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注冊

當前大學生不良消費行為的現狀原因和對策

時間:2017-06-15 編輯:舒文 手機版

  大學生的消費觀與人生觀、價值觀緊密相聯,如果我們不重視新時期大學生消費心理的研究,不去探討大學生消費觀的變化及其規律,將不利于大學生的成長。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當前大學生不良消費行為的現狀原因和對策】

  大學生作為社會成員的一個重要群體,其消費結構被社會廣泛關注。本文著眼于大學生消費結構的調查,通過數據統計分析認為,大學生的消費結構比較合理,并提出了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消費觀念的建議

  采用問卷調查及借鑒相關理論等方法對大學生消費狀況進行研究發現,大學生由于受城鄉差距、消費無計劃性、自立意識不強等因素影響,給日常消費觀念造成一定的誤區。大學生消費問題直接影響著他們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和自身的發展。高校對大學生應加強消費觀念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科學、健康合理的消費觀念;。這里的消費是指狹義的消費,僅指校園消費,是高校大學生對物質和文化的商品需求的滿足過程。大學生消費偏高是指 大學生的消費水平超出家庭成員的平均消費。近年來高校消費受到社會消費的強烈 影響,大學生消費偏高已成為有目共睹的事實。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很復雜,有社會的,有家庭的,也有大學生自身的因素,我 們只有細致地去分析這些原因,才能做出正確的對策,對當前大學生不合理消費進行引導和限制。理財教育是當今社會的熱點話題。由于缺乏必要的理財教育,導致了大學生在消費方面存在著許多問題,這樣勢必影響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加強大學生理財教育勢在必行。通過論述大學生消費的現狀,分析了大學生消費不合理的原因,并從家庭、學校、社會、大學生四個角度提出了加強大學生理財教育的具體方法。(本次問卷共發出 100 份, 收回有效問卷77份, 有效率 77%)

  1.調查背景: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消費水平有了明顯提高,消費理念也發生了一定變化。合理的消費理念對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大學生作為消費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消費行為對大學生全面發展和社會和諧具有深遠的影響。80 后、甚至 90 后已長大成人、走進高等學府,他們的學費、生活費基本由家庭負擔。他們互相攀比,除吃喝外,還穿名牌,利用節假日出游等。當然,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社會進步的標志之一。,但如果超過一定限度,則會帶來負面影響。消費結構是衡量消費特性的重要指標,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的消費結構尤應引起公眾關注。大學生是當前消費主體之一,也是未來中國消費的主力和消費潮流的引導者,其消費方式將深刻影響未來中國的消費方式。21世紀的大學生不僅應該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扎實的專業素質和優秀的職業道德素質,而且應該具有高超的理財素質。然而由于理財教育的欠缺,導致了大學生在消費方面存在著許多問題,這樣勢必影響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大學生消費偏高也已經成為一個熱門話題。

  1.1大學生消費偏高的社會原因。

  1.1.1.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場日益繁榮,產品琳瑯滿目,客觀上為大學生高消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現在我國大部分居民已從溫飽邁向小康,這就為高校學生的高消費創造了前提。從校園目前的消 費水平也可以看到我國社會的發展。

  1.1.2.校園消費受到社會高消費的強烈影響

  高校校園,雖然是“象牙塔”,是知識的天地,但它絕不是一塊世外桃源,它與社會存在著廣泛的聯系,也受到社會多方面的影響。尤其是近幾年來,高校與社會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使得社會消費模式和 消費觀念也影響到大學生。

  1.1.3.生活觀念的變化

  近幾年大學生打工現象也日漸增多,打工方式的多樣化和打工范圍的廣泛化使得學校和社會的聯系加強,其結果必然是相互影響。社會上人們生活方式、觀念發生的巨大變化,大大刺激了大學生對生活質量的期望。經濟的迅速發展、消費選擇的多樣化、市場的自發性導致大學生消費行為非理性因素的增多。高校與社會基本上是通過這三種途徑相互影響的,社會上刮什么風,在高校就下什么雨,社會上興起了高消費,校園自然消費不能低。

  1.2大學生消費偏高的家庭原因。

  大學生消費偏高與家庭有密切的關系。因為絕大部分大學生沒有收入,他們的一切開支都要由家庭承擔。如果家人明確地反對學生的高消費,那么自然大學生的開支相對家庭總開支來說就小一些。但事實并非如此。 一些家長不僅不反對子女的高消費,相反, 他們的某些做法或言行卻不同程度地鼓勵了子女的高消費。

