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父親走過的漫漫長路,聆聽父親經歷的坎坷故事,有多少艱難困苦,有多少暴風驟雨,有多少天災人禍,已經都成為了過去,變成了他的一頭白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父親節散文:我的父親,歡迎大家參考!
【我的父親1】
六月,是個美麗多情的季節,在這個充滿色彩的季節里,“父親節”到了。昨夜又夢見了父親,那清瘦的身影一晃而過,暮然驚醒,淚水已印濕了枕邊,輾轉難眠。初夏的風慢慢推開思緒的窗,回憶的長藤默默蔓延著,耳畔回響著父親的聲音,眼前疊映著父親的身影……
一九九四年,那個落葉紛飛的深秋,沒有一絲征兆,我敬愛的父親靜靜地走了,走得很匆忙,甚至忘了告訴我這個遠在他鄉的兒子。
時光冉冉,歲月悠悠,轉眼間父親離開我們已有二十二個年頭了。然而,對父親的思念并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淡忘,時間能沖淡許多,卻沖不淡我對父親的懷念之情。父親的身影在我腦海里始終如昨,總是在不經意間讓我感到一絲酸澀。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曾經給父親的承諾再也無法兌現,記不得有多少次,在靜靜的夜里,想起和父親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止不住淚流滿面。
在我記憶深處,定格著父親普通而平凡的身影。父親總是給人憨憨的感覺;踏踏實實做人,老老實實做事的印象;父親文化不高,卻一直鼓勵我們要努力學習;父親為人忠厚,人緣很好,他從來沒有因為瑣事與鄰里有過糾紛;父親待人接物,寧可自己吃虧,也從不讓別人吃虧;父親生活儉樸,不抽煙,不喝酒,三百六十天穿的都是那幾件退了色的衣褲。
父愛如山,父親的愛總是深沉的。它像一杯濃茶,開始時是苦的,細細品味卻有縷縷清香。父親總是不愛多說話,默默的工作,從不抱怨什么,獨自承受著來自社會的壓力和家庭生活的重擔。
父親時常告誡我,做人要誠實,要懂得忍讓和包容。因為爺爺是地主,他自然也是地主成分。在那個唯成分論的年代里,我好像天生就低人一等。學校開學報到時要填階級成分,那是我最痛心疾首的時刻。為了讓同學們不知道我的成分,每次都是等到同學們報完到走了以后,我才小心翼翼地進教室報到,在我膽顫心驚地填上“地主”時,我都有一種生不如死的感覺。我無法理解一個新中國的孩子,為什么要承受階級成分的屈辱?每當父親發現我受這種委屈時,他總是無奈的安慰我,教我逆來順受。
父親有一個很好的習慣,就是愛看書讀報聽廣播。他很多大事都知道,我最喜歡聽他講歷史故事。父親用自己的言行教給我的不僅是知識,還有做人的道理和對社會的責任;他用深沉的情懷詮釋了博大的父愛。
那時只要有空閑,我們就圍坐在父親的身邊,聽他講故事,享受他的童年趣事,敬仰他樂于助人的品德,品味他面對名利的淡泊。父親正是用自己的言行,告知我們做人要正直,待人要誠懇,為人要寬容,要學會忍讓,做一個堅強自立的人。
在我的記憶中,父親是一個慈祥而又嚴厲的人。我是家里的長子,小時難免有淘氣的時候。父親深知,子不教父之過的古訓,對我的教導他總是不厭其煩,常常告誡我吃虧是福,不能沾公家一點利益,不要討別人一點便宜。每當我和別的孩子打架時,父親總是不問青紅皂白,先狠狠地教訓我一番。多年后當我為人父時,才真正理解了父親對我的良苦用心。
