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廉政學習,嚴于律己,牢固樹立為民服務宗旨意識,筑牢抵御誘惑、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深刻吸取教訓,保持清醒頭腦,時刻警鐘長鳴。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整理的2017收看蠅貪之害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7收看蠅貪之害觀后感1】
局黨支部組織全體干部職工觀看了警示教育專題片《蠅貪之害》。通過片中一些基層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之便從小貪最后鑄成大錯的痛心案例,給全體干部職工思想上敲響了警鐘,有利于從這些違法違紀案件中吸取教訓。下面我結合自身的工作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
近年來,各地在推進城鎮(zhèn)化的過程中,因舊城改造、新農村建設以及征地補償、涉農惠農資金衍生出多位“千萬級村官”。如此小官巨貪之行為不僅讓人瞠目結舌,更是令人匪夷所思。筆者認為,村干部淪為腐敗骨干禍起監(jiān)管松垮垮。
當官不為民作主,不如回家賣紅薯。作為一名村干部,應該時刻牢記黨和國家的重托,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把人民群眾的事情解決好,積極為他們謀福利,帶領村民走上致富之路。而不是通過手中的權力對村民進行欺騙和壓榨。凡是涉及到村民利益的事情,村干部都應該去做按照政策辦事,這樣才不致于損害百姓的利益。
“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 利為民所謀”。然而,有部分村干部并不以為然,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利,大肆斂財,把國家的多項惠民政策、涉農資金想方設法的并入自己的腰包,一發(fā)不可收拾,不僅忘記自己的責任和使命,還嚴重損害了老百姓(603883,股吧)的利益,同時,也給社會造成了不良的影響,此類人應該得到嚴厲的懲罰!
貪腐不在于權力大小,而在于權力運行是否公開透明,一旦權力脫離了嚴密有效的制約和監(jiān)督,就會迅速成為謀取私人利益的工具。尤其是在一些地方上,村官就是土皇帝,權傾全村,再加之相關部門對村干部的教育監(jiān)管缺位,從而使得“小官巨腐”問題日益突出。因此,遏制“村官”腐敗刻不容緩。
我認為,要進一步完善村兩委工作機制和監(jiān)督機制,徹底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讓其權力真正在陽光下運行,從而不給“蒼蠅”下口的機會,也才能更加有效遏制“村官”腐敗。
【2017收看蠅貪之害觀后感2】
為抓好黨員干部的警示教育,強化廉潔自律,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1月9日下午,我鎮(zhèn)組織全鎮(zhèn)所有干部職工在鎮(zhèn)四樓會議室觀看警示教育片—《蠅貪之害》。現(xiàn)結合影片中查處的基層侵害群眾利益的典型案例,以集中整治和查處基層侵害群眾利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工作與開展“兩學一做”教育活動為切入點,給大家說說我自己的一些看法。
十八大以來中央巡視組已開展四輪巡視,巡視發(fā)現(xiàn),巡視點存在“小官貪腐”問題的占比超過了四分之一。
這表明,“小官巨腐”即基層官員的貪腐問題,已成為當前反腐的重點之一。
其實,“小官巨腐”問題嚴重,根在官小權力大。有的基層領導在單位和部門一手遮天,說一不二,儼然“土皇上”。高官腐敗有時還搞點雅賄、暗賄什么的,而有些小官則直截了當伸手拿、張口要。比如,在一些國企、一些醫(yī)療教育機構、一些基層權力部門等,有的“一把手”就能夠拍板決策工程項目、物資采購、公款支出及人員進出等,尤其是能夠決定下屬的前途命運、職級晉升和福利待遇等。
