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過年散文
導語:過年指農歷春節,包括元旦后直至元宵節的一段時間。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過年散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過年散文1
不知為什么,我很容易把 我記憶中人們大年初一前的任務很繁重:打掃衛生,蒸饅頭,出豆腐,買年貨……過了大年初一,便是走親戚串門子喝酒了。一場子接一場子地喝,往死里喝。所以我會在春節期間見到形形色色的“醉漢”。他們有的喝得走不動了,歪倒在路邊的水溝里,有的與人打了架,還有的必須打點滴才能醒來……我真不理解他們為什么這樣放縱自己,要喝成這樣?!
他們很容易讓我聯想到一些詞:紙醉金迷,醉生夢死,爛醉如泥,酒后無德……所以自我懂事起,我便從心底里排斥酒,也不喜歡參與喝酒的場合。我覺得遠不如我靜靜地讀會兒書,更讓我感到充實和快樂。我知道我對酒的反感和大多數女孩子的想法一樣,不可厚非,可我竟然“恨屋及烏”,連過年也不喜歡了。
現在隨著閱歷和知識的增長,自然也對過年的意義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過年意味著辭舊迎新,意味著祭祀祖先,意味著交流情感,過年意味著休憩身心。于是我慢慢地開始喜歡過年了。主要是我有了選擇的權利,可以以自己的方式過年。隨著社會文明的發展,人們喝酒,酗酒的現象也很少見到了。人們走親戚,串門子的風俗依舊,不過不再多喝酒,而主家也不會可勁地讓酒。因為有的要開車,有的要陪孩子去學習,有的要上班,年長的還要注意身體上的“三高”,是啊,有誰愿意拿自己的健康和安全開玩笑呢?畢竟生活中比喝酒更有意義的事還有很多很多。
人們過春節的方式也豐富多彩起來。去不了外地,在附近公園里玩玩也很好。在明媚的春光下,他們三個一伙,五個一群,自由自在地嬉戲著。有的歌曲愛好者,竟然旁若無人地引吭高歌起來,引得行人頻頻注目。有的則干脆在公園的躺椅上,閉目養神,靜靜地沐浴著春光……蝸居了一冬天的人們,終于可以出來舒展一下筋骨了。
圖書館里的人也滿滿的。大人們平時忙于工作,趁著春節的假期,陪孩子來讀讀書,這叫“親子共讀”。是啊,書是人類文明的階梯,人們越來越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性了。家長們引領孩子讀書的同時,自己得精神世界也得到了成長,真是受益匪淺啊。我不禁為自己有了更多的“志同道合”者而竊喜。
實際上,喝酒和過年沒有什么必然的聯系,只是我一廂情愿地把它們硬聯系在一起罷了。可是有一個有目共睹的現象是:隨著社會文明的發展,酒離春節,離人們越來越遠了,人們在以更加健康文明的方式來過春節。
關于過年散文2
隨著二月春風的吹起,春節也到了。
我只想說“新桃換舊符”之時,除了歡喜快樂、濟濟一堂、張燈結彩,關于過年還應該有些新意,有新目標,“帶著夢想出發”。 過年,帶著夢奮斗,首先提醒人要珍惜時光,人生常常是“年年花相似,歲歲人不同”,少年人歡樂成長,年輕人變壯成熟,中年人覺得歲月如梭,老年人感嘆殘陽。記得有一句諺語“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其實不管是誰,每一次的過年,都意味著自己的年齡又增長了一歲。所以,自己就要珍惜自己的時間,然后,努力地奮斗,努力地向自己夢想的彼岸前進。
過年,帶著夢奮斗,應把夢設計得美好一些,并有可能實現。既是追求美好,就需要認真地籌劃,然后腳踏實地去做,不迷于空想,不寄于妄想,用腳踏實地的態度去做。將遠大的理想變成一個個小的理想,一步步地去實現。
過年,帶著夢奮斗,還要勇于承擔責任。從大方面說,是對國家的責任;從小方面說,是對自己的責任,是把對人生的意義有新的理解,甚或是對自己乃至親人負起健康的責任。責任處處都有,無處不在,重要的是實行,通過所到做到來增加誠信,美好自會在眼前。
過年,帶著夢奮斗,還要再創造,也就是通過自己的真實才干,去創造更多的財富,實現更高一層的知識積累,為生活增加“正能量”,在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的同時,著手于對社會的奉獻。帶著夢想出發,關鍵的是“學習”,只有不斷地增長自己的知識,才有事業的成功,才有美麗的人生。
過年,帶著夢奮斗,人也會樂觀豁達、充滿活力。在困境中也能見到光明,失望也會變成動力。千萬不要輕易放棄,堅持你的想法,相信你的夢想,生活才會充滿陽光。正如“勝不驕,敗不餒”。
當天空響起新年的號角,那個夢的旅途就已經開始了。這時,一切就成了過去,一切又重新開始。只要不輕言放棄,你就駕駛著劈風斬浪的小船,迎接成功,迎接希望。記住:長江破浪終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關于過年散文3
今年,我是隨父母在農村過年的。農村過年的風俗、傳統很多,親情、鄉情,很濃郁,處處洋溢著喜慶的氣氛,可謂是年味十足! 除夕的傍晚,我們一家還在吃著豐盛的年夜飯,就聽見家家戶戶的'鞭炮“辟辟啪啪”響個不停,奶奶解釋說人家在敬圈神、灶神了。“轟——”鄰居在放禮花了,我急忙跑出去看,一朵朵禮花在空中綻放,絢麗多姿。爸爸、爺爺這時也吃完了飯,開始打囤子。我在一旁看著,爺爺先把準備好的原料——石灰粉提出來,爸爸鏟一些石灰倒進籃子里,然后提著籃子,每走兩步,把籃子往地上輕輕一按,石灰粉就從籃子的縫隙里漏下,地上就形成一個個布著籃子底花紋的圓圈。爺爺告訴我,以前農村生活艱難,每逢春節,人們都要打囤子,敬稱元寶囤,祈禱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不過現在農村人早已豐衣足食,生活富裕,但還保留了打囤子的習俗,祈禱來年的收成。一會兒工夫,爸爸就把家前屋后的路上布滿了白花花的囤子。我笑著對爺爺說:“明年我家的糧食肯定會堆得像座山!”
大年初一一大早,我就起床了,隨著約好的小伙伴一道去拜年。盡管由于年前的小雨使道路泥濘不堪,但絲毫沒有能阻止拜年的人們的腳步。路上拜年的人很多,老的,少的,都穿得花花綠綠的,臉上洋溢著喜悅的氣氛,道不盡的“恭喜!恭喜!”,到處蕩漾著歡聲笑語和真誠的祝福。我們一家一戶地拜年,好客的鄉親總是拿出許多糖果,衣兜也早就裝不下了,淘氣的伙伴就聰明地把糖果轉移到頭后的棉襖的帽子里。根據傳統,小輩要跑遍村子里所有的長輩的,我們馬不停蹄,總算完成了任務。腿是累了點,但其中的樂融融的親情是城里人怎么也體會不到的。
在農村過年,我體會到了不一般的傳統年味!
【過年散文】相關文章:
過年經典散文04-13
過年了散文04-13
過年的散文04-13
過年往事散文05-04
過年了敘事散文05-24
兒時的過年的散文05-10
過年樂散文05-10
過年的故事散文04-29
童年過年散文05-13
過年的經典現代散文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