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清明節傷感抒情散文
清明節,一個祭拜已逝親人的日子。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整理的2017清明節傷感抒情散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2017清明節傷感抒情散文1】
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微風夾著春天的溫潤飄進我的窗口,柔柔地梳理著我的思緒。清明節,在春暖花開的時候來臨。我不知道古人為什么把這個節日定在美麗的春天。我想恐怕是為了讓活著的人在感受生活的美麗的同時也不忘記逝去的人曾經的愛和付出吧。在古代,清明節是個情人節,在這個節日,男女可以踏春約好,此時,閨中美女都紛紛外出踏春,展露美麗的容顏的同時儀的愛人。清明節,在古代,景色是美麗的,愛情也是美麗的,但現代,清明節更多的是掃墓祭祖,寄托哀思。
前幾天,我和小哥一同回到老家到父親的墳上祭奠。墳墓是建在鄉間的河埂上,綠樹、流水、農田給這片荒涼、落寞的墓地帶來了一絲生氣。
爸爸,您離開我們已有四年了。這四年來您在天國還好嗎?有時,走在大街上看見一個背影像您的人我便會想起您。有時偶爾聽見一個聲音像您又想起您。就是某個電視劇里的情節也都能勾起對您的回憶。這四年來我們時時都在想您。人們都說您那個世界也有寒冷,也有孤獨,所以我們做兒女的在清明時節特意來給您上墳,培土,除草,祭上食物、香燭紙錢,以釋放內心的懷念,也溫暖逝去親人的悲苦。
“清明時節雨紛紛”。親愛的爸爸,您可曾知道,我的淚水已經化作了細雨以寄去對你的思念。親愛的爸爸,可曾聽見,那輕輕的風聲是兒子對您的呼喚;親愛的爸爸,可曾知道,自從您走后我每天都在心里牽掛著您。誰能想到,你天天盼奧運,卻未能等到那一天匆匆的走了;誰能想到,你最疼你的孫女,卻在孫女牙牙學語時閉上了眼睛;誰能想到,你天天盼加薪水,卻在剛評上小學高級教師即將加薪的前一個月停止了呼吸。爸爸,我可憐的爸爸。
如果用哭聲可以叫醒您,我寧愿任淚暢流。
如果用孝心可以挽救您,我寧愿不惜一切。
如果用金錢可以醫治您,我寧愿傾家蕩產。
可是,所有的一切都無法挽回了,當我還沒有盡孝的時候,您卻離開了我們,我至今也不愿相信,因胸部疼痛,您竟會被確診癌癥的晚期;我至今也不愿相信,一直經受住多次化療的父親會被病魔擊敗;我至今也不愿相信,曾經一直精神矍鑠的父親,會突然離開了人世……
父親最后那求生的欲望時時在我腦中閃現;父親最后那渴求得到治療的眼神,叫我心如刀割;父親最后對親人的那牽掛和依戀,叫我淚如雨下。我對不起我的父親,怨我不精通醫術;我對不起我的父親,因為在父親的最后一刻我還錯誤的讓他相信醫院,相信醫生。我自責,我愧疚,自責我沒能力去尋更好的醫院,請更好的醫生。我無法挽回我的過錯,因為我過早得讓我的母親失去了精神支柱和經濟依靠。
天氣突然變得很冷,下著小雨。正是:“路上行人欲斷魂。”
雖然父親逝去已經幾年了,墳上的草黃了枯了又綠了,說來也是不該有淚。但是站在墳前,踩著衰敗的枯草,面對這滿目蒼涼,心情還是異常的沉痛。沒有帶刀,我們就用手扯去周圍的荒草,整理出一片空地,點燃香燭紙錢,一片一片地燒,每一片紙錢都表達了我們對父親的哀思,磕頭跪拜,感恩恩重如山的父親,辛苦養育了我們姊妹五個,遺憾的是在應該享福的年齡卻匆匆地離去了。如果真有另一個世界,但原您在那里不再操勞,不再有病痛,享盡快樂和幸福。
透過香燭燃燒的火苗,仿佛看到了父親在對我微笑,頓時心里便有一種隱隱的痛。在父親的有生之年,我們又為他做了什么?又回報了多少?面對長眠在黃土下的靈魂,此刻就只有深深的內疚。“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親的養育之恩,做兒女的是永遠也無法報答的,父親可以為子女奉獻一切、犧牲一切而毫無怨言。人類得以繁衍,人類的道德和文明得以延續和發展,都是源自于做父親的這種無私的奉獻和博大的愛。
“蒼天有淚清明落,點點滴滴皆心愿。”父親,請接受我們對您虔誠的祭拜,潑灑在您墳前的酒,是我們對您的祈福,這清明的雨水,是我們思念您的淚水。我能感覺到您對我們的愛還依舊,對我們的牽掛還依舊,對我們的期待還依舊,您的精神會在我們心中延續。
今年的清明好冷……“借問酒家何處有,舉杯消愁愁更愁!”
您走后的每個夜晚,我經常醉生夢死!每當夜深人靜時,想著您在病床上滴水未進的日夜,當時我真想向蒼天呼喊:把父親還給我吧,哪怕只一天啊!讓我再給您燒上一碗紅燒肉、來上一瓶好酒吧!我的心在哭泣;每當我聆聽著:“父親是兒那登天的梯,父親是那拉車的牛-----”那首歌時,我的心在傷感;每當清除墳冢荒草時我的雙眼含淚,似乎您那慈祥的音容笑貌總是對我說:你現在知道做爸爸的辛苦吧!
現在,我把全部親情都給了母親,看著母親健康的身體我心里有種安慰,這也是對父恩的一種回報吧,相信已故的父親知兒的心意吧。
但愿天下所有的兒女常回家看看------莫留遺憾!
