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經典散文
散文是一種抒發作者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敘類文學體裁。“散文”一詞大概出現在北宋太平興國(976年12月-984年11月)時期。下面是中外經典散文,請參考!
中外經典散文1
軍營的夜,是一幅恬淡清新的畫,一篇耐人尋味的詩篇。
在這里住的久了,和他真正的成了莫逆,你才能觸摸到她純清而慵懶的心思。這里不同鄉村的湫隘破敗,泥濘坎坷,一片雞鳴犬吠,也不同城市間擁擠的房屋街道,小販憧憧來往,一片雜音。軍營的夜,是悄悄來臨的黑姑娘,夕陽余輝下流盡紅色的眼淚,再藏起少女的心思,精心梳妝打扮一番,將自己收拾的利利落落,然后輕輕地閉上眼簾。
這里隔絕了市廛的紅塵,又不失鄉村的純樸自然,有如不波的古井。夜暮垂下,戰士們脫去穿著一整天的戰靴,換上稍柔軟的迷彩鞋,踏在干干凈凈的直角水泥路面上,不用像白日里兩人成列三人成路整齊的行進著,慢慢的踱著方塊步子,沒有車水馬龍的轟鳴,沒有行人的喧囂,夜色的偽裝下,一邊小聲開懷的說著笑著,白日訓練的種種艱苦通過傾聽和傾訴,在夜色中慢慢的一點點釋放,一邊欣賞著軍營中獨特的`物景,曉風輕柔下,步調悠然,神情愜意。
夜也是溫馨的港灣,它靜中有鬧,散著光亮的排房里,戰士們攏坐在一起,一手端著從超市買回的好吃零食,一手直把吃食往嘴里不停的塞著,嚷嚷著對節目說上一二,電視的音量只得一調再調。學習室又是另一番景象,推門走進的一瞬,一股熱浪撲面而來,好一個熱鬧的一方天地,游戲、小說、電影是永恒的主題,電腦桌前摩肩接踵的戰士,在夜還光亮的世界里,快樂的打磨著時光。
熄燈號響,一排排的燈光熄滅,這時的夜像片不被污染的森林,猶如坐在搖籃邊輕輕哼唱搖籃曲的母親,細細的呵護著靜土上的每一個心靈,安撫我們的思緒,疲累了一天的戰士們終于可以在溫暖的被窩里做個安甜悠長的夢,夢里自由自在的天空,沒有羈絆、煩惱,夜的滋潤下,緊張的心弦得以松馳,煩燥和悒郁也悄悄隱退在夜色中。
黯黯的夜光下,還有雕像般貯立著的戰士,獨自守護著這片土地的安寧,身姿猶如夜空中褪去翠綠色衣裝不依阿取容的銀杏樹,那樣的鋼直堅挺,初冬的清寒撲打在身上,緊握鋼槍的手不曾有半點松懈,靜謐的夜空下,身影是那么穩重高大。馨風起舞,金色落葉拖曳在地上發出嗤嗤的響聲陪伴下,不時抬頭凝望向遠方,那夜空的方向或許就是戀人所在的方向,寧靜的夜下,孤獨的心靈溢滿濃濃的情思,將一縷思念默默包藏遙寄遠方,赤子報國之心越發堅定。
我喜歡夜,更喜愛軍營的夜,軍營的夜有它她獨特的氣質,充實著我一路走來孤獨的心靈,它擁有特有的寧靜與魅力,我的思緒得以無限的飛翔,那是屬于我的世界。
軍營的夜也許是最平凡的夜,卻有著獨一無二的美麗。
中外經典散文2
剩飯
——靈遁者
每一個人的一生,應該也必須吃一次剩飯。但剩飯這件事,并不是自己剩下自己吃那么簡單。盡管有些家長用這樣的話,來恐嚇愛剩飯的孩子。
吃飯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家教,這是一個女孩跟我說的。她吃飯都是吃的干干凈凈的,不敢多盛。原因就是小時候剩飯了,會遭到母親的嚴厲訓罵。
我生在農村,吃飯不老實,老掉粒。我奶奶總會說:“你掉下來的,夠討飯的吃一頓。”在我們家,吃剩飯的是我奶奶。她從那個貧苦的歲月過來,知道糧食來之不易。喝粥很干凈,碗里不留一粒米。也許是受奶奶的影響,父親吃飯也是這樣。吃米飯,喝粥,都是干干凈凈。
父親也是家里經常吃剩飯的,父親不在的時候,母親吃剩飯。有時候我們會說:“爸,媽,別吃了。新的也吃不了。你們還吃剩的。明天新的也是剩的了。天天吃剩下的。”
所以我小時候,尤其是夏天,非常渴望家里有冰箱。即使有冰箱,剩飯也是不好吃的。我們都知道這一點。
有時候剩飯不多,父親先吃剩飯,再吃新做的菜飯。總會說:”好東西,沒壞。就不能倒了。“ 這時候我還會想到,我家以前養的狗,那時候剩下的東西,都給狗吃了。狗從來不嫌棄,酸甜苦辣,它都吃。偶爾有骨頭,樂的汪汪叫。
所以我在我們小區,看到現在的狗,吃狗糧,喝牛奶,剩米飯都不吃。真是覺得奢侈,也覺得狗主人矯情。我朋友說,那很正常。對于有錢人來說,牛奶喝不完可不就是剩下的嗎? 在都市呆的時候長了,我也習慣了。
