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假再現(1)

發布時間:2017-03-09  編輯:admin 手機版
  難道這高超的哲理僅僅寓于夕陽下一個漸漸遠去的白色背影之中?
  他一聲不吭,走過去,任憑微風吹亂他的頭發。
  這兒離音樂學院已經遠了,剛才還聽見廣播里在放勃拉姆斯的《第二交響曲》,現在,這宛如落日景色的樂聲淡淡地去了,一點也聽不見了。
  夕照下的綠蔭小道上,梧桐枝葉把自己的影斑涂抹在柏油路面上,偶有斜風,斑影閃爍,閃爍出一亮一亮的流光來。
  他已是白發蒼然,漫無目標地在這條熟悉的綠蔭小道上散步。路面上,柏油熬過一天的曝曬后,冒著如絲如縷的熱氣,似乎在微微地喘息。
  四周靜極了。
  他是音樂學院的教授。他有一個學生,和他一樣,也長著個花崗巖般的下巴。
  他愛這個學生,因為這個學生和他一樣,老實。
  那年上課時,他分析貝多芬的《田園》第二章,三連音構成碧波蕩漾;當潺潺流水自信地流過后,長笛、雙簧管、單簧管分別摹仿夜鶯、鵪鶉、杜鵑三重唱。
  這時,他對學生說:“這是一幅大自然在晨曦中蘇醒的圖畫。”
  他的學生想象不出來,瞪著眼睛看他。
  于是他又問!“你早晨起來聽到的是什么聲音?”
  “雞叫聲。”
  “不,是鳥叫聲。”
  “不,是雞叫聲,”學生很倔強。“在山里才聽見鳥叫聲,在這城市里,我每天從三屋閣里起來,只聽見雞叫聲,還有……是刷馬桶的聲音……”他嘆了口氣,拍了拍學生的肩膀,這肩膀厚敦敦的,很硬實。
  明天,這個學生就要畢業了,還要在畢業音樂會上指揮學生樂隊演奏《第二交響曲》呢……他一聲不吭,走過去,任憑微風吹亂他的頭發。
  《第二交響曲》是一首非常迷人的浪漫主義田園詩,充滿了古老維也納詩意般的田園詩。當年,他在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樂學院學習指揮時,第一次聽到了這部作品,他馬上感受到了這部作品寧靜柔和的光輝,可是不知什么原因,他也感受到,在一些神秘的和弦中,長號凄涼地奏出一種聲音,這聲音恍如一聲遙遠的回響。
  原來,勃拉姆斯為了充實主題,在第二樂章里安置了一個主題的假再現。
  “假再現是什么呢?”上課時,學生問他。

他垂下頭,把指揮棒支著額角,怎么說呢?
  學生的眼睛像兩個跳出來的音符,在他面前游移不定。
  于是,他講了一個故事:一個小伙子,在傍晚的火燒云里走進綠蔭小道,他倚著一棵法國梧桐,在那兒等待著,不知在等待什么,也許等待本身在他心里就有一番主題。這時,一個婀娜少女遠遠地走來了,著一身潔白的連衣裙,走得很慢,在一片紅色的火燒云里,猶如一朵白色的游云。難道這就是主題?夕陽趴在遠處屋檐上偷看,泛出的陣陣紅光在少女身上滾過。小伙子目不轉睛地盯著少女。漸漸走近了,少女從他身邊一閃而過,連看也沒看他一眼,依舊那么從容地在微風中蕩漾,漸漸遠去了,她留給小伙子一個難以忘卻的潔白色的背影……“這就是主題的假再現?”學生的花崗巖下巴顫動著。
  “看上去像主題,可是近去一看,卻不是……”他的花崗巖下巴也顫動著。
  學生似懂非懂。
  “而且,還給人留下一絲惆悵,”他自言自語。隨后淺淺一聲嘆,“多么迷人的假再現呵!
  學生沒理會他的嘆息,繼續追問道:“人們都認為:這第二樂章是勃拉姆斯高超的哲學抒情詩中最獨特的篇章,難道這高超的哲理僅僅寓于夕陽下一個漸漸遠去的白色背影之中?”
  學生在追問他。
  那么,他又去追問誰呢?
  他一聲不吭,走過去,任憑微風吹亂他的頭發。
  該去追溯長長的綠蔭小道了,真的,假再現就在那兒。
  當年,他到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樂學院學習時,就是從這條小道上去的,五年以后,他抱著滿滿一摞“五分”,也是從這條道上回來的。
  綠蔭小道筆直筆直,直通音樂學院。
  他在音樂廳舉行匯報音樂會,一百多人的大型樂隊呈扇形而坐,居中高臺上是他:身著黑色燕尾服的年輕指揮,頭發往后一甩,甩出一股青春氣息。
  他的身后,翻騰著眼睛的波浪,都是專家同行,帶著挑剔的眼光審示著來自莫斯科的“五分”。
  橙黃色的柔和燈光下,他張開雙臂,起拍了。
  是勃拉姆斯的《第二交響曲》……1872年,這部作品由維也納樂隊首次演出時,聽眾在每一章結束時都熱情地起立鼓掌,向坐在樓座上的勃拉姆斯歡呼致意。
  時隔八十多年,他在音樂廳里呼喚著勃拉姆斯。
  他自信地站在指揮臺上,指揮棒在空中畫出一道道激動人心的弧線,在他的指揮棒下,法國號在坦率地獨白,雙簧管由單簧管和大管伴隨,天真而略帶傷感的吟唱,音樂廳里,他呼喚著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呼喚著小號、大號、法國號;呼喚著到處飄游的音樂精靈……最后一個樂章也快要結束了。一個音樂評論家信服地說:“他將是中國最有希望的指揮家……”他張開雙臂,興奮地揮動著,樂曲到這兒活潑而富有生氣,可是他哪里知道:人們在遠遠地看他的背影,那背影竟然像一只表示終結的黑色十字架……他一聲不吭,走過去,任憑微風吹亂他的頭發。

