,也是哀而不傷淺淡,是清燈苦佛的恍悟,也是醉生夢死的沉溺,然而最多的,還是寂寥。
秋之韻,有太多的感覺,然而大都離不了寂寥,按說寂寥落寞難讓人覺出幸福,我卻是個例外。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向來不是個沉默寡言之人,更沒有半分林黛玉情結,我愛的并不是悲劇與哀傷,我只愛寂寞,寂寞背后所隱藏的冷靜與真實。
在秋雨之中的景色,無論是美輪美奐的建筑還是單調稀零的背影,無論是陰暗得如同滴了淡墨洇開的天色,還是翻卷起來的云頭,都比平時更有一股子蘊味,值得去品。像一幅靜默的水墨畫,不要色彩,無需具形,只那么一點子靈動,便可輕易點活了整幅畫面,意味深遠。我永遠記得,那個雨景里的那首歌,那首關于寂寞的歌。有人說,心靈之燈在繁鬧處熄滅,在靜寂處明亮。在秋雨中,沒有利益,沒有糾葛,能看到的只有簡單的輪廓。屋是屋,路是路,人是人。雨大時,是屋檐下焦急的雙目,雨小時,是帆布鞋怡然的步調。
曾有一段時間格外害怕熱鬧,總覺得越熱鬧越孤單。曾有一段時間格外害怕快樂,總覺得越快樂越悲傷。越想微笑,卻越是止不住淚水。惟有秋,帶給我一種歸屬感。
關于寫雨季的散文【七】
又是一年秋聲雨,帶著春天的夢,載著夏天的情,吟著秋天的歌,一路走來。
黃昏雨意正濃,雨敲無眠窗欞,小鎮燈火闌珊,幾聲犬吠,幾聲蟬鳴,漆黑的夜色里,唯余風雨聲。
小時候,沒有現在媒體這么發達,家中唯一的二件電器,是一臺老式的收音機和手電筒,是用電池的那種,收音機還總喜歡去修理部休息。除此之外,雨天就喜歡守著窗臺看雨聽雨,雨襲臉頰,風動衣袂,雨落塵埃,玉珠飛濺,雨打花飛,落英繽紛;落雨沙沙,琴瑟悠揚,飄雨霏霏,靈空無我,飛雨纏纏,幻夢遐想。看著雨,聽著雨,盡情地遐想,忘情地欣賞。憧憬一些很美麗的故事,沖刷一些很悲傷的往事。伴雨而笑,聽雨而泣……油盡燈滅,靜靜地眺望夜雨,漫無邊際地去想……
漸漸地長大了,才知道雨還有許多的意境。雨是相思的淚,雨是哀怨的愁,白居易的雨中情,“宿空房,秋夜長,夜長無寐天不明。耿耿殘燈背壁影,蕭蕭暗雨打窗聲”。李清照雨中愁,“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重新走回舊日的時光,歲月已逝,只剩下淡淡的回憶。秋雨依舊,迫人眉睫,今夜,并不看雨,只想聽雨,雨訴衷腸,索要情懷,維系漸遠心中的那份情與愁。今夜,雨并不很大,風卻施虐,雨疏風驟。穿好衣裳,只想去夜雨里走走,逆著風雨行,從雨中找回那份感受。信步小鎮林蔭下,這里沒有城里的喧囂,沒有鬧市的污染,只有輕聲落雨之音,一個人靜靜的感受這細膩的秋雨,獨享雨中的天籟之音,接受大自然的賜福。
秋雨飄落,撒下的是心靈甘泉,蕩滌的是俗情雜念。幽靜的小鎮,微弱的街燈下,雨中是一番怡人的景色,聽雨輕敲琴鍵,觀雨葉滴綠意;風拂心扉,密雨斜織;似曾相識,往事已矣,零星的記憶若這疏雨,落地無聲,唯余嘆惜。僥幸走了回“五七道路”,有幸當了回“工農兵學員”,那個年代的火熱純情,那個年代的風華正茂,如這泄密的秋雨,溢出我的記憶,青年點的趣事,校園里的韻味,伴著秋雨聲,踩著秋雨情,一股腦地浸出。人生有苦辣酸甜,落雨四季各異,春雨凄迷、夏雨囂張、冬雨無情,只有秋雨最體貼人意,秋是一個承前啟后的季節,即有夏的熱情又有冬的冷峻,秋融合了夏冬之長,成為最迷人的季節,秋色與秋雨相輝,秋色與秋雨呼應,構成了天地間最美麗的一幕。站在雨中,聽著這依舊的風雨聲,這一生不能釋懷的卻是那校園生活的韻味,心中的那個“秋“影,仍鎖在我心中的那個秘密小屋里。
“愛在秋雨聲里,愛在秋雨情中”,思緒隨秋雨在翻飛,這秋雨聲,這秋雨情,至今縈繞著我。
關于寫雨季的散文【八】
雨疏風驟的夜里,心底涌上一絲淺淺的寂寞,心頭涌入那一句優美的詩行:“來我的懷里,或者,讓我住進你的心里。默然,相愛。寂靜,歡喜。”思念如雨,把愛牽掛的更悠長,淚水如雨,把愛洗滌的更純澈,心若在,人就在,春雨夜涼,你心可晴?
