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字博緣,在線閱讀經(jīng)典的好文章,這里有日常生活中的祝福語,愛情傷感文章,生活情感文章,勵志文章,經(jīng)典名言,欣賞最新原創(chuàng)日志,情感日志及愛情,友情,心情,搞笑,網(wǎng)絡(luò)日記美文,生日祝福語、結(jié)婚祝福語、各種中外節(jié)日祝福語,以及朋友之間的問候祝福短信。每天都有好心情!
野草在大地上總是隨處可見,它的蹤影便不免頻現(xiàn)于前人筆下:蕭子暉稱頌它凌霜依舊葳蕤的堅貞頑強;白居易因它油然而生凄凄的離情;魯迅先生借它詛咒那應(yīng)被地火燒盡的腐朽的一切。于是,野草的內(nèi)涵仿佛都被詮釋得清清楚楚,后人也就難以越其樊籬。
駛進行色匆匆的現(xiàn)代,生活在光怪陸離的世界里的人們沉浮于如潮如汐的欲念中,面對直通性靈的花鳥蟲魚也顯木然,更遑論卑微單調(diào)的野草。的確,若論堅貞頑強,那扎根于懸崖峭壁的謖謖長松,櫛風(fēng)沐雨仍蒼勁挺拔,野草怎能與之比肩?再說那凄凄的離情,在通訊與交通高度發(fā)達的當代,已被壓縮至像芥子一樣小的空間里了;而那應(yīng)被詛咒的時代已然逝去,如今再也不需任何詛咒。于是,野草如背著空空行囊的游子,似乎應(yīng)回到自己原始的居所,退出人們的視野。
每當想起那伶俜的野草,我的心中總不禁涌起一陣英雄遲暮的悲哀。直至那天,我在那特殊的地方,發(fā)現(xiàn)了特殊的它,這繚繞在胸次如煙如靄的悲哀才為喜悅與欣慰所替代。
它,是生長在一棟樓房樓頂?shù)囊恢暌安荨=柚恢钦l帶到樓頂?shù)男┰S沙土,這株野草便植根于此,俯瞰凡塵俗世。它約有半米高,長得很俊秀,蓬蓬勃勃的,倚著樓頂?shù)倪吘墶_吘壡吨患耙安菀话敫叩蔫F護欄,遠遠望去,野草近臨它的樣子頗像一位扶欄遠眺的詩人。
當這株野草冷不防蹦進我的眼簾時,我委實感到不可思議。我十分納悶:如此有生氣的野草,為何選定距地面幾十米高的樓頂作為安居地呢?在大地上隨處可見的野草,或在山丘上迎送日月,或在深澗下參悟天地;或在石縫里澆鑄力量,或在枯木中編織希望;或在矮墻側(cè)撫慰夜蟲,或在堤岸邊招呼行人。無論如何,我從未想過一株野草竟會將一幢樓房踩在腳下。這正如在茫茫荒漠里流淌著明澈的月牙泉,在皚皚雪山上生長著濃艷的雪蓮花,讓人覺得是如此不合常規(guī)。
豈止是我深感詫異,就連過往的飛鳥也忍不住停下打量這株野草。它們一時側(cè)著腦袋靜思,一時嘰嘰啾啾地議論,最后什么結(jié)論也沒有,便展翅飛去。其后,又一群飛鳥到來,又一群飛鳥離開。在無意中,這株野草竟成為飛鳥們休憩的驛站。或許,也是因為偶然的發(fā)現(xiàn),流浪的人們開始在野草叢生的地方定居。他們建造城郭村莊,修筑關(guān)隘道路,從此便有“紅塵”一詞。野草在其間默默注視著,思考著。似歷經(jīng)滄桑的老者,它見過一遍遍歌舞升平,一遍遍烽火四起;見過一幕幕酒池肉林,一幕幕餓殍滿野;見過一座座宮室都城,一座座廢園棄墟。它備感厭倦,于是躲進山林。