當時,無數封請他去各地樂團任指揮的聘書飄落了,就像秋天的梧桐葉一樣,作響地飄落了。音樂學院呼喚著他,留校任教吧!我們的指揮系師資奇缺、我們的指揮藝術太落后了!
  響應這一呼喚,意味著他永遠是一個教師而不是一個指揮家了。
  他在綠蔭小道上漫步沉思,凝視著綠蔭掩映下的音樂學院的圍墻,像凝視著一張陌生的網,留校任教,在這張網里吐盡蠶絲?
  他的思緒又縱橫馳騁在音樂世界里,確實,在音樂發展的長河里,奔騰呼嘯著一個個永垂不朽的巨大浪峰:托斯卡尼尼、卡拉揚、伯恩斯坦、小澤征爾……可是,浪峰中沒有中國指揮。
  太陽落山了,暮靄來臨了。夜深人靜了。
  他倚著音樂學院那堵圍墻,終于長嘆一聲。那圍墻上月光漾動,漾開一個微笑。
  他留校了,在指揮系當一名普通助教。
  那天晚上,當他踅回身走出綠蔭小道時,突然想起了《第二交響曲》里的假再現,多么迷人的假再現!
  這條綠蔭小道,他一聲不吭地走過不知多少回了,可是他還是走過去,任憑微風吹亂他的頭發。
  明天,那個有花崗巖下巴的學生就要畢業了,他呢,送走這最后一個學生,也要退休了。歲月熬白了他的頭發,他的白發,澆灌出了遍天之下的桃李芬芳。
  多少年過去了,他再也沒有上過指揮臺,盡管他把許多學生扶上了指揮臺。
  他逢人便說:“指揮臺對我來說,僅僅是個迷人的假再現……”長長的綠蔭小道筆直筆直,象一根琴弦、撥出了一個假再現。
  他順著這綠蔭小道,慢慢地走去,走遠了,遲暮的身影漸漸消失在濃郁的綠蔭里了……

  難道這高超的哲理僅僅寓于夕陽下一個漸漸遠去的白色背影之中?
  他一聲不吭,走過去,任憑微風吹亂他的頭發。
  這兒離音樂學院已經遠了,剛才還聽見廣播里在放勃拉姆斯的《第二交響曲》,現在,這宛如落日景色的樂聲淡淡地去了,一點也聽不見了。
  夕照下的綠蔭小道上,梧桐枝葉把自己的影斑涂抹在柏油路面上,偶有斜風,斑影閃爍,閃爍出一亮一亮的流光來。
  他已是白發蒼然,漫無目標地在這條熟悉的綠蔭小道上散步。路面上,柏油熬過一天的曝曬后,冒著如絲如縷的熱氣,似乎在微微地喘息。
  四周靜極了。
  他是音樂學院的教授。他有一個學生,和他一樣,也長著個花崗巖般的下巴。
  他愛這個學生,因為這個學生和他一樣,老實。
  那年上課時,他分析貝多芬的《田園》第二章,三連音構成碧波蕩漾;當潺潺流水自信地流過后,長笛、雙簧管、單簧管分別摹仿夜鶯、鵪鶉、杜鵑三重唱。
  這時,他對學生說:“這是一幅大自然在晨曦中蘇醒的圖畫。”
  他的學生想象不出來,瞪著眼睛看他。
  于是他又問!“你早晨起來聽到的是什么聲音?”
  “雞叫聲。”
  “不,是鳥叫聲。”
  “不,是雞叫聲,”學生很倔強。“在山里才聽見鳥叫聲,在這城市里,我每天從三屋閣里起來,只聽見雞叫聲,還有……是刷馬桶的聲音……”他嘆了口氣,拍了拍學生的肩膀,這肩膀厚敦敦的,很硬實。
  明天,這個學生就要畢業了,還要在畢業音樂會上指揮學生樂隊演奏《第二交響曲》呢……他一聲不吭,走過去,任憑微風吹亂他的頭發。
  《第二交響曲》是一首非常迷人的浪漫主義田園詩,充滿了古老維也納詩意般的田園詩。當年,他在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樂學院學習指揮時,第一次聽到了這部作品,他馬上感受到了這部作品寧靜柔和的光輝,可是不知什么原因,他也感受到,在一些神秘的和弦中,長號凄涼地奏出一種聲音,這聲音恍如一聲遙遠的回響。
  原來,勃拉姆斯為了充實主題,在第二樂章里安置了一個主題的假再現。
  “假再現是什么呢?”上課時,學生問他。
1 2 3 下一頁
相關推薦

最熱文章榜Hot  Top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在线观看亚洲国产欧洲 | 亚洲欧美人女户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 性高潮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中国三级在线观看久 | 五月婷婷久久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