記得我五歲那年,有一次父親在家做晚飯,母親忙農活還沒回來,我幫著父親燒火添柴。水開了,等米下鍋的時候,父親到另一間房里去取米,誰知由于我加柴過多,把灶臺的土坯煙囪捅倒了。父親聽到響聲,從另一間房內飛奔而來。父親跑過來,緊緊地抱著我,顫抖的雙手攥著我的小手,滿頭是汗,仔細檢查我全身有沒燒著。
當時,我也嚇壞了,靠著墻角,一句話不敢說,但父親并沒有責怪我,而是自責道:“都怨我太大意了,是我的過失、我的錯。”那時我深深地感受到父愛的博大和溫暖,那是一種從身體到心靈的感知。
從小學到初中,我的學習成績在班級里一直很好,這讓文化程度不高的父親深感欣慰和自豪。
那是我剛考上團中學的時候,父親送我去學校。從老畜牧隊到團中學雖然路程并不太遠,但父親執意要送。路上,八月的驕陽當頭照著,好熱!我望了望父親醬紫色的臉上布滿了汗珠,頭上的草帽已摘下,稀稀落落的頭發緊貼在頭皮上。
“毛毛,歇會兒吧!”父親叫著我的乳名,從口袋里摸出兩個熟雞蛋遞給我。“爸,你吃吧。”我推了過去。“我這里還有。”我接過雞蛋,找了個陰涼處。父親在離我不遠的地方蹲下,那長滿胡須的下巴隨著嘴的翕合一動一動的。我把注意的目光投了過去,看見父親吃的是土豆,“土豆!”我不由得喊了出來。“這……好吃……好吃”,父親含含糊糊地掩飾著。
我望著父親瘦弱而彎曲的背影,不知所措,心里澀澀的,使勁的咬著嘴唇,淚水還是從眼眶中流出,輕輕滑落到嘴邊,我說不出一句話,只是使勁地點點頭,算是對父親的回答。
父親每天辛辛苦苦,既要忙地里的農活,又要照顧體弱的母親和我們幾個孩子。為了供我們上學,讓我們吃好點長身體,父親卻這樣苦著自己……
父親是個地道的農墾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臉朝黃土背朝天的干了30多個春秋。父親因為沒有多少文化,隊上的什么粗活、累活都干過,就是在當時“讀書無用論”的社會環境下,他也從來沒有動搖過讓我用心讀書的信念。就是靠著父親掙的血汗錢,我從小學念到初中,又從初中讀到高中、大學。
參加工作后,自己始終覺得對父母應盡的孝道遠遠不夠。心里雖時常惦念著家,但由于兩地相隔,交通不便,我無法在家里需要我時及時回去。在父親生病的日子里,遙遠的我除了請過短暫的幾天假回去探望之外,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心里默默地祈禱父親早日痊愈。這些年我們姐弟幾個生活條件都好了,可父親沒有等到這一天的到來啊。
隨著歲月的流逝和年齡的增長,我心里的愧疚與日俱增。特別是聽了吳滌清的一首《家是溫柔的港灣》,更讓我潸然淚下。我常常在夜深人靜、心情不悅之時,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天國里的父親。每每想起父親的音容笑貌,淚水總在不知不覺中充滿了雙眼。
父親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但平凡中蘊含著偉大。是父親的言傳身教左右了我的人生軌跡,父親的品德成為我永恒的精神財富!
離別才懂珍惜,失去方知可貴。陰陽兩隔的世界,殘酷而無奈。希望那些父母健在的人們,找點時間常回家看看。用心去感恩,用愛去善待,盡點做兒女的義務。父母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我們都有兒女,他們在看著我們,他們也在學著我們。
寫下此文,借以緬懷父親和激勵我的孩子,同時也希望能讓那些身在福中的人們懂得善待父母,就是善待自己的因果。
點點滴滴的回憶,凝聚著我深深的懷念;字字句句的傾述,寄托著我無盡的哀思。在父親節來臨之際,祝親愛的父親在天國里節日快樂!
