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幸福家庭征文

發布時間:2017-07-12  編輯:沈舒文 手機版

  一家三口:男人、女人、孩子。或許有時為了生計而奔波,而苦想,迫于此壓力,或男人,或女人,或男人女人,很多時候,都在憧憬那些心目中的“幸福的家庭”。下面是小編收集的創建幸福家庭征文,歡迎大家參考!

  【創建幸福家庭征文1】

  孔子名言:“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意思是小時候養成的習慣好比天生的一樣自然。對于小學生來說,從一年級開始就養成一些好習慣,這對他以后的生涯是多么的重要。“智慧家教、幸福家庭”講座,趙剛教授開門見山“力爭讓孩子從開始就做好”展開,告訴家長:人生主要時間是在家庭度過的,孩子80%習慣是在家中形成的。可想而知孩子習慣的好與壞,主要責任在哪里?孩子從開始做沒做好,怎樣做好?家庭教育有多重要?

  那小學階段家長要教給孩子那些必備的行為課呢?趙剛教授也明確的告訴了我們一二三:禮貌處人,培養有教養的孩子;學會自立,培養會生存的孩子;培養讀書的興趣、培養愛閱讀的孩子。呵呵,或許我們有的家長會說,教授總結的很有道理,道理都懂,可做起來難;我的孩子天生就不愛看書;或許有的家長會說,我的孩子都那么大了,好多壞習慣已養成了,會不會晚了?其實教育沒有早晚,只有自我頓悟的早晚,家庭教育貫穿我們家庭日常生活的每個角落,難與不難,關鍵是從改變自身開始,你的心在哪里?收獲就在哪里!作為家長,可以自己問問自己,我們能孝順自己的長輩嗎?我們的夫妻關系和諧幸福嗎?我們有看書的好習慣嗎?我們每天能陪孩子看十分鐘書嗎?我們有堅持鍛煉身體的好習慣嗎,能早睡早起嗎?我們每天能心平氣和的與孩子交流幾分鐘嗎?當孩子出現問題時我們能不帶情緒的、換位思考、充滿智慧的去解決嗎?孩子的事我們有沒有過多的包辦呢?我們對孩子是不是很信任呢?我們到底了解孩子多少呢?如果上述的提問大部分能正面肯定的回答,那得恭喜我們,我們的家庭教育就很合格了,就算孩子現在不出色,那也一定在成功的路上。

  做一個有教養的人,教養,顧名思義就是要通過教育、教化在您獲得知識的同時,使自己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它可以讓您學會與周圍的事物和睦相處,學會關愛,學會擁有平常心。有教養,表現出來,就是能夠明理,能夠以心比心,用心暖心。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師長的期望,家人的用意和別人的關愛,以及自己做人的責任。能夠明了在不同的場合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學會與周圍的人進行心靈的對話和情感的溝通,學會理解別人。更重要的是要學會與自己對話,能客觀地認識自己,評價自己,把握自己。是不是覺得挺深奧的呢,其實很簡單的,就是生活,我們在生活運用了,就會實現的。