山林中自然別有洞天:云霞掩映,綠蔭層布,若隱若現(xiàn)的溪水潺潺地流入闃寂的空谷。空谷里,比野草更痛切地厭倦人世紛擾的幽蘭早已在這層巒疊嶂下無數(shù)次地花開花謝。野草踞守在山崖邊,年年歲歲、日日夜夜瞧著蘭花將它的美麗與芬芳伴著蟲唱鳥鳴埋葬。野草看足了蘭花的枯榮,明白它心中慘白的逍遙。誰言草木不求美人折?美麗與芬芳,由于蘭花的存在而存在,但并非為蘭花而存在。縱在這人跡罕至的深山密林里,不是仍有不憚山陡石險的人們不斷來采擷蘭花嗎?逃避,最終只會造成尷尬。于是,徹悟的野草攜千百年蘭花的精魄與巍巍大山的囑咐,義無返顧地再次向生長過也埋葬過血與肉的紅塵進發(fā)。
樓頂?shù)倪@株野草繼承了先輩的基因,審慎地選擇新的棲息地。在鋼筋水泥的包圍下,最舒適的地方莫過于花壇,但這株野草明白那種地方原不是為它準備的。花壇里栽種的應(yīng)是綠樹紅花,且是由人們精心裁剪好的。倘它在花壇里扎下根須,只會盡情釋放“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的本性,無暇顧及人們的苦心布局。如此,麻煩就來了。樹上旁逸斜出、不肯馴服的枝條猶要被“斬立決”,何況這最難拘囿的野草?與其做這種徒費心力的爭斗,不如和蕓蕓眾生保持適當?shù)拈g距——不即不離:既不用忍受人們腳步揚起的塵埃,又可自由地振臂放歌。因此,這株野草便憑恃人工高度一躍而起,仰可擁抱藍天,俯可親吻大地:它的空間可以無限延伸。
這株野草已能暢游天地,但生活在云彩之下巖層之上的某些人卻不能。他們的眼眸被生活的毒焰熏暗,他們的神經(jīng)被生活的沙礫磨鈍。一旦遭遇山崩地坼,他們只知高舉雙手似投降的姿勢,向著山鬼河神朝拜。不幸的,走向毀滅;僥幸的,逃過一劫。他們只記得鬼神,完全忘卻自己的心與雙手。不幸的與僥幸的,都走在毀滅的路上,只是先后的不同。這株野草同樣曾經(jīng)歷這些,它不愿看到悲劇一次次重演,所以它不再呼喊那虛縹的鬼神,只是叩問這熙熙攘攘的人間。
但是,人們總在榮辱得失中疲于奔命,幾人能暫閉焦渴的喉舌而平心靜氣地細聽野草的叩問呢?全身心長時間諦聽的少之又少,駐足傾聽片刻的也微乎其微,絕大多數(shù)的耳朵只為世間的嘈雜而存在。盡管如此,這株野草卻有非凡的耐心。這耐心可等頑石點頭,可等鳳凰再現(xiàn),可等陽光無影;時間有多久的耐心,它便有多久的耐心。而且,這不是空洞的耐心,它永由只爭朝夕的努力支撐。
晨光熹微,夜氣消散。在簇新的太陽的召喚下,這株野草隨著人們一齊醒來。它無聲無息地站在樓頂上,默默看著來來往往的人們的忙碌的身影。在建筑工地上,腳手架與起重機比賽著速度,鋼筋水泥乘機搶占高地;在公路上,一輛汽車緊咬一輛汽車,都恨不得騰空一躍躥到前面,卻又要顧及閃爍不停的紅紅綠綠;在辦公樓里,人上人下,電話迭響,文件橫飛,真是無所措手足。樓頂上的這株野草靜觀一切,盡歸于心。它同道旁的樹木一起平和地領(lǐng)受這份喧囂,任頭頂飄過一朵五彩的祥云,任腳下飛過一只翩翩的蝴蝶。直待夜幕降臨,人們?nèi)晕赐O麓掖业哪_步,只是稍微放慢了節(jié)奏。這時,野草卻早已心如止水,波瀾不驚。