———— 巴山夜雨
細雨綿綿,感覺倒春寒來了。一直走在朦朦的雨季里,心情也似乎潮濕了許多,柔軟了許多,也多愁善感了許多。這樣的季節里,仿佛適合躲在某個干燥的空間,靜靜地想著遠方的她,念起些許往事,用晴朗的心光,細細盤點。
在這個雨疏風驟的夜里,心底掛著一絲淺淺的寂寞,心頭就涌上那一句優美的詩行:來我的懷里,或者,讓我住進你的心里。默然,相愛。寂靜,歡喜。江南在飄雨,你好么?君心可晴?那飄忽的不是雨,而是無盡的憂傷吧!我好想把滿腹的心事折疊,折疊進美麗的紙船讓其順江水漂流,漂到你的身旁。默默地,把孤獨和心傷輕輕隱藏,隱藏成一支支樂曲在長夜里流淌。可是悠悠的江水能帶走我的心事,卻難掩我心中隱隱的惆悵。
撐起一把傘,我獨自寂寥地在街頭行走。綿綿細雨,把心洗得清澈,潔凈。人生活在現實里,可我總是幻想,我的幻想永遠在文字里,在音樂里。我幻想在雨夜里,你能停住你漂泊的情感,流浪的腳步,為我輕彈一曲《kisstherain》;我幻想在情人節的前夕,能收到你那飄逸靈動的詩行,你能淺淺地對我一個回眸,一個微笑;你不期待我送你一朵玫瑰,你期待我在你耳畔呢喃,“愛親,我沒有禮物送給你,我只想讓你感知我心里的暖,讓你獲得整個春天!”
雨的旋律在輕盈地放逐著,天雨共鳴了我的心雨,雨中有我的心聲。心里是暖的,因為知道自己還可以去惦念。輕握著傘,喃喃道——君心可晴?只要還可以惦念,就不會孤單,哪怕有時會疼。我就想迎著風,迎著雨,對著星空表達愛意,獨自呢喃——我想你了……即使在寂寥的雨夜踟躕獨行,我也要守著心里最真摯的愛意與善良,讓時間的塵埃在我心間積淀成厚厚的,對你的依戀。這綿綿的細雨似清亮的溪流,似花瓣追逐流水的詩韻……一朵朵傘花,撐開了一朵朵晴空,濕潤的心湖已被陽光映出溫暖的漣漪!
每個人都是一本書,被人讀,讀別人。讀的書多了,我對華麗的語言只欣賞,卻不會心動。能打動我的,必是飽含深情的文字,也許不多,只寥寥數字,寥寥數語,卻足以讓人無法抵擋。我自以為堅固的堡壘,也會有瞬間的潰不成軍。我飽含著人事的滄桑,微低著頭,沉默,帶著一點點的冷。我心的寂寥,你懂。觸碰憂傷的文字,聆聽凄美的音樂,彼此慢慢品味筆尖流露出的黑暗與柔情,滄桑與風情,風雨與燦爛,傷懷與美感,寒冷與溫暖……在文字里心靈觸碰,你就愿帶著憐愛地讀下去,眼眶有一絲微潤。原來,想認真地閱讀一個人的感覺,是這樣的啊!
你也在尋找,尋找那個能讀懂你的人。就像黑夜尋找光明,寒冬尋找暖春。我能讀出你的寂寥,你在期待一種精神上的牽掛,不求曖昧,只想得到一聲回應,而已。而你的寂寥,是一塊很天然,很珍貴的濕地,需要精心地呵護。我想把你的心門打開,請陽光上坐,讓花匠來休憩你的心園,我想輕叩你的柴門,讓無限的春光遍灑你的花園。
此刻,在江南的煙雨中,讀著詩行里的期待和守望,憂郁和彷徨,想問一聲“君心可晴?”我多想化做一朵輕盈的雪花,飛到你的窗前,為你帶來圣潔,為你拂去憂傷。我的心柔和極了,就像雪地里綻放的一朵玫瑰,太美,美得讓人畏懼,就像漂浮的愛情。多情的細雨里,我在為你把幸福祈禱,雪會融,花會開,石榴掛滿枝頭的日子即將到來!希望你不再心傷,不再徘徊,陰霾總會過去,要樂觀,要堅強。
我只愿一個人靜靜的佇立在蒙蒙的雨霧里,來徹底的感受一番淋漓暢快的愜意。我為你把春日的明凈眺望,就讓細雨洗去霉變的陰郁,就讓細雨捎去我對你淡淡的祝福!不管怎樣,不管在纏綿細雨時,抑或風和日麗之日,我依舊會執著地每天在心里問候——君心可晴?不為別的,只為你是我心底遙遠的牽掛,最淡淡的喜歡……
【寫雨季的散文】相關文章:
雨季散文04-16
雨季優美散文04-16
告別雨季散文04-15
感受雨季散文04-22
心中的雨季散文04-22
雨季的情趣散文12-28
雨季丁香散文12-07
花香雨季散文05-23
成都雨季散文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