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的真實意_人生感悟
發布時間:2017-04-06 編輯:admin
手機版
佛者,覺者。修行是改變心,掛礙。有智慧的人可以解決煩惱。佛就是心。放下不等于放棄。歷煉思考。心里不執著,女人也是大丈夫。不要迷戀、迷信法師。做人要有原則,有底線。活著不快樂有什么價值呢?內心缺少反省,所以我們浮華、浮躁。要找到自已的方向。解決根本問題才是真正的修佛。
磨瓦不能成鏡,坐禪怎么能會成佛?心是根本,要從心修。一切善惡皆有心生,罪從心生還從心滅。
得既然不是得,能得也是無所得。既然無所得,又說什么能得?空空已經是空,諸法也是空。寂靜無相,哪有什么靜,哪有什么寂?全是全非,還說什么清凈?既然得到通達,又哪有內外之分?
世間的有相,也能看作虛空。若是理解實相,就會看見無相。若是理解無相,也就理解萬物都是假有。而對萬物的認識,又不失其假有的形體,對無相的認識,不妨礙有相的感受。如果能這樣理解就叫做實相。
不立文字,以心靈的妙悟和瞬間的靈感達到光明的彼岸——-最高的境界,這正是禪宗的一大特色。禪的真意在靈性的感悟。在開悟的一瞬間,足以讓人們超脫和陶醉,世間的負累和沉重那時全化為烏有了。
無常和如幻帶給我們很多的啟示。原來我們所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正是我們煩惱的根源。心念執著于外物,煩惱才會隨之而生。執著的心就如同蔽日的云。只有去掉執著,才能顯出佛性。正如云門文偃所說:“終日說事,未曾道著一字;終日著衣,未曾掛著—絲。”這是禪者的境界。如果真能如此,那么人間便是凈土,而凈土就永遠在我們的心中!
達摩說:文字在闡明佛法真諦,不可執著文字,但也不可舍離文字,始能得到之受用。知者不言言者不知。200年后,知“道”的人多,行“道”的人少!說“理”的人多,而悟“理”的人少!所以不可輕視執迷不悟的人,任何人都會在一念之間棄惡從善。
上一篇:人生充滿著期待,為夢想而奮斗!_人生感悟
下一篇:
相關推薦
- 修行的真實意_人生感悟04-06
- 修行的真實意05-15
精彩搶先看New Top
最熱文章榜Hot Top
1
2017雞年辭舊迎新的對聯2
2017元旦廉政提醒短信3
2016推薦政協委員考察材料范文4
2016年最后一天心情說說5
2017元旦春節期間廉政短信6
2016提名政協委員考察材料范文7
2016天氣變冷心情說說8
2017年節日廉政短信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