  1.2.1享受主義橫行

  有些家庭經濟條件較好或很好的家庭,平時對子女就十分寵愛,有好吃的、好穿的首先想到的是孩子,盡自己的努力滿足孩子的一切需求,對子女要求不嚴,即使簡單的家務活也不用孩子動手。考上大學后,孩子離開身邊,照顧不到了,生怕會委屈到孩子,就多給一些錢,讓孩子在大學享受。

  1.2.2.,家長的虛榮心,也助長了大學生的高消費

  家 長的閱歷比較豐富,也許嘗過被人瞧不起 的滋味,他們不想這一幕在孩子身上重演,所以大部分家長都按一般偏上的標準為子 女提供生活費,再加之大學生的理性消費觀還沒有形成,互相攀比,這樣大學生的消費標準就升高了。

  1.3大學生自身的原因

  由于受社會環境和傳統文化的影響,大學生的自立精神比較薄弱,他們對家庭有一種很強的依賴感,也認為花父母的錢天經地義,甚至很多的大學生認為父母辛苦掙錢就是為了給他們花的,就是為了滿足他們要求的。部分大學生打工賺錢,也給高校消費提供了條件。從現實來看,凡是參加打工的學生,大都掙了些錢,他們認為,這些錢是靠自己勞動得來的,所以花起來心安 理得。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大學生通過勞動得來的這部分收入幾乎都消費在吃、穿等基本生活消費上,很少有人將這部分收入用在學習這方面的發展性消費上。

  綜上所述,大學生消費偏高是各種因素合力作用的結果,但最根本的還是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它決定著制約著其他因素。

  2.調查目的

  本文著眼于大學生消費結構的調查,通過數據統計分析認為,大學生的消費結構比較合理,并提出了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消費觀念的建議通過論述大學生消費的現狀,分析了大學生消費不合理的原因,并從家庭、學校、社會、大學生四個角度提出了加強大學生理財教育的具體方法。

  調查對象和調查方法

  3.我國大學生消費現狀

  3.1消費不理性

  由于大學生自主消費經驗少,沒有形成完整的、穩定的消費觀念,自控能力不強,所以,導致大學生不能理性地對消費價值與成本進行衡量。大學生多數消費都是受媒體宣傳誘導或是受身邊同學影響而產生的隨機消費、沖動消費。這也正是大學生消費示范效應的結果。拿手機產品來說,據網絡調查,大一新生的電腦持有率約為13%,這個比率在二年級躍升至 32%。目前,在有電腦的大學生中,一部分有學習的需要,且家庭經濟條件允許;另一部分有學習需要,,,,,,,,但是家庭經濟條件負擔不起的情況下“趨前”消費;還有一部分是既無學習需要又無家庭經濟條件負擔的“奢侈”消費。從以上方面可以看 到大學生的消費不夠理性。

  3.2人際交往和休閑娛樂消費過度

  時下大學生的交往也社會化、世俗化,請客便是大學校園里的一個普遍現象。無論是獲獎、入黨、評“三好”,還是外語、計算機過級,同學們往往會鼓動借機請客。這種“人情風”的蔓延,給一些家庭不太富裕的大學生增添了經濟負擔和心理壓力。在休閑及娛樂方面,大學生群體有著比其它年齡群體更為旺盛的需求,旅游、迪廳、電腦游戲、蹦極、探險、泡吧等則成為這類消費的主流方式。有調查資料表明,有36.7%的大 學生在節假日時曾和同學外出旅游。他們一年的旅游費用最高的達 1000 元以上,最低的在 100 元左右。

  3.3過分追求時尚,存在攀比消費

  大學生在推崇世俗化的物質享受時,在群體消費行為中 往往會滋生獨領風騷的畸形心理。這樣,相互攀比現象就有了產生的土壤。大學生爭強好勝心理反映到消費上,就是追風趕潮、相互攀比,力爭主宰校園消費文化的潮流。虛榮心是導致攀比消費的主要原因。有些學生虛榮心很強,為了擁有一款最流行的手機,情愿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它必要開支;有些男同學為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為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甚至謊稱學習費用開支增大,再次向節儉的父母伸手,或者偷錢以滿足自己的欲望等等。在虛榮心的背后,我們也可以看到這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缺少理財知識的現實。

  4.大學生的消費結構分析

  4.1消費資金來源及總消費額

  大學生仍屬于純消費者, 沒有固定收入, 調 查顯示, 他們的資金來源分布如表 1 所示。

  表1大學生消費資金來源

資金來源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家庭供應

71.30%

61.50%

63.80%

52.20%

勤工助學

8.90%

10.50%

6.60%

9.70%

社會補助

8.90%

8.40%

8.60%

5.30%

獎學金和助學金

7%

14.70%

15.80%

23%

其他

3.80%

4.90%

5.30%

9.70%

 

