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文采斐然,這得益于父母給她營造書香四溢的良好環境。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2016關于書香家庭事跡材料1】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這是北宋詩人、文學家、政治家歐陽修的名言。“立身”,也就是品行修養,安身立命,用現在的話來說,叫人格魅力形成,適應社會,協調各種復雜人際關系的能力養成,它是建立在“立學”,也就是學習的基礎之上;而“立學”的根本方法就在于讀書。
一、讀書先行,給孩子樹一面鏡子
人非生而知之,必須通過學習才能獲取必要的知識,況且如今知識更替日新月異,頭腦中已有的轉瞬會淘汰,只能“學到老,活到老”。家庭中當然也是如此,家長是孩子的標尺,家長只有不斷學習、不斷成長,才能樹立并延伸這標尺的長度,才能給孩子丈量出更多向上成長的空間和可能。
為了給孩子讀書創造一個良好的讀書氛圍,業余時間我們的主要活動就是讀書。我的第一學歷是專科,畢業后利用業余時間努力學習,取得本科;經過不懈努力,獲得了碩士學位。平常讀書時,我會隨時記錄下讀書心得或感受,會在自己的工作之余寫一些人生感觸、讀書心得與孩子和學生一起分享;同時在學校也主持了多項科研課題的研究,也發表了一些專業論文,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我的一張張鮮紅的證書或雜志上的一塊塊小豆腐塊,讓孩子眼中充滿了驚奇、憧憬和向往。
父親喜歡看新聞,家里經常會在茶余飯后,討論一些新聞話題。外公、外婆也喜歡在家里看一些中醫藥養生類的書籍,平日里鄉親鄰里有個什么小毛病,外婆都能夠給一些小方法。這些都讓孩子覺得讀書的益處多多。
二、讓讀書成為孩子的重要習慣。
俗話說好習慣都是慢慢培養出來的,讓孩子愛讀書也是需要慢慢培養的,是特別需要愛心和耐心的。
女兒出生后,每天晚上陪著她看書,睡前給她講故事。于是,“讀書樂”的氛圍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
到了小學,女兒在學習上的壓力漸漸增大,我們開始有針對性地引導她閱讀,培養她自己閱讀的興趣。除了她自己感興趣的書以外,我們每學期都會給她購買20多本青少年讀物,也會把購書作為獎勵進行激勵。同時專門購置了小書架,為她設置了書房和書柜。
隨著年齡的增長,女兒的眼界不斷開闊,思想也日趨成熟。她會在經常在不經意間就學校和自己身邊發生的一些事情發表自己的看法。這個階段是一個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時期,所有脆弱的思想、極端的性格、自私的品德大多都是在這個階段萌芽的。如果這個時候不加以引導,將會在她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之中留下許多未知的隱患。而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途徑除了學校和家庭的教育之外,就是讀書。
寒、暑假來臨,對于女兒,對于我們家庭,可真謂是書香飄撒的美好時光。為了讓她能更準確地了解書中的內容,我們開始陪著她一塊閱讀,有時讓她讀,我們聽,有時我們讀,讓她聽。閱讀的書籍有《西游記》、《窗邊的小豆豆》、《長襪子皮皮》等,讀過之后,我們都要就書中的故事談談隱藏于其中的道理和自己的認識。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能讓她在快樂和溫馨的環境中逐漸明白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什么是應該做的,什么是堅決不能做的。以書為鏡子,可以照出自己的不足;以書為標尺,可以找到改進的方向。在與女兒共同讀書的過程中,我們在體驗快樂的同時,也充實了自己。
女兒有時候也會把她看到的書上的一些奇聞趣事跟我們分享,有時候我工作繁重的時候,她會給我說個笑話或者是出一道腦筋急轉彎的題目,讓我在緊張的工作之余享受天倫之樂。
三、全家共讀,其樂融融
