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導入需遵循原則思考
課堂導入是什么?課堂導入該干什么?課堂導入終極的任務和目標在哪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課堂導入需遵循原則思考,歡迎大家閱讀!
【課堂導入需遵循原則思考1】
課堂導入是一種承接,更是一種激活,激活興趣,激活思維,激活熱情,激活課堂,使課堂教學由此而充滿生機,進而獲得教育教學成果。
案例1“自由落體運動”教學中,引入了視頻展示自由落體運動,展示比薩斜塔實驗圖片,以期通過科學家的現有實驗資源讓學生了解自由落體運動,理解自由落體的條件。但由于結論給的太突兀,學生在缺乏腦力思考的前提下沒能很好的理解,導致課堂沉悶,知識點難以落實。通過反思,發現雖然導入圖片精美,但是卻沒有激活學生探究的熱情,也就達不到教學的目的。遠不如沿用粉筆和紙的不同形態下落實驗來探究自由落體運動。
案例2“平均速度的測量”。上課伊始教師這樣說:大家都知道廣州在舉行亞運會,前天飛人劉翔在 110米跨欄的比賽中取得了冠軍,這是意見多么讓人高興的事啊!,大家想不想再回憶一下那激動人心的時刻?教師播放劉翔110米跨欄視頻。看完后,教師提問:劉翔是勻速跑的嗎?他在整個運動過程中速度是怎樣變化的?劉翔獲勝的速度8.4米/秒指的是什么?(生:平均速度)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平均速度的測量……。本導入不夠新穎,情景引入的落腳點錯位,只關注了表象,沒有深入本質;情景挖掘不深刻,沒有能夠展現相關物理現象的關鍵特征;學生沒有真正的觀察、思考、探究等有效的學習活動。即導入情境雖然熱鬧,但只是形式,沒有發揮其應有的教育教學價值。這是一堂實驗課,通過練習使用刻度尺和秒表,然后通過v=s/t測量平均速度,所以課題引入的落腳點應該是幫助學生思考如何測量平均速度,而不是引出平均速度這一名詞。
通過案例我們教師應該受到啟迪:備課時,要考慮到盡量全面地了解學生的不同情況,明確所授新課教學目的和要求,精心設計好導入的內容和形式,包括設想導入時臨時會出現的各種狀況,使內容和形式兩者能夠達到和諧和統一,順利實現本堂課的教學目的,達到它的教學要求。
2.形式新穎
心理學認為,任何新奇的東西都容易成為關注的對象。所以教師在設計新課導入時,在與新課內容有一定關聯的范圍內,只有傾向于選擇符合教學對象“口味”,新穎且有時代感的話題,才有可能成功激發起學生的普遍興趣。 只有“新”,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才能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才能營造良性的師生互動。
在物理教學中,可以引入當今最流行的魔術話題。很多小魔術和物理現象戚戚相關,如電荷相互作用與聽話噴泉魔術;重心與神奇箱子魔術;折射現象魔術等等,保證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學到了物理知識
3.內容簡潔
導入新課的基點是“導”。因此,在情境設置上就不能故意繞圈子、走彎路,造成課堂資源的浪費;既然是“導”.教師就不能滔滔不絕而不著邊際、更不能冗長羅嗦而離題萬里。課堂教學的開始階段是學生情緒最飽滿的階段,雖然學生的狀態還沒有完全轉入課堂教學之內,但卻是思維最敏感最高效的階段,但學生的注意力分布是有規律的,往往在課堂的前十分鐘最集中,然后就會漸漸分散。因此,簡潔的導入將最大程度地整合這些資源,為保證課堂教學質量提供了適宜的時機,也為課堂教學的進一步展開創造了優質的空間。相反,如果課堂導入繁縟拖沓,不但會錯失最佳的課堂導入時機,而且還可能使課堂導入退化成課堂教學的“殺手”,拖累課堂教學的全程,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電磁振蕩》教學中,課前準備好收音機并調到FM101.1收聽優美的音樂。然后另一位聽課教師用手機撥打收音機旁的手機,在此過程中,收音機受到干擾,一陣雜音,同學們能在小活動中輕松地答出是手機的電磁波造成了電磁干擾。適時提問:那么電磁波到底是什么?為什么具有那么大的威力?它又是怎樣產生呢?就要從電磁振蕩開始學習。簡潔的'導入很好的引起學生探究的熱情。
4結果出奇
前蘇聯教育家維特洛夫指出: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睿智,它可使整個教學頓時生輝,并能創造出一種有利于學生學習的輕松愉快的氣氛,讓學生在這種氣氛中去理解、接受和記憶新知識。這一切足以說明物理課應該具有情趣性,這種特性會使教學收到滿意的效果。那么,情趣性的營造可以置放于一堂課的開頭嗎?回答是肯定的。
如在相對高度,重力勢能的教學中老師就從笑話“導航員:請報告你的高度、位置。飛行員:我大約1.8米高,現坐在駕駛員的座位上。”引入,讓學生在哈哈大笑中理解高度需要明確參考系。
【課堂導入需遵循原則思考2】
課堂導入是一種富有魅力的教學藝術。小學英語課堂導入既要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又要遵循新奇、多樣、熱鬧和參與的原則。
(一)、追求針對性和目的性,切忌漫無目標
教學導入要針對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設計出具體、簡捷、有趣,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的導入方式。如果導入與教學內容脫節,盲目地為了導入而導入,甚至于離題萬丈,這都是違背教學目的和教學宗旨。
(二)、體現直觀性和啟發性,切忌導而不入
導入要盡量以生活、學習中具體的實物和事例為基礎,引入新知識。同時要講究啟發性,要讓學生從淺顯易懂的事例中發現問題,進而從問題著手,引起學生認知沖突,激發其積極思維和產生尋求解決問題的強烈愿望。
(三)、強調參與性和全體性原則,切忌演獨角戲
課程標準十分強調每一位學生的全面發展,導入設計的目標和內容都要面向全體學生。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確定導入的目標和內容,導入的形式要有利于全體學生的參與和實踐,讓學生對接下來的新知學習充滿信心。
(四)、具備簡潔性和靈活性,切忌拖沓冗長
導語要短小精練、簡潔,盡量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導入,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課堂導入要精心設計,要畫龍點睛,巧妙地將學生吸引到課堂上,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進入到課堂教學的最佳狀態中去,創造和諧、愉悅的課堂氣氛。
(五)、富有趣味性和藝術性,切忌平淡無奇
教師在設計導入時應緊緊抓住學生好奇心強、愛聽愛看有趣的故事的心理,從與教材有關的、學生感興趣的導入新課,從而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導入的語言要準確、精煉,既要樸實自然,通俗易懂,又要生動活潑,饒有興趣,給人以幽默感。
【課堂導入需遵循原則思考】相關文章:
語文《課堂談導入技巧》教學反思11-21
小學語文課堂導入怎么舉例?07-13
初中語文課堂導入方法的反思的優秀范文01-17
培養幼兒課堂常規的思考周記03-19
淺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導入方法范文12-23
《像山那樣思考》課堂教學設計04-05
《有效課堂的追尋與思考》讀后感950字11-30
培訓日志之關于課堂實效性的思考03-31
《像山那樣思考》課堂實錄(有點評)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