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 老師
大學的最后一年有一門課程叫“人生”
最后一節課,老師說要考試。“三道題目都很簡單,”老師笑瞇瞇地說,“記得父母生日的同學請舉手!”片刻,女生都齊刷刷地舉起了手,有幾個男生畏畏縮縮地舉起了手,又放了下往。
老師繼續問:“教學樓里有三個清潔工,誰能叫出其中兩個人的名字?”這下大家都傻眼了。三年了,怎么從來沒留意過她們?
老師接著拋出了第三道題:“你是否打過自己的耳光?”這一回,所有的學生都哧哧地笑了起來。打自己耳光,恐怕只有傻瓜或瘋子才干得出來吧?
嘈雜的議論聲漸漸平息下來了,老師說話了:“‘人生’這門課程,旨在引導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教導我們今后如何立身處世、如何成人成才。今天的三道考題,可以說是對同學們做了一個大概的檢驗。”
“第一題--記住父母的生日。”老師在黑板上重重地寫下了“孝道”兩個字,“孝道教人善良,心存孝道的人,必定具有善的根苗,有善的根苗,才可能開出善花,結出善果。”
“第二題--記住你身邊每一個人的名字。”老師又寫下了“尊重”兩個字,“記住別人的名字,是尊重別人的表現之一,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尊重使人寬厚。基石寬厚方能負重,人心寬厚方可立業。”
“最后一題--假如你不記得父母的生日,又叫不出清潔工人的名字,那么,你就該打自己一記耳光了。”老師又在黑板上寫下了“反省”二字,“反省促人進步,有反省才有悔悟,有悔悟才會有進步,才會有成才的可能。”
這三道看似簡單的題實則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一個人善良與否,決定了他將來是否有用;寬厚與否,決定了他將如何發揮作用;而能否不斷反省、不斷進步,則決定了他是否能持久向前,越來越有用。
這四句話,揭示的人生哲理精辟而深刻,令人掩卷深思。
每每咀嚼都會有心得和收獲。就像冬日的陽光,熱和著我們的心靈。
一、健康是最大的利益
人有時候,真不知要謀求什么?往往把最值得維護和珍貴的東西忽視了,卻不知揀了芝麻丟了西瓜。
現在好多人都在透支健康,燃燒生命,經常借口工作忙、應酬多,不留意生活方式,不重視鍛煉和愛惜自己,過早處于亞健康狀態。一般都是撐不住了才往看醫生,身體有毛病了和退休了才往保養和鍛煉。往往都是等到健康狀況不行了,才想起往珍惜和維護。實在,假如我們過早地把自己身體都搞垮了,要再多的身外之物又有何用? “ 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 。世界上再富有的人,往往也無法買回自己的健康。
我覺得無論干什么,干多大的事業,健康究竟還是第一位需要維護的利益。我們連生命都沒了,還會有什么?
二、滿足是最好的財產
人性的孽根性就在于不滿足。不是有句話就欲壑難填吧。現在一些人,吃了地上吃天上,幾乎活的東西都想品嘗一下。還有一些人,貪了百萬想千萬,貪了千萬想萬萬,到了嗜錢如命的地步了。殊不知,錢到一定地步,就只是一堆數字,而且變成心驚肉跳、寢食不安的數字了。還有一些人,沒有多大的領導才能和水平,也沒為老百姓干下多少實實在在的政績,一心直想往上爬,對崗位經常是挑肥揀瘦,對自己也沒有正確熟悉,還覺得誰都對不起他。
當然, “ 滿足 ” 要怎么往理解。往大里說,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我們不應該滿足;往小里說,個人的修養和進步,也不應當滿足。
這里說的滿足,我想應該是滿足,滿足常樂吧。就是說,正確熟悉自己,公道把握度和分寸。個人的能力究竟有限,我們只能盡力干好力所能及的事。 人的欲看永遠無法滿足,凡事要適可而止。不是自己的或不該碰得東西不要往碰,碰了一定燙手,碰多了灼傷的還是自己。
三、信賴是最佳的緣分
現如今,我們這個社會似乎到了信任危機的時代。 “ 不信任 ” 的情緒四處蔓延。不僅人與人之間存在不信任的情況,而且,一系列食品安全等公共事件,使政府的公信力正在遭到社會的質疑和挑戰。老百姓對過往崇拜和迷信的專家、明星、著名企業,也開始將信將疑。也難怪,當人們一日三餐,吃的喝的都不知、不敢相信是什么的時候,這個社會還會有多少信任呢?人們還有多少幸福指數?現在,鄰里之間一般是老死不相往來,就是親朋之間、夫妻之間也由于不信任導致反目為仇的比比皆是。
這個世上,人與人相遇、相識、相知,無論是血脈的還是非血脈的關系,本身就是一個緣分。假如連最最少的信任都失往了,這個社會、這個世道和我們的生活,還有什么美好可言。
只有重構社會信任的氛圍和文化土壤,人與人之間多一點親情、少一點私利,多一點真誠、少一點猜疑,我們才能享受來到人世因相遇、相識、相知而得到的這份緣分,以及這份緣分帶給我們的那份美好和溫馨。
四、心安是最大的幸福
俗話說,為人不做虧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門。這就叫心安理得。孔子說, “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 康有為說:人為一己私欲所系縛,被外物顛倒役使,成天患得患失。剛從這件東西的追求中解脫出來,又跌進到那件事的營求中,就沒有一刻可以安寧。現實中,凡做了虧心事,干了缺德勾當,強取豪奪、貪得無厭者,哪一個不是整天提心吊膽,吃不香飯、睡不了安穩覺。你說,這樣的人,即使有權有勢,有錢有財,表面上看很風光、很氣派,內心里他能感到幸福嗎?能享受幸福的真正滋味嗎?
幸福不是別人的感覺,而是自己的內心體驗。幸福不在錢多少、官有多大,也不再住得屋子有多大、開得車子有多好。實在,幸福并不昂貴并不遠遠,她就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在我們平常生活的點滴中。
只要行得端,走得正,沒有害人之心,不做虧心之事,就會活得踏實、坦蕩。即使生活并不富裕、無權無勢,我們也會在這份心安中享受別人難以體驗的那種幸福,平常百姓的樸素幸福,真正發自內心的那種幸福。
上一篇:密友是一個人的半條命_人生感悟
下一篇:教你怎么看穿別人,怎么學會做人_人生感悟
相關推薦
- 經典哲理語句24條11-24
- 2012經典搞笑語句、網絡經典搞笑語句、經典04-02
- 父母給我們的經典哲理語錄06-02
- 2015人生感悟經典哲理07-18
- 2012搞笑經典語句、經典哲理搞笑語句04-06
- 09-21
- 經典哲理文章:女人不能窮,一定要有錢!10-07
- 20則兒童經典哲理小故事07-25
精彩搶先看New Top
最熱文章榜Hot Top
1
2017雞年辭舊迎新的對聯2
2017元旦廉政提醒短信3
2016推薦政協委員考察材料范文4
2016年最后一天心情說說5
2017元旦春節期間廉政短信6
2016提名政協委員考察材料范文7
2016天氣變冷心情說說8
2017年節日廉政短信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