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散文《永久的生命》《我為什么而活著》知識重點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散文吧?散文是一種以記敘或抒情為主,取材廣泛、筆法靈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學樣式。你知道寫散文要注意哪些問題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散文《永久的生命》《我為什么而活著》知識重點,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字音詞義
興xìng味:興趣。
洗滌dí:洗掉臟東西。
卑bēi微:地位低下,沒有權勢。
牛犢dú:小牛。
茸róng毛:指人或動物的絨毛;植物體上的細毛。
消逝shì:消失。
繁殖zhí:生物產生新的個體,以傳種接代的過程。
凋diāo謝:(草木花葉)脫落。
遏è制:制止,控制。
瀕bīn臨:緊接,臨近。
深淵yuān:很深的水潭,比喻危險或困苦的境地。
星辰chén:星的總稱。
俯瞰kàn:俯視。
二、主題概述
《永久的生命》:本文揭示出個體的生命是卑微柔弱的,但就整個人類來說,生命是永遠不朽的,表達了作者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同時表達了要感謝生命,并以全部熱情回報生命的情感。
《我為什么而活著》:本文主要回答文章標題提出的問題。作者活著的三個理由或目標:第一,對愛情的渴望;第二,對知識的追求;第三,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字里行間都透出作者博大的胸懷和崇高的人格魅力。
三、鑒賞品讀
永久的生命
1.作者是怎樣描述生命易逝的?有何好處?
作者從生活中的一些細瑣的事情入手,通過生活中的點滴小事的變化表現出生命的易逝。這樣以小見大的表現手法,更有利于讀者感知生命的易逝,通俗易懂。
5.如何理解“凋謝和不朽混為一體,這就是奇跡”的含義?
“凋謝”指個體生命隕滅,“不朽”指生命現象永存。何以成為奇跡?指個體生命與生命集合體在易逝與永存方面相差甚大,卻又都是生命,這令人驚奇;也指“凋謝”和“不朽”本來不可調和,卻又同時上演著協奏曲,讓人慨嘆。
我為什么而活著
1.第①段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作者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
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地表明這三種感情對作者人生強有力的影響。“颶風”形象地表明這三種感情對作者的影響之大,作者所追求的原動力就是這三種感情,而“苦海”“絕望”則表明這三種感情在追求過程中給作者所帶來的不安和痛苦。面對追尋過程中遇到的挫折,人只能為自己的渺小感到無奈和絕望。然而,因為這三種感情,作者永遠不會放棄希望。
2.作者追求哪些方面的知識?
希望了解人的心靈,希望知道星辰為什么發光,試圖理解畢達哥拉斯的思想。第一個方面的知識,是有關人的;第二個方面,實際上就是自然科學方面的知識;第三個方面,則是指社會科學方面的知識。
3.羅素同情人類苦難的具體內涵是什么?
同情人類苦難包括同情饑餓中的孩子,同情被壓迫被折磨的人,同情無助的老人,同情孤寂、貧窮和痛苦的世界。對于人類苦難的同情又使他把目光投向了現實世界,這體現了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想要拯救苦難中人類的良知。也就是說,他不只是自己不懈追求美好生活,他也希望別人過上美好生活,所以他同情那些處在苦難中的人們。這就是他的不同尋常之處、偉大之處。
4.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最后的抒情,表達出了作者對自己人生所追求的三種感情的堅守和執著,抒發了作者熱愛人類、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深化了文章的主題,進一步提升了文章的感染力。
5.文中作者是怎樣把三種感情聯系在一起的?
“愛情和知識,盡其可能地把我引向云霄,但是同情心卻總把我帶回塵世。”作者用含蓄的、充滿理性的話語表明了這三者之間的關系:他追求愛情,是因為那里有人類所夢想的天堂的縮影;追求知識,是因為他愿意把自己所有的智慧、力量奉獻給人類;這一切都源于他心中一個輝煌的夢:關愛人類,救民于水火之中。“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是追求愛情和知識的真正動力,這體現了一個偉大思想家拯救人類苦難的良知。
【散文《永久的生命》《我為什么而活著》知識重點】相關文章:
為什么而活著短篇散文04-19
人為什么而活著散文05-19
我為什么而活著09-17
我為什么而活著03-28
活著為什么會很累散文01-06
人為什么活著哲理散文01-06
人為什么活著優美散文05-06
生命就是活著散文欣賞03-16
我活著散文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