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淡淡書香,伴我成長。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整理的一路書香一生夢想征文范文800字,歡迎大家閱讀!
【一路書香一生夢想征文范文800字1】
與一本好書相遇,于是我看見了一瞬間的永恒。
——題記
曾有一位頭纏白布,發須皆白的老者,在遙遠的時空中這樣問道:“你是誰,讀者,百年之后讀著我的詩?”而他的文字及他寫下的詩篇,經歷了一段又一段紛亂的光陰,化為了睿智而又深沉的黑色,印在了充滿了卷墨之息的紙張中,流傳至今。
泰戈爾所帶來的書香,伴我成長。
懵懂年代,總喜歡趴在奶奶的膝間,聽她讀《飛鳥集》。短小的詩句充斥在淡淡的方言之中,我的心中總充滿了莫名的小快樂。還記得其中這樣的一句:“上帝的右手是慈愛的,但他的左手卻是嚴厲的。”我想那時幼小的自己的確不了解其間的含義,但想起的卻是奶奶撫著我的額頭哄我喝藥;卷起書本,怒叱我背書的種種,不由得也贊同泰戈爾的詩句。
撫摸著那本自己讀不懂的《飛鳥集》,一年一年,直到自己也終于可以流暢的念給奶奶聽,我知道,我從泰戈爾的那323首小詩中,體會到的不僅僅是游云的清逸,繁星的滄桑,夜與光明的相錯交輝。他將真理與愛捏細了碾碎了揉進生活里,將“圓滿的終結,終結于無盡”,在“無名的日子”留下了“感觸”,“纏繞心間,就像綠色苔蘚纏繞著老樹。”偶然抬首,便會看見書中真理神圣的氣息,縈回在了我的成長之中,為我將要行走的路,指明了每一個方向。
于是我開始覺得,自己長大了。
長大后,忽然喜歡讀《新月集》,我相信自己經歷了足夠的滄桑,于是以一種遐想而來的客觀去體味那個本屬于我的天真的世界。隨那新月里的孩子追逐偷走了睡眠的飛行者;遠遠的觀望只屬于孩子們的玩具;輕嗅那朵與母親玩笑的“瞻波伽”,卻心想著脫離一份幼稚,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人。可不絕于耳的,依舊是做錯了事、或是上了當后,母親哭笑不得的話語:“呵,幼稚的孩子。”每每此時,我又會困惑不解,究竟自己有沒有長大?
而當我讀完了那四十個天真的故事后,驀然發覺心中纏繞不休的疑惑豁然開朗。忽然懂得,原來成長與長大截然不同。前者僅僅是生命歷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過程,而后者才是歷經世事之后的一次必然的成功。而自己,僅僅還走在正通往成功的路上,將天邊絢爛而又遙遠的彩虹錯當成了一次輝煌的成就。于是,伴隨著《新月集》中陽春與夢幻,我拋開了手中緊握的成功的幻影,想著那個遙遠的方向,義無反顧。
原來啊,我還太小。
直到如今再讀《吉檀(tan)迦利》,我開始思考“人類、生活、與宇宙”之間的關聯,而其間的“大陸天空、星星與河流、豎琴與音樂、旅行者與船夫”他們教給了我一切——那美與丑之中真理織成的永恒的銀河,及他所化為的世界黑暗里的光明。《吉檀(tan)迦利》將世界分為了兩極,正如他所說的那般:“風暴徜徉(changyang)于無路的天空,船舶在無人跡的海上遇難,死亡遍布周圍,孩子們卻在游戲。”
我閉上眼睛,靈魂漸漸看見了世界的真實,及那真實之上的希望。我開始懂得了解一個世界兩面的重要性,不再將夢幻與愿望放在自己生活的頂端。身邊是淡淡的卷墨之息,混雜在我喜悅的心情里,就像是——
真正長大了的感覺。
透過那薄薄的紙張,我在卷香中與羅賓德拉納德*泰戈爾相遇,如此流諸筆端的天籟伴我成長,將我生命中次次感悟的瞬間凝結成一個又一個永恒的記憶,于是我看見了——一瞬間的永恒!
【一路書香一生夢想征文范文800字2】
閩南有一個周歲抓鬮的習俗,媽媽在地板上幫我鋪了幾張紅色宣紙,放置了不同物品讓我來抓,聽說我抓了書跟毛筆,并且一直握著毛筆不放。比如書本代表科舉或學識淵博,筆墨則是文豪,這也叫“試兒”,在古人眼中,很重視周歲“抓鬮”。
很小的時候,我一邊喝牛奶,爸爸一邊會讀國學給我聽,沒空的時候,就直接播放光盤讓我聽,讓我從小潛移默化。讀幼兒園開始,就在筼筜書院系統地學習《弟子規》、《三字經》、《千字文》、《笠翁對韻》、《論語》等課程,風雨無阻,堅持了四年多時間,蒙學部分通篇基本能夠背誦,因為幼兒園沒有作業的壓力,所以天天有時間誦讀國學“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明,在止于至善......”且參加了好幾次書院一年一度的新春音樂會表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并與其它小朋友一起錄制了《禮運·大同篇》專題,送往臺灣各書院交流,其情景至今歷歷在目。
上小學后,開始有了作業,所以閱讀時間必須在作業完成后,又不敢影響睡覺時間,否則第二天起來就沒精神上課了。周末,也是閱讀的好時光,一般起床后我能呆在床上看半天課外書。家里到處都會擺放幾本書,書室、沙發、床上,隨時隨地拿來都可以閱讀。因為有小時候的閱讀習慣,所以我特別愛看書。雖然現在成績不是特別理想,但爸爸不會特別在意,他更注重我的課外閱讀及綜合能力的培養,除了家里的大量書籍外,還會定期帶我到圖書館看書,書店買書,只要是內容健康的書籍,他都鼓勵我自行挑選。
爸爸媽媽從小教我要明事理,不要無理取鬧;心胸要開闊,豁達大度;時時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在同學遇到困難時,盡力伸出友愛之手;當別人誤會你時,一笑了之;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我現終于明白爸爸媽媽為什么給我取名叫“陳懷味象”了,原來有其深刻的含義,其出自六朝宗炳《畫山水序》“圣人含道映物,賢者澄懷味象”,爸爸媽媽希望我胸懷寬廣,品味高雅,做一個知書、明理、豁達、感恩的人。其實,抓鬮及起名,只是父母對我的一種寄望,他們的言傳身教,才直接影響了我,讓我一生受益......
《禮運·大同篇》又在我耳邊響起:“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