它伸直了腰,整理好衣冠,抖落少許塵土,昂首向天際望去,便看見一痕淡淡的新月正對它微笑。久慣于忙碌地上的事情的人們,連寥廓的藍天也無暇欣賞,自然不知月出東山了。可是,野草總惦記著在那永恒的方向出現(xiàn)的永恒的月亮,因為這月亮在未有人類之前便存在,它記錄了人類的一切。野草伸出那修長而堅韌的雙手,化作一段玲瓏的天橋,讓那月華汩汩地流淌下來。它將自己的胸膛當作煉爐,置月華于其中,去其雜質(zhì),取出菁華,釀成新的美的結(jié)晶。而它并不將其據(jù)為己有,又把這些結(jié)晶揮灑向大地,使其浸透一堵堵心的圍墻,去化解頑梗的濁氣,填補沉重的虛無,溫潤干涸的清流。
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你若做了播種者,就必做戰(zhàn)斗者。這株野草縱站在樓頂上,也不例外。
嚴冬時節(jié),寒風(fēng)凜冽,雪花紛飛。除卻人們栽種的幾遭遺忘的長青樹,萬木衰颯,百卉凋零。樓頂上的這株野草不復(fù)有春日的茁壯,高度只及盛時的一半,嫩綠被枯黃擠得僅余立足之地。雖則如此,它仍可自豪地說,它是這里最先與雪花短兵相接的生靈。當然,在冬天有凌寒獨自開的梅花,有冰雪壓不服的松柏,但清晨我們睜開惺忪的睡眼,如何得見它們?若說它們是新春的希望,則這希望就在我們視線之外,而視線之外的希望常易被忽略。這株野草站在樓頂上,便成為最高點的希望,如同海上的燈塔,能給每一艘航船指引方向。
炎炎夏日,發(fā)瘋的太陽炙烤著大地。花兒懶洋洋地蜷局在葉子邊,而葉子則像疲憊的旅人,耷拉著腦袋,斜倚著身體。熬過冬天苦寒的痛楚,一切都沉浸在無聊的熱烈中。站在樓頂上的這株野草沒有大樹的庇佑,沒有足夠的土壤,焦黃不堪,與沙漠中野草的狀況相差無幾。但這絲毫不影響它堅守陣地的決心,它的葉子如柔韌的軟劍,一一展開,想給這沉悶的夏日劃出幾道傷口。或許,夏日也不愿給大地留下暴戾的印象,便呼來零星風(fēng)雨施舍給這些可憐的花葉。這些花葉求之不得,高興得忘乎所以,簡直要感謝夏日的恩賜。可是,這株野草識破了夏日的伎倆,并未由于零星風(fēng)雨而暈頭轉(zhuǎn)向。它依舊如故,甚至就欲以那一柄柄利劍剝出夏日哄鬧背后的頹廢。整整一個夏季,這株野草便如此與溽暑僵持,直至涼秋到來喚醒花葉。
無論在怎樣的重圍與高壓下,戰(zhàn)斗總是激昂而充實的;而在閑暇時,這株野草卻不能不面對孤寂。在它周遭,沒有一草一木,全是被呼吸過無數(shù)次的空氣。沒有一只夜蟲的琴聲會攀上樓頂,沒有一只鳥兒的鳴唱會作片刻的停留;惟有來自東南西北的風(fēng),肯繞護在它身邊。并非它對孤寂情有獨鐘,而是當它選擇此地時,孤寂便像附屬品一樣隨它而至。既是自己的選擇,這株野草便安然接受這份孤寂。但孤寂時,它一定在想它的祖先。在寸草不生的地方,黃沙漫漫,怪石嶙峋,任何林木都望而卻步。然而,某一天有一株野草悠悠地挺起胸脯,突破地平線的高度,宣告綠色的挑戰(zhàn)。其后,荊棘、藤蔓、灌木接踵而至;最末,一座森林在此雄起。此時,野草并不待森林給它授勛,便悄然離開這片土地,向著新的荒蕪進發(fā)。對于永遠奔馳在前方的先鋒而言,顯榮尚且不恤,何懼孤寂?