【我的父親】
父親節到了,可是我卻不能為我的父親燒一道菜、敬一杯酒,沏一壺茶,只能在心里遙祝遠在天國的父親一切安好!吃過晚飯,我坐在電腦前,輕敲鍵盤,梳理著那些清晰卻又久遠的記憶,以懷念我的父親。
我的父親一生務農,他不知道地球是圓的,也沒去過北京天安門。在前大半輩子里,一直侍候著老家那幾塊薄地,過著清貧而又簡樸的生活。在我的記憶里,父親似乎是一個永遠都累不垮、病不倒的人。為了使他老人家能夠安度晚年,我進城安家之后,就將他和母親還有外公、外婆接到跟前來住,可勤爬苦做慣了的父親卻怎么也閑不下來,我們只好想辦法讓他再養豬種菜,這才使他安下心來。父親的身體一直都很好。打我記事起,就沒見過他吃過藥,更沒見他住過院。可進城之后的父親,身體卻大不如從前。有幾次我見他走路總弓著腰,便問他哪里不舒服,可他總是敷衍說,人老了走路都這樣 ,后來才從母親那里得知,父親那是腰痛,我趕忙帶他去醫院,檢查的結果竟是腰椎間盤突出,還有骨質增生。聽大夫說不需要做手術,就買藥保守治療。再后來,又聽母親說,父親有時候喊頭暈,我又要帶他去看醫生,可他死活都不去,還說,都老毛病了,喝一兩顆去痛片,再睡一覺,啥事沒有!就是因為這樣,使我們疏忽了父親那是得了高血脂、高血壓,沒想到2003年9月19日凌晨竟突發腦梗塞,經醫院搶救無效,他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享年才68歲。
兒時的父親命運凄慘,他三歲喪父,七歲喪母,靠乞討度過了他的童年、少年 ,后來又給大戶人家放牛,再后來就被外公外婆收留了他,并招為上門女婿。正是因為年幼的不幸才造就了父親剛強的性格。在我的印象里,身材不高的父親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即使生活再苦再難,也不曾見他畏縮過。
在那個沒有計劃生育概念的年代,父母一共生下我們十個子女,除了兩個弟弟因病夭折外,我們兄妹八個都健康成長。試想,我們現在養大一個孩子都辛苦無比,父母養育我們八個子女的個中滋味,只有他們自己知道。記得在改革開放以前,父親總是早出晚歸,很少在家,那是為了在生產隊多掙工分,多分糧食,使一家大小免遭饑餓。改革開放之后,父親雖然不再為家里的一日三餐擔憂,卻為巨大的經濟壓力發愁。因為那時候我剛參加工作,無力為家分憂,可下面還有七個兄弟姐妹上學,每年僅學雜費一項就是個不小的數目。為了供孩子們上學,父親去供銷社運過貨物,去林業站伐過木頭,去建筑工地挑過砂石料......可再苦再累他都無怨無悔!現在想起來,我,還有弟弟妹妹們能念完小學念初中,念完初中念高中,那都是父親用血汗錢支撐下來的啊!
父親對子女的教育也十分嚴格。他一生勤勞,能夠吃苦,也要求子女跟他一樣。記得小時候,他若發現我們哪個好吃懶做,偷奸耍滑,那是一定要被罰跪或挨揍的。現在看來,我們兄弟姊妹之所以都很誠實,很勤奮,還不抽煙、不打牌,不洶酒,這都與父親當年對我們的嚴格教育有關。
其實父親也是一位心地善良的人。自從我們都有了自己的小家之后,他就沒再和我們說過一句重話,特別是逢年過節回到他的身邊,他從來都不讓我們幫他干活。有時候還跑前跑后地為我們端茶遞水,那個高興勁就像個快樂的頑童。
父親去世的前幾年,還在為子女們操心。他種的頭茬蔥蒜,或摘的新鮮花椒,連自己都舍不得吃,都要給我們兄弟姐妹送去嘗鮮。那時候我愛喝酒,只要一回家,他就要張羅母親多炒幾個菜,然后將酒燙的熱熱的,與我對飲。這些點點滴滴,在別人看來也許微不足道,但這卻是父親留給我彌足珍貴的記憶。因為我知道,進城之后的父親能為子女們做的也只能是這些。
在父親去世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我一直都悲痛欲絕,尤其是每次去菜市場買蔥蒜、花椒的時候,自然而然地就想起了父親。于是心里就有說不出的傷痛,那種傷痛是我從來都沒有過的。父親這么好一個人,他不應該這么早就離開我們啊。
父親離世已經有13年了,我對父親的思念還一直藏在心底,當每次回到母親身邊,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父親對我們的養育之恩,在迷惘的淚水中似乎看到了父親為我們操勞、擔心與愛護的情形,我只能默默地祈禱父親在天國永遠無憂快樂,祈禱父親在九泉之下長眠……