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緣廣大,人口眾多,風俗各異,中秋節的過法也是多種多樣,并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中秋散文賞析:又到中秋月圓時1】
喜歡中秋,不僅因為中秋的月。喜歡中秋,就像喜歡一個人,更多地喜歡其氣質與性格。中秋節,就像一個正處在人生黃金年齡的人,富有成熟之美。
如果把中年看作人生中的黃金年齡,那么中秋當是一年中的黃金季節。當金黃的落葉慷慨地灑滿大地,大自然也在她新的一圈年輪上刻畫出最美的一筆。中秋的天是那么的高,高得讓人心胸開朗;中秋的云是那么的淡,淡得讓人回歸天然;中秋的風是那么的和,和得讓人陶醉其間;中秋的陽光是那么的暖,暖得就像母親的手,溫柔地撫過孩子的臉頰。
還有那輪皎潔的月,掛在悠遠的天邊,引發出世人無限的遐想,嫦娥與玉兔的故事,今天仍被一代代人口耳相傳。據說八月十五的月亮最大最圓,如果中秋節不賞月,再想看到這般風景,還得再守整整一年。
中秋象征著收獲,各式各樣的瓜果蔬菜此時漸漸步入了收獲的時節,市場上處處擺放著琳瑯滿目的果蔬,看上去顯得那樣成熟、那樣飽滿,色澤那樣艷麗、那樣誘人。等到中秋節這一天,值得品嘗的美味不僅有月餅,還有紅得似燈籠的蘋果、金燦燦的鴨梨、黑黝黝的葡萄、“多子多福”的石榴……讓你看也看不夠,吃也吃不完。
說起中秋美食,印象最深的還是小時候,過中秋節時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美美地過一回“月餅癮”。印象那時候月餅還是“奢侈品”,父母親過日子比較節儉,中秋節買月餅,只會買有限的幾斤嘗嘗。后來日子一年比一年好,家里的月餅一年比一年多,包裝一年比一年精致,但此時的月餅,已漸漸不再能勾起我肚子里的“饞蟲”。盡管能吃到味道可口的月餅,可是每到中秋時人們仍有遺憾——春節、國慶都是法定節假日,惟獨像中秋這樣的傳統節日,如果不遇到雙休日仍然得按時上班。尤其是“每逢佳節倍思親”的老人,雖然天天都在盼著中秋節能與兒女們闔家團圓,可孩子們只能在工作一天后拖著疲憊的身體,拎著兩盒月餅趕回家,看一會兒中秋晚會,吃上一頓飯。記得有年中秋時,母親感慨地說:“要是中秋節也能成為法定假日,讓千家萬戶舉家團圓,那該有多人性化,多少人都盼著這一天!”
不知不覺,日歷翻到了2008年,從這一年起,中秋與春節、清明、端午等傳統節日一道被國家確定為法定節假日,億萬老百姓終于過上了自己的“傳統佳節”。沿襲千百年的中秋節,被時代賦予了新的意義,蘊育著新的生機。與其他傳統節日一樣,如今的中秋節正在漸漸回歸傳統,回歸民俗,她將引導中華民族尋根溯源,在傳統文化的浩瀚海洋中找尋心的家園!
【中秋散文賞析:又到中秋月圓時2】
就著桂花的香、菊花的白
像雨一樣釀出的月光今夜會來
再一次君臨我的瓦屋
那就打開門扉,不妨將半個秋天
一同笑納
如果這樣的月光能夠收集
并能拼裝成一件瓷盤
有些開片是正常的,有蛤蜊光
也是正常的
罕見之珍藏,當然會新如初照
漁歸
不見帆影,只一葉扁舟
我要駛向岸邊更深的青翠里
且停橈看這江山
天已向晚,就讓一羽浪花
伴我回家吧
不見歲月,只一個背影
其實我的內心一直故事叢生
今天仍是頗有漁獲
就在江邊,我的解纜人
正翹首以盼
更多熱門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