站在樓頂上的這株野草,有如許豁達的胸襟,有怎會有絕對的孤寂?看吧,那襯在天邊的一脈青山,正與樓頂齊平,恍惚望去,不知是野草貼住青山,還是青山捧舉野草。真真幻幻中,只覺這株野草已與青山合為一體。它時時有青山的依托,而青山時時有大地的依托。野草雖則飛離了地面,卻尚不忘通過青山與大地相連!它摒棄數(shù)寸的接觸,選擇腳踏青山所臥的熱土。而世上所有的青山都血脈相通,這座青山實則可以綿延至千萬里之外,與這株野草遙遠的同類相應(yīng)。它們知曉同伴的存在,間歇地托風(fēng)捎給這株野草殷切的問候。風(fēng)跋山涉水,穿云越霧,經(jīng)城過鎮(zhèn),到達時問候的熱度不減。這株野草欣然、怡然,翩躚起舞,如一只曾鳴于九皋的野鶴。風(fēng)便記下它曼妙的舞姿,帶去天涯海角。風(fēng)走了,它又安靜下來,沒有嘆息,沒有感慨,一如既往地站著。
它就這樣站著,直至氣衰力竭壽終正寢,或折臂斷首戰(zhàn)死沙場。那時,它的尸骸將一片片分解,復(fù)化為天地間最基本的元素,再去組成天上之云,地下之水;散作峭壁之石,荒漠之土;聚為飛鳥之翼,走獸之皮;變作枝椏之葉,莖蒂之花。即使作為最基本的元素,也同樣是各路的先鋒啊!
那么,當它消亡時,便無須任何眼淚與花環(huán),無須任何挽歌與墓碑,我們只應(yīng)為它歌唱。我原先的悲哀非特不可重拾,而且應(yīng)隨它一同消亡。在前人文章中屢現(xiàn)的野草,哪次不是先鋒?風(fēng)雪中的先鋒,離情里的先鋒,腐朽內(nèi)的先鋒,只因披了不同的戰(zhàn)衣,遂使人錯認為不同的角色。眼前的這株野草,不過在今天做了更高更廣更深層次的新的先鋒。而身處塵世的我們,也斷不可狹隘地認為它是終結(jié)者。由于各種眩目的屏障的遮擋,我們怎能預(yù)料和猜測它下次會出現(xiàn)在什么更不可思議的地方呢?
歡迎光臨字博緣,在線閱讀經(jīng)典的好文章,這里有日常生活中的祝福語,愛情傷感文章,生活情感文章,勵志文章,經(jīng)典名言,欣賞最新原創(chuàng)日志,情感日志及愛情,友情,心情,搞笑,網(wǎng)絡(luò)日記美文,生日祝福語、結(jié)婚祝福語、各種中外節(jié)日祝福語,以及朋友之間的問候祝福短信。每天都有好心情!
野草在大地上總是隨處可見,它的蹤影便不免頻現(xiàn)于前人筆下:蕭子暉稱頌它凌霜依舊葳蕤的堅貞頑強;白居易因它油然而生凄凄的離情;魯迅先生借它詛咒那應(yīng)被地火燒盡的腐朽的一切。于是,野草的內(nèi)涵仿佛都被詮釋得清清楚楚,后人也就難以越其樊籬。
駛進行色匆匆的現(xiàn)代,生活在光怪陸離的世界里的人們沉浮于如潮如汐的欲念中,面對直通性靈的花鳥蟲魚也顯木然,更遑論卑微單調(diào)的野草。的確,若論堅貞頑強,那扎根于懸崖峭壁的謖謖長松,櫛風(fēng)沐雨仍蒼勁挺拔,野草怎能與之比肩?再說那凄凄的離情,在通訊與交通高度發(fā)達的當代,已被壓縮至像芥子一樣小的空間里了;而那應(yīng)被詛咒的時代已然逝去,如今再也不需任何詛咒。于是,野草如背著空空行囊的游子,似乎應(yīng)回到自己原始的居所,退出人們的視野。
每當想起那伶俜的野草,我的心中總不禁涌起一陣英雄遲暮的悲哀。直至那天,我在那特殊的地方,發(fā)現(xiàn)了特殊的它,這繚繞在胸次如煙如靄的悲哀才為喜悅與欣慰所替代。
它,是生長在一棟樓房樓頂?shù)囊恢暌安荨=柚恢钦l帶到樓頂?shù)男┰S沙土,這株野草便植根于此,俯瞰凡塵俗世。它約有半米高,長得很俊秀,蓬蓬勃勃的,倚著樓頂?shù)倪吘墶_吘壡吨患耙安菀话敫叩蔫F護欄,遠遠望去,野草近臨它的樣子頗像一位扶欄遠眺的詩人。