面對基層領導的強勢,很多人都不敢得罪這些“小官”,即使發(fā)現(xiàn)“小官”的一些腐敗問題也不敢揭露害怕遭到打擊報復。此外,長期以來,在公眾的心目中留下了一些基層的“小官”沒啥油水的印象,也使得一些掌握實權的“小官”輕易躲避了監(jiān)督和約束,通過不斷積累式的小貪小腐,最終逐步發(fā)展壯大成為了大貪大腐。
未來,必須針對已經發(fā)生的“小官巨腐”的典型案例進行深入剖析,找出在選人用人及監(jiān)督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和不足,在如何有效遏制“小官巨腐”問題的擴大、如何建立起有效的監(jiān)督和預警機制上狠下工夫。
【2017收看蠅貪之害觀后感3】
縣局利用“紀律講堂”組織全系統(tǒng)干部職工觀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蠅貪之害》,該警示片收錄了全市近幾年查處的基層侵害群眾利益的典型案例,片中涉及的違紀人員都是基層干部。對此,我覺得基層干部是最直接面對、服務群眾的群體,是法治政府、廉潔政府的“第一道門面”。當前,應加強對“微權力”監(jiān)督約束,杜絕基層“微權力”尋租,讓基層群眾真切地感受到反腐帶來的清新之風,凈化社會風氣。
說到貪,人們往往想到“大老虎”,以為村干部腐敗不過是吃拿卡要、小打小鬧。殊不知,隨著城鎮(zhèn)化的推進,不少地方村干部的權力越來越大,而且在轄區(qū)內幾乎不受限制。近年來頻頻被曝光的一批巨富村干部,動輒幾十套房產、上億元身家。今年7月,中央第二巡視組就指出,“小官巨腐”問題嚴重。據不完全統(tǒng)計,自2013年以來,全國各地公開村干部違紀違法案件171起。其中,涉案金額超過千萬元的案件有12起,涉案總金額高達22億元,平均一起1.83億元。
城鎮(zhèn)化快速發(fā)展,地價不斷上漲,給一些村干部腐敗以可乘之機。尤其是城郊發(fā)生了越來越多的土地征用,集體企業(yè)出租、承包、轉賣等事務項目。村干部本該扮演組織者角色,卻成了轉移財富的操盤手。他們將人財物等大量資源掌控在自己手中,通過瞞上蒙下、弄虛作假等手段攪混財務、賬外設賬,大量斂財。比如,貪占政府各類補償款、惠農資金,收受開發(fā)商賄賂,借機向農民索取賄賂,從政府、企業(yè)、群眾中三頭獲利,搖身一變成了巨貪。
村干部何以成巨貪?一些村委會制度有漏洞,政策執(zhí)行走樣,財務管理十分混亂,給那些心懷不軌的人留下了空間;一些村干部膽大妄為,甚至有“保護傘”,上下結成了利益鏈。必須看到,村干部不具有公務員的身份,不受國家禁止經商的有關規(guī)定限制,是官不是官,是民不是民,兩頭都不靠,往往集商人與村干部于一體的身份特殊性,導致對其監(jiān)管存在盲區(qū)。
防止和懲治村干部腐敗,是基層組織建設的一個緊迫問題。近年來落馬村干部多數涉及征地拆遷。一些村干部熱衷于“坐地生財”,所轄地的公款幾乎成了個人私財,不擇手段地挪用斂財、貪污受賄。但與之相適應的權力監(jiān)督機制卻顯得乏力。不少地方,監(jiān)督對于村干部而言仍然是“牛欄關貓”,監(jiān)督缺位或不足,以及懲處不力,造成了特殊的鄉(xiāng)村政治生態(tài),衍生出“小官巨腐”等諸多怪象。
“小官巨腐”危害大。因為村干部與老百姓聯(lián)系緊密,民眾對其腐敗的感受更直觀,其破壞力不可低估。所以,對村干部腐敗同樣要實行零容忍,要把那些不在行政序列內的村干部也列入監(jiān)督范圍。比如,依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讓村民自己當家作主,管理村里事務,逐步形成自我約束的機制,加大基層民主監(jiān)督力度。只有真正發(fā)揮村民自治的作用,才能有效地把權力關進籠子里,讓村干部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
更多相關文章:
1.江西反腐紀錄片《蠅貪之害》觀后感
2.江西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蠅貪之害》觀后感
3.江西《蠅貪之害》警示教育片觀后感
4.反腐警示教育片《蠅貪之害》觀后感
5.電視專題片《蠅貪之害》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