  從表 1 中可以看出, 大學生的生活來源主要依靠父母提供, 這在大一尤為突出。 到 了 大 三 、 大四更多的人選擇兼職及自主創業和獎學金來擴充資金來源,這也表現出大學生在大學期間培養 了一定的自立能力。 從表中仍可看出, 獎學金及貸款也成了大學生資金來源的重頭。

  4.2消費額占家庭年收入百分比

  如表 2 所示,許多家庭的收入有很大比例用 于支付大學生消費, 24.2%的大學生年消費占家庭 收入的 65%以上, 甚至部分學生的花費已超出了 家庭的承擔力,獎學金和貸款在一定程度上減輕 了這些家庭的負擔。 在生源地與學期總消費的關 系上 , 卡方分析結果表明 , 二 者 高 度 顯 著 (P =0.000 且系數為正)。 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及相關 檢測機構的調查報告顯示, 大學生每學期的人均 消費支出高達 4819 元,意味著大學生人均年消費 超過城鎮居民人均年收入 (8472.2 元)。本次調查顯示大學生學期總消費額如表3 所示:

  表 3學期總消費

學期總消費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1500 以下

3.10%

1.80%

1.60%

0.30%

1500-3500

18.30%

12.30%

16.20%

9.20%

3500-5000

9.40%

6.30%

6.80%

5.50%

5000 以下

1.60%

3.40%

1.60%

2.60%

  注明:學期總消費是指扣除學費和住宿費后的余額。

  從表 3 可以看出,大學生在進入大學以后花費呈逐年遞增的趨勢。這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大學生在大學里消費意識逐步提高,成為社會的一個重要消費群體, 同時也產生了超前消費的弊病。

  4.3消費結構的基本構成

  廣義上講大學生消費結構是指大學生在求學期間各項消費支出在總消費支出中各自所占的比重;狹義上講,它是指大學生不同性質消費的構成狀態及其相互關系。我們可以把大學生的消費結構分為基本生活支出、學習類消費、戀愛消費、人情消費、 通訊和網絡消費和其他消費五個主要部分。

  4.3.1父母方統計結果

  父母對于孩子在校的任一正常消費都能接受,但是對于孩子戀愛和出游的問題都比較模糊,有些家長擔心孩子在外的安全問題,有些家長認為孩子還不成熟對于這些問題還不能做出正確的推斷。

  家長對于學生在校上課玩手機的問題也是令人刮目相待,很多人認為,尤其是高級知識分子,孩子在校不好好學習和老師有很大的關系,假設老師講課很吸引人,孩子就不會被手機所吸引,也乖孩子的定力不夠。不能夠好好配合老師的工作,不能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

  家長還希望孩子多喝父母溝通,不論在感情上還是學習上,很多家長表示孩子的具體情況都不太了解,大學的老師不像高中老師一樣孩子有什么問題立刻就會知道。家長還建議學校在某些方面可以改進一下。

  (由于消費的主題是學生,一下就按照學生的統計結果來表述。)

  4.3.2基本生活支出

  通過對問卷的量化分析, 從表 4 中得出, 大 學生每月生活基本支出多數處于中等 消 費 水 平,雖然較低和較高的大學生較少, 但是可以看到消 費水平出現了分層的趨勢。 而在生活用品上, 統 計得出: 39.53%的大學生每學期消費為 150 元以下, 36.13%的大學生在 150 元至 350 元之間。 女生比男生的支出稍高,在接受調查的 102 名女生 中有 34 人其生活用品消費在 350 元以上, 其百分 比為 33.33%, 而在接受調查的 280 名男生中僅有59 人, 其百分比為 21.07%。這些基本費用中與服飾裝扮相關的費用隨著社會的發展,當代大學生越來越重視外表,,全校學生用在購買服裝、飾品上的費用在 50元以上占大多數。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學生思想觀念逐漸轉變,越來越重視生活質量的提高,,越來越重視外在美麗,男孩子越來越傾向于服裝的品牌性,女孩子對發型,對服飾的要求越來越前衛。在這方面的消費比例越來越大。

  表5每月基本生活支出

300元以下

300-400元

401-500元

501元以上

5.80%

62.90%

42.50%

6.80%

  4.3.3 學習類消費

  調查顯示, 在學習用品上花費 250 元以下的 大一、 大二女生僅為 50%左右, 而到了大三、 大 四則上升為至 70%以上。究其原因, 隨著年級的增長更多的人選擇了二次利用課本, 這也符合當 前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學習用品消費之外, 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與競爭壓力, 大學生們不斷用知識和技能武裝自己, 通過購買書籍、 參加培訓班、 輔導班、 出國考 試等途徑, 為自己升學就業增加砝碼,因此出現了 學習投資型消費。 其中以等級考試尤為突出, 如計 算機等級考試、英語考級、 駕照、 教師資格證、 會 計證、 物流師等,一些用人單位也在招聘信息中明 確要求必須通過英語四級或計算機二級考試。 學習 投資類消費的消費狀況如表5 所示, 從表中可看出隨年級的增加學習投資型消費逐漸增加。