當這株野草冷不防蹦進我的眼簾時,我委實感到不可思議。我十分納悶:如此有生氣的野草,為何選定距地面幾十米高的樓頂作為安居地呢?在大地上隨處可見的野草,或在山丘上迎送日月,或在深澗下參悟天地;或在石縫里澆鑄力量,或在枯木中編織希望;或在矮墻側(cè)撫慰夜蟲,或在堤岸邊招呼行人。無論如何,我從未想過一株野草竟會將一幢樓房踩在腳下。這正如在茫茫荒漠里流淌著明澈的月牙泉,在皚皚雪山上生長著濃艷的雪蓮花,讓人覺得是如此不合常規(guī)。
豈止是我深感詫異,就連過往的飛鳥也忍不住停下打量這株野草。它們一時側(cè)著腦袋靜思,一時嘰嘰啾啾地議論,最后什么結(jié)論也沒有,便展翅飛去。其后,又一群飛鳥到來,又一群飛鳥離開。在無意中,這株野草竟成為飛鳥們休憩的驛站。或許,也是因為偶然的發(fā)現(xiàn),流浪的人們開始在野草叢生的地方定居。他們建造城郭村莊,修筑關(guān)隘道路,從此便有“紅塵”一詞。野草在其間默默注視著,思考著。似歷經(jīng)滄桑的老者,它見過一遍遍歌舞升平,一遍遍烽火四起;見過一幕幕酒池肉林,一幕幕餓殍滿野;見過一座座宮室都城,一座座廢園棄墟。它備感厭倦,于是躲進山林。
山林中自然別有洞天:云霞掩映,綠蔭層布,若隱若現(xiàn)的溪水潺潺地流入闃寂的空谷。空谷里,比野草更痛切地厭倦人世紛擾的幽蘭早已在這層巒疊嶂下無數(shù)次地花開花謝。野草踞守在山崖邊,年年歲歲、日日夜夜瞧著蘭花將它的美麗與芬芳伴著蟲唱鳥鳴埋葬。野草看足了蘭花的枯榮,明白它心中慘白的逍遙。誰言草木不求美人折?美麗與芬芳,由于蘭花的存在而存在,但并非為蘭花而存在。縱在這人跡罕至的深山密林里,不是仍有不憚山陡石險的人們不斷來采擷蘭花嗎?逃避,最終只會造成尷尬。于是,徹悟的野草攜千百年蘭花的精魄與巍巍大山的囑咐,義無返顧地再次向生長過也埋葬過血與肉的紅塵進發(fā)。
樓頂?shù)倪@株野草繼承了先輩的基因,審慎地選擇新的棲息地。在鋼筋水泥的包圍下,最舒適的地方莫過于花壇,但這株野草明白那種地方原不是為它準備的。花壇里栽種的應(yīng)是綠樹紅花,且是由人們精心裁剪好的。倘它在花壇里扎下根須,只會盡情釋放“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的本性,無暇顧及人們的苦心布局。如此,麻煩就來了。樹上旁逸斜出、不肯馴服的枝條猶要被“斬立決”,何況這最難拘囿的野草?與其做這種徒費心力的爭斗,不如和蕓蕓眾生保持適當?shù)拈g距——不即不離:既不用忍受人們腳步揚起的塵埃,又可自由地振臂放歌。因此,這株野草便憑恃人工高度一躍而起,仰可擁抱藍天,俯可親吻大地:它的空間可以無限延伸。
這株野草已能暢游天地,但生活在云彩之下巖層之上的某些人卻不能。他們的眼眸被生活的毒焰熏暗,他們的神經(jīng)被生活的沙礫磨鈍。一旦遭遇山崩地坼,他們只知高舉雙手似投降的姿勢,向著山鬼河神朝拜。不幸的,走向毀滅;僥幸的,逃過一劫。他們只記得鬼神,完全忘卻自己的心與雙手。不幸的與僥幸的,都走在毀滅的路上,只是先后的不同。這株野草同樣曾經(jīng)歷這些,它不愿看到悲劇一次次重演,所以它不再呼喊那虛縹的鬼神,只是叩問這熙熙攘攘的人間。
1 2 下一頁
精彩搶先看New Top
最熱文章榜Hot Top
1
2017雞年辭舊迎新的對聯(lián)2
2017元旦廉政提醒短信3
2016推薦政協(xié)委員考察材料范文4
2016年最后一天心情說說5
2017元旦春節(jié)期間廉政短信6
2016提名政協(xié)委員考察材料范文7
2016天氣變冷心情說說8
2017年節(jié)日廉政短信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