可是我還是會想起,家里的狗沒有了,父母就是吃剩飯的“狗”了。有幾次我說:“我今天想吃昨天剩下的面。昨天的面不錯。”
父親會瞇著眼笑說:“真的不錯啊?那你吃吧。”我就吃了,那面粘的不像樣。
在一個家里,能為彼此吃剩飯是一種擔當,是一種責任,是一種愛。兩個情侶,更是這樣的。
我一個好朋友,跟我分享了他和女友同居后的'吃飯故事。剛開始兩個都吃剩飯。我朋友挺開心,他說:“找個愿意和你一起吃剩飯的女孩,現在不容易了。咱就知足了。“
后來他說:“以前還一起吃剩飯。現在我發現她不吃了。就讓我一個人吃。她說吃不下去。惡心。”這僅僅是生活的一個側面而已,后來他倆經常吵。
我覺得女孩,找一個愿意為你吃剩飯的男孩,也應該是不錯的事情。隔天的飯叫剩飯,剩飯不好吃,是因為食物有保鮮時間限制。同理,事情,事件,愛情也一樣。都有保鮮的時期,你要趁著還有時間的時候,好好品味這新鮮的人生。
我記得小時候一家人鋤地,或者收割莊稼。到下午了,還有很多呢。我總會嚷嚷著:“回家吧。我餓了,我累了。我手劃破了。”
總會遭到父親或者母親的批評:“就剩那么點了。趕緊干活。你看著地里活多,其實沒有多少了。手快就一個小時的事情。不怕慢,就怕停。你不干,你明天一個人來嗎??來一次多累!”
所以我一個孩子,扭不過他們。我姐姐和弟弟也是扭不過。不過家里干活最我懶。然后我就會磨洋工,或者干脆坐下扔土疙瘩玩。然后父母在地里拼命的干。
一個家,誰吃的剩飯多,誰就付出多。一般這樣判斷,是不會有錯的。一個從來不吃剩飯的人,大多是被寵的,這樣的判斷也不會有錯。
剩飯上不了臺面,得自己或者自己家人吃。甚至經常吃剩飯,是怕人笑的。我小時候就是那樣的。婚宴上吃完飯,母親總會拿出自備的袋子打包東西。盡管我去的時候,已經給她反復叮嚀了:“媽,咱就不打包了。又不是沒有吃的。”
我媽總會說:“我知道。有人打包我就不打包。沒有人打包,我就打包了。放在那,飯店就倒了。”
現在我出去吃飯。不論是我請別人,還是別人請我。看到起身都沒有人叫服務員打包的時候,我總會打包。并且很文藝的說一句:”毛爺爺說了,浪費最可恥。我打包了,明天就省事了。“
關于吃剩飯的問題,不是說誰吃的多,就該鼓勵他吃的更多。就像我那個朋友。比較疼她女友,他說:“剩飯確實不好吃。有時候真的不想吃。可是又舍不得倒。她又不跟我吃。有時候覺得也挺苦惱。還有以前她也洗碗。現在洗碗也成我的事了。我有時候覺得我們是不是該分手了。不能共苦,那算什么情侶。”
這個時候,我倒是會跟他說:“想變回以前那樣子不?想的話,就試著把剩飯倒了。她不吃,你也不吃了。兩個人剩下的飯,憑什么一個人吃?她習慣你吃了。你得讓她回憶起你們一起吃剩飯的時候。互相疼愛,才是互相包容的表現。一味付出,你會更累的。對你們長久的愛是沒有好處的。“
吃剩飯不可恥,不應該被嘲笑,是美德。家里一個人如果吃剩飯吃習慣了,就更應該去被疼愛。我清楚的記得,我奶奶有一次甚至要吃有點變味的米粥。我一把奪過來就倒了,她站在泔水筒旁一個勁說:“還能吃呢。還能吃呢!” 現在想想,是多么心痛。
就像孔子所說:“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有別乎?”讓吃剩飯的家人,還吃的不開心,是我們最大的失敗。
我只吃過幾次剩飯,我媽就會對別人說:“我兒子可孝順了。不讓我們吃剩飯。”父母真的要的很少啊!從此以后,如果你愛的父母,就和他們一起吃剩飯。干昨天沒有完成的活。承擔所有你們共同經營的東西。你會發現,吃的剩飯多了,你就慢慢成了這個家最有擔當人,最能給家人安全的人。
吃剩飯這件事可以引申出這么多東西,是我們應該細心觀察到的。想起一句話:“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國。“ 能為昨天埋單的人,永遠值得被信任。
剩飯的味道,絕不在于飯本身的味道,更在于心與心之間的味道。會吃的人,能吃的笑開顏。
【中外經典散文】相關文章:
195部中外名著書名串珠玉的散文09-29
經典中外諺語05-11
中外愛情諺語09-09
中外名人的經典座右銘09-12
勵志的中外名言12-28
中外的名人警句09-21
中外的名人警句精選09-24
感恩的中外名句09-14
關于勞動的中外諺語09-10
中外經典諺語大全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