  我作為二年級孩子的家長,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家長,曾記得以前經常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夠聽話,不好商量事;總擔心自己的孩子與同學們玩是否合群、平時也不太有禮貌、容易激動,還是個電視迷,寫作業還有點馬虎等等,這些缺點我也是常常懷在心里,很是焦慮。起初抱著向別的家長取經來改變孩子的態度我加入了一些家長學習群,也參加了一些公益的親子教育講座等,在他們的推薦下,我買了不少有關兒童教育的書籍,比如孫瑞雪的《愛和自由》、《完整成長》;李躍兒的《誰了解孩子成長的秘密》、《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尹建莉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周弘老師的《賞識教育》;最近在學習胡萍老師著的《善解童貞1、2》、《成長與性》上下冊,還有《孩子,把你的手給我》等等。通過不斷的學習慢慢的領悟到:只要家長好好學習,并不斷的改變自我,多了解孩子,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用智慧的方法去處理孩子的問題,孩子才能天天向上。其實孩子一直是按照孩子自己的生長規律在成長,但我和孩子之間的關系是越來越好了。周末或平時有空,我就陪孩子一起拼圖,從60片—120片—200片—250片—350片—500片—1000片,就這樣慢慢的升級,挑一些孩子感興趣的動畫片人物場景圖,比如喜洋洋、公主、小熊維尼等等;或者帶著孩子找朋友一起去爬山、看海、逛公園等等,這樣孩子的業余時間就沒有空去看電視了。為了培養孩子寫作業的主動性,就鼓勵她放學回家第一件事是把作業寫完,寫完了作業可以自主的支配自己的自由時間。穿衣洗刷、整理床鋪窗簾、洗小衣服等事情,都是以鼓勵和獎勵的方式來讓她自己處理的,反話正過來說,不要催,越催越慢。我經常都是鼓勵女兒,你要是再快一點點就會更好了,這個時候用周弘老師的賞識教育很有效果的。為了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我也是花費了不少錢買書,方便的話經常去圖書館借書看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起初孩子愿意聽,所以呢有空我就讀給她聽,沒空就用MP3代勞了。為了引導她自主閱讀,我也是費盡心思,與她聊天并發現她喜歡的書,她喜歡公主類的書,所以一口氣買了一套十二冊帶拼音的《芭比公主》的書,小家伙一個周就看完了,這就是興趣愛好加引導的作用,現在睡前看書或聽故事成了像吃飯一樣平常的事情了,建議有興趣的家長看看《朗讀手冊》或許對我們有所幫助。總之,我們家長期望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我們家長首先成為什么樣的人,孩子是大人的縮小版,更是鏡子!

  我們真的要為孩子的未來未雨綢繆一下,而不要問題出現了,不得不去聽、去學。人生沒有如果,我們不去說“如果我多少年前學習到這些,那么現在該怎么怎么樣了”,但是我們可以告訴自己:從現在開始,接受正確的教育理念,端正自己的日常行為,日積月累,那么多年之后,我們一定會為自己今天的選擇并努力的付出而感到欣慰的,寬容的靜待花開!希望我們都能在“智慧家教、幸福家庭”的路上。

  【創建幸福家庭征文2】

  最近,我在新民迎賓館聽了“最實干的教育工作者”李威主講的大型公益報告《幸福家庭——父母智慧》,聽后感觸很深。

  作為人師人母,隨著年齡的慢慢增長,孩子的漸漸長大,現在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任何成功都無法彌補一個孩子教育的失敗”這句話的深刻含義。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是世界民族的未來。如果孩子不成“人”,只知吃喝享樂,甚至打爹罵娘,觸犯法律,那么我們在外辛苦打拼賺錢還有什么意義。

  教育界自古就有一句名言:“幼兒養性,童蒙養正,少年養志。”教育孩子應該趕早,從現在就開始。那么我們應該為我們的“希望”做些什么呢?至圣孔子曾經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先賢老子曾經說過:“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曾經說過“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唯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言傳身教,無為而為”。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應做孩子的精神領袖。你的一言一行,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就像央視的公益廣告所演的“媽媽為年邁的老人端水洗腳,年幼的孩子為媽媽端水洗腳”。有些事不用講大道理,你做到了,孩子看見了,他就會在某一刻自然而然地去學著做。普通工人李子木這樣做了,創造出兒子成才順利進哈佛的奇跡。李子木在兒子出生不久,便與家人約法三章:在家中不許打麻將和紙牌;周一到周五,孩子睡覺前不許看電視;孩子在家時,家里所有人盡可能都在看書,以培育孩子的讀書習慣。孩子開始也坐不住,漸漸的,便能潛移默化,他也會學大人的樣子坐下來看書。看,這就是“言傳身教,無為而為”的力量。李子木能做到的,我們又有什么做不到的呢?

  春有播種,秋就有收獲。父母身體力行,說到做到,孩子才能知道做到。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在于知道,而在于做到。要使孩子做到,父母的身教就更加要重于言傳。


最熱文章榜Hot  Top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在线码日本 | 亚洲中文精品在线观看 | 香港三日本三级三级少妇久久 | 婷婷夜色福利网 | 亚洲第一精品小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伊人色综合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