現在,我們下班以后晚上或者周末休息時,大多數的情況是各人自捧一冊,沉浸其中,自娛自樂。看書讀報已成為我們家的一項不可缺少的活動,書本成了我們家最寶貴的財產,現共有古今中外各類圖書500余冊。我和丈夫現在的讀書,更多的是愉悅身心,陶冶情操,當然,也有應對職場需求的必修之課。女兒現在又開始拿起以前讀過的書開始重讀,其實每個階段對每本書的理解是不同的。
總之,讀書給我們這個家庭增添了無限的樂趣,我們在學習中共同成長、進步。孩子的書籍讓我們回味美好的童年,保持一顆童心;我們的書籍也在預備孩子日后的頌讀,引導他走好人生之路。孔子云:“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矣。”我相信,我們的家庭書香味會越來越濃。
【2016關于書香家庭事跡材料2】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話是我讀書的座右銘。“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這是北宋詩人、文學家、政治家歐陽修的名言。“立身”,也就是品行修養,安身立命,用現在的話來說,叫人格魅力形成,適應社會,協調各種復雜人際關系的能力養成,它是建立在“立學”,也就是學習的基礎之上;而“立學”的根本方法就在于讀書。
多少年來,讀書一直是我唯一的愛好,小時候物質條件匱乏,買書更是奢侈,所以借書就成了我最大的樂趣,常常是借到一本好書,為了能按時還書通宵熬夜的讀是常有的事情,媽媽那時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看書比吃飯還重要。”真是這樣的,閱讀是一個人的精神食糧,缺少閱讀一個人的精神世界將是荒蕪的。那時的我對書籍的渴望達到了如饑似渴的程度,什么都可以沒有就是不能沒有書。
后來結婚了,丈夫也是一個標準的書蟲,那時我倆的書加起來放滿了整整兩個書架。有專業類的也有文學類的,還有很多雜志,常常是吃完飯后我倆一人一個沙發,一人一本書,時光就在書頁的沙沙中流逝,電視電腦倒成了我家的擺設。再后來有了我們的寶貝女兒,我和她爸爸非常注重孩子的閱讀,小時候給她買了很多親子讀本,繪本等。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女兒也愛上了讀書,從童話故事《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一千零一夜》到文學類書籍《魯賓遜漂流記》《綠野仙蹤》《小王子》等再到名著類《紅樓夢》《三國演義》《西游記》《水滸傳》等,女兒涉獵的范圍越來越廣,知識面也越來越寬,速度越來越快。現在一本15萬字的書女兒幾個晚上就可以看完。為了提供給女兒更多的選擇,我們為她專門辦理了借閱卡,一次可以借兩本書,隨還隨借非常的方便,極大的滿足了女兒閱讀的需求。
現在,我們下班以后晚上或者周末休息時,大多數的情況是各人自捧一冊,沉浸其中,自娛自樂。看書讀報已成為我們家的一項不可缺少的活動,書本成了我們家最寶貴的財產,現共有古今中外各類圖書500余冊。我和丈夫現在的讀書,更多的是愉悅身心,陶冶情操,當然,也有應對職場需求的必修之課。我們各自拿出自己喜歡的書閱讀。我的單位成立了親子讀書群,每天發孩子讀書的照片至群里,群主給我們發標志獎勵,到月底累計標志多少,可以拿到書籍的獎勵,亦雪踴躍參加,成為讀書小明星。女兒現在又開始拿起以前讀過的書開始重讀,其實每個階段對每本書的理解是不同的。
總之,讀書給我們這個家庭增添了無限的樂趣,我們在學習中共同成長、進步。孩子的書籍讓我們回味美好的童年,保持一顆童心;我們的書籍也在預備孩子日后的頌讀,引導他走好人生之路。孔子云:“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矣。”我相信,我們的家庭書香味會越來越濃。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好的書籍凈化心靈,啟迪智慧。讓孩子從小養成熱愛書籍,博覽群書的習慣吧!那將是她終身受益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