但愿天下所有的父母平安度春秋------享樂晚年!
【2017清明節傷感抒情散文2】
清明節就要到了,突然之間有些情感涌現。我以為回憶就會這樣慢慢擱淺. 化作泡沫,消失在海的邊陲. 可是記憶的種子卻時而出沒時而埋葬. 再也無法追逆到從前的時光。我時常想懷念一個人,那便是我的爺爺。
我依稀記得那時候我還很小,在生活的重壓下,父母被迫到外面去打工。年少的我就這樣與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我那時的情況就像是現在的留守兒童,可是我并沒有如今留守兒童出現的種種情況,這都多虧了爺爺的關愛和教導,我變得勤奮努力,懂知識懂禮貌,如今這一些好的習慣依然滲透在我的骨子里。爺爺沒有什么嗜好,也不喜歡飲酒,他是一個很務實、很純樸的人。不過偶爾的時候也會看點報紙,了解點新聞,雖識字不多,可是寫得一手好的毛筆字,曾經家里面的大門的對聯就是由他揮筆執寫,他經常教導我要認識多一點字,將來可以去城市工作,爺爺對于我的學習不怎么的嚴格要求,不過,他總是希望我在學校里聽話,做一個好學生,我也按照爺爺的要求去做,我的學業一直也是很好。
據奶奶說爺爺曾經當過兵,退伍之后,就一直在農村生活,沒有到過外面去打工。由于是當過兵,爺爺身體很是硬朗,家里的體力活事都是他一個人做。在家里,爺爺每天都會去勞動,基本不會停下來,很像一頭不知疲倦的老黃牛。他做的事可多了。平常的時候,他得上山去看柴,修理八角樹的雜草,還有在山上開墾新地種農作物等等;在春天的時候,他得翻土種稻谷,忙個不停。總之我覺得他是很苦的一個人。 在我的那個時代的農村里,因為地理位置的緣故,人們沒有什么的經濟來源,所以為了維持生活,人們每年就是種植稻谷,一年兩次。我覺得在種植水稻的過程中最苦的就是翻土事,那時候家里沒養有牛,開始的時候,爺爺本認為可以用鋤頭來開墾,可是,那太累了,速度也很慢,這樣會影響種植的,所以爺爺就到別人家里去借,其實借牛犁田,那時候在農村是有規矩的----就是你用完后,你得幫人家看幾天的牛。在犁田的時候,我總是跟爺爺一起去,為他做好后勤工作。爺爺用它的`高亢的嗓音吆喝著牛,那時候田里邊總是想起爺爺那響亮的呼喚聲,我也調皮地跟在后面走,在翻起的田里玩弄,也很期望可以做到泥鰍魚。隨著爺爺年紀增大了,可是他還堅持種田,我父親與其他叔子叫他不要那樣做,可是,爺爺就是不聽,還是種著田,或許這就是農村人的一種純樸的特性吧
爺爺人生出現拐點是在有一年里的時候,他在一個造磚廠幫忙,在一次的下坡中,爺爺推著一車的生磚,因為沒能夠及時控制好推車,連人帶磚從高處摔下,他那次摔斷了腳,也因為那次,爺爺的人生出現了很大的變化,自從摔斷了腳以后,爺爺每天只能用拐杖走路。我也承擔了家里面更多的事情,每天得去割草,喂豬。兩年后,他的腳好,可是留下了后遺癥,走路的時候一拐一拐的,可是他還是那樣的倔,還是去勞動。又是一年春耕的時候,爺爺開始用牛翻土,可是在翻的過程中,他倒在了田里,那時我就在他的身邊,我嚇壞了,我大聲呼喊他,他不應,我趕緊叫奶奶。爺爺被抬回家了,嘴里吐白沫,已經失去了意識,他就這樣走了,我的生命里就這樣失去了他。
關于與爺爺的記憶,我并沒有多少的回憶,因為那時候還小的緣故,很多早已在記憶中變得模糊,我甚至沒有一張他的照片。每年清明節的時候,假如有空的時候,我都會去拜祭他,在他的墳前,看著那堆黃土,想到那個熟悉的身影。有時候感慨:人生無常,歲月無情,有很多生命里的東西終究會隨著時間而消失,我也只能在回憶中尋找有關于過去的記憶。
漸漸地長大,漸漸地理解,有時候覺得緬懷那些先人,其實是可以讓我們變得更加地有責任感的。在緬懷先人的過程中,我們感覺我們不是一個簡單的個體,我們是有親人的,他們有的長眠于地下,有的依然在我們的身邊,他們依然是我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們是我們前進的動力。懷念他們,就是感恩他們,因為他們,我們有了美好的生活,因為他們,我們有了心的坐落點。或許不難理解那些遠在他鄉的游子,他們為什么對于老家有一種戀戀不舍的情節呢,為什么每逢佳節倍思親呢?因為家是一個港灣,那里有親人,那里充滿著回憶。在那里,可以使得心得到放松,可以找到歸屬感,會感到親切。
這些年來一直到在外面學習工作,由于路途的緣故,沒能夠每次都回去祭拜爺爺,可是,每年在那個雨紛紛的季節里,我都會依然想起爺爺,想起那張像黃土地的臉,還有那雙大手。
【清明節傷感抒情散文】相關文章:
傷感抒情散文04-12
經典傷感抒情散文01-25
冬季傷感抒情散文04-10
傷感抒情散文:珍重04-11
傷感愛情抒情散文精選01-05
著名傷感抒情散文01-25
離別傷感抒情散文01-25
傷感抒情散文范文誰有?05-11
抒情散文:聊談傷感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