  表 6 學習投資類消費

年級

0 元

100 元以下

100-500 元

500 元以上

大一

15.80%

10.80%

4.20%

1.30%

大二

6.30%

10.80%

6.30%

0.50%

大三

1.10%

8.70%

14.00%

2.60%

大四

0.50%

3.70%

10.80%

2.40%

  4.3.4 戀愛消費

  在“關于在校大學生消費狀況的調查問卷(學生篇)”的調查中,回答“您每月談戀愛需要的費用多少”時, 選擇單身的占4% ,選擇除去單身以外的是90%。而且戀愛支出已經在不斷的攀高。由此可見,戀愛消費在目前為止已經成為大學生在校期間的又一項重要支出。

  在接受調查的 50 人中,戀愛支出大于 0 的 學生有 48人,占96%,其戀愛支出如表6所示,進一步的數據中顯示男生的戀愛支出和女生相差不多,隨著年級的升高,戀愛人數也顯著增加。

  表7戀愛支出

50 元以下

50-150 元

151 元以上.

15.2%

78.3%

6.5%

  父母方意見70%表示對戀愛不支持,剩下的雖然對戀愛支持但是給與戀愛資金支持的幾乎沒有,家長最關心的是學習上的消費,對于戀愛這項費用學生認為理所當然的時候,應該思考一下家長的意見。

  4.3.5人情消費

  近幾年,大學生的人情消費呈現出活躍上升的勢頭。消費主體增大,消費對象增多,消費范圍擴張,消費金額增加,這已成為大學生消費中引人注目的現象。人情支出統計如表8所示。隨著物質生活的豐富和人們需求的日益增長,越來越多的學生認識到,物質刺激通常對人際交往起到良性作用。對于建立自己的社交網,金錢因素是不可或缺的。從表7中可以看出,大學生的人情支出隨著年級增長呈明顯上漲趨勢。

  4.3.6 通訊和網絡消費

  隨著電信業和IT 業的迅猛發展,手機和電腦已從奢侈品成為大學生必備的消費品。調查數據顯示,大學生的手機擁有率為92.7%,電腦擁有率為68.3% 。在我校大一新生中手機擁有率為86% ,電腦擁有率為13.4%;大四手機擁有率為 93.0% ,電腦擁有率為70.3% 。且男生在網絡 游戲娛樂上的支出也隨著年級增長,網絡消費額 為 50~100 元的大一僅占15% ,大二則達到23%以上,大三更為突出為 28%。據調查,隨著年級 的降低手機的檔次逐漸升高,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筆記本電腦。 社會的發展, 信息的重要性將帶來信息產業的迅猛發展,很多手機電腦商在學生 身上下足了工夫, 推出了一系列學生產品,也正是看中了學生這一極具潛力的消費市場。但是對于“電腦問題”的回答,45.4%的學生沒有電腦,而電腦在 10000 元以上的僅為 0.8%,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國經濟水平不夠高。從對“生活費用來源”一題的分析中可看出,全校本科生生活費大都依靠家中提供,因此是否擁有電腦及電腦價格的多少與家庭收入有很大關系。而從“家庭月收入”這一問題的結果得知,電腦價格在10000 元以下的為 99.2%,家庭月收入在同一標準,即10000 元以下的為 96.3%,這說明家庭收入水平與學生是否購買電腦以及電腦價格的多少有一定的關系,即為正相關。

  4.3.7 其它消費

  大學生生活在一個開放的、 資訊發達的社會 里, 社會流行時尚也會影響著大學生們的消費趨 向, 諸如旅游、 運動、健身等熱點消費同樣被大學生所推崇和喜愛。調查表明,旅游消費主要是在十一黃金周和五一等假期期間。旅游不僅僅是一種消費,現在已經成為大學生的娛樂消費的主題。外出游玩不僅僅可以娛樂身心,也可以加大增加學生的閱歷,我們組比較支持外出游玩這樣的項目。

  通過對“如果你的生活費提前花完了,一般情況下你會想到怎么做呢?”進行統計得知同學們一般選擇以下幾種方式度過自己的經濟危機。

  1. 自己外出打工

  2. 自己把下個月的生活費計劃節省,一般采用在吃飯和穿著上節約。

  3. 向朋友借。

  4. 告知家長,另外讓家長開錢。

最熱文章榜HotTop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Av不卡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 | 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色妞AV永久一区二区国产AV | 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