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我們到達(dá)的時間,湖上已是模糊一片,所能看到的,但有湖濱的路燈,放著點(diǎn)點(diǎn)淡綠色的光,倒映在波面微微搖漾。
我們臨時組合了一個“五人小組”,一同在國際觀光大飯店進(jìn)了餐,然后徙步到日月潭市街。路頗不近,但是并為七五高齡的謝潤老、萬足老,與正七十歲的葉開老,步履輕健,不遜于青少年。
我笑著和謝潤老說:“你老的身體太好啦!真的,近年張?jiān)儡娤壬鷮λf‘人生七十方開始’一語,有他個補(bǔ)充。他在致張大千的一封信里有這樣幾句話:‘所謂人生七十方開始者,乃指人之志能學(xué)養(yǎng)至七十而始完全成熟,有如孔子所謂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也。然就體力言,則無疑至七十而逐漸衰退而為為不可抗拒之事實(shí)。所賴近世科學(xué)昌明,醫(yī)藥衛(wèi)生日益發(fā)達(dá),則延年益壽,亦尚不乏自求多福之道’云云。其實(shí),健康情形,人各不同,例如楊子惠將軍,年逾八十,近尚率領(lǐng)大隊(duì)人馬赴墨西哥參加世運(yùn),誰能說他的體力在逐漸衰退呢?”謝老卻回說:“岳軍先生之言,誰能說他的體力在逐漸衰退呢?”謝老卻回說:“岳軍先生之言,是很持平的,象楊氏這樣的體能,畢竟是幾千萬人人中的一二人啊!”則相與拊掌。
再說我們這個“五人小組”,雖系萍水相逢,但卻一見如故。其中的萬足老他竟能將我過去所刊行的那本臺灣記每篇文字內(nèi)容全部記著,連到中間的詩句也能背誦得出,這真使我不僅十分驚詫,亦且非常慚愧。
我們在日月潭市街巡游一周后,回文武廟。是夕有雨,招待所設(shè)備較簡陋,大家睡得不大安逸。不過,我曾對謝萬二公說:“我在出外旅行時,總是隨遇而安,對食宿很將就。我認(rèn)為要吃得寫意住得舒適,那最好是在府上納福,出門便難得事事稱意。我一向具有佳晴、喜雨、快雪的心情,同時在某種情況下,熱得、冷得、餓得、跑得,卻決不肯道出‘悔此一行’的煞風(fēng)景語。所以,明天是晴是雨,于我全無所謂!
山色空朦雨亦奇
清晨起身,雨仍未止。我們由廟前循石蹬直下,登上汽艇。天色一會陰,一會晴,但四圍的峰巒,經(jīng)過一番沖洗,再清凈也沒有。湖水依舊綠得可愛。東坡詩:“水光斂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坡老畢竟是個善游者。
我們到了化蕃社,現(xiàn)已改稱德化社,居然也有齊整的市集。“毛王爺”的“王府”亦煥然一新了。他穿著西裝革履,那里象個山地人。大約因?yàn)檫@若干年來蕃社大為繁榮,因此他卻心廣體胖了。
玄光寺新建,地位優(yōu)于文武廟。于此可以曠觀全湖景物。四面是濃淡參差的山,最遠(yuǎn)的巒岫皆作靛藍(lán)色。時有縷縷白云,從山谷里冉冉上升,如蒸飯出氣。我說這是“米家山水”呢。我們知道米遠(yuǎn)章作畫,善用濃墨濕筆點(diǎn)皴。信筆揮灑,不求工細(xì),可是蘇東坡對他的藝事卻最為贊賞。我現(xiàn)在所看到的山水,卻比米氏的畫更為簡放濕潤,也更為元?dú)饬芾,這還不值得高興嗎?
山高處,另有個玄弉寺,藏有三藏法師靈骨,以受時間限制,只好放棄瞻禮。
光華島,俯瞰有如孤帆一葉,其間雖沒有什么可觀,但湖心有此點(diǎn)綴,景物便不單調(diào)。
我們在教師會館碼頭登岸,去涵碧樓不遠(yuǎn),此樓舊日為日式房屋,今乃為渠渠大廈,與教師會館望衡對宇氣派夠大。我對一位旅客說:“二十年來,日月潭的交通、食宿、游樂設(shè)備等,都有了飛躍的進(jìn)步?上в袃煞N具有山地原始風(fēng)味的東西,卻早被時代所淘汰,我們已無法再看到了。一是‘浮田’,這是山胞取竹木結(jié)為浮架,于水上借草承土,用以種植禾稻。我上次來游時,湖中尚有好幾區(qū),如今已不復(fù)見。二是‘蟒甲’,即最古老的渡水工具獨(dú)木船,現(xiàn)在連艘也沒有了!
描寫秋天的優(yōu)美散文精選:《香山紅葉》楊朔
早聽說香山紅葉是北京最濃最濃的秋色,能去看看,自然樂意。我去的那日,天也作美,明凈高爽,好得不能再好了。人也湊巧,居然找到一位劉四大爺做向?qū)А⑺拇鬆斁妥≡谖魃侥_下,早年做過四十年向?qū),于今已?jīng)七十七歲,還是腰板挺直,硬朗得很。
我們先邀劉四大爺?shù)揭患亦l(xiāng)村小飯館里吃飯。幾盤野味,半杯麥酒,老人家的話來了,慢言慢語說:“香山這地方也沒別的好處,就是高,一進(jìn)山門,門坎跟玉泉山頂一樣平。地勢一高,氣也清爽,人才愛來。春天人來踏青,夏天來消夏,到秋天——”一位同游的朋友急著問“不知山上的紅葉紅了沒有?”
劉四大爺說:“還不是正時候。南面一帶向陽,也該先有紅的了”
于是用完酒飯,我們請劉四大爺領(lǐng)我們順著南坡上山。好清靜的去處啊。沿著石砌的山路的山路,兩旁滿是古松古柏,遮天蔽日的,聽說三伏天走在樹蔭里,也不見汗。
劉四大爺交疊著兩手搭在肚皮上,不緊不慢走在前面,總是那么慢言慢語說“原先這地方什么也沒有,后面是一片荒山,只有一家財(cái)主雇了個做活的給他種地、養(yǎng)豬。豬食倒在一個破石槽里,可是倒進(jìn)去一點(diǎn)食,豬怎么吃也吃不完。那做活的覺得有點(diǎn)怪,放進(jìn)石槽里幾個銅錢,錢也拿不完,就知道這是個聚寶盆了。到算工賬的時候,做活的什么也不要,單要這個槽。一個破石槽能值幾個錢?財(cái)主樂得送個人情,就給了他。石槽太重,做活的扛到山里,就找不動了,便挖個坑埋好,怕忘了地點(diǎn),又拿一棵松樹和一棵柏樹插在上面做記號,自已回家去找人幫著抬。誰知返回一看,滿山都是松柏樹,數(shù)也數(shù)不清!闭劦竭@兒,老人又慨嘆說:“這真是座活山啊。有山就有水,有水就有脈,有脈就有苗。難怪人家說下面埋著聚寶盆。”
這當(dāng)兒劉四大爺早帶我們走進(jìn)一座挺幽雅的院子,里邊有兩眼泉水,石壁上刻著“雙清”兩個字。老人圍著泉水轉(zhuǎn)了轉(zhuǎn)說:“我有十年不上山了,怎么有塊碑不見了?我記得碑上刻的是‘夢趕泉’!苯又指嬖V我們一個故事,說是元朝有個皇帝來游山,倦了,睡在這兒夢見身子坐在船上,腳下翻著波浪,醒來叫人一挖腳下,果然冒出股泉水,這就是“夢趕泉”的來歷。
劉四大爺又笑笑說:“這都是些鄉(xiāng)村野話,我怎么聽來的,怎么說,你們也不必信!
聽著這白胡子老人絮絮叨叨談些離奇的傳說,你會覺得香山更富有迷人的神話色彩。我們不會那么煞風(fēng)景,偏要說不信。只是一路上山,怎么連一片紅葉也看不見?
我們上了半山亭,朝東一望,真是一片好景。茫茫蒼蒼的河北大平原就擺在眼前,煙樹深處,正藏著我們的北京城。也妙,本來也算有點(diǎn)氣魄的昆明湖,看起來只象一盆清水。萬壽山、佛香閣,不過是些點(diǎn)綴的盆景。我們都忘了看紅葉。紅葉就在高山坡上,滿眼都是,半黃半紅的,倒還有意思。可惜葉子傷了水,紅的又不透。要是紅透了,太陽一照,那顏色該有多濃。
我望著紅葉,問:“這是什么樹?怎么不大象楓葉?”
劉四大爺說:“本來不是楓葉嘛。這叫紅樹!本椭钢愤叺臉洌f:“你看看,就是那種樹!
路邊的紅樹葉子還沒紅,所以我們都沒注意。我走過去摘下一片,葉子是圓的,只有葉脈上微微透出點(diǎn)紅意。
我不覺叫:“哎呀!還香呢。”把葉子送到鼻子上聞了聞,那葉子發(fā)出一股輕微的藥香。
另一位同伴也嗅了嗅,叫“哎呀!是香。怪不得叫香山!
劉四大爺也慢慢說:“真是香呢。我怎么做了四十年向?qū),早先就沒聞見過?”
我的老大爺,我不十分清楚你過去的身世,但是從你臉上密密的紋路里,猜得出你是個久經(jīng)風(fēng)霜的人。你的心過去是苦的,你怎么能聞到紅葉的香味?我也不十分清楚你今天的生活,可是你看,這么大年紀(jì)的一個老人,爬起山來不急,也不喘,好象不快,我們可總是落在后邊,跟不上。有這樣輕松腳步的老年人,心情也該是輕松的,還能不聞見紅葉香?
劉四大爺就在滿山的紅葉香里,領(lǐng)著我們看了“森玉笏”、“西山睛雪”、昭廟,還有別的香山風(fēng)景。下山的時候,將近黃昏。一仰臉望見東邊天上現(xiàn)出半輪上弦的白月亮,一位同伴忽然記起來,說“今天是不是重陽?”一翻身邊帶的報(bào)紙,原來是重陽的第二日。我們這一次秋游,倒應(yīng)了重九登高的舊俗。也有人覺得沒看見一片好紅葉,未免美中不足。我卻摘到一片更可貴的紅葉,藏到我心里去。這不是一般的紅葉,這是一片曾在人生中經(jīng)過風(fēng)吹雨打的紅葉,越到老秋,越紅得可愛。不用說,我指的是劉四大爺。
更多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